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金陵十三钗都有谁?故事解构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金陵十三钗都有谁?故事解构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金陵十三钗都有谁?故事解构的正文:



   我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是这部电影唯一让我觉得在视觉上以及思想上有那么一丝触动的地方。
   在开始影评之前,首先需要感谢,第一次当幸运观众参加的点映活动,心情很是激动;其次要感谢我的父母,29年前如果不是他们的努力,我就不能在29年后参加这个活动;再次要感谢CCTV、MTV,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清楚,反正获奖感言都得说上他们;最后要感谢……
   不好意思,有点扯过了,言归正题。看完电影回家后,第一时间登陆了,发现对于这个片子的评分相对都比较奇怪:满眼的五星和一星。首先从我的价值观来评价,这个电影没有五星的级别,具体原因,后文详谈;那些给一星的,我觉得应该就是唱衰中国电影的一批人,因为我随手翻了几个人,这帮人有的给《让子弹飞》一星,有个给《霸王别姬》一星,于是我大概能够理解这群人“无故吐槽以求出位”的心理,不再纠结。
   我之所以认为这部片子不够五星的级别,原因有如下几个:
   一、影片场面(含拍摄、音乐等)
   众多评分的人中,很多人对于外在的表现给了很高的评分,例如:场面、音乐、拍摄的角度、剪辑的手法等等。我不可否认在这些部分这部电影确实做的不错,但确实也没有好到无与伦比。影片前一段佟大为与日本血战的场面虽然奔着欧美大片的路数了,但对于早已被《兄弟连》、《拯救大兵雷恩》这样的片子熏陶过的人而言,那部分前戏只不过是及格罢了。中间对于跟随妓女的视角找琵琶弦的部分也基本是常规的拍摄方式和剪辑方式,通常在表现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急于奔跑的场景是,第一视角已经是诸多导演不可不用的方式了。后期小女孩的眼神以及弥漫硝烟的天空等等的拍摄手法也没有太多的新意可言。然后在聊聊音乐,其实配乐不错,但有谁记得影片中的哪段音乐么?这部电影只不过在该出现音乐的地方出现了音乐,该停的地方停了而已。在诸多讨论区中,鲜有人“跪求”电影OST,便是最好的证明——大家没有强烈的欲望要收藏。
   二、演员表现
   演员表现其实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关键因素,三个主要人物,神父、玉墨、小女孩。贝尔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说,帅哥加演技,大部分女孩给出五星的评分最起码有四星是本着贝帅的。女主角玉墨的表现确实很好,一个22岁得小姑娘,把久经风尘的秦淮河女人演的入木三分,确实不错。但奇怪的是,很多人看完之后认为汤唯来演,效果会更好,我也有同感。我很手欠地在百度上同时搜了一下这两个人的名字,发现其实很多媒体都把她俩进行了同类对比。老谋子最擅长的挑妞的本事在这个片子里没有很好体现,因为从巩俐到章子怡再到周冬雨,这些妞都是唯一的,有很高辨识度的,或许有人说章子怡刚出道的时候很像巩俐,但无论再怎么像,我们只能说老谋子看妞的审美是统一的。《金陵十三钗》中的倪妮,无数人觉得是汤唯的翻版,我觉得单从这一点,老谋子就些许有些失败。
   三、故事情节
   对于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而言,个人认为《金陵十三钗》比不上《南京!南京!》。在我看来《南京!南京!》才是一部探索战争给两国底层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好片。整个故事中,十二个妓女为了女学生献身的桥段确实没有太多新意。这样的牺牲在任何一部描写战争的电影中,都会出现。每个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当你为了别人的生命选择面对死亡,任何时候都是高尚的。在《南京!南京!》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为了保证安全区的存在,日本人要征集一百个中国妇女给他们当慰安妇。在教堂里面,所有女孩聚在一起,征集谁当慰安妇,全场鸦雀无声,突然有一只青葱般的手在刺眼的阳光下高高举起来,然后是第二只手,第三只手,第四只手……第一个举起手的,就是一个妓女。我记得当年我看到这里,眼圈红了!(为了回忆这段情节,我又看了一遍《南京!南京!》中的这一段,我依旧想哭。)其实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就存在着这样的硬伤——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新意,希望通过一个关于妓女有情有义的故事来打动我这种比较“铁石心肠”的观众,老谋子没有做到,或许编剧一直是他的硬伤,这部电影也一样。
   四、人性探索
   在上还看到一些评论,我不知道是花钱雇来专门用于炒作的人还是这些观众看的人性探索的片子太少。起码我认为《金陵十三钗》对于人性探索上真的还差的很多。我相信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无论如何拍,人性的成分都存在的。或许是因为我对《南京!南京!》的喜好太多,我觉得在那部电影里对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对于这场战争中情感有比较多的表现。中国人的视角不用说了,但凡是描述南京的电影,不可能跳过中国人的视角。日本人的视角通过一个叫角川的日本兵展现出来——无尽的杀戮带给双方的都是苦难。战争无论胜负,受苦的都是人民。
   五、情感渗透
   其实这里要说的,才是和标题有相关的地方。小的时候,老师总让我们从一些革命文章里找什么中心思想,然后揣测作者的思想(从什么一条路满是脚印的文章中楞是拜出暗喻革命道路坎坷什么的)。长大后,看什么东西总会揣测一些思想什么的,都快成强迫症了……
   要说《金陵十三钗》之间的所谓“情感渗透”的地方,一个是小姑娘的眼神,另外一个就是教堂里那个色彩绚丽的大玻璃。小女孩总趴在那个玻璃前看着外面的世界——在孩子的眼中,外面的世界永远是彩色的。然而,通过那个色彩绚丽的玻璃后,小女孩没有看到彩色的世界,而是看到了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南京城;在那个色彩绚丽的玻璃下,她被撕扯着衣服,差点被日本兵强暴;在那个色彩绚丽的玻璃前她同学在躲避日本兵的过程中,坠楼身亡;在那个色彩绚丽的玻璃前,秦淮河的女人打碎了玻璃,拾起了碎片慷慨赴死……在灰色的、黑色的、血红色的世界中,唯有教堂的玻璃和妓女的旗袍色彩绚丽,人世间最残忍的屠杀和暴行在这绚丽的色彩前是那么突兀……
   为了那块色彩绚丽的玻璃,我给三颗星!

金陵十三钗都有谁?故事解构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金陵十三钗都有谁?故事解构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金陵,解构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