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必须说的话!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必须说的话!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必须说的话!的正文:



  一个普通观众看《金陵十三钗》后必须说的话


  看电影已经一周多了,很多感触,一直在心里憋得难受,本不想再耽搁太多时间为一部电影耗费心神,但每次上网依然忍不住要关注《金陵十三钗》的各类消息和评论。很多评论从理性感性,专业非专业的角度写得非常好,说出了很多我想说的观点。但是,也看到很多对十三钗恶意歪曲的报道和评论。所以,作为看了电影,并真心为之震撼感动了的普通观众,有些话还是不得不说。

  首先我要说,《金陵十三钗》绝对是真善美的集大成之作!不是说完美无缺,但是一些细节上的小瑕疵完全无损于整体带给人们的感动和思考。

  真——真实的历史。

  有人反对这部片子的理由在我看来很荒唐。说什么揭历史伤疤发国难财,说什么睦邻友好和谐,不要揪住历史不放。历史,是我们的本源,我们来的地方。现在的小孩子甚至包括成人,有几个知道真正的抗战史?那是中国的屈辱史,却也是中国的光荣史。战争不是电脑游戏,战争不是旁观看热闹,被侮辱的,死的是我们的祖宗。

  “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注定了这部电影萧杀悲寥的底色。但电影不是讲这个的,它是在铅灰,暗蓝,黑褐,血红的底板上描绘这个民族的美丽和希望。

  正视历史有这么难吗?在我们花销了无数的银子和时间在成千上万的都市言情,武侠喜剧,动作大片之后,回顾一下我们的过,承担一下我们的真实,祭奠一下我们的先烈有这么难吗?

  和很多看了电影的观众写的评论一样,影院灯光亮起后,很多人坐在位子上看完片尾的演职名单,退场时观众沉默而有序,妹妹感叹这是一个奇观。走出影厅时身后是一对二十七八的年轻夫妻,妻子突然说了一句,就该拍这样的片子嘛!

  是的,我们可以轻松,我们可以放松,但是别拒绝历史,因为难得的,那不是游戏设定,不是想象架空,那不是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就会消失的东西。就在我们踩着的土地上,那是永恒矗立着的,不会模糊的真实。

  善——人性的抉择。

  影片开始前,妹妹塞了张湿巾给我,我还莫名其妙问她给我做啥?妹妹说拿到嘛,说不定有用。然后,因为影院空调太强,湿巾没多久就干了,但是看完电影,攥得皱巴巴的湿巾却是湿的。我不是要用眼泪来评价影片的优劣,因为观众的眼泪有时真的很廉价,但是,眼泪至少是观众的一个反应。我很反感苦情戏强煽出的眼泪,但这一次,所有的眼泪都流得心甘情愿自然而然,就像一位网友引用的一句话,不是为悲剧哭泣,而是为美好落泪。

  电影除了直观的影像外,最主要的感染力来自剧情和人物,十三钗故事相对简单,但各方代表人物却精炼而完整,每个群体或个体都难得地做到了让人移情,这在国产影视剧中绝对是突破。

  因为对历史的集体健忘,我们也许不能从这浮华安逸的现世切身感受到那个炮火硝烟的时代苦难,但我想我们可以在这穿越片大流行的娱乐时代,来一回穿越,想象一下把自己投到1937年12月的南京城,玩一次角色扮演,看看你是谁,会怎么选择。
  先作为军人。
  背景:踏着同胞的如山尸骨,奔逃在废墟满目的南京城,战友们一个个战死,上峰们一个个不知所踪,友军们在东南西北地找门逃命。
  事件:距离城门几步之遥时,迎面跑来一群十二三岁的女学生,后面是举着长枪追逐她们的日本兵。孩子们跑得摔了跤,你看得见她们脸上的泥土和泪水,你听得见她们绝望惊恐的呼叫。
  决定:逃出城,还是留下打?
  结果:拿着枪的男人们留了下来,因为,没有军人能承受那种情形下逃跑的耻辱。

  然后作为外国人。
  背景:怀揣着小布条,用洋面孔躲避着灾难的外国混混,被卷进了学生的逃跑队伍中。他教堂为了避难,突降的大灾难同样让他不知所措,当然,或许也有同情小女孩的成份在——他相信他怀中的“身份证明”和圣神教堂里大大的红十字“人道主义”也许能让他逃过劫难。
  事件:破门而入的日本兵,兴奋大叫着在教堂里追逐小女孩们,没有免死金牌,没有人道主义,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在快乐地攫取他们认为的战利品。
  决定:躲在衣柜里,还是冲出来像母鸡护小鸡一样面对凶残老鹰?
  结果:洋面孔冲了出来,因为一个人类共有的最自然的天性:保护弱小。

  如果我们是秦淮河的十四钗。
  背景:安全区不再安全,唯有洋人的教堂可能成为暂时的避风港。花枝招展的女人们提着她们的全副家当逃难。她们那么聪明世故,一到教堂就占据了最有利地方,地窖。
  事件:爱上一个小伤兵跑回妓院取琴弦的豆蔻和取耳环的香兰惨死在鬼子手里。被鬼子兵追逐的女学生没有暴露地窖中和她们打过架的妓女们。被魔鬼发出死亡请柬后,早熟的女学生书娟带领同学们爬上教堂顶楼,相约用死亡换取乱世里的自由和尊严。
  决定:继续躲回地窖里让小女娃们自生自灭,还是站出来挽救尚清澈着像她们的童年一般美好的脆弱生命?
  结果:“不要跳,姐姐们替你们。”不是因为她们是妓女,只是因为你们是孩子,而我们一起遇上了这么一个年头。

  然后,如果我们是十三岁的教会女学生。
  背景:神父死,没有赶上离开南京的船,只好折回自己熟悉的地方,教堂,等待着大人和转机的到来。
  事件:在被迫演唱了优美的圣歌后,那个曾袭击过她们的日本军队的头目,向她们递上了为侵略者的狂欢宴会演出的邀请。
  决定:虽不知道会遭遇什么,可是,对于逼死了自己同学占领了自己家园的人,是为他们的庆祝宴会献唱,还是用自己仅剩的力量逃开这地狱中的人生?
  结果:爬上教堂顶楼,相约赴死。

  然后,如果我们是小孤儿陈乔治。
  背景:从小被神父收养,神父死前把学生们托付给他,和学生一起赶船不成,只得领着学生们回到教堂。
  事件:十二钗代替女学生赴约,但人数少一人,必须要一个女学生一起。
  决定:维持自己一直的小跟班身份,还是站出来,兑现养父交给他的保护好女学生的承诺?
  结果:站出来,不再让女生受到伤害。

  最后,也许我们是那个汉奸父亲。
  背景:因自己的女儿被滞留在城中,为生存做了日军翻译。
  事件:假神父贝尔请他为汽车找零配件和通行证,以便带女学生出城。
  决定:安心当汉奸还是最大程度帮助孩子们脱离这地狱?
  结果:找来了零件,弄来了通行证,最后被利用完的日军杀死。

  ====================================

  可能有些电影情节记得不清楚,但是,所有的人物都有逻辑有情理,穿插交织出一个硝烟和血泊中的美丽故事。没有不靠谱的英雄主义台词,没有牵强附会强制灌输的教育情节,没有为什么党唱赞歌,没有为小鬼子找人性。所有的故事能量都爆发在民族存亡的最后一刻,各式各样小人物作出的终极抉择。

  不是“苦”让我们哭泣,而是“善”让我们泪下。看过麦基指导编剧者的一本书,他说要揭示人物深层本性,便是看他或她在终极压力下的选择。金陵十三钗的人物都做到了这一点,每个人物表象下都能看到人物的变化弧光,深深佩服编剧的功力。

  很多年不进影院看电影,今年只看了不久前的《辛亥革命》和这部《金陵十三钗》。前者有做得很好的一些情节和场景,但以大讲大对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终究无法深入人心。我们看到的是风云时代的一批大人物的大事件,和我们的觉悟和我们的生活都搭不上线。也许我们能敬佩他们做的事,却终究无法移情于那些仰望的人物和人生。而《十三钗》却是以小见大,把我们能理解的人物,我们能理解的行为,我们能理解的性格,放在那个最疯狂压抑的时代环境中。所以他们做出了我们也许做不出来的牺牲时,才能让我们动容,心碎。

  美——残墙的花朵。

  看过电影的观众,一定会惊艳于十四钗风姿袅绕地步入教堂的画面,那是灰天焦土上骤然绽放的一簇绚烂花朵,让人一瞬穿越进生活最香醇精美的迷梦!

  看过电影的人,肯定都难以忘记女学生书娟透过教堂的彩绘玻璃凝视外面世界的那双清澈眼睛。她们不幸,因为她们的柔弱,无力保护自己的命运;她们却又幸运,因为她们的透剔,让尘世中的人们忍不住要把她们揣在心上,护在手心。 所有的牺牲都为了给童年一个机会,给成长一个机会。

  我想所有看过电影的观众,应该不会忘记,无助学生和污血军人那擦身而过的一刹那。这个民族最后的血脉,在那绝美凄惶的一瞥中,得以幸存。

  当然,绝对经典的《秦淮景》,已经被太多观众盛赞,那恍惚的盛世光景,那一句“锦绣江南”“世外桃源”让人心在一瞬间稀碎——那是破碎家国里一不回的绮梦,永恒失的美景。

  张艺谋在声色光影上从未让人失望,但这一次,他不止让那些瑰丽颜色直逼人眼,更让那些华美光影有了灵魂!

  当然,电影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对我来说,几个细节:

  玉墨的身世落了俗套,有点迎合西方观众的思维。这个美丽绰约的女人,端着女王的范儿,操着流利的英语,秦淮河的头牌身份……这些刻画已经让这个女子的凄美身世隐约浮现,留下一份神秘感给观众想象,更有余味。

  李教官还给女学生的那只鞋子。很多观众很感动这个细节,但我看影片的第一感觉却是——这个桥段稍显文艺了。因为那样的背景里,那样的惨烈战斗中,李教官的战友们在身边一个个牺牲,他不太可能关心那只跑丢的鞋。作为一个必死的军人,在满地尸首中也不太可能有耐心捡拾那只鞋。这个细节有它的意义,却在大情怀中显小了。

  最后觉得可有可无的是玉墨和贝尔的床戏,有观众感动于那份水到渠成,却也有观众更希望有情无性,留一个最美的留白。在我看来,床戏并不突兀,但似乎真没必要。

  电影之外的话题

  看到网络上有人不停地炒作那“六亿”,我想说,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观众,并不关心电影制作花了多少,值不值,但却绝对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值不值。走出影院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片,值回票价!看到一部好电影是观众的幸运。

  然后我必须说现在在网上疯传的“妓女换处女不平等”“处女情结”等观点。这所谓“引发的争论”,在我看来完全是人为的故意混淆视听的炒作!

  我不知道那些评论者是用什么视角看出这样的主题,日本兵的视角?还是上帝的视角?不带主观偏见的中国观众不可能从电影中看出这样的论调,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主题先行,人为设置争论,故意的偏题!就像一些网友说的,是不是《泰坦尼克》中男人让小孩和女人先走也是不平等呢?这个世上没有完全的公平,万事万物等价交换是一种可悲,否定人性的积极面,否定人们牺牲的意义就更加可恶。

  有网友在评论中说,他发现十三钗引发了一个怪现象:绝大部分的普通观众都说它是一部触动人心的好电影,而反对、质疑的大多是媒体“精英”和一些圈内人士。我也看到一些“专业人士”又开始冷艳高贵地说什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外行的观众们讨论飙泪点,思考人性真善美,感谢张导和制作团队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记忆;而“内行”的媒体精英和一些行内人却在用自己的话语权一个劲儿抠立意,谈花费,上升到揭伤疤发国难财,上升到民族的“处女情结”,上升到为得奖崇洋媚外……

  我要说,观众看到的“热闹”是感动和真诚,而内行看到的“门道”却是肮脏的臆构和意淫!真的很感谢张艺谋拍出了这部治疗人们健忘症的好影片,好电影不是几个精英分子用一个吸引眼球的伪争议能抹杀的。

  今天忍不住写了这么一大通,是因为一位我原本很喜欢的编剧转载那所谓的“处女换妓女平不平等”的微博让我有点郁懑。我没有什么话语权,也不想和谁争论,但最基本的——我是一个有尊严的观众,我不喜欢自己付出的感动被抹黑被污蔑!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过电影,也不知道他们对张艺谋有什么意见,但这样自以为是地传播让人感觉寒心的龌龊论调,给一部难得地用心描摹出人性希望的电影抹黑真的不负责任!

  看了电影的观众说细节不喜欢,说人物待商榷,说主题太沉重……都是正常范围内就电影本身带来的感受的讨论,但以一种道德模范的高人姿态直接给电影立意扣大帽子,歪曲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就不可理喻了!

  希望所有行内人能尊重普通观众的感情,毕竟,观众是直接的受众,就算我们比较傻比较天真容易原谅,也不要轻易污蔑我们的智商。感动和真诚,是评价好电影的基本标准。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必须说的话!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必须说的话!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金,话!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