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现与解读

影视台词 > 影评 >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现与解读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现与解读的正文:


   我的标准一向是只要带来丰富的感受,就是五星。。。其实这片子给四星甚至三星也是合理的,全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它。
  
   首先这是模仿一幅画拍成的,原画是17世纪荷兰艺术巨匠维米尔的名作,这幅画的价值在于对于颜色的处理,珍珠耳环在构图中的作用和最终少女表现出的气质,清纯中带有妩媚。电影一直在努力复制原作,但总有些不像的地方。
  
   影片一直在有意强调色彩,从讲究的美工(英国片的长项?)和不时插入的蛋彩色画面,到画家和少女谈论色彩的桥段,说明了导演理解这幅画的妙处,只是不知如何处理它。电影拍出来色彩是生的,无法做到绘画中的那种柔和处理,只能取长补短。
  
   但是电影在色彩上的功夫也没白下,影片的色调一直保持稳定,配合以简单的音效塑造出一种静谧、纯净、柔和的感觉,这恰恰符合画家的创作风格,也构成全片的基调。正如片中所说,“他总是那么平静。“这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而将纯净的审美情绪和生活的平静之美结合起来使得影片更加深厚。
  
   影片的后半段一直在纠缠这支耳环的事情,也说明导演充分认识到了它在构图中的重要性,这是全画画面也恰好是全片情节的点睛之笔,影片与名画适当地结合了起来。
  
   然后是少女,斯嘉丽的厚嘴唇、白皮肤的形象似乎在构图上要更适合这幅画一些,色彩的对比效果也更鲜明,但是气质上似乎有所不同。原画中的少女更多了一份勾人心魄的纯净,纯净得甚至有些妩媚,而斯嘉丽则更多是清新脱俗,一种清凉内敛的性感。我相信不少没看过原画的朋友会把画家妻子最后看了这幅画的时候所说的那句”这太淫秽了“仅仅当做是嫉妒心膨胀的反映。实际上到了影片末尾放出原作的图像,也意在弥补这种两个少女气质上根本性的不同造成的缺憾。影片中斯嘉丽形象很美,但缺少了画中女子所表现出的那种深刻的、震撼人心的妩媚。
  
   最后微微剧透一下,据说这片是翻拍一部小说而来的。小说自然也是看了画想象出来的,但本片出于模仿的本质,为了避免冗杂,放弃了小说中的很多东西,这样可以简化题材,也使得情节干净简洁,犹如画家的风格,把重点放在和画有关的桥段上,这样就会造成断章取义的效果。不过电影还是把小说的主要框架保留了,少女的情感线和画家的家庭线的交织的情节结构,和画家超前的审美情绪被时代所误解的无奈这一主要冲突也表达的比较充分。
  
   当然面面俱到不是不必要的,但女主人口中的“淫秽”也并非被忽略,而是被表现为一种妙不可言的深藏的欲望,不是简单的“淫秽”,也不是单纯的精神上的爱慕,而是一种暧昧而深刻的情绪。这种情绪在这幅画的创作中的重要性被足够重视,从少女从屠夫之子身上寻找发泄,到画家在梳子事件中反常的暴躁,都表现出这种暧昧情感的无比强烈。正是因为在作画全程中贯穿着的这种平静、温吞到使人难以忍受的强烈情绪,使得这幅画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气质。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玩味的电影,虽不能完美,但是功力深厚,非常值得观赏。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现与解读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现与解读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戴,解读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