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私人订制》关于冯得儿爷的岁末喜剧

影视台词 > 影评 > :《私人订制》关于冯得儿爷的岁末喜剧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私人订制》关于冯得儿爷的岁末喜剧的正文:


  不记得从啥时候起,年底或者和女侠或者全家一起看冯得儿爷的贺岁片,变得和过年吃饺子一样必然和不可缺。当然没有饺子那么重要,只是一旦有了,就会影院看。不见不散 没完没了 一地鸡毛 一声叹息 大腕儿 非诚勿扰 巴拉巴拉(《手机》没看)等等都看了。
    
     只记得小时候的笑点包括大人们的笑点比较低,笑起来也很真诚,那真是:“发自肺腑滴”。年轻时候看电影看不懂深意,看个故事和热闹而已,最爱的是那种全家一起乐哈哈的感觉。我们一家三口是特别爱看电影的,尤以女侠为甚,她说她从小外公就领着她看各种电影,那种美好的记忆温暖着她,和家人看电影的习惯也就传递到了我身上。我外公还经常领着我妈看猴子来着,于是我小时候我妈也领我八一公园看猴,边看边说你看哪,这也是个小社会呀,妈妈我小时候你外公就领我看猴子呀(哎呀我歪楼了)。
    
     我觉得自己长大(生理上的aging而不是内心的成熟,跟同龄人相比我离内心成熟差得稍微远点。。。)和父母的变老都是猝不及防同时发生的,我没有意识到,直到我每次回家时看到爸妈头一眼的时候,才惊觉他们又老了一些,尽管这次回家距离上次回家不过半年,甚至只是一个月。在看电影的路上,那个穿着花裙子的大眼睛妈妈和满头黑发的爸爸一人拉着我的一只手把我拎起来“飞一段”的他们,青春随着岁月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渐渐地跟不上社会的趟儿,甚至跟不上我的趟儿。
    
     所以当宋丹丹演的半老不老的大妈过了一天大富婆的瘾,走回了真正属于她的小胡同,背影落寞又满足,《时间哪儿了》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我没法不哭。电影里的视角仿佛是坐在公交车上,在华灯满街的北京拐来拐。这个情景对我来说太熟悉了,曾无数次被这时候的北京打动,她闪着柔和的光,湿漉漉的,温柔又沉稳。可能是看了话剧,看了演出,和朋友见面,怀着忐忑的心见喜欢和不喜欢的人,这么多的外出理由,都会在归途上送给我一个曼妙的北京夜景。这个时候她不再是白天时的咄咄逼人和忙碌,好像一切都慢了,和缓了,公交车上的人都不像白天那样急赤白脸了,反而多了一份疲惫后的放松和自在。我也感到很自在,不错眼珠地看着窗外,却不知道公车左拐右拐,穿过的是街道,也是时光的隧道。一个个瞬间连结起来,带走了我在这个城市的7年时光。
    
     这七年里我成长成熟,爸妈也在这七年里非常明显的老了。
    
     然而他们也和电影里的宋丹丹一样,还有好多梦想没有实现。看到没有过的地方的美景,或者听说旧时的好友念书念到了很高的学位而全球飞来飞地做讲座,他们也会像宋丹丹一样,轻轻地叹一口气。
    
     我们毕竟都那么普通,没有谁的青春百分之百地完美。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更觉得,那些他们还没有达到的地方,应该由我来领航,带他们看没有看过的风景,知道那些我们都还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我理解宋丹丹在小胡同路灯下的阴影,为何拖得摇曳又疲倦漫长。
    
     毕竟长大了,就像小时候和现在看童话《美人鱼》,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一样,这次看冯得儿爷的岁末喜剧,得到的是和小时候完全不同的。我不懂影评,只能说写个人的感触。
    
     有人说这个故事结构完全炒了《甲方乙方》的冷饭,《甲方乙方》我看过,原着王朔的《一点儿正经也没有》我也看了不下5遍。王朔在原着里,真是不遗余力把自己糟践在地底下来挖苦或者歌颂一个叫“作家”或者“盲流”的行业。实际上他写的这些人,都嘚嘚瑟瑟贫嘴滑舌得可爱,至少无害。顺便辣手讽刺下附庸风雅的“真”作家们。而现在的《私人定制》一片,我没看出王朔如网友说的变傻了没才了等等,顶多说他没能再选一个新的视角,而沿袭了上一个话题,但是换别的人想要做成他这种炒冷饭的程度,估计是很难达到了。毕竟,谁做得饭,谁下次接着炒的时候才比较知道把握火候。王朔还是挤兑了一些人一些事儿的。范伟当官被金钱美色腐蚀的那一段,葛优脸上谄媚至极的表情简直太TM到位了,我真的好像看见了一个个你我都必然见过的嘴脸。
    
     不管是观众还是冯得儿爷的真诚度都降低了。我们不知是变傻了还是变聪明了,反正和十几年前冯得儿爷热情似火地拍贺岁剧的时候相比,不太容易真心发笑了。了影院好多时候是抱着“我花了钱了还是笑两下吧”的心态,为了笑而笑的。影院里的笑声,听起来很多时候都是干巴巴挤出来随声附和的那种。我就觉得范伟看背相时候的那句“背相还能看?我只知道王八盖子能卜吉凶”那句颇有痞子朔风范,笑得嘎嘎的。还有宋丹丹作为土生土长北京人的那种混不吝和大大咧咧又油滑热心的劲儿,极其切合王朔这个北京土着的风格和冯王搭配的口味,真是锦上添花(如果你觉得这电影还不错)或者雪中送炭(如果你觉得这个电影很垃圾)。这种老戏骨演啥像啥的自如劲儿也不是那些卖胸器的无脑BBH和LXL能学得来的,再过30年她们也学不来,哼。另外就是,冯得儿爷为了迎合大众日益低俗的口味,近年来电影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卖胸器的人和镜头,这种现象我不置可否,只是觉得贺岁剧不再像过一样,全家能热热闹闹一起看,如果有小孩儿,你们大屏幕上出现那么大的胸还是假的,家长怎么想?孩子的眼睛往哪儿放?老人们尴尬不?
    
    
    
     很明显,冯小刚不像以前那样对贺岁剧有热情有兴趣了,或许他早就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任何他想获得的东西,不过像他说的,合同里规定了的东西,完成罢了。观众不再是过的观众,冯得儿爷也不是过的冯得儿爷。片儿里无论是定制公司的杨重小白马青小璐,还是前来花钱买梦的客户们,都不过是花钱买个好玩儿罢了。明知道是假的,还是麻痹自己,认认真真地陪对方玩儿下。 但我愿天下所有努力中的人,都美梦成真。冯得儿爷的贺岁剧陪我们走过了一段光阴,但是没有什么能够带走咱们的梦想

《私人订制》关于冯得儿爷的岁末喜剧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私人订制》关于冯得儿爷的岁末喜剧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私,喜剧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