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机械战警》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十年之后必成经典

影视台词 > 影评 > :《机械战警》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十年之后必成经典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机械战警》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十年之后必成经典的正文:


  机械战警,光听名字以为又是一部像变形金刚、蜘蛛侠之类的爆米花电影,看完才发现其实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在我心中可以与《接触未来 Contact(1997)》、《千钧一发 Gattaca(1997)》并列的伟大科幻片。
  
  观影过程中想到了如下问题。
  
  1. 你支持机器警察吗?
  故事的背景是2028年,片中的科技都很朴实(完全没有在空中飞来飞的汽车这样的噱头),这时机器智能已经很成熟,人们面临一个选择,应该允许机器代替警察上街执法吗?有意思的是,人工智能专家,谷歌工程总监雷-库茨韦尔预言2029年智能机器人将超越人类,和电影的背景年代非常接近。如果你觉得这想象起来还是太遥远,那么不妨看看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应该允许无人驾驶上路吗?事实已经证明,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性远远超过人类驾驶员,google汽车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行驶50万公里无事故(仅有的一次是在等红绿灯的时候被后面的汽车追尾),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心存疑虑,就是信不过机器。事实上目前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合法性。无人驾驶汽车不会疲劳驾驶、不会醉驾、不会在开车的时候玩手机、也不会因为看路边美女而分神(是不是和电影里说的机器警察不会有偏见、不会冲动很相似),即使会发生事故,只要几率和损失远小于人类驾驶,我个人认为,是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坚定的站在电视主持人和Omni公司一方,如果民众也这么想就好了,主角墨菲就不会被犯罪分子报复,Omni的头儿最后也不会死。故事的悲剧就来自于民意的悲剧,当Omni的头儿被逼问“当机器警察杀害儿童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只能回答“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民意沸腾了,民意却无视Omni反复强调的“机器警察不会对无辜儿童下手”。正如某篇评论里说的:民意就是用来操纵的。
  
  我相信,若干年后,当机器警察变成现实问题的时候,会有更多人认识到这部片子的价值。
  
  2. 商业利益与政治阴谋
  好莱坞电影里,大财团基本上总是与政治阴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上的反面人物--Omni公司的大boss,片中最具悲剧色彩的角色,你很难说他是个坏人。Omni公司确实是想挣大钱,但是商业利益和造福民众并无冲突(也许你会认为Omni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机器警察来统治地球,但是片中绝无此意)。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Omni的头儿Sellars是个大坏蛋,仔细想想,Sellars的每一步决策都是非常理性的,都是尽可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谋求正当利益。法律不允许机器警察,那就把人装在机器里,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逐步接受机器警察。又是狡黠的,至于到底是机器在操作还是人在操作,没有必要让民众知道(是不是有点苹果的把用户当傻瓜的意思,据说剧中还出现了乔布斯的经典台词,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投票关键时刻让墨菲“休假式治疗”,以及What is bigger than hero? A dead hero,都堪称在当时情境下最正确的决策。Sellars绝对算一个极其优秀的CEO。只是不该做出让墨菲死亡的决定,也许Sellars只是把墨菲当做了半人半机器的怪物,认为这算不得杀人。难道墨菲最后一枪把Sellars干掉就是正确的吗?总觉得Sellars罪不至死吧。
  
  3. 你的决定真的是你的意识做出的吗?
  我觉得剧中最大的一个梗就是把墨菲改造成了“一旦面罩放下,就完全由程序接管一切,墨菲的意识只不过像车上的乘客一样,被带着往前走,程序还能影响墨菲的大脑,让他以为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做出的。”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简直乐坏了。编剧一定读过关于意识科学的着作,我似乎看到编剧藏在屏幕后面,坏坏地对观众说:“小样儿,你以为自己的决定是由你的意识做出的吗?”
  
  下面的引用内容摘自《意识新探》一书。“所有用二元论来解释意识的尝试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始终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来说明它是如何与世界或大脑交互作用的,除非用魔力来解释。”“那么意识是不是完全没有作用呢?副现象论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一个派别。它认为意识不起任何作用,只是一个副产品或伴随现象。”(注:这是不是和车上乘客的说法很像?)“...这(电刺激实验)似乎表明有意识的体验在刺激开始足足半秒后才产生。它意味着意识必须远远滞后于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件,因此在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作出反应方面意识也就毫无用处。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们为什么意识不到这个延迟?利贝特本人用事后推定或主观预期现象来解释个中原因,...我们会把事件的时间往前推,...因此我们感觉不到意识的任何延迟。”“1985年利贝特报告了一个数十年后仍在争论的实验。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人自发和故意地弯曲手腕时,是什么引发了这个动作?是有意识的决定在行动,抑或某个无意识的大脑加工过程?...(实验发现)大脑准备运动的过程比人有意识决定行动的时间至少早1/3秒。从大脑的角度看,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对意识理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人的意识》《意识新探》两本科普读物。
  
  回到电影,根据上面的理论,即使是墨菲真人在进行枪战,在这种激烈的战斗中,也不过是大脑这台自动机在自动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每一个事件(比如扣动扳手)在约0.5之后才被意识到,然后主观上认为是自己有意识的做出的决定:是“我”在决定开枪还是不开枪。换成电脑控制,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只是比人脑快了太多。
  
  4. 民众有保持愚蠢的权利吗?
  片中的民众看起来是愚蠢的,从开始的无视数据和证据,却很容易为一些煽动性的话语而沸腾,到后面把墨菲作为英雄而疯狂崇拜,再到最后又取消了已经通过的机器警察法案,都表现出极大的非理性。
  
  近年美国民众的“反智”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政客们为了迎合大众也故意发表一些反科学的言论。“事实上,在共和党初选中落后的候选人往往会借发表反科学言论,来提高自己在民调中的排名。”“尽管科学为美国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今天的美国却似乎正在弃科学而。...美国最新一轮总统选举中,几位竞逐公职的主要政党候选人却采取了一种只能形容为“反科学”的立场,比如反对进化论、否认人类活动引发气候变化、抨击疫苗、反对干细胞研究,等等。一位共和党前州长甚至警告:共和党有沦落为“反科学政党”的危险。这可不是选举年中的故作姿态,而是反映了美国目前日渐抬头的一种反理性倾向。”
  
  另外,有研究表明,给选民看总统候选人演讲的文字稿、听广播、或者电视直播,同样的内容可能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支持率,选民似乎更关心总统候选人的外貌而不是其政治观点。
  
  未来社会,科学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需要更高素质的民众,如果民众宁愿保持愚昧(比如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然有1/4的人不知道地球是围着太阳公转),又如何能够恰当地对公共事务做出决策呢?
  
  5. 导演站在哪一边?
  毫无疑问,剧中的电视主持人就是导演的化身,主持人说的话就是导演想说的。

《机械战警》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十年之后必成经典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机械战警》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十年之后必成经典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机,经典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