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金陵十三钗》悲花之上的血蝶之泪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金陵十三钗》悲花之上的血蝶之泪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金陵十三钗》悲花之上的血蝶之泪的正文:

  
   有时候,悲悯也许是愤懑无比之后带给我们的巨大遗憾;有时候,艳美妖娆的花朵的怒放是带给我们队生命脆弱和伟大的颂扬;有时候,血色将至之前却是灿烂明媚的耀眼曙光。
   那时,遥远的那时,南京只是剩下四起的硝烟和炮火吗?也还只是剩下暗无天日和昏黄惨淡的光景吗?其实,不只是陆川亦或是高群书会用他们的镜头和画面诠释当年生灵涂炭的南京。南京大屠杀,依然成为了每个国人心中既存的,不可碰触的血泪史。而战争更能让我们清醒旳看透历史的真实与罪恶,却始终捉摸不透人性的阴暗与光明、劣根与善良。
   评述历史,我们往往站在爱与恨的交点亦或是边缘上,往往给予某段表述历史的艺术作品这样那样的评判。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后,与朋友聊起,他说与日军的战争描述篇幅太长太拖沓了,有点不知所云。确实,看似这段战争戏做得如此精细和宏大,是不是在讨好观众,或者说说是在讨好好莱坞?其实,导演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第一,作为一部商业片,首先在票房上市需要保证的。这样的段落出现不仅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铺垫,南京仅存的军队惨烈牺牲,才会又后面女人们“曲线救国”的壮举。其实这么一部电影,仅仅是为了纪念和缅怀那些在战争中绽放一瞬如花的女人们。
     影片开始,残酷的追捕场面就出现了,作为主人公的孟书娟的独白把我们拉近了炮火纷飞的南京城里。而且,影片有许多大篇幅的主观镜头,尤其以书娟最多。书娟的主观视点将剧中主要和次要人物很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为何有这么多主观镜头的运用?原因就是严歌苓原着小说中时以孟书娟的人称讲述故事的。而影片的第一个主观镜头就是书娟在逃跑过程中看到坐在一辆马车上逃命的那群“粉钗”们。匆忙中,其中一位女子(豆蔻)的琵琶弦被灯架子的棱角挂断。这也是影片中豆蔻为了拿琴弦而丢了性命桥段的先行铺垫,同时也将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展现交代完成。之后,李教官的教导队在出城过程中救下了同样在逃跑的一群教会女学生。而这时画面上则是以李教官狙击枪上的瞄准镜为主观视角,随后的影片中,在教导队战败于日军坦克步兵之后,李教官带着他的小兄弟浦生来到了教堂对面的布店里,又通过瞄准镜看到了刚刚救下书娟和另外一位女学生的殡葬师约翰。而静态又是很有针对性的先从两位女孩身上摇到了约翰身上背的面粉,又从面粉上摇到了约翰的脸。这个画面给约翰这个人物的刻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随后约翰进入到教堂后跟陈乔治展开了一段谈钱的对话以及看到入住教堂逃命的那群妓女后俨然就是个好色之徒的表现更让我们对这个殡葬师有了大致的了解:贪财、好色以及懒惰。但是,同样的场景中其实交代多层意义也是在影片中运用很多,还是在约翰进入到教堂与陈乔治对话那个场景,画面上方的教堂屋顶上的十字架和天空中耀眼的阳光寓含着也只有约翰的到来才给教堂的学生们带来希望。 而导演在影片的用光和色彩方面,也是颇具匠心。就比如书娟站在教堂巨大的彩色窗户前看到“十三钗”们风情万种的走进教堂来的画面。既是以书娟的主观视点观察看到的景象,又以彩色玻璃作为摄像机镜头前的一个自然遮罩,画面丰富而不显单调。同时又和表现衣着鲜艳的“十三钗”风情万种的情绪相配合,达到画面色彩情感的一个统一。作为这样的以书娟为视点的主观镜头,影片全篇大概有7处之多。比如偷看玉墨夜晚神父房间找约翰,在院子里透过地下室窗户偷看“十三钗”在地窖里打牌喝酒,在李教官开枪打死要强奸她的日本兵后透过大窗户看到李教官如何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主观镜头中,不得不说的是李教官把伤员浦生放到教堂地窖后离开时听到他们教导队救下的那群女孩子唱祷告歌曲的那个镜头,李教官走到图书室门缝前看着女孩子们围成一圈做祷告唱歌,不知不觉却留下了两行热泪。此处的用光也是十分讲究,李教官右侧方被打上一层薄薄的白光,就如皎白的月光,李教官浑身泥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也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也衍生出了一种特别的情感—神圣。最后,李教官把鞋放到门缝中间而此时书娟恰好看到,李教官示意她不要出声,鞋是李教官在路上捡到的,而这只鞋也是她们女学生丢掉的。李教官把鞋还给她们可以看做是他对这些孩子们的怜惜,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他死弟兄的缅怀和尊敬。
     影片在各种艺术手法中,最为精彩的当属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击的镜头。镜头首先从豆蔻和香兰分别拿回琴弦和耳坠后从翠喜楼下来而碰到一群被追捕的女人,而豆蔻和香兰她们很不幸地沦落为其中,当豆蔻本来用巧妙地技巧引开了敌人后,突然发现琴弦掉了,要回找。无奈之下香兰只得相随而,她们往回跑的过程中,导演用了一个非常快速的移动跟镜头在侧位跟随她们,直到摄像机与香兰和豆蔻之间的障碍物没有汇成了同一轴线,可是这时豆蔻和香兰捡起琴弦时,日军却突然出现,不得已豆蔻抓起香兰跑进了翠喜楼,这时摄像机在继续侧方位跟拍,待到豆蔻和香兰跑上楼梯,摄像机也随即斜方向升起,到达楼上后继续肩扛跟拍,而此时已经是变为了前跟镜头。镜头的转折出现在日兵放枪后,香兰中弹倒地。但是日军很快追上来,豆蔻不得已又一次逃跑,此时镜头仍然是固定的给在香兰身上,日兵追过香兰时,香兰突然拽住了日兵的腿,延缓了日兵的追捕。当日兵拜托香兰后,此时真正的视角是随后跟上的日兵。日兵继续追豆蔻,豆蔻藏身不住,最终发现,只得跳河。镜头继续跟到窗前,随即一个急速降镜头跟随豆蔻沉入水底,而豆蔻也被日兵在水中抓住。这个耗时长达近3分钟的长镜头是本片中的点睛之笔,或者说给本片视听语言技巧起到了一个升华的重要镜头。这个镜头不仅把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捕的场面和情绪表达的极为生动到位而且紧张紧凑,并且运用日兵的主观镜头,显现了当时他们残忍追捕豆蔻的场面,加强了情绪,展现了当时的原貌,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观众从主观镜头中体会到了很强的参与感,让我们以日军的视点看我们自己的同胞是如何被逼上死路,如何残忍的被杀害。这样一种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方法极少出现,是可圈可点的经典片段。
     很多观众都拿《金陵十三钗》跟《辛德勒的名单》比较。诚然,两部影片导演都是受难群体的种族,都是反映一场法西斯的屠杀,都是由一个外国的投机主义者利用战争发财时被动地介入这场战争或者屠杀中,而救赎某些受难群体的故事。而最有相同性的比较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对话。《金陵十三钗》中在决定了女人替换女学生庆功会后,约翰与陈乔治在做木制架子时非常简短的一段对话,简短到我们都可能忽略了。约翰很无奈地摇摇头问道:“我们在干什么,乔治?我们这是在干嘛,上帝不是教导我们人人生来平等吗?那些女孩和女人,该选谁?”而陈乔治同样非常沮丧和无奈的说了句:“我们只能这样。”就这样浅浅而过。但是,在《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与纳粹者歌特关于人性本真的权利对话在阳台上,在饮酒中展开。那段对话的内容更具有深度和力度,更能给人心中最为强烈的震撼。其实《金陵十三钗》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新生的故事,但死亡和新生在这里都有数字的近乎高度精确的对应,进入教堂的女学生是十四人,但有两人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就遭遇了死亡。而进入教堂的秦淮河妓女也是十四人,也有两人由于出外而遭遇日本兵不幸死亡。最后都是十二人。其中十二个女学生的存在已经为日本军队知晓,但十二个妓女的存在却并不为他们所知。但日本军官来观看女学生教堂里的演唱的时候,由于妓女中的一员要救护一只小猫而出现在教堂正面,被认为是女学生,于是日本兵要求出席他们的庆功会的女学生共是十三人。这才有了教堂的伙计乔治的挺身而出,男扮女装地和妓女们一同走向了死亡的绝境。而贝尔扮演的米勒也是和十二个女生构成了十三个人,获得了生的机会。“十三钗”其实正好对应着《红楼梦》中的“十二钗”。而这个十二和十三的差异其实正是这个电影的内在的隐喻所在。女性确实只有十二人最后走向死亡和新生,构成十三钗的还有乔治和米勒。在这里都是一个男人和十二个女性走向死亡,也走向新生。死者和生者的数字正好对应。这里的数字其实并非偶然,十二和十三其实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存在。这里的十二其实是指向了基督周围的十二使徒,而这死亡和新生中的另一个人则是基督十二使徒之外的另一个使徒保罗。在基督教的文化之中,保罗的关键的地位在于他给予了基督教关键的传播的机会。他并不在十二使徒之内,却又是最为关键的使徒。这里的乔治和米勒的一死一生正是隐喻了保罗的存在。正是由于有了保罗,基督教的生命才得以展开。而由乔治的赴死,才换来了米勒带领女学生的脱险换来新生。数字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里的数字既指向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却又有了来自基督教的十二使徒的概念,却又通过“十三”的数字和基督教中保罗的存在建立了一种隐喻的关联。 但是我仍然觉得,《金陵十三钗》还是有他独特的优点,张艺谋没有效仿陆川跟《南京,南京》那样像《辛德勒的名单》致敬,将影片色彩设计为黑白单色的。相反,张艺谋的强项在于色彩情绪的表达。不管是彩色大玻璃窗户还是李教官与敌人在布店楼顶同归于尽后炸飞出来的彩色布片,视觉效果十分有震撼力和情绪色彩。就如女人们身上穿的绚烂旗袍一样,用丰富和夸张的色彩阐述这群秦淮河女人的风情和魅力,也隐喻着不管是这样衣着华丽的女人们还是在李教官与敌人同归于尽后的漫天飞舞的彩色布片的背后,都有着这样一群人,为国献身的这群人,奋勇抗击战争与命运的不公。在死亡和灾难后,中国抗日战争终将胜利。
   而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刻画同样也是极具魅力和张力。女主人公玉墨被刻画的风情万种,倾国倾城。而小主人公书娟也是以如数家珍的几个特别有表现力和情绪张力的主观镜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男主人公约翰和男配角陈乔治,他们以及一部分女人们将身份、人性的善恶、价值观转变的极具有看点和爆发力。约翰从一个冒着生命危险还要来中国战场淘金的殡葬师,那时的他怯懦、贪婪、好色,随后不得已救女学生,最终成为众人的神父,真正意义上的神父。有许多人说,这个角色的转变太快,不合情合理。但是我认为,转变虽然稍有浅显和呆滞,但绝对合乎情理。约翰性格中时善恶相并,但他的恶并不是日军的大恶,残忍,凶残。他仅仅是拥有和我们一样人性中最为浅显的劣根性的表现,但是他善的部分还是占据他人性构成中的很大一部分。从开始在面粉厂带走白面到与陈乔治要钱再到看到玉墨后的色欲起心,最后到日军闯入教堂后他钻进衣柜,在这时他不得已做了第一次转变,虽说不得已但是也有些许的善意的良心发现,因为他是外国人,他是这所教堂里唯一的一位成年男子,说他不得已,是从他在衣柜中拿出那个写着 I am American 的小白旗起,到随后他站在楼梯上展开一面大的红十字旗,一大一小的旗子和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即便那时他面对日本人的屠刀砍向旗子时他还是低下来头,这说明当时的他还是很害怕。这是他第一次转变的开始。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画面之一。而后,就是他看到从楼上摔死的女孩儿时,爬过,用手指轻轻的触碰了一下女孩儿的手,然后很悲痛地哭了起来。但是,后来给死的这两位女孩儿做了殡葬后,书娟问了句:约翰神父,你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是吗? 但是约翰并没有回答,这时的约翰其实还是在犹豫他今后的身份,是继续做神父还是看机会离开。在约翰和乔治出教堂寻找豆蔻和香兰时碰上了他的同行泰瑞,泰瑞问他要不要离开中国,跟他回,而约翰显然迟疑了一小会儿后给出了他答案,他说再见,泰瑞。很多人说这个段落俗套,但是,你能给我更好的一个镜头片段吗?生硬俗套但合乎情理。影片进行进一步推进,约翰已经完全转变,完全用另一种角色替换了之前的他。 而陈乔治作为配角,他的表演也十分到位,始终在坚守一个很保守但很艰巨的原则任务:保护女学生。而最后,他也用生命的代价回馈给了女学生、英格勒曼神父。
   最后的最后,我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送给小蚊子的慰问品身上—招财猫。小蚊子喜欢猫,她因为找猫咪最后将女学生和众多的女人们推向了不堪的境地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约翰把招财猫给她也合情合理,也从而安抚她不想庆功宴的想法。但是,这个招财猫仍是全片的一个点睛的符号:招财猫源自日本,当日本人给予小蚊子仅仅是一只假的白色瓷猫,是寓意着小蚊子她们的命运是无法预知的,凶多吉少的。瓷猫易碎,就如她们的生命般脆弱。而招财猫作为幸福和招财的象征,也暗讽着日本人虚假的嘴脸和内心。很多人猜测“十三钗”最终的命运,但是这个象征意义的符号会告诉我们,她们恐怕永远回不来了。
   最后的一个符号运用对比,就是约翰开车逃出城外后,车头前的日本红日国旗与天空上的一轮红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对比反差暗讽了日军终归战胜不了这群勇敢细腻的女人们还有约翰以及所有的中国人民。所以只有在日本法西斯魔鬼的地域卡车上,约翰才能和那群女学生完成最后的洗礼。日本红日旗你就在车前飘吧,因为我们中国的天空上升起了才是真正的和平、庄严、美好、纯洁、新生的太阳。
   血与泪的交融是花朵最终化为鲜红的血蝶在自由的天空中翔舞。爱与恨的交融是生命的音符谱出最为动听的美丽赞歌。
   我们以神的名义,来缅怀和纪念那群值得我们爱的每个人。

《金陵十三钗》悲花之上的血蝶之泪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金陵十三钗》悲花之上的血蝶之泪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金,之泪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