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钢琴家》废墟之上言荒谬

影视台词 > 影评 > :《钢琴家》废墟之上言荒谬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钢琴家》废墟之上言荒谬的正文:


   主动看《钢琴家》倒不是出于它在得奖上表现卓越的原因。不怎么熟识Roman Polanski,所以当然也并非是冲着这位带着鲜明犹太民族特征的着名导演。但在断断续续地看完他的几部片子后,便好奇起他的经历。
  
   犹太人拍二战题材,谴责德国纳粹的惨无人道,又或感同身受同胞遭遇如此巨大的民族劫难,都是我们能够想到的电影元素。作为中国人,更甚者也会毅然决然地同仇敌忾,把怒火撒向另一个罪恶国。血海深仇下确实鲜有几人能保持抽脱出世人的客观。可Roman Polanski不同,他在《钢琴家》里所呈现出来的理智与平静让同属灾难国国民的我真切地感到震撼和诧异。
  
   国内拍历史,是以叠加的历史事件论人物。而外国人拍历史,尤其擅长小切口,常用的手法就是以人物视角观环境。《钢琴家》说是属传记一类,也没人反对。我更愿意将其概述成是战争背景下个人意识的苏醒。
   Szpilman,人见人爱的艺术家。儒雅精致。眉眼之间满满都是勾人的忧伤。战乱之际仍能有持笔创作和勾搭妹子的热情,不染风尘,呆萌得可爱。战事扩散,全家面临着犹太身份带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侮辱。他独自亲眼目睹的第一个死亡是被夹在墙间的男孩。紧接着就是一家人集体感受到死亡的逼迫。逐步进阶的绝望感伴随着缓慢的叙述在华沙的城市街道上蔓延。Szpilman在这时实现第一次人格觉醒。路人被放置得很突兀,疯癫的老头,抢食的乞丐,被搜查的犯人,捂死孩子的母亲、要水喝妇女等等,一时间挤进观者的视野,场景同大背景均失可控性和稳定性。
  
   在被集中送集中营前,众生慌乱,一边大侃政治的老头不免让人觉得可笑。没人选择反抗,没人顾得上同情旁人,纳粹的侵袭暴露出整个民族意志的软弱。表达这种人性的荒谬性上,《钢琴家》不留余地。Szpilman为了逃命选择装成处理尸体的人,杀戮已让他不忍直视。而他开始在感受到与家人痛心离别的同时逐渐意识到战争带给人强大的意识上的摧毁。这是他人格的第二次苏醒。Roman Polanski在电影里阐明立场的语句很隐晦。比较小的一个细节是那个普通军官说:“他们要被送改造了。”而另一军官则点头附和。影片最后的德国军官在帮助S时也有更多笔墨的体现。这是否说明了德国下层军官并不自觉他们的行为实则是参与了惨无人道的杀戮我不能断定,但却印证了国家意志与个人意愿并不统一的事实。Roman Polanski将这些人置于和犹太民众一样的位置,做到了纯粹批判暴力武器的行使者,且拥有同情所有平民的普世情怀。
  
   实体的钢琴在电影后半段出现了三次(没仔细数,但是比较重要的三次)。一次是隔壁的钢琴声,第二次是意念中的钢琴,最后是为德国军官演奏时的钢琴。在逐步逃亡的路上,钢琴代表着一种意念感而存在,且不探讨出现在场景里合理性,但它着实拎起了电影的主线。S为自由逃脱向另一个牢笼,却困于生存的磐石之下。愈发困窘之时,却让第三次觉醒显得更意味深长。
  
   未来总归会充满光明,若再黑暗,也暗不过双眼曾目睹的杀戮。耗费的时间不过云烟撩过,生存在此时高于一切伟大。Roman Polanski一笑置之,探讨深沉,不如说说荒谬,血淋淋地剥离出你另一个丑恶人格。
   影片最后,波兰士兵拿枪指着身穿德国军装服的S,S惊慌逃脱同胞的逐杀。德国人与犹太人的区别不过一件衣裳,所谓战争的缘由竟是如此。呼应了先前的叙述,又悄无声息地灌输了自己的立场。
  
   探讨战争或政治总让人觉得压抑。重重磨难的历程艰辛,倒会让人更珍惜。挚友在旁,最爱不离,辉煌还待创造。于是,我们总相信,这一切都是人生的财富。而光明尚未走远。

《钢琴家》废墟之上言荒谬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钢琴家》废墟之上言荒谬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钢,荒谬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