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少数派报告》消失的少数派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少数派报告》消失的少数派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少数派报告》消失的少数派的正文: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位精明的犹太导演,他懂得一部好莱坞电影应当表达什么。太复杂的内容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所以他大大简化了这个故事背后的内容,以至于这部电影《Minority Report》在许多地方直接被翻译成“关键报告”而不是“少数派报告”
  
  Minority一词应该是个政治词汇而非日常用语,它可以用来表示少数民族,或者少数派(很多时候是用在需要表决投票的场合)。美国的议会也好,联邦最高法院也好,基本是实行简单多数原则,即多数人说了算。但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一个议题被提出来后,参与讨论的人往往会分为以下几类:代表多数人意见的一方,少数人的一方,以及意见中立和暂未表态的人。这时候多数的一方及少数的一方都会形成自己的报告,阐述自己的理由,拉拢持摇摆意见的人,不断修改报告以获得更多支持,形成压倒性多数才能通过议案。而事实上,少数派报告有些时候也就在不停地修改中逐渐地成为了多数派报告。
  这里面时常有复杂的交易和权衡。持中立意见的人,也许觉得两边的报告都不对,但有时会为了避免糟糕的一方获胜而加入另一方。当票数接近,双方可能会给摇摆投票者一些特别的让步或者说优待,为了让自己的报告能够通过,即使这些优待本身并不合理。
  故事中的“先知”为什么要设定成三个人?基本上就是为了表达多数派和少数派的关系。原着小说中,事实上三位“先知”的报告均不同,电脑采用了其中近似的两份报告,做出多数推论:男主角会杀人。随着故事的推进,三份报告的异同才逐渐浮出水面。电影中设置了一位“关键先知”弱化了“少数派”的概念。
  这个故事表达了一种担忧,就是在交易和权衡之下,最终形成的多数派报告可能并不代表真理,有时甚至代表不了多数人的真实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简单多数的民主制度也受到类似的挑战。我们能不能为了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如果火车司机开了一辆失控的火车,不能停下只能切换轨道,一个轨道上有六个孩子,另一个轨道上有一个孩子,他能不能选择撞死少数拯救多数?我们能不能用多数投票形成决议,剥夺少数富翁的财产,分给每个投票的人?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简单多数的民主制度又有什么合理性可言呢?
  要知道希特勒就是一个民选总理。
  
  此外,谋杀未遂,这个很模糊的法律罪名是电影涉及到的另一个议题。
  在一个人实际杀害一个人之前,就以“谋杀未遂”的罪名逮捕他是不是合理?我猜多数派的意见是“合理”。真的合理吗?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讨论过的疑难判例,绝对真实:
  有一个媳妇厌恶自己的婆婆,就想杀死婆婆。婆婆让媳妇做饭,媳妇在饭里面下毒准备实施自己的罪行,这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似乎是饭里面落了灰,具体记不清了),饭脏了不能吃了,于是下毒没有成功。请注意,这时候已经构成谋杀未遂,媳妇有杀人的主观故意,实施了下毒的具体行为,只是因为其他偶然因素才导致谋杀没有成功。案件要是在这边结束也没什么疑难的,关键是:饭脏了以后,婆婆让媳妇再做一锅饭,于是媳妇又做了饭再一次下了毒,端给婆婆吃,没有意外事件打扰,但是这一次,媳妇在婆婆吃下饭之前,主动坦白了罪行,告诉婆婆不要吃那碗饭。问题来了,第二次投毒显然不能算谋杀未遂,因为是嫌疑人自己停止了犯罪活动,控制了犯罪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那么第一次投毒的“谋杀未遂”还成立不成立?
  支持有罪的人说:投毒一次是谋杀未遂,投毒两次反而罪比较轻的话显然不合理。支持轻判的人说:如果第一次饭里面没有落灰,媳妇同样不会让婆婆吃下那碗饭。最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多数派结论是前者。多数派这一次是不是正确?谁也说不清。
  没有“先知”的现实社会,就已经够乱了。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指责“先知”剥夺了嫌疑犯自己终止犯罪、改邪归正的权利,应该是说得通的。
  
  科幻故事许多时候是给我们一个虚构的极端环境来探讨现实的议题,尽管许多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答案。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部2002年的电影中展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基本上成为了现实中存在的东西。

《少数派报告》消失的少数派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少数派报告》消失的少数派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少,数派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