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护送钱斯》带着人性回家

影视台词 > 影评 > :《护送钱斯》带着人性回家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护送钱斯》带着人性回家的正文:

   我看了两次这个影片,第一次是无聊之余搜索战争片来看,一看这个标题,本以为要讲述一个类似于现代版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故事,一个军官,从战火纷飞的前线,带回一个普通士兵,由此大书特书爱国主义和宣扬人权。可是慢慢看下,有些失望了,因为它缓慢,忧伤,平淡,可是我居然还是没跳,没停地看完了,它留给我的震撼,久久挥之不,以至于害怕看第二次。第二次打开它,算是细细回味,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强烈地在呼唤我再次将它细细地品味。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翻译似乎从来搞不清楚美军军衔,也不愿意搞清楚。本剧中主角穿着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少校军装,军衔徽记为金黄色橡树叶。而美军上校军衔徽记是银色老鹰,中校徽记是银色橡树叶。原着里面护送钱斯的是上校,但是电影里面的人物是少校。这一点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针对同样一个事件,相比纪录片《回家行动》,《护送钱斯》已经弱化了很多诸如全民夹道护送,高级军官护送这一类的情节,相反的是运用非常平凡的镜头语言平铺直叙。导演几乎省略了一切可以大炒眼泪的煽情画面,一切激昂澎湃的誓言,就连少校看到年轻的逝者躺在灵柩里时情不自已,那一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就是没有掉下来,就连少校把遗物交给钱斯的家人之后站起来,没有敬礼,也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转身走出门,默默站在外面......但即使就是这么弱化的表现,平淡之中,也有无数可以让人掉泪的地方。
   首先是深夜造访亲属带来噩耗的信使,表情肃穆,心情矛盾,下车整理军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门铃。已经有太多的作品刻画这个场面,赚眼泪赚得盆钵满满,可是本片也就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轻轻带过。
   然后是海军处理遗体的细致刻画,三个士兵传运一袋冰块,只是为了运输途中逝者不腐。
   把自己的护身符送给少校的空姐,接自己哥哥回家的军士,隔着玻璃窗看灵柩转运的小孩,给少校递毯子的机场搬运工,灵柩转运时前来关照的机长.......
   最为感人的是最后一程,公路上所有的汽车不约而同的打开车队灯,保持低速,加入到护送这个为他们牺牲的孩子最后一程的队伍里。看到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外国人也会掉泪。
   极其简单的语言,不仅仅感动着事件的亲历者,也感动着任何一个有人性的人。不得不说大洋彼岸媒体的发达和强大,纵然是一颗枪弹都没有废,也可以震撼人心。
  
   如果参考原纪录片和原着,会发现美帝根本不是在作秀,现实只比这部电影更加细腻和夸张,有过之而不及。即使是作秀,也下足了血本。电影里没有写飞机降落时机场的警卫,消防队全部列队敬礼,门口沿途全是军人和居民站在道路两旁,看见灵车就敬礼,沿途消防车伸出云梯挂着美国国旗,河道上的消防船喷出冲天水柱......
   相反更喜欢电影的处理,非常平淡,但是已经足够,没有过过分的渲染,却深深震撼人心,充分凸显美国人对至高无上的人权的尊重。国家如此,信仰如此,抛头颅洒热血也是值得的。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护送官深受钱斯和民众的感染,觉得自己没有尽责,准备重返战场,可是老兵教育他并非重返战场才是最终目的,鉴证历史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说有人非要说这部主旋律影片想宣扬什么,那他宣扬的是一种态度——一切华丽庄重的外表只不过是形式,更重要的是仪式过后,大家要永远记得为国捐躯的这些年轻生命。这一刻,以至于永远,他们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已经逝的宝贵生命,其次是全美国人的孩子。
(丢豆网www.diudou.com)
  
   HBO出的东西本来就很经典,这让人想起了斯皮尔伯格的《血战太平洋》,这么大的一部黄金档的剧,这么牛叉的一个导演,居然一点都没有反映这么宏大的一场战争中,政治家们是怎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将领们是怎样审时度势,用兵如神,反而是聚焦班排建制里的普通士兵,在潮湿霉烂的帐篷里吐槽抱怨,在战事紧张时装病逃避,在休假营地违纪放纵。就算是写大名鼎鼎的约翰.巴斯隆这样的英雄,也不惜描述他酗酒,把妹,偷宪兵的吉普车这些细节。没有人生来就是神,但是有些历史,有些精神,有些文化可以把一个普普通通,甚至生来就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人变成更好的人。那些年轻人自由不羁吊儿郎当的毛病并不影响他们在战场上向着敌人的炮火冲锋,一段历史和一部影片不是在宣泄仇恨和宣扬主义,而是让主人公和观众一起成长和感悟,回归人性的本质。

《护送钱斯》带着人性回家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护送钱斯》带着人性回家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护,回家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