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归来》东方式的苍凉爱情与人性的围城之困

影视台词 > 影评 > :《归来》东方式的苍凉爱情与人性的围城之困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归来》东方式的苍凉爱情与人性的围城之困的正文:


   午后闲来无事,看了张艺谋新作—《归来》,看罢已然不能自已,唏嘘不止。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我以前是无意间看过的,原着洋洋洒洒40万字,讲述了陆焉识和冯婉瑜从相遇到离世的爱恨一生,张艺谋匠心独运,从陆焉识冒死逃回家这一段讲起,前事既不描述,也不闪回,棋行险招,但却火候恰到,颇有眼光。
    老谋子显然是有想法的,也确实用尽心血,拍出了一部诚意之作。
    众所周知,影片的时代背景是文革,张艺谋用影片再次面对那十年,是值得尊敬的。
    私以为,归来二字,大抵有两层含义,一是爱情之归来,二则是人性之归来。
    影片一开始便是陆焉识不远万里逃亡回家见婉瑜的场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样子与我的印象里曾经翩翩如玉的焉识公子之反差,不可谓不大。
    紧接着,便是邓指带人前来问话婉瑜的场景,问话中,母亲与女儿的态度截然相反,女儿三岁便开始接受父亲是右派,是阶级敌人的洗脑教育,传统的父亲形象在她心里,显然已坍塌殆尽,混乱时代的红色烙印,已经深深刻在她心底。后来女儿父亲,将这种家庭伦理的背叛演绎到极致,也使得母女间最终决裂。
    婉瑜似乎一直是影片中的一尺标杆,人性道德的崩塌,伦理纲常的扭曲,时代政治的混乱,忠贞不渝的爱情守候,在这里似乎都能找到一个衡量的标准。一个清高自洁知识分子,为了丈夫的生命不得不委身恶棍,并且亲眼目睹骨肉相残的埋怨与无奈,默默等待远在天涯他乡的爱人二十载,所有的人都在变,只有她永远没有变,一直在原地坚守,这个女人饱受苦难,看透了生活的悲喜,人性的美丑。
    从归来中看到的道德美丑,不如说是一种人性的围城之困,城外的人想出,城里的人想进来,人生境遇之困,总是层出叠现,这个我们后面会详细说到。
    再说到陆焉识黑夜中冒雨回家,婉瑜心头千般滋味,却迟迟没有开门。后来遇到了回家的女儿,陆焉识狼狈相认,却不想换来女儿一句句心寒的回应,天外风雨交加,狂暴的似乎要撕裂这世间的不堪,但我想陆焉识的心底一定更加不堪。
    紧接着,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疾走出门的婉瑜,目睹了在一块告示板后,女儿出卖亲生父亲的整个过程,我一定是无法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的,也许哀莫大于心死吧,以至于很多年后,失忆的婉瑜依旧铮铮不挠的对丹丹说出了绝不原谅四个字。并且张艺谋似乎是有意,将场景特意放在一块告示板后,示意这政治扭曲下人性的不耻与肮脏,好像需要一块遮丑布,才能让他们自己觉得心安理得。
    回家后,婉瑜一句“从小到大什么事儿都为你想,这件事儿,要为你爸想”似乎已经让婉瑜下定了不顾一切的决心,也暗示了在铁血政治和骨肉亲情之前,母女间人性的巨大差异,而这一切悲剧的起源,矛头似乎都指向了那混乱十年。经历过它的人看了这些会流泪,没有经历过的我们,也不可以不知道,正视历史,不忘伤痛,是一个优秀的民族的前行力量。如果我们选择性遗忘,就会失敬畏,就可能再度迎来悲剧的循环,如果我们放下惩戒,真诚面对, 就可以走向充满自豪的明天。
    翌日,便有了焉识与婉瑜相见的场景,也是这部影片中,深深震撼我内心的场景之一。
    对于电影艺术的各种手法,我是不太懂的。不过见到场景一开始,便是攒动压抑的人群,配之以暗淡低沉的色彩,这似乎用来诠释那个特殊的年代,是再好不过了。
(丢豆网www.diudou.com)
    再看见行色匆匆的路人,焦急张皇的婉瑜,姗姗来迟的丹丹,混乱低沉的远火车,一幕幕交织错乱,将影片的气氛压抑的极为低沉,也造就了后面撕心裂肺的爆发。
    巩俐和陈道明老师都是老戏骨,演技自然无需多言,私以为,除了他们二人,其他几乎没有人能将焉识与婉瑜演绎的如此到位。
    焉识站在远处,呼喊婉瑜,随后婉瑜不顾被打为右派永世不得翻身的危险,大喊一声“焉识快跑”,似乎有平地惊雷的声效,打破了沉蓄已久的压抑,将人物情感推向了高潮。
    有这样的爱情,二十年未见一面,时光错与白发,再见时,昔日的翩翩白衣公子变成了褴褛老人,风华不在,岁月斑驳。本可以断桥相会般的遇见,却化成了伤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喊叫,这该是怎样的孤独与悲伤?相遇之甜与离别之苦在此刻的错乱交织,随着巩俐老师一声声的嘶喊,似乎一下下生生的敲击在我心上,眼泪一点点在回旋,愿景在一点点在破灭,世间离别之苦,无出其右。
    随后二十年未见的两人,奋不顾身的向对方奔,歇斯底里的呐喊伴随着如古竽一般低回暗哑的音乐,紧紧揪住人心,压抑之至。
    看着奋力反抗的焉识被押解带走,额头满是血迹的婉瑜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一幕的结尾婉瑜已不能言语,眼睁睁看着远的火车与爱人,陷入了无尽的悲伤。
    此刻镜头的定格将离别之悲与爱情之苦推向了永恒的极致,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后来丹丹的主角梦也破碎了,丹丹的欲哭无泪也为以后她情感的回归铺好了路。
    三年后,文革结束,陆焉识回来了。
    婉瑜却失忆了,心因性失忆,心里的伤痛造成了身体的残疾。
    原着中和电影中都有失忆这件事,笔者个人对这个情节上的出现是大为赞赏的。
    生命本多苦难,只能遗忘。
    冯婉瑜本风华佳人,十四岁在恩娘的撮合下嫁与焉识。从此开始了与焉识爱恨交织的一生,这一生,也是饱经苦难的一生。面对了与爱人天涯海角二十年的相隔,面对了方师傅淫威下的压迫,面对了亲身女儿的背叛,面对了无数人扭曲内心极端贴合混乱政治的丑陋。人生已多苦难,抗争与妥协都显得苍白无力,到头来最好的方式就是遗忘。
    冯婉瑜忘记了陆焉识的样子,一段消失二十多年的爱情,早已经不再纯粹,自从见识了陆焉识愿意冒死见自己,陆焉识已经变成了冯婉瑜一种展望,一个活下的理由。陆焉识既是她灵魂的稻草,她也怀揣着“焉识还有我,我要好好的”这样的信念。这种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是冯婉瑜用遗忘陆焉识的样子,牺牲掉自己的理智换来的,让人动容。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几经波折,终于回到家中的陆焉识,见到已经不认识自己,精神错乱的妻子,内心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经历了二十年的分离,陆焉识并未在时代造成的悲剧中沉痛。陆焉识对时代的过错选择了遗忘,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对家庭的伤害,在女儿成长中的缺失,并愿用自己的余生弥补。
    原着中,那个时期有很多的陆犯焉识。他们的生活现状有的还行,有的很窘迫,但都温和谦卑,对于那段经历,谈的非常少,非常谨慎,似乎把那段经历小心翼翼的包里好,放在心底的最深处,但我分明看到那块包裹的布上有年代久远的泪水与血水的斑驳印迹。但是一切对他们来讲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如何渡好这余生。
    归来后的陆焉识想尽办法让婉瑜认得自己,可惜最后都无济于事。私以为,这又是张艺谋一个出彩之处,一次又一次将纵使相逢应不识的场景演绎,对于几十年不能在一起的深情伉俪,无疑是最大的残忍,充满了东方式的苍凉。最隐忍压抑的悲剧就是这样,它总是不动声色的将生命之痛平静朴实的讲述给你听,那口吻就像一个分别多年的老友和你讲起当年经历的种种苦难,那些于他而言似乎已经无关痛痒,可听者却百感交集,一声声敲击在心坎,直让人唏嘘不已。它并没有长河落日的悲壮,没有生离死别的苦痛,有的只是曾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和闲话家常般的安静隐忍。
    悲剧的最高境界,似乎就是明明看圆满的结局, 我在你的脸上,却看到浓的化不开的忧伤。
    后来,陆焉识选择了默默接受,他也已然明白,余生的安静陪伴也许是对婉瑜苦难一生最长情的告白。于是他成了修钢琴的,他成了读信的。
    陆焉识趁着婉瑜外出归来的时机,在屋子里弹起了渔光曲,想借此来唤起婉瑜的记忆,这个场景也是我很喜欢的场景之一。
    整个场景没有一句台词,全部靠两个人的动作和表情来演绎,舒缓低扬的钢琴曲慢慢回荡在屋子里,随着眼噙泪水的巩俐老师一步步走进,将气氛一点点的燃烧,随着陆焉识点点滴滴男儿泪的落下,不需言语,已然无声胜有声,压抑含蓄的几十年之爱似乎随着钢琴音乐的回转,缠绵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之后二人热情相拥。最终,婉瑜依然固执的认出这不是自己等待多年的爱人,一把推开了他。将要喷薄的情感在发而未发之际,戛然而止,将悲凉的情绪久久缠绕所有人,“似曾相识”再次回归到现实。张艺谋不愧国师,以为妙绝!
    随后丹丹和焉识一番谈话,也使得父女间的隔阂烟消云散,丹丹坦白,当年是自己亲生父亲的事实,不想却换来陆焉识一句淡淡的我知道,此刻,丹丹完成了她人性的回归,内心背负多年的愧疚,在这一刻得到了父亲的原谅。
    这就是中国式的父母,不管我们曾经多么任性,无知无畏的言语行为伤害他们有多深,到头来,一笑泯恩仇,亲人之间永远没有恨,只有爱与原谅!
    陆焉识的归来是整部戏必不可少的,他的归来,是一种救赎,拯救了丹丹,看似没有其实也拯救了苦苦等待几十年的婉瑜,同样他在听罢方夫人一番痛骂时,也原谅了方师傅。
    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无疑是颠倒是非的文革,也造成了所有人的围城之困,高压政治下压抑扭曲的人性为了极度贴合政治,不顾一切,不顾纲常伦理,不顾道德礼仪,城外是他们苦心沥血钻破头颅想要奉承的政治,这是大部分人的围城之困。年又无辜的心灵从小被灌输父亲是顽固右派的极端思想,使得丹丹最终出卖了父亲,城外是她想要的主演名额,是他要完成的对几十年不见的父亲加诸与自身不好成分的怨恨,这是丹丹的围城之困。几十载等待爱人归来无果,忍受许多人异样目光,不被理解的婉瑜,她的城外是家国社会对自身和丈夫的拯救,是一家人幸福美满的团聚,是人们对内心和自我认知的重拾,这是婉瑜的围城之困。
    一家三口,在丹丹跳出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那一刻,得到了些许的释然。并且几乎所有人性的围城之困,在文革结束之后,陆焉识归来之际,逐渐烟消云散。
    关于爱情。
    影片的结尾我也非常喜爱。一个月5号的早上,冬雪纷飞,漫天银装之际,两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迎着微泛鱼肚白的东方,摇摇曳曳踏着三轮车,往火车站赶,迎接那个叫陆焉识的男人归来......
    张艺谋刻意安排一场纷扬的冬雪,作为影片陪衬的背景,私以为,以冬雪示意容颜变,岁月迁,心中对爱的温情,永不减......
    冬雪之美,实为爱情之美,不必言语,恩泽自在心间......
    两位沧桑的老人,举着岁月的板排,静静站在站台口等待,一直到黑色铁门再次闭合的时刻,岁月的闸门关闭了记忆,苍老了容颜,斑驳了往昔,远了等待。此刻,无悲无喜,结局是非已无关心中的山水。
    因为,在他们的爱情面前谈悲喜,太肤浅......
    
    也许是你驾着月色车轮
    经过我窗前探望
    否则今夜的月色
    何以有如此灿烂的光辉
    归来吧归来吧
    这里正是你不能忘却的故乡
    寂寞的诗人
    我仿佛听见你寂寞的低吟
    也许是沧桑变化
    留给你生不逢时的苦难
    也许是白云苍狗
    造就你无悲无喜的归来
    归来吧归来吧
    这里可以安抚你疲乏的心灵
  
   “他回来了吗?”
    “回来了。”
    “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
    “哦。路很远的。”
    
     归来!归来!是你归来了么,我天涯流浪的人?
    
    
    后感:花了两天多的时间,写完了这篇归来的观后感,也确确实实因为影片打动了我。
    如今的我们,正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拥有着友情,亲情,经历着爱情,希望都能努力珍惜,生命本多苦难,这世间的情感都太不容易,我们唯有努力付出真心,不悲不喜,希望能让茫茫人海中的遇见,造就此生经年不悔的感动与坚守,关于你、我和爱情......
   最后一句古风,送给我爱的女孩儿: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巫山沧海具云径,天涯云角永关情!

《归来》东方式的苍凉爱情与人性的围城之困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归来》东方式的苍凉爱情与人性的围城之困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归,之困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