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黑暗中的孩子们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黑暗中的孩子们观后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黑暗中的孩子们观后感的正文:


  巧的是,上一次写本片的观后感是09年6月23日。可是当我重新看这个片子,再看以前胡拼乱凑的观后感,十分的羞愧!(因此已删)
  以前不懂的也终于看懂了,尤其是我经历了很复杂的成长时期,对片尾日本记者在性虐儿童的犯罪被抓捕的新闻的「簇拥」下,对着镜子反思自己这一行为,有了眞正的、深刻的感悟。
  影片用了一点很奇妙的设定,用一个恋童癖记者追究儿童器官贩卖的眞相,最终得知这个团伙也会将儿童当作性工具贩卖。其实是打了个幌子。器官贩卖只是个表面,影片欲图诘问的,是儿童卖春。或者说,是儿童卖春和器官贩卖的同一原因——家庭贫穷、父母抛弃、社会状况复杂(黑社会组织多、法治法制都不健全、警察不管甚至助纣为虐)。
  这个観点正确与否尚且不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影片还并没有在这方面的过多的深究,而是将所有観点都草草略过,给你看一个全貌,故事节奏推上了,正当代表正义的一方要血战到底,然後突然一下,正派变反派了,出来反扑了,恋童癖被抓的被抓、上吊的上吊,没了。可是,被抓了就完了吗?他们都就从黑暗中出来了吗?黑暗还会存在吗?造成黑暗的到底是什么呢?以後还会有这样的团伙吗?
  多可惜!如果它只想反应这种社会状况的存在,那可能是一部不错的纪实主义影片,诸如《盲山》、《盲井》一类的现实题材。可是,也许是为了更有看点而讲这样一个题材内容,也许是本来就是想将儿童性行为作为噱头,它讲的明明是一个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日本人来到泰国调查、解救黑暗中的孩子,小时候被性虐以至于长大後当起「老鸨」的泰国「小头目」被抓后反而释然了。影片有一点点似乎是纪实风格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却是讲一个被夸张化的人物内心挣扎的故事。
  分镜头简单,除了粗制滥造感,没有感觉到——可能是导演想表达的——眞实感。当然,这点并不是最主要的,大家关注的更是这个猎奇的故事。故事也不算太好。侭管人物多,这个故事的最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核心全是日本人——而且都特圣母,内心特单纯,泰国人都是打酱油的。最严重的问题来了,用了恋童癖记者这一独特的设定,却没能好好利用,引出他与这个儿童卖春团伙之间的恩怨故事。影片太内敛了,只用了几处闪回、「是我儿子」的回答和泰国小头目威胁他的小片段,最终自杀了。他留下的最引人思考的东西,就是他刚才所说的——在「猎捕者」被抓捕的新闻中审视自己。这个审视带来的思考和冲击有吗?有。有力吗?我的答案是没有。因为想表达的信息面积达,导致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度太低。
  所以,影片的节奏和故事的重心都有失偏颇,但仅仅是因为这个题材,还是赢得了一些关注和美誉。但在我看来,它对恋童癖的了解程度之低,对社会状况的分析程度之不完善,以至于根本没法触摸到核心的东西,只顾一味的黑暗,黑暗,黑暗,黑暗,黑暗,黑暗,黑暗,黑暗……可是真有这么黑暗吗?为什么呢?它什么也没说清。

黑暗中的孩子们观后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黑暗中的孩子们观后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黑暗,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