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电影

影视台词 > 影评 > :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电影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电影的正文:

  当然,我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用这样的标题,只是突然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
  
  论及电影本身,主观的讲,这电影是真烂。我第一次在电影院体验到别人所说的生不如死,好像快进以及看到一半想要出走的那种感觉。看到10分钟,觉得有点荒唐,看到半个小时,好像换票看隔壁的撕逼大战,看到1个小时,真的就是完全在熬时间了。
  
  无论从电影语言,节奏感,镜头的走位和设计,还是台词,人物的刻画,都和小四的《小时代》相差甚远,虽然小时代本身也不是什么电影的标杆,由此可以相见,每当那些莫名其妙的段子和所谓的金句从演员嘴里讲出来的时候,我是多么的难受,甚至于感到有点羞愧了。
  
  看完后我不能明白的是,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人生阅历也算丰富的男人,以及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他自己似乎没有意识到在电影的语言方面毫无天赋,在电影故事方面的能力匮乏,以至于让我相信,方肘子说韩寒的文章是代笔这件事儿真的有其真实性了。就算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在剪出片子时真的能被自己拼凑出来的那些段子感动,或者真的能忽略那些毫无生活气息的对话,毫无逻辑的叙事,毫无起承转合的人物动机么?公路片也不是没有叙事啊,更不能连逻辑都不讲了(话说你也没那种魔幻现实或者超现实的表现力)啊。电影又不是相声,抖个机灵,抛个包袱就搞定了的?
  
  说回粉丝电影,我是觉得时代真变了。时代变了不是什么恐慌的事情,老国师们拍的电影,票房是真的赶不上新时代的跨界者了。《归来》3亿票房,小时代3只用一天就完成三分之一。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扁平化,一切都中心化,没有了权威的束缚,也没有了作坊的挚肘,写文章的,办杂志的,唱歌的都可以来拍电影。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只不过,在咱们中国,没有电影工业这回事儿,到现在为止,还是小团队和作坊式的运作方式。请得到作坊的大师傅把关,电影的质量还算能有点保障,没有了专业团队外包的工作,就只能变成那些脑袋不清爽的跨界导演们自娱自乐的意淫了。
  
  互联网时代已经不讲究一个人搞定所有事儿,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了。现在的沟通和信息,资讯如此发达,个人主义思潮如此汹涌,每个人都被赋予了极大的自由和资源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由此而来的是,在如此个性化的发展模式下,一切的手工艺者将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基石。资讯信息的壁垒被打破,专业细分如此彻底,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服务外包已经不只是IT届的专利了。如果在好莱坞,资本的所及之处,让专业团队专业的做事,做专业的事情,才能让导演腾出工夫和能力把控电影整体的艺术价值。在我们这个没有电影工业的国家,导演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该操心的艺术价值没能照顾到,该刻画的人物不到位,就展现出这样一个不完整的艺术作品来。
  
  粉丝经济,粉丝电影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新现象。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行为也跟以前不同了。消费者与粉丝也有不同。消费者只关心产品本身,东西好,我买,东西不好,我不买。粉丝不一样,粉丝关心产生产品的商家或者人,他们更关心产品背后的那一位而不是产品本身。他们投射更多的情感在产品的创造者身上,与他们共鸣,与它们共生。由此,它们的消费行为已经脱离了物品交易,价值交换的范畴,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行为。这种粉丝经济的消费能力巨大,老一辈的那些电影人都惊呆了。粉丝电影是,营销重要于产品本身,话题性重要于产品本身,有时候这两者甚至替代了产品,成为被消费的主体。还没上映呢,粉丝们就嚷嚷着要看,要消费,看完还不能容忍被人批评,甚至发自内心的不断重看。大概老电影人们看到每日高涨的票房,肯定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品牌(即作品保持水准之上,偶有佳作)比不过人家炒作刻意编造的话题带来的影响力了?
  
  互联网时代的两个特点:一是,一切行为和产品娱乐化。这是互联网中心化后带来的一个现象。没有了权威,没有了信息的中心点,一切人可以发声,一切人可以点评臧否。谁都变成了诉说着,评论家,就是看不到倾听者。另外,互联网的速度,让所有的财富的聚集和消散变的更加频繁,迭代更加迅速,跟不上时代便会被抛弃。深刻的意义被碎片化过载的信息所击溃,你再也无法安心坐在窗前自己阅读一本书了,你很难一个人面对自己独处了,因为时时刻刻的资讯,连接,SNS,包围着你,很难逃开,很难不被改变。现在还能做到半个小时不查微信?半天不刷微博么,太难了。深刻被压制,意义被消解,阶级差异在缩小(只是你以为的那样),电影也从一种艺术作品降格为一种快消品。它不再承担人们沉淀灵魂的渠道,直面心灵的舞台,而是一个制造话题的机器,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一种娱乐的手段。以前的电影不仅仅承担娱乐作用,还在此之外,有教化,有反思,现在,还有什么不娱乐呢? 丢豆网www.diudou.com
  
  第二个特点是:一切产品人格化。这个提法,我在罗胖和吴晓波那里都听到过,很有意思。自从乔布斯教主搞出了苹果,人格化逐渐成为未来产品的特征。最早的产品只要满足交换价值就存在了,后来除了满足交换价值,还得超出消费者的期待,只有做到这个,才能长期吸引消费者。但现在,大家都是情怀党。君不见老罗搞出个锤子手机,发布会上大卖情怀,哥卖的不是手机,是工匠精神。小四和韩寒的电影恰恰暗合了这种人格化的趋势。小四是一个小镇青年,来上海打拼,看到这花花世界,灯红酒绿,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出人头地,拥有一席之地,这正是小时代里表现出来的对金钱,品味,地位,权力那种赤裸裸的崇拜和爱慕。韩寒是上海青年,财富于我如浮云,我是个叛逆青年,我永远青春,永远热血,永远迷茫,永远在路上,所以后会无期就变成一曲青春挽歌,一条走不完的青春路,一场谈不完的恋爱。这两部电影都恰恰是他们自身人格特征和性格魅力的写照,也因此才会引起粉丝们的强烈追捧。
  
  大概出品人和制作人们,是准确的看到了这种电影背后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意义,也就明白,只要后会无期里有青春,爱情,迷茫,自由,孤独,段子,在路上,哪怕再毫无逻辑,再胡乱拼凑,该花钱买票看电影的粉丝们还是会乖乖的花钱的吧。说到这里,我倒是很期待,老罗什么时候也跨界拍电影,是否会演绎出一曲愤怒的嬉皮士之歌,或者是一个工匠的自我救赎吧。
  
  另外,我觉得冯绍峰很有做谐星的潜质,嗯。

   讲的是一段旅程,其实就是人的一生。
  
  
   昨晚看的这部电影,确实不错,还是像韩寒的文风一样,幽默且睿智,今天整理下思路后,给看不明白的朋友简单说几句,算是自己的一种理解吧。
  
   胡生就像是小时候的我们,带着傻傻的崇拜,和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永远带不走他,即使我们在日后麻木的生活中觉得他离我们远,但他始终蜷在我们内心小小的角落里,就像永远呆在东极岛一样。
  
  
   周沫姐就像是我们人生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异性性朋友,她或他们睿智,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勇敢的生活下,她或他会对你展现出最亲密的一面,但是我们彼此都知道,接下什么都不会发生,只会告诉对方,我们是一辈子最好的朋友。
  
  
   苏米就像是我们的初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像是一个童话,满足了你对异性的所有渴望,但就像因为剧中描写的那样,无论如何,她最后还是会离你而。
  
  
   刘莺莺是我们第一次真真正正爱过的人,双方彼此都付出了很多,但是最后却发现,人生中有些事不单单是努力就能够成功的。我们只好放弃,也许会从此陷入一片黑暗,或是从痛苦中觉醒,最终都会落入平凡之路。
  
  
   阿吕就像是你所遇到的成功人士,他们说着表面光鲜,却又空无一物的理想,向你指导着所谓着非凡之路,给你的人生确确实实带来了改变,使你有了真正独立的思想,但最后却偷走了你的一切,人生就是这么现实与讽刺,想想你身边,这种人还少吗?
  
  
   江河老师就像是年轻时的我们,抱着对这个世界最善良的想法,怀揣着激情和理想,爱上最美丽的女子,轻易相信并接受别人的世界观,但自己却说得多,做得少,迷茫且傻的可爱。看看吧,多想现在我们,怀念。
  
  
   浩汉,这是我们即将要进入的而立之年,对这个现实的社会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被这个染缸染得差不多了,却还对过怀有一丝侥幸,想要改变这个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浩汉对那个走丢的胡生一直念念不忘,但江河却丝毫不感到焦急,还在一心一意的泡妹子。
  
  
   当然了,三叔这个看似可笑的人设才是我们最终要成为的样子,看起来有些邋遢,保守,但是却真真实实的适应了这个残酷的社会,融入了人山人海。
  
  
   影片最后,按理说,江河老师只是人生中的转瞬已逝青葱岁月,但最后却写出了和现实截然相反的结局,这是韩寒想告诉我们,创作者还是应该补全那些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梦想,至于那些,我们明明知道,却不想承认他们向的浩汉和胡生,以及其他人物却没有交代,并不是说他们的人生都不成功,相反,是因为,这才是冥冥中,我们要走的平凡之路啊。

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电影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电影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互联,电影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