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后会无期》看懂多少?我来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后会无期》看懂多少?我来分析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后会无期》看懂多少?我来分析的正文:


  除了黑色幽默,我们还能看懂什么?
  先说一下后会无期里人物的安排,以及出场顺序的问题。
  
  胡生:智障。
  马浩汉:loser,已被现实伤害,但却可以一边骂着生活的操蛋一边重新上路。请注意他姓“马”。
  江河:胡生说他很奇怪,真的吗?请注意江海河流是既内敛又很有力量的东西。
  
  苏沫代表的是你离开家离开自己安全舒适的窝,外面闯闯的最初的状态。你渴望成功,你很努力,但你还是要面对现实,不得不忍受通向成功的无尽的等待,但她的眼神她的表情动作她的话语她的态度告诉你她是乐观的。
  
  离开家又在刚出发见了苏沫姐姐之后,没走到宾馆就借着抽烟的由头,偷偷地背着浩汉和江河跑回来家的智障胡生,他代表的是我们刚出来闯世界时,对家乡的那种思念和对现实的胆怯。但如果你总离不开家乡,不敢外面闯一闯,而总待在自己安全舒适的小窝里,不观一观世界,连世界观都没有,那么你不是智障又是什么呢?
  
  苏米代表着在一我们有了出发的动机并战胜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胆怯之后,我们最初会遭遇挫折的样子,现实让我们伤心让我们害怕未来,想爱而不敢爱。但是苏米在她见到江河的时候对江河心怀好感,喜欢他但因为受过的伤不敢有所行动,但至少说明她还有爱的能力,也就是说苏米本质上还是乐观的,她代表着那些在面对挫折之后,依然有一颗仍然相信爱的心的人。正如她的手机铃声Que sera sera 说的那样,世事难料,顺其自然吧。
  江河对苏米的态度是劝其“从良”,表明他永不放弃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自甘堕落,虽然他也会犯白痴给汽油车加柴油,没纸巾时让苏米用面包片擦嘴巴,哈哈。可我们不就是这样不完美吗?我们为什么要做个一心一意追求完美的不完美的矛盾的人呢?接受现实吧。
  
  刘莺莺,人如其名像夜莺一样美好,是克制的爱的代表。两个通信很久却又没见过的恋人,见了面什么都不做而是打一场台球(有人说,这里是隐喻“脱衣服檫枪走火”,咳咳),她在打九球的时候很厉害,但是她没有把最后一个球打进。她是很爱浩瀚的,起初独自承担残酷的事实,见了面发现浩汉也爱着她,太爱了所以告诉了浩汉,但她给浩汉选“你有我的联系方式,随时可以联系我。”这是独自等待(对,袁泉和她的老公夏雨演过一部等待真爱的电影叫《独自等待》,所以说韩寒牛啊!)式的爱情啊,这就是她对浩瀚克制的爱——我爱你,但我不强求。西游记里有多少妖精是强迫式的要和唐僧结婚的,但只有女儿国的国王不是,所以这首女儿国插曲《女儿情》放到这里恰到好处。
  但是现实很残酷,浩汉在这里又被伤了一次。
  
  阿吕代表着被现实伤得更深的我们。我们可能在被现实伤的更深之后,会变得浮夸怪异,前一秒还在一起撒尿称兄道弟,后一秒就面不改色地偷走别人的车。而旅行者二号的发射失败,也暗示了这样的人,选择的这条路除了成为别人的笑话,不会有什么样的好结果。
  所以,也就是说这些人物的出场是我们逐梦人生渐进式过程的缩影,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影子。
  浩汉在这里又被狠狠的伤害了,因为他太盲目相信,没有防备的心,所以这一次受伤后他爆发了,把即将从温水中跳出的青蛙一下用锅盖盖住,让他们成了现实的牺牲品。但他不懂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直责问世界,TM的这操蛋生活什么是个头啊。
  江河在这里的表现是无言,面对悲观乐观也无语了。
  
  接下来是江河和浩瀚的那场分别的戏,这场分别其实是,悲观和乐观的分别,浩汉代表着悲观他已经被现实伤透了心,所以他爆发了,而江河是乐观的,他依然相信一些东西。而很有灵性的阿拉斯加选择了乐观的江河,抛弃了悲观的浩汉。
  
  后会无期这个电影明名代表着很多意思,是悲观与乐观的一种后会无期的分别,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的那种离别,是我们走在一条后会无期的路上,因为有些东西过了就过了,再也不会回来,再也不会和你又一次相见。而韩寒对于悲观与乐观的人生选择的答案也已经在他电影的结尾给了出来,他选择给在受伤后依然相信爱的苏米以爱情,一直都相信乐观的江河以成功的人生,还有追求梦想的苏沫以成为大明星的结局,而那些悲观的人却不知所踪。所以,不管现实让我们多么悲观失望,我们还是要积极乐观面对,我们要再悲观的现实里坚强、成长、甚至成功。
  
  不管怎样,有些电影看完让你在现实中幻想,而有一些电影让你面对现实,让你思考一些东西,讲真的故事的人,李安算一个,韩寒算一个。
  
  我曾经深深的绝望过,后来通过心理学好转。心理学有个说法叫“吸引力法则”:在一个房间里放满了不同频率的音叉,如果振动期中一个音叉,另一个和它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我很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人活一口精气神,如果你总是悲观的伤心的,你自己的身体就垮掉了,如果你是乐观的向上的,你信的你追求的东西你肯定会得到,当然,前提是你对现实社会有充分的真正的认识之后。希望玻璃心的人,多看点心理学的书。

   记得大概是2009年的某一次课上,我和学生们分享了两篇博文:韩寒的《灾区政府采购忙,北川出手最大方》和郭敬明的《听我的声音--别听我,听韩红》,前者质疑北川政府采购陆地巡洋舰(兰德酷路泽,V8最高配置,价值110万)等豪车,讥讽北川政府采购的"各个车型中,几乎都选择了比较高的配置,比如普拉多,就选择了导航版,地震对灾区地貌的破坏实在太大了,震的领导路都不认识了",并质疑政府采购价居然都高于普通民众购车价格。而几乎在同一时期,郭敬明博文中写的是自己"那天飞机要迟到了,韩红姐拉着我在车里听歌,她说,没事儿,我来搞定。于是她打了个电话:'我这里有个小弟,等下你先把他的登机牌换出来,然后安排他走特别VIP通道……'我听傻了……当时太崇拜她了……不愧是巨星!"而且"韩红姐的新专辑发布会排场就更大了!在天安门后门,太庙。当时我问公司的人,我说这个是用钱搞不定的吧?公司的人说,当然。后来知道了韩红姐现在是空军的干部,太牛了。当天到场的政界领导和艺人明星真多……"
  
   纵观两人的博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站在大众立场对政府说了大家想说却因不敢不愿不好意思(倒是执掌权柄者们做这些事情时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等未说出的话,心有悲天悯人之情怀,有敢说敢干的劲头,还有认识事物的理性(比如2008年不少民众抵制家乐福时韩的冷静);一个是对金钱、特权等顶礼膜拜、五体投地。孰优孰劣,自是一目了然。韩寒的小说只看过早年的《三重门》,当时的感觉就是行文稚嫩,略有反骨显露;后来就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已经是一贯放荡不羁的风格,行文犀利、入心,故事带有个人风格。
  
   但一个人的能力终是有限,铁屋子的困境和醒来人的痛苦从后来韩寒的只言片语中相信他也有体会到--但韩少终归是潇洒的!《独唱团》唱了一期戛然而止,博客杂文也久未更新,正如他所言,许许多多的问题症结也许就是一个,该说的已经说过,而他不喜欢一直做重复的事情。在此时,在电影这个全新的领域,他开始了《后会无期》。
  
   关于《后会无期》和电影
  
   什么样的文学体裁更适合拍成电影?无疑应该是小说。散文、诗歌可以拍MV,杂文可以拍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报告文学大部分可以拍成主(mei)旋(ren)律(kan)的宣传片做教化工具……
   关于电影主题。看最初的预告片,"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你们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在发现中重塑自我这样的主题呼之欲出。到主题曲《平凡之路》发布,那些不断重复的"曾经"和忧而不伤的曲调,让我觉得这是个有着丰富经历和故事的主人公回归生活、珍视平凡的宣言--这两处可谓影片上映前的"点睛之笔",我在观影后甚至觉得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言归正传,我概括主题有以下几个关键词:1、野人状态。离开家乡,融入城市和新的价值体系是当下无数中国人的状态,这种强烈的漂泊感已经超越了在路上这种表面化的漂泊,野人状态下是一颗颗人心在漂泊。"哪也不想"的歌声里其实是一个个无奈的离开。2、孤独。号称经历丰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资源、"不论在哪里拉屎,都会有人送纸"的浩瀚在潇洒的硬壳下其实最为孤独,曾经的"青梅竹马"周沫早已不属同一个世界,精神相交、甚至自己很"过"地投入的刘莺莺其实是当初逃离家门的父亲的刻意安排,遍地朋友,但又始终孑然一身。其实岂止是浩瀚,从东极岛到西部边陲的江河只是大教育棋盘的一颗不名一文的小棋子,傻乐着的胡生放在哪里都无关紧要,与好友走失不知所终,周沫默默地在片场从替身到牺牲没有一句台词和正脸,即使同为"没本事的人"也是"大家各走各路",三叔一语道破天机。3、发现未知和回归自我。这是公路片和许多其他电影表现的主题,可惜片子在落脚处并没有做够。从"后来"我们看到江河走出了角落,写作了《旅行者》也带火了东极岛的旅游、找到了苏米陪伴身边,寥寥几笔,显示的是突破现状、追寻自我取得成功,但生发不够,有点小突兀。其他主角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浩瀚不知所终,大概还漂泊在路上;阿吕、胡生、周沫也许还在自己的轨道独自运行……同样的表现手法比如《窃听风暴》结尾卫斯勒看到德瑞曼的书,"这本书是给我的",沉静走开的背影和简单的一句台词下隐藏的巨大内心风暴足以让所有观众动容。就近来说《那些年》结尾,柯景腾最终将青春故事做一总结,年轻主角们告白青涩走向成年人的生活轨道,自然流畅。或许我们可将《后会无期》的结尾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来理解,他们怎么样了,自己想吧!4、告别。路上的4个人物,4场告别。现实的无奈、爱情的伤害、偶像的崩塌……珍惜身边走心的友谊和爱情吧,永远不要让他们沾染灰尘。
  
   关于电影味道。不管文学还是电影,引起受众的共鸣实为一个应有的至高追求。前期的无数铺垫,都是为了最终高潮时的情感释放、感染、共鸣……和高潮点、共鸣点比起来,槽点、笑点都不算什么。我到现在还记得大学时在华盛小区网吧里看《勇敢的心》,看到华莱士阵前劝说想要退却的起义军的演说"是呀,如果战斗,你们可能会死。如果逃跑,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看到这里,在网吧里许许多多玩游戏、聊QQ的人中间,我眼泪迸流,不能自已,旁若无人;而影片结尾,华莱士在他为之放弃富贵放弃生命的群众的唾骂声中,被执行绞刑,最后时刻他高呼"freedom"之时,那种不屈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真是荡气回肠,让屏幕前的我也为之一振,比起演说时的激情,这是一种更强、更浑厚、更深沉的力量和感染力!好的电影,让观众站在主角的旁边,或者就成为主角本身。反观《后会无期》,在一些时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不得不说味道还不够,影片的感染力我感觉甚至不如《平凡之路》MV里那一辆孤独的汽车在夜幕中奔徙来的强烈。这种味道不够的感觉我觉得来自于剧本,故事设计偏简单,人物在简单的故事里张力不够。当然,剧本的不足已经成为国产片的硬伤,相对于美国多数电影来说,我们的编剧还是学生水平。个人觉得,如果在结尾上再加点功力,将《平凡之路》与终点的剧情糅合,会形成一个全片的高潮点,试想:主人公和汽车在夜幕中奔徙,孤独的汽车像红尘中奔波的人们,望不到尽头的路像极岁月的年轮,一幕幕的过往闪现是主人公也是我们各自不同但又平凡的人生,再辅以《平凡之路》的歌词,调动观众情感参与的力度可想而知,5分钟的歌曲时间也恰巧可作为观众消化、回味影片、引起共鸣的空间。
  
   总体评价。影评给的8.3分。总的来说,作为处女作导演是真诚的,叙事风格化,配乐很棒,有不少网友原创投递金句,加上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这些都让人看后很有回味空间,总体是一部有点特别和意思的电影。影片应该更适合有些经历的人看,容易引起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共鸣。不可否认,整体故事情节有些松散,一些地方处理上不够老到,因为我过高的期待看完略有点小不满足和小失望,但想想这些也可以理解。走出影厅,还有不少回味的地方,它不像以情节取胜客观叙述的小说,更像是一篇带着个人情愫的散文,看过之后总有哪个句子契合了你的心境,或者在岁月长河的某个情境突然冒出来让你回味、让你共鸣,这就是我眼中的《后会无期》。
  
   关于其他的胡言乱语
  
   为什么江河的角色是老师?蜷缩在角落,享受自己"世界观"的不正是老师们吗!教师这个群体在当前中国语境下一面被动戴着"圣人"的精神桂冠,一面弱势卑琐奴性十足,这样的老师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个人的力量面对国家大机器是自然是十分卑微,但不要封闭和独享自我了,走出吧。如果我孩子的老师有个性、不只是"天天教那本鬼书"(2006年学校门口黑的司机语),我会觉得很幸运。 www.diudou.com
  
   贾樟柯的表演(三叔)表演的确出彩,真可谓"自带出煤矿而不染的气息",自然到位,含蓄贲张!但夹衣角的桥段明显为取悦大众,同样的做法在姜文《让子弹飞》里也有,取悦大众的做法让电影有了笑点,但还是觉得这种乐有点低端,乐的太表面化,但这我觉得不在导演,当观众的口味提升了,导演取悦观众的自然就高端大气了!写到这里,我又想要自我批评--生活嘛,搞那么严肃做什么,只要不刻意为之,嘿,哪怕刻意为之又怎么样,笑总比哭好吧。
  
   旅行版桑塔纳里点亮的烟头是个小伏笔。有人质疑苏米(王珞丹饰)一个小姐(标称是"失足妇女")怎么手机铃声会用"QUE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用"小苹果"多合适,而且还会说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此金句,其实从影片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苏米其实是个在爱情中受伤的标准文青,也正因为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她的嘴里能说出那些话,在酒店和江河面对时眼神那么青涩指头碰一下会立即躲开,在影片最后还能和江河分别之后又重逢并走到一起--标准文青,还是相信爱情的!
  
   小彩蛋……注意致谢里的小尾巴。
  
   《平凡之路》……字幕过了一半才出,昨晚大约有半数的观众等到听歌--影院不要这么早亮灯嘛!个人觉得歌处理的不好,前面已经说过,现在补救的话,不如直接电影衔接《平凡之路》MV,电影MV兼而有之一定完胜PPT 。
  
   最后,推荐大家看,尤其推荐一个多月后电影天堂有了再细看一遍。待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随意暂停、随意重复,就可以好好的听听歌,抒抒情……
  影片不适合小时代的铁粉,因为它会让你难过。你可以因为喜欢郭敬明而就放肆的诋毁,但我想告诉所有喜欢韩寒的人:爱就要克制。
   --写在前面
  
  我记得最初认识韩寒是因为他一篇《傻子》的作文,喜欢后便找来他的书来读。逐渐了解他,关注他。听说他辍学了,听说他当了车手,听说他开始唱歌了,后来又听说他开始拍电影了。
  
  看到一些评论说《后会无期》剧情文艺到无情节。我想即使是韩寒看到也会微微一笑吧。在我看来他从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哪些"电影规则"吧,他只是在说他自己的成长史而已。他在童年喜欢一个叫周沫的邻家女孩,后来邻家女孩搬走了,虽然偶有联系,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少年时出现一个十分照顾她的刘莺莺,他以为是爱情,最后时间告诉他这是亲情。而苏米是她的初恋吧,开始的不知所措,经过的跌宕起伏,结束的戏剧。痛定思痛后认为这是一场骗局。胡生、阿吕、江河、浩汉则是韩寒的不同时期。他在自己世界观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自我纠结与救赎。
  
  影片开始是胡生的独白,开始最初给我的感觉有点生硬,似若一个装傻的成人的矫揉造作,三十秒多后,真傻的是自己。那种傻里傻气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那些儿时的记忆,那些懵懂的岁月,那些关于天真的誓言都一一浮现。胡生,有人说消失的莫名其妙。其实不然。仔细想想,胡生是怎么消失的?是因苏米的出现。
  苏米在影片中代表的是爱情,直白的说是性交易,是一场骗局。可以说性是一个人最快的成长方式。他让男孩一夜成为男人,让女生一夜成为女人,甚至是母亲。所以也正是这种成长让我们丢掉了"胡生"。
  以至于"胡生"到结束都再也没有出现。
  青春年少时,我们总会喜欢邻家漂亮的女孩--周沫。周沫是我们儿时偷偷喜欢的邻家女孩,是长大后念念不忘的"初恋"。有句话叫:相见不如怀念。这句话正对周沫。那个藏在心底的感情,我们费尽心思的找寻,最后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人生入戏,而她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配角而已。
  
  刘莺莺是个复杂的角色。她开始是爱情,最终却是亲情。人生的开始是个故事,可我们却没有想到故事的背后是另一个故事。年少时我们总自负的以为那些对我们好的人是喜欢我们的。多年后,当我们成家为人父后才明白当初的那些感情都已成为亲情了。再见时,亦可拥抱亲吻,只是再也无关爱情。
  
  阿吕是个骗子。在生活的某个时候,我们编造一个唯美感人的故事来博取别人的同情。其实这更多的是像小时候用眼泪来换取长辈手里的糖果一样。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然后快速的离开。阿吕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愿为之不择手段。
  
  江河是一个书匠。他操纵着东西方的文字,却操纵不了自己的生活。他被这个世界支配着,从东到西,却自我欺骗。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的世界观和别人不一样。
  
  马浩汉才是真正的旅行者,他游历在人生的路上。他用尽所有的力气试着改变周边的世界,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命运都改变不了。所以,他只能流浪,开车走在人生的路上。
  
  
  最后想说说那条狗,我看评论有说是为了满足女性观众。让我忍不住吐槽,也因此写下这些文章。
  关于那条狗,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它怎么的萌,而是浩汉准备把狗留给江河,最后把决定权交给狗。让我在哭笑不得的时候想到了一个电影的名字《爱情是狗娘》。而且狗是在告别所有女性角色后出现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岳父跟所有人看了个玩笑:爱情如狗,爱往哪走往哪走。
  
  在开始我说四维的铁粉看后会更难过是因为你们同样懂得韩寒在说什么,你们也有偶像,也有梦想,同样也有生活。那些年少轻狂,那些蒙昧无知,那些矫情文艺,此经年,都将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看懂多少?我来分析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后会无期》看懂多少?我来分析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后,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