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后会无期》不是影评的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后会无期》不是影评的观后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后会无期》不是影评的观后感的正文:


  为了和一切不管B格高还是低的人区别开,做一个期盼已久但是想完完全全客观评价《后会无期》的韩寒十年粉,在在电影院一与小时代对比刷二思考盲点刷三见导演刷之后决定写一篇一点也不客观的影评。
  其实在上映之前我就想这次观影后的感想一定是带着曾经多年看韩寒书所感受到云遮雾罩拨开不是山、行云流水水到不成渠、妙语连珠碰撞啪啦响、路长道阻结局是开始的,甚至想好了这篇影评的名字,嗯,就叫做窗框好了,电影荧幕圈出一方天宇,其实在未观赏之前也一定会有不说“思想”,但肯定也是“念想”上的束缚,不过看过之后觉得这并不全是偏见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础。
  鉴于从韩寒开始拍电影我就关注,看完电影首先让我觉得不舒服而且内心略微酸楚的一点是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宣传方式,除了韩寒和后会无期官博还有亭林镇我没有关注其他人。(亭林镇还因为之前有段时间频频掉情商取关过一次),其他人演员或者动物都让我感到不适。韩寒的文章从一开始就是五秒笑一次,所以我开始觉得笑点这个卖点其实没什么新意,第一批点映影评出来的评价竟然是毫无尿点,首先这并不是喜剧片或者是刺激肾上腺素片,我以前就认为的后会无期的基础竟然成了卖点让人觉得奇怪,其次这是写小人物的作品,这些小人物像韩寒曾经书里写过的,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的浑浑噩噩,视成功为不太在意的未来并且每个人所认定的成功都不一样,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拆解了初心或者边走边被拆解前路。“随着还原方法的进行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它使起始状态开始瓦解,使整个过程的意义重新得到解释。”浩汉最后坐在旅行者三号的残骸上说,我们穿越了整个中国,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旅途中的事情发生的出乎意料或者伤透了心,初心所期盼的终点在完成的过程中出了差错,不,或许不能叫差错,因为并没有一个规定的流程。所以在结局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没有了意义。
  这样一部自我拆解和成长(或许说懂得更加合适)的电影,笑过之后还能走出影院说真好笑,一些人也真的是掏出了心在笑了。
  一下子扯出了我最想说的,我明明想从我观影开始说起的……然后发现流程也没有错,看完之后的心绪肯定与看之前的不同,侧重也应该不同了。
  刷了三遍之后我差不多把自己想注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这么说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无可厚非第一遍看完之后我听着平凡之路哭的泣不成声,按照电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到了最后浩汉和江河在路上讨论《旅行者》才算是电影的结局,所谓点睛之笔也是让我感慨和纠结的地方。因为导演特别挑出这段放在结局所以按照我的思维这段不仅仅是在整个电影结束之后再次回头审视带来的宿命感和一语成谶,他还有别的意思。虽然韩寒小说中的故事我认为从不以讨巧的恍然大悟感为结局,但是电影这种以戏剧冲突为主要手段的艺术也还是需要从这里下手,所以我下意识的一边感慨着他们分道扬镳后永远不见的悲凉,一边又默认了导演运用了时结局戏剧性的手段。
  嗯,也就是说我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浩汉言中了他们的结局,这里的结局并不是指故事性的,他们在遇到阿吕之后吵架谈崩分手的具体结局,而是两人心知肚明的迟早要分手的这种感情结局。所以你如果已经看到了与一个人的最后归属,或永远在一起,或迟早要分离,过程就变得不是那么刻意在意了。
  而导演恰好将从浩汉见到刘莺莺之后的那段开车对话,也就是最后结局发生的时间的那段,放在了最后,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之后发生的事都是江河书中的编造,和那个美好结局一样,全部都是假的。
  而假的,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这段假的才是江河或者导演想要表达的。
  回过头看预告片,是阿吕说的那段对于旅行者3号的憧憬。我非常喜欢这段话,而以我自己的经历和侧重我觉得韩寒在他的书中也一直贯彻和强调这段话中的意思。人越活越觉得自己渺小,看过的风景越多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就越多,丁丁哥哥是如此,他想和世界谈谈,了解他然后质问他的不公平也罢,美好也罢,想弄出一套道理规则,这不是枷锁,反而是一种倔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使人不断开阔,认知,被打击或者更迷茫,但是这是世界啊,了解他们,更多的了解他们难道不应该是一种责任,而有些人却觉得呆在一个角落才安全才是归宿。
  又扯远了好像。其实我想说的就是阿吕这段是非常重要的段落。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但不要误会,这并不是导演唯一想表达的。
  一刷过后我看过一些影评,鉴于我上面的这个脑回路我太过于看重导演主要意图,毕竟讨巧的恍然大悟结局真的是可以使人像被打了迷药一样膜拜一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禁闭岛,开心家族,火柴人,天啊我最喜欢的饮食男女。当然这些电影的结局只是使人铭记在心的一部分原因。我也没有拿后会无期和他们比较,就像人们都会觉得用筷子吃饭舒服一样,只是用这些电影举例强调这个方式。)这个括弧太长了我再写一遍前面的。鉴于我上面的这个脑回路我太过于看重导演主要意图,毕竟讨巧的恍然大悟结局真的是可以使人像被打了迷药一样膜拜一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一刷过后就认为“浩汉说的已经是结局,最后那个大圆满结局就是江河书里的结局,而从见过刘莺莺后两人开车开始,因为是那个时候讨论的书本,所以而后的东西都是假的。阿吕那段太赞(上上段论述),赞到几乎是导演最想表达的,所以虚虚实实中电影好玄乎。”
  自我陶醉之后两个问题让我纠结不已…为什么作为假的的完美结局没有浩汉,阿吕那么玄是不是因为他们谁死了。
  好多影评也极力论证说谁死了,谁是谁的精分,谁和谁是一个人,我二刷的时候还在在意这些问题,导致直接死机。
  然后我就三刷,因为是见面会难免非常激动,还十分想见韩寒导演并且搭腔(结果怂至憋死),所以第三遍我也看的很认真。
  然后几乎很自然的,我觉得自己之前实在很可笑。
  过度解读在我看来是件很傻逼的事情,而我之前也是在做这样的事情。我认为的过度解读是揪住电影中的某一个点不放而引申他的意图,比如这条狗为什么是白色之类,我也非常不喜欢有的导演在镜头角落埋一个小东西然后表现什么。感情是整体的感觉,你把鲁迅的树一棵一棵的揪出来没有任何意思。而如果导演真的用这件物品表达那只能说他在自说自话大海捞针一般的在寻找知己。懂得,是在接触的基础之上,电影并不是一个人的艺术,你八字没有一撇的针对一件物品理解,这件事还真是无聊且没意义…
  而我之前就是这么来理解这部电影的…
  故事中谁死了,谁精神分裂,这些事太独立而且并不能构成感情,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泪流满面也并不是因为弄懂了这些,。
  回到最初,我看到他们经历了很多怅然若失不知初心的画面,自己太过触动。看到了身边人总要告别的无奈,看到了阿吕追寻旅行者的那份我最看重的好奇心,看到了人生挣扎途中最终归于平凡的不受控制的结局。
  然后我明白了导演没有侧重,没有选题,他只是想把他想表达的,尽量完整的表现,呈现出的感情,最终让我泪流满面。
  平凡之路,后会无期,女儿情,这些歌娓娓道来,以一种总结性的语气说给你听,就像浩汉说出了结局,路途中的一切敲打融合,慢慢熬成这些。而谁死了谁疯了,在意他做什么?
  最后见到了韩寒,他说:没有宣传语,我只是希望大家各取所需。
  我或许不懂导演,我却在这里看懂了我自己,哪部好作品的意义也不是破案一样给你了结局,而是我自己在此过程中懂了什么。

  我一直到7月31日晚上才看了韩寒的《后会无期》。我不是一个很热爱电影的人;对于韩寒,无论在文章还是赛车方面,我都仅仅是个"路人"而已。之所以看了那部电影,是因为他的海报和预告片很对我的胃口。
  韩寒的文学作品我看的不多,因为我不是很喜欢他的作品--《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零下一度》《毒》《杂的文》,有的连续有的断续看完了;《三重门》《他的国》,我只看了一部分;其他的作品以及近些年的博文,我大多没有看过。用我的话来形容我读过的他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这样的--
  "在小说方面,韩寒对于文字运用的重视明显大于写作技巧、情节冲突和作品的连贯性以及整体性。他不那么在乎作品是否有整体的美感、主流观念上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他更在乎自己的文字读起来能让人轻松,能让人眼前一亮,能让人会心一笑。但是即便这样,他整体性不强的作品中仍然透露出他略带玩世不恭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杂文方面,韩寒早期充满了偏激(尤其是针对教育),但他逐渐学会了只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做些讽刺性的冷幽默,这既不会让他招致来自'体制内'反感,又会吸引大量支持者和追随者。"
  把视频转换成文本文档,电影更像是小说。读韩寒的小说,你会发现数不清的"包袱",有时韩寒甚至会为了一个有笑点的文字游戏而铺垫冗长的情节--这在小说里很容易做到,而在100分钟的电影里不那么容易,这就是电影中一些"金句"出现得略显突兀的原因。韩寒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有的"金句"是自己在片场突然想到,然后当场加入台词中的,这就是他整体性不强的小说特点在电影上的反映。
  而对于《后会无期》的"内涵",网上有大量分析文章,看起来很靠谱的有很多。我个人看来,一部文艺性质的电影,不同的人会看出不一样的东西简直太正常了,这和看书是一个道理。鲁迅评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苏轼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阅历使不同的个体在审视一样事物时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如果文艺片要有一篇"正确解读"的影评来引导所有观众的主动认知,这无异于洗脑。
  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的当然仅是从我的角度所能看到的,那就是'希望'。在知乎上有人曾拿韩寒和鲁迅作比较然后被喷,其实二人并非完全不能做比较,他们的共同点我随口就能说出三个--①男人;②南方人;③在文学作品中都透露出了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
  鲁迅的乐观精神无需赘言,一句关于路的比喻,一个关于"铁屋子"的故事,每次读来都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韩寒在作品中多次透露出自己的乐观主义--[总会有光明的东西的,在未来][再低俗的趣味也强过高尚的悲伤](用中括号是因为我不记得原话了,前者出自《像少年啦飞驰》,后者出自什么我忘了)。
  【以下可能有剧透 www.diudou.com 电影】
  ①江河受阿吕那番慷慨陈词(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的影响,逐渐变得独立并积极起来(和面对苏米时的表现做比较),坚定了完成《旅行者》和行万里路的念头,即便面对生活现实的欺骗(阿吕夺车),也仍然相信现实没那么残酷(温水煮青蛙)。最终,江河和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浩汉走向反方向。浩汉走之前说江河不适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因为江河认不清残酷的现实,然而江河最终和苏米在一起,周沫也成为了影星。
  以上是我的第一种说法。有人指出浩汉早已死于车祸,电影里都是胡生的叙述,叙述的是江河《旅行者》的内容--
  那么,
  ②江河死于车祸。《旅行者》没有大获成功,周沫与苏米的结局都是小说的虚构,那么整部电影讲的就是江河的乐观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持悲观态度的浩汉离开了,但是生死未卜、后会无期,为了表现价值观的冲突,小说安排马达加斯加跟着乐观的江河而不是悲观的浩汉,尽管浩汉救醒了它并且背了它一路。阿吕在小说中的作用是用独白直接点明乐观主义,并且用顺手牵羊象征着社会积极发展中的阻碍与挫折。
  或者,
  ③江河死于车祸。《旅行者》的确大获成功,周沫与苏米都是现实,那么整部电影就是讲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地理老师阿甘式的逆袭。阿吕在小说中的作用是用独白直接点明乐观主义,并且用一念之间的顺手牵羊象征着社会积极发展中的阻碍与挫折。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主要的东西。仅仅是一个角度而已。乐观的人怎么看都会看到乐观的东西,无论江河死了还是没死。
  怎么看待白客和孔连顺?贾樟柯和他们俩都是为了苏米的出现而出现的,苏米象征着受"小富即安"传统观念的限制而不能积极寻求自我,最终江河帮她实现了;而白客和孔连顺,他们对于情节的作用基本和贾樟柯重叠,但是对于内容的作用--你就把他们当成韩寒玩世不恭的小说里出现的没有任何预兆的文字游戏吧。
  【剧透结束】
  喜欢的人会觉得这东西写的有点意思,不喜欢的人无非是两种想法--"意犹未尽没看够"和"过分解读真能扯"。
  我曾看过艺术特长生在晚自习抓耳挠腮地写影评作业,像我写的这东西,想必是不合格的吧。

《后会无期》不是影评的观后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后会无期》不是影评的观后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后,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