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催眠大师》侦探叙事与媚俗怀旧

影视台词 > 影评 > :《催眠大师》侦探叙事与媚俗怀旧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催眠大师》侦探叙事与媚俗怀旧的正文:

  《催眠大师》最重要的是段落设置和讲故事的手法,既然我们都知道如果心理医生有心理疾病只有找另一个心理医生这个设定好的答案,结尾必定是个缺憾。导演意图制造一个侦探小说式的故事,穿过重重迷嶂找到事实真相,和《盗梦》的线性故事排列完全不同,反之应和《爱德华大夫》进行磋商、与类型小说中的侦探或玄疑小说切实比较,可清晰找到嵌套其中的秩序。《爱德华大夫》的高超之处在于希区柯克一如既往的布置手法--使观众预先知道剧中人的险境而为之紧张,但又不放逐原有的悬念,并将弗洛伊德梦境首次演绎得出神入化。
《催眠大师》则不断提供混乱观众判断的错觉,让其自我选捡、拼凑,置于侦察位置。但是,一旦镜头不能审慎又审慎节制又节制地潜入预设的情节,缺憾就诞生了:故事是否应该明白无误地向观众交代清楚?这绝不是什么智力的比拼,而是收口必须存在的问题。因为侦探小说最为注重的是逻辑(不是人人都能当雷蒙德钱德勒),小说叙述中的细节线索到了电影全都被放大成放映布一般大小的画面, 导演又冲动地采取近年大陆三流恐怖电影一样的场面调度和美工设计,画面所在全然是不计事实只在乎中产阶级消费式怀旧的年代误置以及拼贴。如果催眠后的梦境显现是个借口的话,徐峥办公那栋旧楼已经张牙舞爪说明白。画面既然不够节制,情节枝蔓丛生亦不过服务一个简单故事,小小收口一刀切断成了见好就收的不得已手段,也就是说,侦探穿梭于妓院警察局银行酒馆等街道各处还有教堂别墅山中小屋,最终狩林员、银行职员、酒馆老板等等不过是一介龙套,这样而已。
  只有年老女教授和莫文蔚一早策划了圈套等着不知情的徐峥走入见招拆招和《盗梦》相似,至于恶梦或说男性梦魇的发挥,在《催眠大师》中还是更接近于为了破案而加添的线索(自大——脆弱、掌控——圈套)。唯有一点,医学并不能给人安全感,否则徐峥通过自我催眠可得到疗愈,见鬼也未必不能平复内心创伤,值得鼓舞。本来故事开头就讲明是老太太见到死女儿原谅自己才能走出阴影,徐峥因为过于执迷医学所以无法见到女友,只能通过自认为有通灵经验的莫文蔚与她杜撰出来的身躯沟通,被体谅。可惜在国内,这点很难被提至多高的层面。因为陈正道显然不是因为不迷信科学,而是叙事需要。
ps:中产阶级消费式怀旧的年代误置在大陆电影中集中表现在两点:一是二十年代欧式建筑与民国衣着风格,二是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的波普风格。近年国内恐怖片中的老房、医院、绿皮火车、以及各色鬼的衣着等。
之所以说中产阶级消费式怀旧,是因着怀旧的物件完全抽离了时代特征,并且以中产阶级想象性的消费或说媚俗地拼接为目的。电影有所谓怀旧中不合时代的的置入,不同在于致力怀旧的误置在排除电影人的粗心之外仍以服务怀旧为首要目的,如《岁月神偷》。《催眠大师》中最突出的是莫文蔚小时候入孤儿院一段从人物的衣着、荒原之中民国式的建筑风格到老爷车、自上而下书写的家书,此虽为想象,正好戳穿对任何过跨越小资抵达矢志不渝的媚俗的想象。之所以不肯放过这点,并非我不知商业电影娱乐志业,且知《催眠》一开始就定下时间主题,剧中人亦以汲取特定心结为养分在过时空长成荆棘残害当下,种种媚俗式怀旧场景却削弱了剧中人不肯正视的痛楚。但导演恐怕不是没有意识到此,乃至将现实与催眠世界分开,或者仅仅因为徐峥的失爱交代得不够有力?

《催眠大师》侦探叙事与媚俗怀旧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催眠大师》侦探叙事与媚俗怀旧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催,怀旧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