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阿育王》一部重新定义印度"明君"的电影

影视台词 > 影评 > :《阿育王》一部重新定义印度"明君"的电影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阿育王》一部重新定义印度"明君"的电影的正文:


   《阿育王》是印度电影的经典之作,较为真实的再现了阿育王的一生,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真实风貌,也塑造了阿育王这个让人难以忘记的经典荧幕形象,其叙事也是集宝莱坞叙事方式之大成,情节引人入胜,张弛有度。电影当中还有豪华绚丽的歌舞,给人无尽的想象与美的享受。
  
   电影《阿育王》主要述说的是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位传奇的君主阿育王的一生,他为了躲避渴望夺得王位的兄弟的追杀而远走他乡,在异乡,他还邂逅了他命中的真爱,但却因为战争,政乱,而不都不分开,再次重逢竟是在血雨腥风,刀剑无情的战场上。阿育王在以为自己失挚爱之后,变得嗜战,甚至是残暴,史称邪恶阿育王,可是,又有谁知道一个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在故事的最后,阿育王选择了皈依佛教,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
  
   或许许多人都对卡林加的那个可爱的小王子印象深刻,但在影片的开头出现的那个可爱的天真的阿育王却也在电影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阿育王还在孩提时期,便拿起那把爷爷说一旦拔出就必须见血的剑,这便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诸如此类的首尾呼应的安排在电影中还有很多,这使得整部电影结构完整。比如,在开始爷爷的背影与结尾的阿育王是有那么几分相似,一样的充满怜悯众生,看透世事的情怀。而王子与公主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是很让观众揪心的,浪漫的一见钟情,到如胶似漆的热恋,而后不得不分离,却又以敌人的身份重逢,足够的一波三折。
  
  在印度电影当中,歌舞是绝对不可以少的,阿育王当中也有不少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歌舞,这些歌舞在连接剧情,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吸引观众方面都起到十分大的作用。比如,阿育王与考瓦基的初次见面时的那一场歌舞,考瓦基在水中曼妙的身姿十分美丽,也显示出她的柔情似水,同时,也正是因为她的美丽,阿育王才被吸引了过来。当然,这一段浪漫的歌舞也让观众们切身体会到二人初识的美好,对二人后续的发展也充满期待。这一段歌舞亦可以与后面出现的二人分别后彼此思恋时的歌舞形成对比。后面的歌舞更加的热烈,二人更加亲密,观众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他们之间浓厚的情意,与刻骨的思恋。
  
   沙鲁克.汗的精湛演技与俊美的外形也为该影片增分不少。阿育王深陷爱河的可爱浪漫,想成为一代名君的雄心勃勃,失爱人亲人的痛苦无奈都被他真实的还原,让人难忘,仿佛他就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王子。许多细节都是十分的出彩,比如痛失考瓦基时双手掩面而泣,可以清晰看到他红肿的双眼,听到因痛苦而颤抖的声音。比如在认识考瓦基后的变化,他也生动展示了,脸上一直洋溢着无比幸福的模样,与之前一直努力打仗想证明自己的充满雄心的样子大有区别。不是万分的入戏是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
  
   《阿育王》的主题可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会以偏概全,因为它包含了太多内涵:“和平”、“仁慈”、“爱情”、“平等”、“宗教”等等。而让我思考最多的是关于影片所诠释的“明君”的定义。
  
   阿育王的设定其实和中国古代史上的秦始皇很像,都是通过暴力和杀戮完成了统一,但是两者又因为影片结尾的情节完全的不同——阿育王在看到尸横遍野的场景以及因发动残暴的战争而仇恨自己的考瓦基时,他选择了放弃武力征服,转而皈依佛教这条路。而历史上真实的阿育王则是受佛教感化而停止武力扩张,换句话说,影片所阐述的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甚至说考瓦基这个角色在历史中可能都不存在。但是不管是历史现实还是影片虚构,是通过宗教还是爱情,最后的结局都一样——阿育王因受到某种感化,最终走向了和平之路,创造了历史上空前强盛的“白阿育王”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阿育王不是秦始皇,反而更像唐太宗李世民——倡导仁慈、宽容、和平。
  
   而阿育王之所以被印度人称颂赞扬至今,并被视为影响最深的帝王,是因为他的特殊性——他在担当了秦始皇的角色的同时也担任了李世民的角色。这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印度人对“明君”的理解:扩张领土,完成统一;和平包容,仁慈爱民,二者缺一不可。听上好像很完美,但是这两点其实是矛盾的——武力扩张注定不是仁慈与和平;完成统一注定少了自由和包容。
  
   也可以这样说,印度人对阿育王的崇拜其实是在“神化”了阿育王的基础上的崇拜,将“黑阿育王”时期的暴君阿育王原谅甚至遗忘、而永远歌功颂德“白阿育王”时期仁慈包容的明君阿育王。
  
   而这部电影对阿育王两个时期的情节处理却改变了这一传统想法。在电影中,母亲被杀害的阿育王面对仇恨杀红了眼、暴力且残忍。电影设计的几个情节“残忍弑兄”、“与友搏斗”都突出表现了阿育王残忍的一面,并未因为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千古帝王而加以维护;而结尾处则是弱化阿育王最终顿悟,皈依佛教,让整个国家走向和平安宁的情节。
  
   正是这几个情节轻重的设置让我对《阿育王》这部电影刮目相看。电影有个突出的优点:敢于改编。它敢于卸掉阿育王“神圣”的伪装,让观众看到阿育王残忍杀戮的一面,甚至对其“黑阿育王”时期的残忍行径通过其他角色的台词加以直接的批判和否定,但又不是一味的贬斥——顿悟过后的阿育王放下屠刀,皈依佛教,最后结局的处理明显给予的是肯定与褒扬。
  
   这样的改编重新定义了“明君”的含义:他不一定需要有丰功伟绩,但是仁慈仁爱,一心向和平的心一定不能少。这个改编也使得电影主题鲜明,并用自己的视角宣扬了新时期的印度人对“和平”的期盼。
  
   综上所述,从各个角度来说,《阿育王》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阿育王》一部重新定义印度"明君"的电影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阿育王》一部重新定义印度"明君"的电影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阿,电影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