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精疲力尽》革命者高达

影视台词 > 影评 > :《精疲力尽》革命者高达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精疲力尽》革命者高达的正文:

  「新浪潮」这文化现象,跟1950年代法国的经济、政治,乃至战後社会发展有关,这时期包括霍格里耶等新小说的流行、荒诞派戏剧(如贝克特《等待果陀》)的成功,或是基於列维-斯特劳斯开启的结构与符号分析学的文艺解读评论涌现(以罗兰.巴特为代表),都启发和鼓励了很多电影制作人进行艺术的变革实践;而许许多多有关电影活动的举办,加上电影刊物如雨後春笋般出版,更极大地丰富法国的影迷文化,培养出很多高素质的年轻观众和未来电影从业者。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出现,是内外环境变化、新思维、新电影生产方式冲击下所带来之必然结果,它推翻了保守的常规设定,为当时正处於尴尬位置的法国电影打了一支强心针。
  
  在Claude Chabrol和杜鲁福先後带起「新浪潮」的初澜之後,同属《电影笔记》成员的尚卢.高达也推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片《断了气》。尽管杜鲁福的《四百击》有其风格自然或新颖的地方,但它本质上仍是带着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烙印,并未跳出某些传统的框架和语法。相比下,高达的《断了气》显得更为之激进和更俱革命性,它继承了过渡时期的松散叙事尝试,和类似路易.马卢作品中随意摆放镜头的拍摄方式,发扬了其将既有类型片(如犯罪电影)改造成作者电影的想法,颠覆着观众的习惯。情节远不及梅尔维尔作品吸引的《断了气》(梅尔维尔还在这电影内客串了小说家一角),「生」对了时候,它恰好满足到那批新生代观众开始追求新表现方式的观影口味,也以它的「不和谐」,体现出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叛逆」特质。
  
  带着「透过镜头看世界」理念的《断了气》,跟一般电影通常将焦点对准於主角或所发生事情上的做法不同,其摄影机如游客目光的四处打量,或采用深焦距拍摄的街景,尽管会使观众注意力分散(你甚至会察觉到途人在望镜头),但另方面却能建立到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平等和融入的关系。尚卢.高达放弃传统的摄影支架和轨道,以手持摄影机,及坐在轮椅或手推车中跟拍的方式,目的是为要获得像纪录片般的不加修饰效果,这好比记者追随着事件、人物在报道,但有时又「意外地」捕捉到其它真实的画面(例如将跟踪戏和领导人到访巴黎的真实场面相结合)。风格上呈现自然、随性的《断了气》,亦带着一蹴而就的乾脆感,它的闲散、散乱影像,符合了主角Michel Poiccard游离浪荡的小混混本色,而其利落、爽快之镜头,又对本片追捕与逃避的故事,起到一定的渲染作用。
  
  尚卢.高达的《断了气》,被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它的「跳切」手法,一个简单的事件如Michel Poiccard驾车北上巴黎途中的知觉观点,虽然声音始终如一,可时间的流逝却表现在画面中。高达将「跳切」贯彻於整部电影,让时间在视觉空间呈现为碎片化的同时,又在声音内平稳地流动;而此用断续剪接取代连续剪接的手法,犹像於一幅乾净、平滑的油画上增加粗糙的颗粒点,再结合配乐的Jazz韵律,更浮现出躁动不安的气息。
  
  尚卢.高达以这省略时空过程的「跳切」手法,赋予了电影一种跳跃的节奏感,按某些评论所指,此手法运用的一个原因,除了要控制预算、底片不够,也是希望观众不要过分沉溺於本片的情节中。受到德国戏剧家Bertolt Brecht影响的高达,跟前者都一致认为,观众应该是能够理性地思考故事,而不应被故事所迷惑,只有这样,大家才可与此艺术作品进行交流,才可对这作品反映出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断了气》的很多地方,会被夸张地强调出它的戏剧/电影化特征(如两位主角刻意摆出来的接吻姿势),而这些「强调」更容易让观众从戏中抽离出来,让大家能不受操纵地跟导演一起,观看着剧情的发展。
  
  不同於杜鲁福《射杀钢琴师》的断续剪接,是为要说明查理过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而进行预设,高达的《断了气》是利用「跳切」的手段,在削弱或者省略影响故事进程之关键部分时,引发观众的疑问和猜测。情节交代模糊不清的《断了气》,似乎是导演有意为之,反而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话,却被不断地拖长。在影片中,女主角於Michel Poiccard房间内逗留的一段本应没有必要被拍得那麽「长气」,但镜头就是不肯离开这屋子,以致观众会觉得它的漫长和无止尽。高达想传达的一个重点,是人们的生活原貌,他喜欢没有太多修饰过的东西,如主角本色自然的演出,或在这幕中像路易.马卢的《往绞刑台的电梯》一样,引入从窗口照进屋内的阳光来做光源,都显示了其对质朴无华之表现力的偏爱。
  
  高达打破传统电影法则的《断了气》,允许谈话的重复出现,因为人们平时谈话就是这样子,生活也是不断地重复又重复。他的「反叙事」策略,不但放大了生活的真实感,更因令故事的结构变得「任意」,而带出不同的可能性。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系教授Michel Marie曾提到,「Poiccard(本片的主角)是1959年法国电影中,第一个践踏着精致有声电影对白的角色」,他说的流行俚语、粗俗私语,跟手持拍摄、跳跃式剪接,和莫名其妙地出现又消失的非剧情配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乱糟糟的、富破坏性的效果。这效果或感觉,又跟男主角那时的状况与遭遇相配。高达成功地尝试了以形式和风格,体现出电影的本质、核心,而不是主要依靠情节的推动,来引人思考。
  
  此外,这作品颇有争议性的一点,是女主角在没跟男主角翻脸或争吵的情况下,却向警察告发了他藏身的位置。或许对此的解释就如Michel说过的原话:「贼子盗窃,谋杀犯杀人,告密者告密」,女主角Patricia知道她就是这样的告密人,好比高达另一部影片《我的一生》(Vivre sa vie)中,那认识到事物、人物正是其所是的娜娜,对伊维特所说的那番话:「盘子就是盘子,男人就是男人,生活就是……生活」。不希望自己被钉牢的Patricia,总想改变一些东西,她令人出乎意料的行为,其实正是喜欢「破格」的高达之写照。本片以此探讨,是我们的内心决定行为,抑或是通过做了某件事情(如告密),才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高达没有分析,他只是提出问题,正如其往後的很多电影一样,倾向於展示,但没有清晰地说明,某事缘何之为某事。
  
  充满对立味的《断了气》,既构建了一个富有魅力却残酷无情的男主角形象,而且当中的女主角Patricia,也是很「矛盾」地既想在男人中保持独立,但又看上会不介意地依靠或取悦男人。导演尚卢.高达除了要让角色的内部带有着不同的对立点之外,这电影保持的闲散状态风格,跟它在追捕情节内或多或少产生出的「紧张」感,亦构成了一对矛盾。不想将自己作品变成荷里活传统故事片的高达,却深受着美国文化的影响(连本片女主角也是美国人),他於《断了气》中展现的美国电影(包括海报上的堪富利.保加)、预设的跟情节发展呼应之场景、或在结尾遵守着像很多黑色电影总会以一场枪战戏来收结的规则,正好都代表了一种种「典型」的元素,对立着本片努力表现出的颠覆性。
  
  高达不断呈现的这些矛盾,也许想反映出人生或现实的复杂和混乱,他将「矛盾」的概念延伸为对世界的疑惑,利用跳跃的剪接、模糊不清的叙事,传达了这内涵。在男女主角於房间内冗长对谈的那段落,尽管室外是阳光普照,但室内却因为二人不停地抽菸,而搞到烟雾弥漫,如此奇妙结合的画面,既带有一种单纯性(自然阳光),又混和着混乱(烟雾),再加上外面的灿烂明媚,跟室内二人谈论一些沉重话题形成的冲突效果,更表现出电影有关自由和疑惑的一个主题。
  
  曾教晓女主角做三个鬼脸的Michel,於本片即将结束时又以这几个鬼脸,回应着其悲剧的人生,他的遗言「真恶心」像一个谜,但也可能指的就是眼前混乱的世界、残酷的现实。在听到女友向警察通风报信後仍不立即逃跑的Michel,或者就如片名"à bout de souffle"(筋疲力尽)点出的原因而继续留下,他的最终结局,被高达从杜鲁福的原着剧本中修改後,变得更俱悲剧性,这好比电影内提到的福克纳,於其《The Wild Palms》中所写的,「对空白和悲伤之间,还是选择悲伤」。本片以女主角Patricia转望向摄影机的结尾,令人想到《四百击》内安坦.但奴的定格镜头,而Patricia看上有点不知所以的表情,以及她因法语不够好还询问了警察Michel说什麽的一幕,更强调出电影重点想说的,那对眼前混乱世界的疑惑。
  
  仅用四周时间便完成拍摄的《断了气》,除了从制作模式上树立新榜样之外,它颠覆性的风格实践,也为後来的电影产生深远影响,像杜鲁福职业生涯中最松散又最有趣的《射杀钢琴师》,就是由於被高达的这部电影所推动,而进行大胆的实验。表面显得「不专业」的《断了气》,打开了一道大门口,它告诉人们知道电影原来可以是这样拍的、「反叙事」原来亦可以比正常的叙事更能引起观众对「含义」的兴趣和思考。「站」在六〇年代初的《断了气》,就像1940年的《大国民》一样俱有启发性,它不但成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参照电影,也为接下来激进、自由又朝气勃发的十年,提前作出了一个预告。

《精疲力尽》革命者高达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精疲力尽》革命者高达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精,高达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