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阿拉伯的劳伦斯》影评:沙漠英雄史诗

影视台词 > 影评 > :《阿拉伯的劳伦斯》影评:沙漠英雄史诗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影评:沙漠英雄史诗的正文:


   1935年5月19日,一位年仅47岁的英军上校驾驶着一辆当时还算是新潮玩意儿的摩托车疾驰在英格兰多塞特郡的宁静山路上,这位上校显然有着与普通英国绅士截然不同的个性——他酷爱追求速度,沉醉于风驰电掣的感觉中。突然,一位男孩出现在上校行进的道路上,为了避让男孩,上校毫不犹豫的转动了方向手柄,摩托车在尖利的呼啸声中翻滚于路旁。6天以后,这位上校逝世于英国陆军医院。以上说法来自劳伦斯逝世后的英国官方公报,时至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认为劳伦斯是死于英国情报部门有意制造的车祸。
   他就是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上世纪最具传奇性的英雄人物,全世界最有名的英国陆军军官。劳伦斯上校死后,其传奇事迹被改编为各种文艺作品广泛传播,1962年,一位名叫大卫.里恩的英国导演也决定拍摄一部反映劳伦斯上校生平的电影,谁也没想到,这两位英国人隔着银幕的碰撞竟给我们带来了如此激动人心的经典巨作——《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基本忠实于史实的作品,采用的是“整体真实、细节虚构”的编剧方法,所以,要全面理解这部电影,必须从真实的历史出发。
   1888年8月16日,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出生在英国威尔士,是大地主托马斯与女管家劳伦斯的私生子。劳伦斯很小就知道了身世,生性敏感的他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卑贱的出身意味着他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18岁时,劳伦斯考入牛津大学学习历史,虽然身高只有1.65米,他却勇于向自己的潜能发出挑战:他经常两三天不吃东西,在寒冬进行越野训练,训练骑车直至累倒在路旁。通过这种自虐式锻炼,劳伦斯不仅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为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劳伦斯参加了不列颠博物馆幼发拉底河卡赫美士考古队,前往阿拉伯游历,在此期间他学会了阿拉伯语,并无可救药的迷上了阿拉伯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报名参军,被派到英军设在开罗的军事情报部任职。但天性好动的他对坐办公室毫无兴趣,一直渴望着参加第一线的军事斗争。
   很快,机会降临到劳伦斯头上。1916年沙特阿拉伯西部哈桑王族的酋长谢里夫发动革命,反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奥斯曼帝国当时是英国的敌国,劳伦斯建议英国抓住机会与那些希望取得独立的阿拉伯部落联盟共同对付奥斯曼帝国。他的建议得到了英国军方的支持,同年12月,劳伦斯被派往吉达,出任阿拉伯军队首领费萨尔的联络官。在劳伦斯的策划下,阿拉伯起义军多次深入敌军后方,炸毁铁路与桥梁,使土军的运输濒于瘫痪,阿拉伯人因此称他为“爆破先生”。而攻占红海沿岸重要港口亚喀巴港一役,使劳伦斯成为英国军界的知名人物,也让英法等殖民主义大国第一次真正重视阿拉伯起义军的力量。(劳伦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攻克亚喀巴之后,我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了,而是成为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劳伦斯负伤32次,多次死里逃生,但从不居功自傲。他严格遵守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与他们同吃同住,并肩作战,胜利后总是把功劳归于各位酋长或部落领袖。战友们评价他说:“劳伦斯话不多,但他注意研究周围的人。当争论结束,他提出行动计划时,往往能使每个人都满意。”
   在回忆录中劳伦斯写道:“我将散落在阿拉伯人中间的火花聚成一团熊熊大火。”当同盟国与协约国在欧洲战场陷入僵局时,劳伦斯率领的非正规军却在阿拉伯半岛书写了传奇而浪漫的胜利诗篇,让敌军闻风丧胆。1918年劳伦斯与费萨尔率军攻入大马士革,使他的军事成就达到顶点。一战结束后,劳伦斯作为英国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却身穿阿拉伯长袍,竭力为阿拉伯国家争取利益。不过英法等国只顾瓜分中东,根本无意履行给中东国家自由的承诺,劳伦斯愤而离席。由于他战功卓着,英国政府决定授予其“特殊贡献”勋章,但劳伦斯不满英政府背信弃义而拒绝接受,就连颁奖的英王乔治五世也只得自我解嘲:“我捧着奖盒,他却拂袖而。”1919年,一位名叫劳维尔的记者开始用幻灯片的形式介绍阿拉伯独立战争,并把劳伦斯称为“未加冕的阿拉伯之王”,“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个称呼从此流传开来。此后劳伦斯曾在政府部门担任中东顾问,但终因不满政府对阿拉伯国家的背叛而辞职,并从此拒绝担任一切公职。
   1922年,劳伦斯用假名“罗斯”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成了一名普通的空军士兵,但不久身份就暴露,他又改名为“肖”加入皇家坦克部队,后又于1925年转回皇家空军,直到1935年退役。劳伦斯除了是一个军人和阿拉伯语专家以外,还是一个作家,1926年他出版了《七根智慧之柱》一书,记录了他在中东地区的作战经历,被称为“描写阿拉伯起义的史诗性作品”。他还将《奥德赛》重新翻译出版,受到文学界的赞誉。在他意外离世之后,没有来得及给这个世界留下只言片语,但在《七根智慧之柱》中他却早已说明:“我已把遗嘱写在满天星斗之间”。
   一次又一次的,宽银幕的巨大的长方形画框就像一个极大的熔炉的门那样敞开着,观众全神贯注盯住纯净的金子般的沙子熔化的闪光,盯住空旷、灿烂的无垠苍茫,就好像盯住上帝的眼睛一样。——美国《时代》周刊。
   当你提起史诗片,《阿拉伯的劳伦斯》总是首当其冲。不仅仅因为它吸引人的战争场面和精良的制作,更是因为它表现了崇高的主题——英雄主义、友情、雄心和荣耀。——英国《Total Film》杂志
   所有1960年代的电影都比不上它,我不敢拿我的片子跟它比,尽管我的片子跟它性质一样,但我还是觉得它无与伦比。我很奇怪,为什么那时的导演,我指1960年代会有那么高的造诣。我也是搞电影出身的,但我很惭愧,该片中那些动人的场景和迷人的声响,是几十年都不能比的。——斯蒂芬.斯皮尔博格
   我在拍摄《现代启示录》时,一直试图做一个大卫.里恩,我想创作出一部属于自己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弗朗西斯.科波拉
   几根枯枝,一副挡风镜,这就是劳伦斯上校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印记。导演大卫.里恩从这里开始就已经赋予片中影像深邃、多喻的特质。对一个英雄而言,以交通意外的方式离开人世其实是有些狼狈的,而天才的大卫.里恩用这种借物咏人的方式保留了劳伦斯上校在银幕上的高大形象。在劳伦斯的葬礼上,一位退伍老兵义正词严的驳斥了美国记者本特利对劳伦斯的污蔑。这场葬礼的戏亦并非是赘笔,通过不同的人对待劳伦斯截然不同的态度,导演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让所有观众对主角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浓厚兴趣——即使把本片当成纯粹的商业片来看,同样是令人称道。不是我非要拿中国电影说事,只是看到这个镜头我不得不说:当我们在惊叹于《黄土地》中横亘整个画面的地平线时,殊不知22年前的大卫.里恩已经比我们这些后辈走得更彻底、更纯粹了。这种大气磅礴、充满自然魅力的画面也构成了本片基本的美学特征之一,它甚至只是个空镜头,就足够震慑你的灵魂了。看见镜头中的那两个小点了么?那就是朝我们走来的男主角和他的向导,这种超远距离的景深镜头也是本片的标志之一,尽管在电影学院里教授们说这种拍摄技法违反规则。
   干旱、贫瘠、尘土飞扬,但进入沙漠的劳伦斯依然是悠然自得,他甚至惬意的靠在了土堆上舒展舒展身体,丝毫不顾那些刻板的英国军规。导演是在向我们暗示:劳伦斯天生就是属于沙漠的,跟青山翠谷的威尔士乡间比起来,或许漫天黄沙才符合真正劳伦斯的真性情。 劳伦斯和沙里夫.阿里的初次见面,阿里日后将成为劳伦斯最坚定的盟友和矢志不渝的助手,但现在他刚刚枪杀了劳伦斯的向导,抢走了劳伦斯的水杯,并告诉劳伦斯:在沙漠里,水井是分属于不同部落的财产,如果有人胆敢越界偷喝井水,那只会是死路一条,不过,对英国人暂时没有这个限制。由于科技的落后,面对土耳其人的空军费萨尔王子的部落惊惶失措,人们四散逃窜,尽管费萨尔勇敢的骑在马背上挥舞着马刀试图稳定人们的情绪,但尚处在封建时代的阿拉伯人民还没有任何能力对已完成近代化转型的奥斯曼帝国给予有效的还击,如此大的场面铺垫,正是为了迎接劳伦斯的出场。在费萨尔王子的大帐里,英军军官布莱顿力劝费萨尔撤军,他根本不相信费萨尔的部落能对土耳其人发起有效的进攻。但这遭到了血气方刚的阿里和运筹帷幄的劳伦斯的一致反对。阿里的态度应当说只是出自他朴素的民族意识,而劳伦斯的反应则来源于他精准的战略眼光,以及他多年对阿拉伯人的了解:应当完全相信费萨尔的潜力,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出色的指挥官,而劳伦斯自己正是来填补这个空缺的。
   进攻亚喀巴必须穿越被称为“地狱之海”的尼法德沙漠,对这个疯狂的想法阿里理所当然进行了批驳。但劳伦斯告诉他,土耳其人在亚喀巴的武器都是对着大海的,如果穿越尼法德沙漠从背后对其发动攻击,那将是致命一击。连这个蓝眼睛金头发的外来者都不害怕,阿里显然更不能示弱,于是,阿里挑选了部落中的精兵强将,随同劳伦斯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队伍来到一个绿洲稍做修整,尾随而来的法拉吉和杜德在偷喝水时被发现,并被带到了阿里面前,阿里像对待畜生一样抽打他们,但一旁的劳伦斯无法忍受这种践踏人性尊严的事在眼前发生,他收下二人作为自己的随从,法拉吉和杜德高兴得拼命亲吻劳伦斯的脚背。大名鼎鼎的尼法德沙漠,由于条件的恶劣,人和骆驼都无法在途中得到补给,队伍必须尽快通过这一地带。导演大卫.里恩再次使用了超大宽幅的镜头,整个画面的色彩都是一片贫瘠,而远方的山脉就像一个个虎视眈眈的恶魔,随时都要把这群渺小的人们吞噬掉。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劳伦斯还要用宝贵的淡水刮胡子,这一点使得阿里极为不解,但此举却充分显示出劳伦斯作为英国军官的行为特点:执拗得有一点可笑。而劳伦斯在此时显然还没有完全融入阿拉伯人的生活中,所以他刮胡子的动作在阿拉伯人的保卫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当他们走出尼法德沙漠后,却发现贾希姆丢失骆驼后掉队了,这意味着贾希姆几乎必死无疑。劳伦斯决定远路返回救贾希姆,阿里觉得劳伦斯完全是疯了,这样只不过是白白送死。然而,劳伦斯却奇迹般的带回了奄奄一息的贾希姆,面对眼前的景象,阿拉伯人毫不吝啬他们的赞美和激动,就连阿里也簇拥在一旁用崇敬的眼光注视着高高在上的劳伦斯。入夜,阿里烧掉了劳伦斯的英国军服,给他换上了一袭阿拉伯长袍。穿上阿拉伯长袍的劳伦斯兴致勃勃的骑上了骆驼,请注意他的腿部姿势,劳伦斯在此时已经是很娴熟的骆驼骑手了。毫无疑问,换装意味着阿拉伯人对劳伦斯的彻底接纳。从这一刻起,劳伦斯就已经可以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了。
   劳伦斯一行人进入了哈威塔特部落的领地,他们饮用了不属于自己部落的井水,这自然引来了哈威塔特首领奥达的不满。阿里所属的哈利斯部落与哈威塔特部落素来交恶。几乎所有的阿拉伯部落都是交恶的,根据阿拉伯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规矩,虽然只是带着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但奥达还是毫不犹豫的闯入了劳伦斯他们的营地,并倒光他们水壶中的水以示威胁。能言善辩的劳伦斯很快博取了奥达的好感,来自哈利斯部落的人和哈威塔特的人们首次一同围着篝火言欢。在劳伦斯的激将法和利益引诱双管齐下的政策下,奥达很快同意了一同攻打亚喀巴的计划,入夜,两个部落的人马却起了争执,哈利斯部落有人偷了哈威塔特的东西,这在阿拉伯可是重罪,劳伦斯决定亲手行刑,没想到打死的却是他从尼法德沙漠中救出来的贾希姆。劳伦斯眼含泪水,用颤抖的手扣动了扳机。攻下亚喀巴后,奥达由于找不到劳伦斯许诺的黄金而勃然大怒,疯抢财物的士兵们甚至砸坏了发报机,这使得战局的消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开罗。由此,劳伦斯决定带着两个随从穿越西奈半岛,亲自向英军总部报告这个消息。由于西奈半岛的广阔,这甚至是比穿越尼法德沙漠更艰苦的行程。
   西奈半岛的流沙吞噬了随从杜德的生命,劳伦斯眼看着杜德一点点的沉入沙中,痛不欲生。这是劳伦斯进入沙漠后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他可以征服自然、创造奇迹,但在肆虐的自然力量面前,却无法拯救这条弱小的生命。在他处决贾希姆之后,这是第二次让劳伦斯感到生命的无常易逝。历经千辛万苦,劳伦斯带着法拉吉终于成功的穿越了西奈半岛,来到开罗。劳伦斯穿着阿拉伯长袍径直步入英军总部,自然受到了值班军官的盘问。在弄清楚劳伦斯的情况后,劳伦斯立刻成为同僚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他享受着冰块、欢呼和军衔的提升。不过,显然第一种东西才是他最需要的。在劳伦斯的指挥下,阿拉伯部落兵开始大搞炸桥梁、毁铁路的伏击战,沙漠自此成为德国人最恐怖的梦魇。一袭白袍的劳伦斯在满眼的黄色映衬下就像是个圣人,他从不弯腰隐蔽,从不匍匐前进,总是傲然挺立在阵地最前沿,大手一挥,指引士兵们的前进——虽然谁都知道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劳伦斯上校决不会这么做,但在电影里,大卫.里恩让这一切都顺理成章。
   在一次破袭行动中,法拉吉不幸受了伤,眼看着敌人就要逼近,劳伦斯已经来不及带走他。如果落入敌手,法拉吉肯定会遭受难以想象的残酷对待。痛苦的劳伦斯毅然拿起枪对准了法拉吉的脑袋——这位曾跟随劳伦斯出生入死、穿越尼法德沙漠和西奈半岛的忠实随从,最终死在了自己主人的抢下。劳伦斯决定化妆潜入迪拉城来刺探军情,阿里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由于劳伦斯总是能创造奇迹,还是习惯性的相信了他。只是这一次劳伦斯不幸被土耳其人抓住并遭受了残忍的虐待,出来后的劳伦斯性情大变,他开始否定自己的信念,决定返回开罗,而且他告诉阿里,自己的肤色是不能改变的,自己始终是个白种人。回到自己人身边的劳伦斯重新变得神清气爽,然而身边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军官们的聒噪令劳伦斯感到厌烦。在表面上他并不会驳斥他们,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但在私底下,漫漫黄沙早已是劳伦斯的魂牵梦绕,他已经开始计划自己重返沙漠的旅程,而且不惜与上司撕破脸。司令官墨菲提升了劳伦斯的军衔,同时还大赞劳伦斯是个伟大的人物。对此劳伦斯极为反感,他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但在潜意识里,劳伦斯始终是自视甚高的。劳伦斯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墨菲正是利用这一点想把劳伦斯打发回,来为英国政府争取更多的利益。
   重返沙漠的劳伦斯在一大帮保镖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接受阿拉伯人的欢呼,在普通阿拉伯民众的心里,劳伦斯还是那个战无不胜的英雄,而在好友阿里眼里,劳伦斯已经彻彻底底的变了。劳伦斯雇来的这群保镖,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职业杀手,以劳伦斯先前的性格,他是决不会与这群人为伍的。但现在,他被他们围在正中间。看着眼前的土耳其残兵败将,复仇的火焰在劳伦斯心中熊熊燃烧。从他的眼神里已经看不到当年那个温文尔雅、充满悲悯之心的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完全成了复仇的野兽,他甚至开始从杀戮中体会快感,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战斗中下令:不留活口。在这一刻,那张原本英俊的脸显得如此的狰狞可怕。面对举手投降、手无寸铁的土耳其兵,劳伦斯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枪。第一次枪杀贾希姆时,劳伦斯泪流满面;第二次枪杀法拉吉时,劳伦斯痛苦万分;但在这一次,劳伦斯没有丝毫的负疚。事实上,这场战斗也成为了劳伦斯日后被人诟病的最主要污点之一。不过大卫.里恩在之前加了一场一个阿拉伯村庄惨遭土耳其军队屠戮的戏,也算是为我们的英雄找一点铺垫吧。
   劳伦斯带领阿拉伯士兵攻下了大马士革,这也成为劳伦斯军事生涯的顶点。然而在入城之后,由各部落组成的议会争吵不休,所有人都只在乎自己的蝇头小利。在会场上一再爆发激烈的争吵,劳伦斯死死按住怒火中烧的阿里,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大马士革城一片混乱,就连医院里也是断水断电。赶来的英国军官看到此种惨象,怒不可遏的打了劳伦斯一耳光,劳伦斯跌坐在地,已是完全的心力憔悴。战争结束了,费萨尔王子和墨菲在会议桌上瓜分了全部的胜利果实。看着劳伦斯离的背影,费萨尔自言自语道:“我欠这个人太多了”。然而,肮脏的政治最终葬送了劳伦斯的努力,阿拉伯民族没有获得丝毫的自由。还记得在葬礼上为劳伦斯仗义执言的老兵么?他自诩曾在大马士革与劳伦斯握过手。看到这里,我们知道他的确没吹牛,虽然劳伦斯并不认识他。劳伦斯走了,这是他在阿拉伯世界中最后的影像。在看到那些骆驼时,坐在吉普车里的劳伦斯站起身来,无限留恋的看了最后一眼。但是,命中注定他再也无法回到这个他曾经创下赫赫功业的地方了。
   对一位影迷而言,如果你在观赏《阿拉伯的劳伦斯》时只注重情节发展而忽略了片中的精彩对白,那几乎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实片中的对白并不多,大卫.里恩更喜欢用震撼人心的动作场面来塑造人物,但就是在宏大的动作场面之间,许多精彩的对白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不敢说是字字珠玑,但起码是句句精彩、不说废话,有些对白乍一听平淡无味,但放在片中特定的背景里,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 对世界电影而言,《阿拉伯的劳伦斯》留下了众多经典的段落场景,大卫.里恩用天才的场面调度和剪辑设计让无数后来者从中获益匪浅。 本片的导演大卫.里恩1908年出生于英格兰,1928年开始从影,早期以拍文学戏剧电影着称。1942年,他导演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浪漫之作《相见恨晚》。1946~1948年,他将狄更斯的《孤星血泪》和《雾都孤儿》搬上银幕,制作的影片有浓郁的英国民族特色。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里恩的风格为之一变,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专拍“跨洋电影”(即兼顾大西洋两岸英美观众双方口味的电影),《桂河大桥》即是五十年代英国最着名的“跨洋电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国资本为后盾,将影片拍得壮观宏伟。由此,他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并获得了第二尊奥斯卡金像。接着,里恩又在1965年执导《日瓦戈医生》,1984年执导《印度之行》。从影四十多年,大卫.里恩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竟达56次之多,共获得27项金奖,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导演奖提名,两次获奖,是英国电影当之无愧的泰斗。1991年,大卫.里恩逝世。

《阿拉伯的劳伦斯》影评:沙漠英雄史诗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阿拉伯的劳伦斯》影评:沙漠英雄史诗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阿,史诗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