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帕丁顿熊》拟熊化移民

影视台词 > 影评 > :《帕丁顿熊》拟熊化移民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帕丁顿熊》拟熊化移民的正文:


  以下为个人观影过程中流水账式的感受记录,大量剧透,主体消极,因为简评栏写不下,所以在这里占个地方,标个记号,以免自己看过就算。
  
  受人邀约电影院前,其实不知道这部,搜索后:1.只看到小方块片名海报,以为是全动画电影;2.略微瞄到了第一页三篇评论透出的城市情怀。
  
  在以上两个前提下:1.发现是真人电影时,因为偏离预期略有些失望;2.可能是联想到早前评论里提到的伦敦人文,那只会说话的熊让我瞬间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一个纯粹的移民故事。因此,在之后的观影过程中,我就基本get不到电影制造的那几个笑点了,有一种电影院里别人都在笑,我却笑不出来的憋闷。也有自我意识过剩的:你们都没发觉这其实是在说人吗?
  
  以下情节,带入人后:
  车站站台上,没有人因为看到一只带着脏兮兮帽子的秘鲁少年而惊慌,他们绕过他继续匆匆前行;布朗一家在失物招领场所看到他,少年用老式的英国方式打招呼,布朗先生抱怨着直接掠过他,而生性热爱不凡冒险的布朗夫人上前和他说话;餐厅里布朗先生看着少年不甚文雅的吃相忍受着难堪,少年用自己的语言报出名字,布朗先生一脸困惑;古板孤僻的邻居老男人看到被带入公寓的少年,对此感到不适,以及之后博物馆女馆长(我一度把她想象成移民局)所说的:以后这条街上到处都会是他们这种人(原句大致是“到处都会是熊”),他们会……
  以上种种,让我看不到一只毛茸茸的活泰迪童话,而是无比现实的人类世界。
  
  小熊第一次进入英国家庭,布朗夫人让他洗澡,却没有教他如何使用浴室,浴室被搞得一团糟。这里纯当制造冲突了,后来发现这段夸张的大手笔桥段也确实被用作了预告片。顺便一提,浴室发大水那段,虽然能理解电影的夸张,但我忍得住吐槽却忍不住紧张,好像房子是自己的一样(居然不是担心小熊…),眉头紧皱起来,哈哈哈完全没办法放松 = =
  
  之后对于移民情节有一处最直白的表现,应该就是帽子店老板的那句“我来到了这里,但是我的心却迟到了几年”。这里可能大家都会心酸一下吧。
  
  总体来说,我没能从初期设定和电影的真人表现手法上把这当做一部童话喜剧来看。我想在影院中能笑出声的观众们未必没有意识到主人公所面对的现实,但大家依然直白地把他看成一只小熊,就是一只小熊。而我自始至终都没能回到这个设定。
  
  虽然没有读过原着,不知道小熊还有哪些故事,出过哪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洋相,遇到何种形形色色的人,但想必作者一定期望用一只秘鲁小熊在英国的新生活,让年轻的人们在憨态可掬的纯真联想中为他祈祷。作者期望用小熊代替那些异乡的面孔,期望用这种温柔的方式让英国的年轻人们探查到生活中的现实,期望他们意识到包容和接纳。然而我总是悲观地认为,可爱的小熊和现实世界中的外乡人,恐怕难以要求孩子们从同一种立场出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在教化意义上也很弱。(不知道为啥想到了《魔法保姆麦克菲》,拍了三部。)
  但是,电影的另一个着力点,在于布朗一家所体现的矛盾:以夫妇俩为代表的生活态度的差异。而布朗家的另一个矛盾正是在于“对待自己所不了解的异乡人的态度”。两种矛盾最终都被同一种东西解决:“心灵的开放”,尤其是布朗先生,回忆起自己无忧无虑时的生活态度,才改变了对小熊的态度。我认为“排异”是一种天性,“开放”是一种后天的学习,这是成年人无论长到几岁都有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的课题。也许,比起纯真的天性、比起人类所拥有的同情、比起善良,“开放的心灵”,最终还是一个圆满的答案,即使它也同样不是一个新鲜的主题了。我们的心灵,并不只是为可爱的事物而开放,而是开放后,才能看到世界的美好,才学会放松。
  
  归纳自己的感受:
  作为童话,不够浪漫,在偏现实描写的生活中安排的笑点(对我而言)仅仅借助“熊”设定,有些孱弱,或者说对抗不了现实的冷硬。人类部分的笑点,比如邻居对女馆长的一见钟情、布朗先生在探险家协会的装扮、老奶奶和博物馆警卫拼酒之类的反而显得很妥帖。教化的主题预见性高,包括过程。女馆长的设定倒是很出彩,尤其在儿童童话中,居然安排了一个从小就黑化的现实少女,比较意外。

作者Day-Dreamer

《帕丁顿熊》拟熊化移民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帕丁顿熊》拟熊化移民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帕,移民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