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窃听风暴》关于“他人的生活”之碎碎念

影视台词 > 影评 > :《窃听风暴》关于“他人的生活”之碎碎念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窃听风暴》关于“他人的生活”之碎碎念的正文:

  终于鼓起勇气看完了那一部很多年前没有看完的电影——《窃听风暴》(德文直译:《他人的生活》)。当年德语老师在课堂上播的时候,童鞋们睡过一大半。又因为这个电影至少过三分之二才开始微微泛起波澜,然后剧情一下子急剧推进,很快到高潮,令人措手不及。两节课90分钟,别说没看完,压根还没听到风声~~
  
  其实不是很情愿看那种声泪俱下地控诉极权体制的电影,因为会觉得很愤怒!兔死狐悲神马的,你懂的~~但这个电影并不是那种血泪飞溅、声嘶力竭的样子。而是仿佛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漫长而艰辛、令人身心俱疲。但举证人头脑冷静、目光如炬,在其冰凉而冷峻的镜头下,被告——“极权”的罪证如案卷一般慢慢地铺展开来。
  
  那么打开案卷的现场反响是怎样的呢?是令人发指吗?举世震惊吗?还是?与之相反,根本毫无惊喜可言呢??我觉得,令人发指和震惊的程度,一点儿也不轻,但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一点点惊喜,因为,影片除了完成对极权之残暴的控诉,最终还留给了人们一些希望。如果仅仅是目睹那么多的恐怖罪证,恐怕人心早已麻木,但如果在恐怖之中,还穿插一点若隐若现的希望,立刻会让人感觉很不一样。
  
  也许有人会觉得那个秘密警察不应该被感恩戴德,因为良心发现又怎样,人本来就应该是有良知的;他手握重权,因此利用职务之便避免了半场悲剧的发生更没什么了,仅仅是举手之劳而已;他之前做了那么多罪恶勾当,才做了一件好事,就仿佛一下子高大起来,完全不公平……但不管怎样,秘密警察“窃听者”的所作所为,始终还是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他到底应不应该被感谢,作家感谢他到底合不合理等等这些东西,清算起来就太琐碎了,也不是导演想要说的。导演试图要呈现的,其实是“窃听者”的救赎(原谅我,这个词很俗但想不到其它用词了~~)。通过窃听“他人的生活”,这个窃听者为剧作家与女伶的爱情,诗歌、音乐、戏曲的美,以及人性的尊严与光辉所感动。表面上他出手搭救了剧作家,实际上是剧作家为他的生命注入了一股沸腾的热流,从此他不再只是国家机器的一颗冰冷僵硬的、不为所动螺丝钉,不再是那个为了一个至高无上却也虚无缥缈的共产主义信念而高效、无情地运作着的机器零件。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解冻本身就足够令人感动的了。
  
  一部电影也不是一个哲学体系,必须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自圆其说,不准有漏洞……不!两个小时的电影其实只要说清楚一个问题就够了,不管怎样,秘密警察“窃听者”的举动始终还是改变了“他人”的生活
  
  常识认为,在极端恐怖之下,人总是要死的,尊严总是要被践踏的,希望总是会被吹灭的,人性终究是没有人能够搞懂的……我们能够想象纳粹的焚尸炉、苏联的古拉格群岛、波尔布特政权、文革武斗……而当我们想这些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是地狱,人一旦落入其中,便永无生还的机会。那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和平?安宁?至少是平凡的生活当中的我们来说,根本不可想象,根本极端陌生,以至于我们不禁会觉得那根本与我的生活无关,那是异时空、异域、异次元,仿佛早已离我远,仿佛根本触不可及。
  
  是的!恐怖,在我们的观念之中,既遥远又陌生,但事实上,仅仅在20、30年前,我们当中很多人的父母、先辈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恐怖之中。恐怖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附体的顽疾一般,无法摆脱,只能适应它、忍耐它、畏惧它。但那时候,仍旧有一小撮吃了豹子胆的人,试图以生命的代价,勇敢地与自己体内的顽疾做斗争。尽管他们并非以大义凌然的姿态与恐怖体制正面对抗,慷慨激昂地叫嚣着:“引刀成一快!”他们只是,受够了那顽疾的暴虐无度,觉得至少应该做一点什么,就现在、就在这!需要走出那一步,不管后果是什么,没有时间评估风险!或许下半辈子的生活都会自此不同,或许连下半辈子也丢了,但这都不是现在要考虑的。走出这一步,仅仅是,因为义愤!因为同情!因为怜悯!因为人而为人!那股热血、那股激情,根本不可阻挡!
  
  东德国安局秘密警察利用职务之便阻止了半场悲剧(没能全部阻止)的发生,却升华了两条生命。这是个个案,但也不是个个案。柏林墙并非于一夕之间突然倒塌的,而是像冰块一样,被慢慢地,从内部、从外部的温热感怀之下,消融掉的。因此,推测此类个案,在当时的东西德之间,秘密地上演了无数次。极权的专政无所不在,但“窃听”也无所不在,希望,更是无所不在。
  
  正义来得很迟,但一旦到来,便站稳了脚跟,后来就势不可挡。那些失势的小人——曾经的当权者,或许还是能够留一条狗命,但却自此只能把尾巴夹在两腿间走路,怀念往昔权倾天下,为所欲为的日子;揽镜自照,努力回忆自己当年骄奢淫逸、满脸横肉、不可一世的样子。他们不知悔改,甚至还要为自己吟诵一段“失乐园”!看看他们这德性,你会突然觉悟到,其实体制之恶终究不过是人性之恶;体制,不过是一部分人出于一己私利,用来试图操控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所以圣经所讲的七宗罪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只不过,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复杂化,人类的罪恶工具,就会被加工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具有大规模的杀伤力。越来越多的人,会越来越深入地被卷入进,并逐渐丧失自救能力……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恐怖。因此,越多清醒的人、具备自我反思能力的人就越好!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必须在什么时候狠狠踩一脚刹车。
  
  最后,关于控诉罪恶的电影应该怎么拍,也谈一点我的看法。
  
  我最不想看到那种一个女人从角落里爬出来,蓬头垢面、遍体鳞伤、下体破碎、鲜血如流……我当然知道,那个对她干了这种事情的人,才是应该遭天谴的,但是,为了控诉某加害者的罪恶,就该把这种罪恶的成果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吗?这对我们这些观众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加害呢?现实主义电影的使命,应该是让观众自己意识到人性的既往的或潜在的罪恶,而不是直接把罪恶开膛破肚,呈现在镜头之前,因为那样做的话,除了让观众感到恐怖、恶心之外,不会起到任何训导的作用。
  
  《赛德克巴莱》的口碑和票房失利,也许根源就在这里。现实生活中、历史上的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并不是漫画或者游戏或者爆米花电影当中的“僵尸”、“丧尸”,可以给人任意爆头,就因为他们不是我们。不!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就连日本鬼子,也是人。我可以理解中国人在满腔热血之下奋起反击,杀出个黎明,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冷静地将他们送往国际法庭,让人类公义将其绳之于法,因为我们绝对不要和他们一样,泯灭人性。所以,需要我再提醒一下吗?在街上捉到贼,交给警察,而不是暴揍一顿,这一点,应该教给小孩。
  
  那些曾经受到过深深伤害的人们,会沉痛很久,会留下阴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定会失感恩、爱与重头开始生活的能力。悲愤最终总是要化为力量的,这或许才是现实主义电影应该展现的东西。
  
  今天是因为手机上的BBC APP推送了一条消息,内容大致是: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位记账员、曾经的SS成员,现年93岁的XXX先生再一次被公诉人送上了法庭。他当年负责清点关押者上缴的钱和财物。对他的诉讼曾一度因为证据不足而撤销,而今被重新提起,是因为公诉人认为,必须让子孙后代知道,仅仅是为主犯数钱,也是要被审判的!!!阿伦特所谓“平庸者之恶”,也决不能被饶恕。据介绍,该诉讼应该是对纳粹分子的最后一个诉讼,但历史对纳粹的审判还远远没有结束。
  
  那位老人争辩说自己只是在道义上有罪,法律上并无罪,因为他仅仅是在打好他的一份工。但他错了,这场末日审判,审判的正是反道义,反人类,而不仅仅是违反法律。也永远不要以为道义跟法律无关。
  
  事实上对他这样被裹挟到历史之流当中的人实在不下少数,也有很多文学作品对这样的人充满了同情,比如《生死朗读》。那么就把这个当做并非针对你个人的吧,好不好呢?但这样子好像也不对,没有一个一个个人的参与,哪来的什么“大屠杀”?这笔账实在太难算,但正义从未如此坚定!像德国人这样,最曾经的罪恶,诉诸理性的反思与审判,其实并不比血淋淋的控诉来得更无力。
  
作者科特迪瓦

《窃听风暴》关于“他人的生活”之碎碎念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窃听风暴》关于“他人的生活”之碎碎念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窃,碎念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