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两生花》的非政治解读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两生花》的非政治解读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两生花》的非政治解读的正文:

   拍摄于1991年的《两生花》历来被视为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转型的代表作。作为波兰导演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世界影坛上被视为欧洲艺术电影大师,他的身份本身颇耐人寻味。前半生生活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经历了从戏剧导演,到纪录片导演,到政治题材电影的拍摄,他的《十诫》因为浓厚的宗教意味,享誉欧洲。而他的政治题材的拍摄使他具有了某种体制外的身份和对抗体制的色彩。而随着东欧解体,波兰的社会主义体制破产,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拍摄的重心也从波兰转向了法国。他先是以拍摄以波兰和法国为背景的《两生花》,而其后他的《红蓝白》三部曲,则直接将目光投射到了法国,用电影的方式阐释法国的、民主、博爱的核心价值。当然这样的主题电影也是其前期的风格的继续,明显接续了《十诫》。但是其电影主题的中心的转变还是显而易见。
   跟东欧的许多体制外的艺术家一样,基耶斯洛夫斯基也经历着某种题材表达的转变。从以东欧为中心的视野考察,到以法国为中心的考察。这样的转变,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在其他艺术家身上,比如捷克的昆德拉和同是波兰的诗人米沃什。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转变,必然与1989年的东欧剧变直接相关,因为平生所对抗的社会主义体制在毫无预警中一夜坍塌,而之前的以社会主义背景描绘人生存的荒诞与孤独的主题显然无法持续下。他们不少都来到欧洲艺术中心的巴黎,进行新的主题的尝试。昆德拉定居法国以后,就开始从事法语写作,而描写主题也开始法国化。而基耶斯洛夫斯基也经历着类似的转变。
   那么这种转型时期的电影中,如果有关于89年背景的少许描写,是不是还意味着他们继续进行着关于政治主题的探讨呢。如果真的有,那么这样的探讨又涉及了某些政治指涉。
   单从电影《两生花》中,关于波兰剧变的镜头涉及只有两处。一处自然是开头,一辆卡车拖着巨大的雕像,一位挥着手的某位社会主义领袖的雕塑,因为镜头匆匆闪过,并不能看出是某位。不过观众可以大致猜测雕像是列宁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整个东欧,随着东欧解体,大批的广场上的列宁雕像被拆除和损毁。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也把列宁雕像的拆除,作为社会主义体制崩溃的标致。
   而另外一处,则是法国的维罗妮卡来到东欧各国进行游历,偶尔见过了波兰的抗议事件。当防暴警察在盾牌的后面严阵以待,而波兰的维罗妮卡不顾人流的方向,径直走出人群。这样的表达在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中也有类似的镜头,当学生们与警察冲突,而伊莎贝拉、雷奥等人视若无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部电影涉及了时代的巨大变动,特别是革命,那么导演是不是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观众该认定电影作者在讨论政治。作为个人,我并不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谈论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变,因为长达近100分钟的电影,电影中涉及政治的镜头,不足1分钟,实在少的可怜。如果要以此作为讨论,显然这样的讨论会太苍白无力。如果强行用时代背景,为电影做注脚,很容易会解释过度。对《两生花》的解读里的显然有此类的倾向。比如将波兰的维罗妮卡的死代表着东西方阵营下东欧的倒下,而将法国维罗妮卡的感受视为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将东欧纳入自己的自己阵营,因此东欧在融入欧洲中是失语的。这种解释实在乏味无力。
   那么波兰的维罗妮卡的形象究竟是如何的,是积极勇敢的、还是感伤失落不自由的。其实在电影中很少对于东欧政治体制的表现。实在不明白关于波兰维罗妮卡的失落不自由的感受来自于何方。在电影中,波兰的维罗妮卡虽然出场只有短短不到1/3的时间,就迅速死。从镜头里可以感知的却是她对梦想的追寻,乃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合唱团旁观演唱排练的她,不由自由地哼唱起来,偶然地被合唱团的负责人赞扬唱的不错。维罗妮卡就马上找歌唱教师培训,希望可以从事职业的歌唱表演。虽然培训中她发现自己歌唱高音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她没有丝毫想要放弃的念头,还是成功地得到了合唱团的认可,成为合唱团的主唱。然而不幸的是,她因此在一次正式的歌唱团的表演晕倒在舞台上,立即死。
   也许命运对于波兰的维罗妮卡颇为不幸,喜爱唱歌,并且拥有动听的嗓音,只是附带的是只要唱高音就可能生命结束,这样的命运如此残忍,但是维罗妮卡没有丝毫的犹豫,她感受到追求梦想可能带来的失生命的危险,但她决不妥协,继续歌唱直至唱高音死在舞台上。无疑对维罗妮卡来说,这是最辉煌的死法,在追求梦想中实现梦想中死,颇有些《浮士德》中的"你真美啊,请停一停。”如果没有意外,这种不断追随梦想上升的人物,会进入天堂。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的主题是自由,而主人公朱莉什么时候获得了自由,就是摆脱了自身的笼子。在面临丈夫女儿的世和丈夫的背叛,朱莉感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禁锢,命运对朱莉来说一番残酷的考验,当朱莉挣脱命运的困境,主动选择放开自己,就找回了自由。而波兰的薇诺妮卡与朱莉何其相似,所以维罗妮卡是个如此让人难忘的角色,即使命运打压,依旧可以自我奋进的自由形象。所以仅仅出场1/3就让人深深记住。
  
作者miss prejudice

《两生花》的非政治解读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两生花》的非政治解读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两,解读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