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头脑特工队》问卷式点评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头脑特工队》问卷式点评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头脑特工队》问卷式点评的正文:


  一句话点评是:想法赞,剧情赞,笑料泪点满满,what more can you ask for? 这部电影比隔壁的恐龙片成熟多了。
  
  首先,对动画片尤其是跟感情有关的题材,我的泪点都非常低。于是正片之前的短片Lava就已经把我搞哭了。
  
  我的是周四首映场,放映厅不是最大的,不过几乎满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看。在高潮处重点煽情的地方,一个孩子(听上像个男孩)放声大哭,几乎盖过台词,并且持续了好一阵,是我第一次碰到的情况。当然那时候我也满脸泪,觉得好笑,但是也充分能理解哭声主人的情绪。
  
  这部电影更加让我确信了之前的想法:如果期待一部电影,就不要追着找预告片看,更不要找影评看,连打分都别看最好。
  
  我不可避免地在查播放时间的时候看到了烂番茄的100%好评(截止6/18),幸好,没有失望。
  
  说到这里还不赶快逃这里全是剧透!!!
  说到这里还不赶快逃这里全是剧透!!!
  说到这里还不赶快逃这里全是剧透!!!

  -皮克斯的优良传统是否在延续?
  
  动画粉以及广泛的电影粉很少有完全忽略皮克斯的,到现在15部动画长片,佳作满满,基本都是笑于泪并行,老少咸宜的优秀作品。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完美的玩具总动员3之后,皮克斯的长片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魔法,也许大家都可以欢乐地从电影院走出来,但是不大会把那些电影放在年度最佳列表中。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网友原创投递性。一直以来大家推崇的,是皮克斯新颖的世界观和主角视角,所以一旦落入续集以及前传的漩涡,就失了很大一部分魔力。尤其是今年的电影市场,各种商业大片都是系列片新瓶装老酒,不是中间带冒号就是最后以数字结尾,网友原创投递题材的作品太稀少,仅有的网友原创投递电影也因为各种原因受到评论和票房的双重考验(我想声明一下,明日世界在我眼中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虽然存在问题,但受到的待遇绝不是作品本身应得的)。这部头脑特工队的世界观并没有让我失望,甚至是大出所料,尤其是从年开始就在影院的预告片里看到几个主角的介绍之后,我很难想象情绪怎么样带动故事情节。
  
  说这部电影是科教片也不为过,因为内容架构在形象化人的记忆,性格,梦境,潜意识和情绪波动等等心理状态和活动,并且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现给观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的原理,就好像从一个人的眼睛中看进,之后的一大片无尽的乐园,给了动画者广阔的题材空间,也给了观众很多启发回忆自己的生活,比如回想为什么那天会跟同学或者朋友生气,为什么突然手脚不听使唤跌倒,为什么当时快乐的记忆回想起来有一丝酸楚,为什么有首口水歌永远扎在你脑子里忘不掉,或者为什么偶尔翻老照片,似曾相识的人却没有任何记忆的痕迹。也许这部电影更会被成年人或者思想成熟的人推崇,这也正是皮克斯电影的魅力,像玩具总动员,8岁的时候看到霸王龙胆子小逗得哈哈笑,12岁的时候同情巴斯光年对角色的投入,18岁的时候再看,会更加有感于童年的一不复返和怎么样适应角色转换。而这部电影,8岁的孩子会喜欢Anger和Fear的喜剧情节,12岁的孩子对餐桌上被没法快乐起来的Riley感同身受,而18岁以上的人,会对里面梦境的制作场面会心一笑,对里面更深层次的含义,也会有更贴切的理解。我很喜欢里面各种情绪的设定,也许正是因为Riley是个有点男孩气的女孩,她的五个主要情绪有三个是女性角色,两个是男性角色,并且Joy是主导情绪,而她的爸爸妈妈的情绪都是单一性别。而妈妈的主导情绪是Sadness,学校的酷女孩的中心情绪是fear,校车司机平静的表面下五个情绪都在火山爆发等等,都是很值得回味的有趣细节。
  
  另外,谁不喜欢猫猫狗狗的点睛之笔呢?
  
  -那些角色在成长?
  
  在回忆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意识到这部电影的主角并不是Riley,而是她的情绪。Joy是Riley性格的主导,于是希望Riley每天都有尽可能多的快乐的回忆,于是她不希望Sadness接触操作台,认为是对Riley不好的情绪。然而在探险过程中,Joy慢慢意识到,Sadness是和她一样重要的情绪。就好像我们自己面对成长,总是希望隐藏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永远保持快乐积极,但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完整人格的简历需要的是丰富的体验和多层次的感受,直面自己的各种情绪来应对人生的各种处境。而Sadness也有她的成长,她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的存在很不自信,总是在道歉,不明白自己的作用,总是被消极占据,但是她在Joy的启发下了解了自己的意义,重拾信心和Joy协作回到了控制中心。其他的情绪也学会了协作,而Riley的成长,是在独立的性格岛屿倒塌之后,建立起了联合的丰富的大性格岛屿,于是分散的性格合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格,而之后的成长都是在建立这个大的岛屿,这个比喻我非常喜欢,是全篇的众多惊喜之一。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角色是Riley的想象朋友Bing Bong。这个角色我没有在预告里看到,结果成了全篇的大惊喜以及大泪点之一。这个角色展示了很多人的思想和记忆的细节,比如记忆力的东西会被分解,或者被丢失,而我们的想象中的东西,在思想深处都是有实体的存在。而因为是Riley的想象制造出来的,Bing Bong的设计的不可思议之处也在情理之中,而在长期记忆中迷失的设定,也让观众感同身受。Bing Bong的消失是全篇一大泪点,整个剧院到处都是吸鼻子的声音。
  
  -威胁有多大?
  
  这部电影在情节的设定上并没有明确的“反派”的形象,但是从开场20分钟之后危机一直没有停止。在情节和故事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也像Joy一样,希望Riley能从搬家中找到各种积极的地方,不希望快乐的记忆被Sadness“玷污”。而从Joy和Sadness被失误运输到长期记忆区之后,紧张感一部分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她们回到控制中心,一部分来自于Riley的五个性格岛屿接二连三倒塌,失了各种支持,甚至到最后控制台整个失灵,就好像有时候我们自己体验过的,整个人都麻木不仁,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而在Joy和Sadness的旅程中,也有很多紧迫感,比如如何叫醒梦境中的Riley,如何逃出“Abstract thought”,如何从遗忘的深渊里出来等等,处处都很抓眼球。
  
  当然对我来说,最大的关注依旧在性格岛屿上,最开始“捣乱岛”坍塌的时候,我心想,怎么办,Riley从此以后是一个没有意思的死板小孩了。当“友谊岛”和“冰球岛”坍塌后,我开始犹豫,不会全塌了吧,那Riley该怎么办。当“亲情岛”也坠入深渊了以后,我的担心变成了好奇,这该怎么挽回,而最终电影给了我一个升华了的答案,终于让我松了一口气,也回忆起之前爸爸妈妈的脑内,大家都坐在一个大控制台前面协作的场景——这就是成长啊。
  
  要是大人能多几个情绪是不是更现实呢?
  
  这部电影让我有冲动回顾曾经的皮克斯经典,不过可能得摘了隐形眼镜。写到这里才想起自己的头像也是皮克斯出品呢。Inside Out里还有一些细节值得细细研究,除了每个人的脑内之外,想象之地的设计和梦境影院里一定有很多彩蛋,之后可以好好看看。
  
  
作者上帝的眼泪

《头脑特工队》问卷式点评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头脑特工队》问卷式点评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头,点评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