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失孤》不具责任感的情感煽动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失孤》不具责任感的情感煽动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失孤》不具责任感的情感煽动的正文:


  给予这部电影中等的评价原因是无论是否有可取之处,一部电影如此麻烦地制作出来总归还有自己的尊严。
  电影和公众人物一样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失孤》不负责任之处是把观众当成了仅有最基本情感的“大白菜”,整部影片从宣传开始注重的便是与自己“贩卖儿童现象”的题材,有了这样一个很深刻的题材,电影立刻升华到了新的层面之上,因而也获得了一定的好评——毕竟在如此令人揪心的题材下,看到什么都是打动人的,无论演了什么都是深刻的,若不认同这一点,就是思想浅薄理解能力有限。如此,就成为了情感煽动的第一步。
  一部好电影除了题材之外还要有很丰富的故事主线,而在这一点上,编剧无疑是失败的。电影片长是由许多个“激励点”组成,显然,当我们理解“老雷”寻子多么不易之后,吸引观众的部分就结束了,于是,编剧好不讲道理地插入了许多波澜起伏,一一细数起来,大致有:曾帅不明原因地从武夷山一路追着老雷到泉州;同样是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曾帅邀请老雷和自己一起寻亲;曾帅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不是自己的家,还依然经过了几千公里想要“见一个母亲”;前面两人做的一切好像只有在不同的桥边说一句“不是”,而最后因为一句“丢了两个孩子”的话,情节进展飞速,曾帅成功寻亲……之前看过一个版本的说明,每个“不明原因”背后都有自己的含义,然而如果主线中接连的事件都如此莫名其妙,就着实有点过分了——一部电影大部分剧情不是在影院通顺起来,反而是回家后翻着影评、赏析一点一点凑出来的,难道不会有一点搞笑么
  情节不够,人物情感来凑。然而这方面做得便有一点欠缺成熟了:我们通常会在一些成功电影里看到这样的片段——主人公心里积压着说不出的情感,忽然有一天爆发了,于是原本内敛的角色开始暂时转变为用大喊、很痛苦的表情等等来演绎。影片大概也想使用这种情感的转换来达到自己煽动观众的目的,结果却是令人摸不清头脑,看完一整部电影,脑子里只有一类反复出现的情景——井柏然上一句话还好好的,下一个瞬间忽然爆发,体现在外在,就是嘶吼或者不断地要和刘德华分道扬镳,而两人又总能在转瞬之间快速和好,整个过程的缘由绝对是“不足为观众道”,此外曾帅这个人物性情的喜怒无常也有点让人捉摸不透。比如火车站那一段,任性走过几千公里的井柏然忽然反悔,想让刘德华自己坐火车离开,钱都扔在刘德华脸上了,二人的争执却还是在几句话之内火速结束了。井柏然的一句“别闹了,我饿了”听起来的确让人很有暖意,然而细思之后,就不免有些莫名其妙了,明知道自己这么快就又会和老雷和好,那么费了周折跑到火车站,只是为了矫情一场?
  如果稍加总结,在剧情方面,编剧导演简直是上帝般的存在,编剧说要有一个年轻鲜肉和刘德华演绎接近父子情深的对手戏,于是曾帅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老雷面前;编剧说要有寻亲者对家的怀恋,于是铁索桥、竹林、妈妈的辫子反复出现,让人险些怀疑曾帅是否有恋母情结;编剧说最后适当应有个团员结局,于是原本布满荆棘的寻亲路一下子顺畅无比,村民训练有素地从桥两边缓缓走向中间欢迎毛雪松回家(其实真的不用做亲子鉴定就可以完全确定么),如果可以比喻一下,那就是我们满怀期待地看一部英雄大片,本以为会有几场大战,主人公由毫无胜算逆转为险胜邪恶,结果前面拖拖拉拉倒是一大堆,真正打起来,主角一拳就打死了敌人……
  结尾是升华主题的最后机会,或许是想要提升逼格,老雷向大师询问自己的疑惑,这一部分来的莫名其妙,前面始终没有对佛学的铺垫,也丝毫没提老雷是否信奉佛教,忽然出现一堆和尚,在此情景下和大师交流,有点疾病乱投医的感觉,不知道遇到的是基督教徒或者一个道士,会否仍有这样的情节发生
  最后,让我们重温大师的禅语——“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儿子丢了?”“不知道,一切看缘分吧。”“我的孩子还活着吗?我还能找到他么?”“不知道,一切看缘分吧。”宗教是很神圣的话题,把宗教信条变成生硬的鸡汤,说明在剧情上还是有一定的硬伤。
  这的确是一部感人的作品,个人泪点低,在观影过程中也确实流过眼泪,但至少我不敢保证这些眼泪不是被迫接受情感煽动后的产物。
  作为一部电影,如果能够用剧情的波澜而不是题材的噱头来吸引观众,大概就会更加广泛地获得认可吧
作者 莫比乌斯

《失孤》不具责任感的情感煽动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失孤》不具责任感的情感煽动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失,煽动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