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忠犬八公的故事》两种视角下的心灵沟通

影视台词 > 影评 > :《忠犬八公的故事》两种视角下的心灵沟通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忠犬八公的故事》两种视角下的心灵沟通的正文:

   爱与忠贞,这其实是许多艺术作品愿意乐此不疲地表达的主题,因为它也许是人们最柔软,最易受触动的那一部分。偶然相遇便愿爱,爱到深处便愿等待,甚至为此耗了一生。然而这样的故事放到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很假,也不太现实,但在《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一只狗和一位老人对此类故事的全是,却有着无比动人,直击内心的力量。
   1987年日本上映了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物语》,《忠犬八公的故事》则是由美国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在2009年根据前者翻拍而成,两部片讲述了同样的内容:一位老人在火车站收留了一只日本秋田犬名为八公,两人开始共同生活,八公每天都会在火车站等候老人下班回家,而在老人因病世后,八公依然每天在车站等候老人的归来,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整整等待了十年,直到最后两眼无光,步履艰难,在无尽的等待和寒冷的风雪中死。影片中特别的三段式时空交叉法叙事,以倒叙引入故事核心,为我们展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心灵沟通与真挚情感。
   小狗的视力非常差,在它们的世界里,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导演利用这一特征,在色彩运用上有一个很棒的创意,人类视角和社会景物用彩色色调,并多以暖色调为主,体现了男主人公帕克与八公之间温馨的互动,以及家庭的幸福和与周遭人相处的愉快与和睦;在刻画八公时,影片采用偏高饱和度的黑白画面来模拟八公的主观视角,在着重刻画人类的同时,也用此方法将部分重点放在了对八公内心世界的刻画上, 这是其他同类电影没有注意到的,这种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的交错,自然地将帕克与八公不同的视角分开出来,并都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新颖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在镜头运用上,片中频繁出现八公的面部特写,无论是在与帕克的愉快互动时,还是在帕克世后的等待时,都能通过八公面部的生动表情,让观众开始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这只动物也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一般,非常巧妙地展现出八公对帕克的一种言语之外的心灵交流。另外,影片中重复蒙太奇的运用也是一大特色,有许多频繁试用的固定场景,火车站,热狗小摊,家中的杂货房,铁路等等,贯穿了全片,也是八公和帕克之间情感的几种体现。
   除此之外,此片的声乐运用也是点睛之笔,温情动人的音乐围绕着全片,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许多剧情也都是由片中音乐的变幻推动的,将主人公内心的种种情感,极富表现力的表达出来,在营造影片氛围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忠犬八公的故事》是一部故事引人入胜,视听语言也同样精彩的优秀电影,它用一段动人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事爱与忠贞,影片结尾处,帕克的孙子带着他的小狗在铁路上走着,画面淡出,在我看来,导演的意图一定不仅仅在表达“爱”而已,十年,是狗的一声,八公的执着让整个世界为之感动,这正是因为有他这样一份纯粹的爱,而在人类社会中,也许没有太多人愿意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付出,也没有太多人一生只认定一个唯一,在现实生活中,你总会遇到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事,而让你无法在一个人身上倾注所有。
   所以,在周围还有人对你有一份爱的时候,请珍惜吧,就像片中帕克孙子所说的,“无论发生什么,永远也不要忘了爱你的人。”
  
作者Nameless

《忠犬八公的故事》两种视角下的心灵沟通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忠犬八公的故事》两种视角下的心灵沟通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忠,沟通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