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刺客聂隐娘》影评:只能在帷幔之后凝望你

影视台词 > 影评 > :《刺客聂隐娘》影评:只能在帷幔之后凝望你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刺客聂隐娘》影评:只能在帷幔之后凝望你的正文:

  (一)不喜欢《聂隐娘》是很正常的
  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刺客聂隐娘》(以下皆简称《聂隐娘》)。因为仰慕侯孝贤导演的大名,所以在《聂隐娘》开拍期间就开始期待这部大作,而后《聂隐娘》获得大奖,更是加深了这种期待。不过在看之前,我也是给自己打了预防针的,我知道自己可能会看不懂,可能会觉得电影很闷。因为之前看《恋恋风尘》时睡过三次,看《最好的时光》的时候也昏昏欲睡,不过这其中也有我观影时本来就很困的原因。当某同学谈到要不要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自嘲地说:“肯能要看啊,就算看不懂也能装个逼啊。”
  然而当我看到影片刚开始不久的一幕——聂隐娘谨慎地穿梭在树林中,阳光透过树木形成的斑驳的光影映在她的脸上,顿时心里就被震撼到了:真是太美了!我心里这样惊叹道。这段画面是黑白的,而正是因为是黑白的,光影的影像才格外明显。第一次,第一次在大屏幕上欣赏到这么考究的画面。《聂隐娘》应该是我在电影院里看的格调最高的一部电影。这样精致的画面,之前只有在电影书里和移动设备屏幕里看到过,这下子才切身体会到大银幕的魅力——只有大银幕才能把考究的电影画面的美释放到极致。
  与其说好看,还是用“美”来形容《聂隐娘》更为确切。《聂隐娘》的每一帧画面都让我由衷地发出对美的赞叹。我这样形容对《聂隐娘》的感受,肯定大多数观众都会摊手摆头表示无法理解。当我怀着无比激荡喜悦的心情走出电影院时,发现两个女生表示很愤怒,感觉看《聂隐娘》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并且抱怨道《聂隐娘》还不如《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好看,我心里甚是难过。但我却能理解她们。这就像淘宝上常见的一种给卖家打差评的情况:这货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所以现在很多淘宝卖家总会在网页上打上一行字:“请亲们不要凭想象购物”。
  其实这种态度我也可以理解,叫我看马蒂斯的画,我也看不出什么好。(我对美术真是一点也不了解,我之所以能说出马蒂斯这个画家,完全是因为他的画作让我竟然在学生生涯中屈指可数的美术课上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实在是丑得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毕竟是隔行如隔山,只不过大多数人习惯于对不喜欢的东西抵死诅咒,话说得过分难听,却不愿意谦虚地学习理解。
  虽然在电影出现不久后,就有人将其抬上了艺术的神坛,但是至今又有多少观众将电影视为艺术呢?我之前看《杀死比尔》的时候遭到了一位女性亲友的质疑:“看电影就图一乐,这啥儿玩意儿,血呼淋拉的。”其实我也不是很能在血肉横飞的场面里得到快感,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的这位亲友的观点反映了,电影之于大众只是娱乐消遣,所以大众最爱的永远是爆米花电影。
  与电影发烧友不同,普通观众只看院线放映的电影,他们对电影的类型的认识是很单一的,这很自然地造成了他们对侯孝贤电影的不适感。普通观众对于电影的诉求就是要看一个好故事,所以当他们冲着大奖的份上来看这部电影,可能以为它讲了一个多么传奇的故事,结果就大失所望、大呼上当了。普通观众是不会注意到视听语言的,他们对此并不敏感,也不关心电影是怎么拍的。在我没有现在这一点点电影知识的时候,跟最早的电影拓荒者一样,以为拍电影就是摄影机摆在那里,演员从头到尾按照顺序在那里演就好了,我也想当然认为现在的电影就是这么拍的,而且着迷于故事,连剪辑都没注意到。
  
  (二)把大唐盛世展现在你眼前
  为什么《聂隐娘》会给我如此强烈的美的享受,我来讲讲我对《聂隐娘》的打开方式。如果咏梅姐姐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说:“咏梅姐姐就像唐代画卷中走下来的美人一样。”除聂隐娘和道姑外,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基本上都梳着高高的发髻,眉心点着花钿,身着华丽繁复的唐服,在深红色的色调下,宛如一张张唐代美人画像。
  看《聂隐娘》,就像舒展开了一幅长长的描绘唐代贵族生活的卷轴。当镜头及其内容没有什么太大变动的时候,观众不要焦急于剧情发展,而应尽情欣赏画面中的所有内容。在这幅长卷里,主角不只是舒淇与张震,那熠熠烛光的烛台架、吐露着袅袅香气的青铜熏炉,金光闪闪花纹繁复的镜子、婀娜舞动的轻纱曼帐、摆放有致的大红石榴、金碧辉煌的厅堂、满院的白牡丹都是主角。
  影片将情节叙事隐于历史背景之后。很多看似不重要的片段占了不少笔墨、延缓了叙事,实为细致地向观众展现唐代人的生活。聂隐娘归家后,家仆为其沐浴做准备,镜头静静地表现了唐代贵族准备洗澡水的过程;魏博朝堂议政,主公与臣下皆坐,大臣说话如同唱戏念白;田兴被罢黜、聂田氏为其饯行,影片即向我们表现了唐人洒酒的饯行仪式;观众还借着田主公的光,欣赏了一段瑚姬的舞蹈,颇具西域色彩的音乐和胡旋舞,想必当年杨贵妃跳的也是这样的舞。影片中的男性角色的妆容都是浓浓的粗眉、嘴唇上留着“几”字型胡子、下巴也留着粗犷的胡须,尤其是倪大红,我真的觉得是两条海苔片贴在了他的眼睛上。也许,唐代男人真的都流行这样的妆容。
  这里再说一件有趣的事,我有两位很喜欢刀枪的帅哥同事,公司里还放着一把竹节形的唐刀,我也是因此才得知“唐刀”这个名称,第一次见识到了唐刀的样子。而当刺杀田兴的刺客抽刀时,我便认出他们拿的就是唐刀,唐刀的刀刃还是很有特点的,类似武士刀,但刀尖处好像没有武士刀弧度那么大,⊙﹏⊙‖∣,其实武士刀才是出自于唐刀,现在这么说好像是在说爸爸像儿子。其实这些并不一定会被观众在意和意识到,但是制作者以这样的意识设计,影片所传达出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
  侯孝贤导演是把大唐盛世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不论影片是否完全还原了唐代风貌,我在看电影时都深深相信,唐代人、他们的生活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除了侯导,还会有谁会愿意、谁有能力拍出这样的古装片呢?
  
  (三)长镜头之美
  影片之美,美在侯导的招牌长镜头。若能领略到其中之美,应该就不会觉得影片乏味了。
  侯孝贤的电影里几乎不使用正反打镜头,而是用一个长镜头表现。需要表现什么内容,镜头就悠悠地移动起来,把它纳入到画面之中。相比之下,他的影片看起来就像是静止似的。而事实上,除了缓慢从容的镜头移动之外,画面之内即便人物不动,也总会有风动、云动、烛光闪烁、云雾飘渺、香气氤氲……
  六郎给瑚姬讲起窈七的往事,摄影机是放在一张帷幔之后,这可能是窈七的主观镜头,而大多时候画面中的人物都是朦朦胧胧的,只是偶尔风撩开前面的帷幔,观众才能瞥见他们的真容。那么一般电影是不会这样拍的,此时观众想的可能是:什么鬼,连脸都看不清楚。我认为这样的处理营造了一种唯美忧伤的意境,而且给剧情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想到表现聂隐娘潜入房间,把玉玦还给六郎这个情节,也是一个长镜头对着富丽堂皇的层层帷幔,然后一个黑影由浅转深地显现在画面上,神秘与悬疑气氛弥漫。
  这段画面非常美,虽然摄影机几乎不动,画面中的六郎与瑚姬也只是说话,没有什么大幅度的动作,但画面里一直是有风存在的,风吹着人物的头发丝丝飘动,房间里的帷幔也婆娑起舞,画面左方的烛火一直在有节奏的跳动着,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美感,也给当时的情境增添了一些紧张感。
  影片中这样的镜头举不胜举,比如道姑站在山崖上,雾霭茫茫,显得仙气飘逸,诗意盎然,而这样的镜头风格营造了影片整体的淡雅深沉的格调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影片中大量的空镜头也非常美,比如一群鸥鹭飞跃一片湖泊,空镜头并非屏保,而是起到了衔接叙事的作用。还有一段是聂隐娘走在树林里,然后是一个仰拍天空的空镜,画面里参天树木的枝干延伸向天空,白云在蓝天上慢慢地浮动,接下来是聂隐娘的近景,然后镜头摇动,画面显示的竟是聂隐娘与精精儿的对峙。这个空镜不但很美,而且还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转折剧情的作用,就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把对峙的紧张感一下子就提升了上。
  与一般电影相比,《聂隐娘》长镜头较多,远景全景较多,画面构图精致,意蕴深邃,即便镜头动起来构图美感仍在,每一帧画面都美的如画一般,却有画还缺少的动感。想到如果我是在大银幕下看的《恋恋风尘》,应该就不会睡过了。所以《聂隐娘》是绝对要大银幕下观看的。
  
  (四)深藏于心的人物情感
  啰嗦了这么多,总算是要说说《聂隐娘》的故事了(估计能看这篇文章的人也熬不到这里了吧,^_^)。不喜欢《聂隐娘》的观众都会抱怨《聂隐娘》没故事,看不懂。其实影片开头基本上是按照原著来的,大概因此才会用黑白色彩来区分,之后彩色部分就是侯导的神展开了。后面故事的梗红果果地是一个宫斗剧的梗呀,这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观众说不懂,是因为观众不习惯、不喜欢侯导讲故事的方式。
  侯导讲故事确实是太“坏”了!戏剧性的地方是能淡化就淡化,情感含蓄内敛,深藏不露,留白多到让我感觉侯导在说:“你自己看吧。”但是正是这种艰深的叙事方式才使故事更值得玩味、意韵深远,不流于浅白。
  《聂隐娘》非常需要细细看,更需要多多看,很多地方乍看莫名其妙,是需要观众自主思考的。故事是有悬念的,不会很直白地把前前后后都交代清楚,需要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己发现,不过事前如果做功课的话倒是有助于剧情理解,但是就不会在第一次观影时感受到那种发现的喜悦了。比如,聂隐娘在回到家后,聂田氏给了她一块玦,之后聂隐娘就掩面哭泣,当时我旁边俩妹纸就讨论道:“她哭什么?”之后在田季安的叙述中我们才知道原因,回头想来才明白这场哭戏是多么重要。还有,因为一开始没做功课,所以当时我以为抚琴的那个就是道姑,不过看着看着就理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最好笑的是我完全没看出那个蒙面女是周韵,所以有她的地方我根本没看明白,我脑补她是聂隐娘的师姐,她是来监督聂隐娘刺杀田季安的,最后看演员表的时候才知道她就是精精儿,田元氏的另一个身份是精精儿!所以说侯导坏啊,平常电影里比武之前不得有个自报家门啊,比如“我精精儿今日来取你性命”,或者剧情里设计叫一下名字,或者最后面具被打掉后给个脸部镜头,我们这种脸盲不就清楚了么。所以一切都要“你自己看吧”。
  我想侯导这样处理精精儿的身份,一个是设置悬念,一个是当我们知道了蒙面女是田元氏的时候,要我们自己想象决斗之后,聂隐娘和田元氏的内心波澜。那这就是影片另一个晦涩的地方——它极大地隐藏了人物情感的波动。
  故事的梗是一个宫斗、言情加武侠,尽管被处理得不同寻常。田季安和聂隐娘是姑表兄妹,两小无猜,竹马青梅,还配以玉玦信物,许以婚约。可是中途出现了元氏女,为扶儿子登上主公之位,田母毁约,田季安与元氏成婚,完全是政治联姻。聂隐娘伤心欲绝,闯入元家,重伤之后,一定也是因为得罪了元家而被道姑带走。道姑为让聂隐娘斩绝人伦之情,同时应该也出于保卫皇家的考虑,派聂隐娘刺杀田季安。田季安对元氏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并且两个家族之间还有权势上的争斗。然后就上演了最经典的宫斗剧戏码,元氏以巫术欲除掉怀有身孕的瑚姬,关键时刻聂隐娘出手相救。
  影片着重表现的是聂隐娘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粗略地观影的话,你可能都会怀疑聂隐娘到底喜不喜欢田季安。虽然影片画面、道具、场景都把真实做到极致,但是片中所有的人却都情感极为内敛,台词少的可怜,现实生活中也不会所有人都是这样内向吧,但是影片这样处理我认为侯导是出于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变幻莫测,不能轻易为外人感知的观点。事实上聂隐娘是爱得很深的。从她持玉玦掩面痛哭便可知,掩面痛哭已是影片中最强烈的情感发泄了。
  聂隐娘接受师命返家之后,就一直在回想嘉诚公主给她讲的那个青鸾舞镜的故事,到最后聂隐娘像父亲吐露心声又一次强调青鸾舞镜。青鸾舞镜就是聂隐娘的自况,从她踏上杀田季安之路后,她就觉得自己像当年独自嫁到魏博的嘉诚公主,一个人,没有同类,聂隐娘没有表情的面容下隐藏的是巨大的孤独。
  出于师命,聂隐娘是应该杀田季安,而且她在朝堂之上也明白田季安确有谋反之心。但是她不想杀,这即是引起她内心痛苦的巨大矛盾。聂隐娘要是想杀田季安是轻而易举的,她归还玉玦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婚约不复送还玉玦,也可以理解为她是在告诉田季安,背叛嘉诚公主维护皇室与魏博平衡的夙愿其罪当死(田聂婚约本就是为了维护皇室与魏博的和平而缔结的)。要注意,聂隐娘在送还玉玦之后,她又回到田季安的寝室了。如果她只是想向田季安做死亡预告,她完全没有必要回来,她之所以回来,还是想看田季安的反应,田季安心里是怎样想她的。田季安在讲与窈七的往事时,没有特写,但是依然能看到聂隐娘那隐含泪光的眼睛。
  聂隐娘的爱情真的是很虐心的,只是没有台词的直接表白,没有人物情感的爆发,这种虐心只能被默默地体会。聂隐娘与田季安阔别多年的第一次见面,田季安没认出来曾经的恋人,以刀剑相向,第二次竟是为了另一个女人,对聂隐娘刀剑相向,这其中滋味,“你自己看吧”。
  最后聂隐娘说为了魏博的和平决心不杀田季安,我想其中必定也是因为爱所以不忍。道姑想让聂隐娘走剑道(这种想法也真是极端),聂隐娘通过与道姑比试,告诉道姑,我无法斩绝人伦之情,正如我可以杀却无法杀你一样。
  拜别道姑之后,聂隐娘送磨镜少年回新罗,人影远,结尾音乐响起,苍凉粗犷的唢呐声竟让我响起了莽莽沙漠之中茕茕独立的牛仔,聂隐娘正是孤独的英雄形象。副歌部分又尽显潇洒与豁达,应该是映衬了聂隐娘在一番心理矛盾之后豁然开朗的心境。
  至于田季安还是否爱聂隐娘,我觉得真是当爱已成往事了。田季安最爱的是瑚姬,情感含蓄的本片这点也表现的很明显了。但至少田季安是知道聂隐娘对他的感情的。
  再举几个其他人物的例子充分吐槽一下影片人物情感的含蓄。田元氏与田季安之间没有什么夫妻情分,每次田季安来,田元氏都会说把孩子带过来,可见孩子是他们之间唯一的牵绊了。有一次田元氏问田季安是不是遭到了刺客,不管怎样这都是一种关心,田季安却回答:“你耳目灵通”。之后你可以看到周韵眨了几下眼睛,她是在强忍泪水,或许她爱,或许她不爱田季安,但在这场婚姻里,她也很伤心。
  眼含泪光是这部电影里最常见的情感表现方式了,聂锋一直重复地说:“当初就不该让道姑公主把你带走”。后来他听了窈七的自白,镜头也表现了他目中的泪光,影片就是这样表现聂锋的父爱的,着墨少用情深。
  当看到妻夫木聪磨镜子的时候,我笑了,聂隐娘的归宿有着落了(原著中聂隐娘的丈夫就是磨镜少年)。但是,电影极大地省略了两个人走到一起的过程,我表四hin~思望。姑且理解为美女救英雄之后,磨镜少年OS:“哇塞,这个妹纸好厉害,好漂亮哦”,就一见倾心了吧。之后磨镜少年与聂隐娘的对手戏都让我很感动,如数家珍。一个是聂隐娘被精精儿所伤后,磨镜少年来找聂隐娘,他一直跟在聂隐娘后面,想上前又不敢,只好跑跑走走,这段以远景表现,淡化了戏剧性,但好像更让我感受到了磨镜少年的羞涩与情意绵长。第二个是磨镜少年如同撒胡椒面一般地给聂隐娘上药,聂隐娘说出了青鸾舞镜的自白,这时磨镜少年用力地抓住了聂隐娘的肩膀,是疗伤,也是安慰。最后,磨镜少年远远看到聂隐娘,就喊着“隐娘,隐娘”开心地跑过,看到这里我也很开心!
  青鸾舞镜,聂隐娘就是青鸾,而她最后恰恰是和磨镜少年在一起了,这是隐喻,还是巧合?如果是隐喻的话,聂隐娘是否从磨镜少年身上看到自己?是更加孤独,还是可以不再孤独呢?影片没有体现,或许在日本版里会有答案?
  
  (五)传奇女刺客的武术设计
   很多人说聂隐娘武打场面幼稚,我对武术设计是不了解了,这里说的幼稚是什么我也不懂。但我知道,要是指望侯导为了吸引观众设计出徐克导演那般天花乱坠的武打场面,你就图样图森破了。不过个人觉得影片的武打场面还是很漂亮的,开场那个聂隐娘飞身而起,一刀毙命的慢镜头就挺让我挺赞叹的。所谓“幼稚”的武术设计其实是有理由的。聂隐娘的武打动作都非常短,她和道姑打的那段,我一低头一抬头,这段就过了,hao~,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符合聂隐娘武艺高超的设定,聂隐娘无疑是影片里武功最高的人;是为了剧情发展,也可能是因为侯导认为不需要过长时间的展示吧。她杀人就是一刀毙命,和精精儿、道姑这样的高手对决,也是几招之内分胜负,这个胜负表现得也不直接,不要以为精精儿伤了聂隐娘就是精精儿胜了,聂隐娘是手下留情了才没有连面具带脸一起劈,精精儿自知败了才走的,不然她干嘛放过聂隐娘,是聂隐娘看出她真身而放过了她。聂隐娘不想伤人时,才会打的久一点,正如她和田季安的对决。
  其他人的武打设计也对比突出了聂隐娘的武艺高强,聂锋和田兴分分钟就被刺客打的落花流水,而磨镜少年救他们时,因其寡不敌众,又没有刀剑,所以他采用了很灵活的偷袭战术,并利用周围的各种道具,这段武术场面是很精彩的。然后,聂隐娘就出现了,秒杀。
  值得注意的是,挂名武侠片,却从头到尾不见血腥,试想第一个人被聂隐娘抹了脖子却没有血喷出来,这不科学,原因是血腥不符合侯导的美学吧。
  
  终
  其实《聂隐娘》的故事是很简单的,就是表现了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但韵味无穷。如果把这个故事的梗拍得戏剧化,矛盾冲突强烈一些,人物情感直白一些,情节浪漫煽情一些,武打场面精彩绝伦,绝对也会非常好看的,也很期待这样的作品出现。但是,侯孝贤导演就是这样啦,你可以说你不喜欢《聂隐娘》,但你若说它不好,那就是你不懂电影啦。
  
作者李漫兮

《刺客聂隐娘》影评:只能在帷幔之后凝望你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刺客聂隐娘》影评:只能在帷幔之后凝望你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刺,望你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