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夏洛特烦恼》一碗带着浓浓阿Q味儿的鸡汤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夏洛特烦恼》一碗带着浓浓阿Q味儿的鸡汤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夏洛特烦恼》一碗带着浓浓阿Q味儿的鸡汤的正文:

   看完《夏洛特烦恼》从电影院走出来,路旁有街头歌手在唱《一生所爱》。
  
   我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街头歌手。上次看完《刺客聂隐娘》,他也在那里,唱的也是《一生所爱》。在他的歌声里,《聂隐娘》的故事也回荡出了几丝余韵。
  
   这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他大概是个情怀贩子,盯着人群从电影院涌出来,便唱一些能撩动心弦的歌,用一种看起来很偶然的方式把人们还留在屏幕里的感动又稍微外延一点点到现实里,借着这些溢出的感动也赚点小钱。
  
   可总会有人发现的,发现他不是偶然出现在那里又刚好唱起了一首恰如其分的歌,就像我这次一样。但也许也还是会像我这次一样,虽然少了那么一些感慨触动,却仍然会因为,和女生走在寂静的街道里能有这样的背景音乐,而有那么一些些开心。
  
   借着这个街头歌手和他的《一生所爱》,我也就发现这可能就是我对于院线上那些商业电影的态度:其实我并不那么在意它是不是在兜售一些老梗、贩卖一些情怀或者充斥着烂俗恶趣味的笑点,只要它能刚好能给那个时间点的我一定量的满足,我觉得就够了。
  
   所以,再回到我想讲的《夏洛特烦恼》。穿越是在这个题材里老得不能再老的梗,在这部电影里也干脆啥新意也都不玩穿越得简单粗暴义无反顾,但这不是什么问题;笑点的确有不少低俗有不少下流还有一大堆刻意的,整部电影看起来也就像是“段子们团结在一起”而少了几分“电影感”,但作为一个品味说不上多高雅、在电影院也狠狠笑了几次、并热衷于《万万没想到》和《报告老板》的广大宅男代表,当然也不会装作道貌岸然的样子批判。更何况,电影也有很多的闪光点,比如在“段子电影”里显得格外自然的结构和叙事,比如夏洛弹唱《那些花儿》时的横移镜头,甚至是那个看起来画风好像不大对的开场,我都觉得很有意思。
  
   但,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不满足。或者说,如果它在没有8.4的评分,我也许就不会那么苛责它;如果它的结尾就更加烂俗常见一点,也许我也就很轻易地在电影院里和它达到了共鸣。但相反,它最终故事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让我感觉不是很舒服,同时当这个故事它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接受的时候,我甚至开始有些害怕。
  
   它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它没有提供一个想象性地解决问题的结局。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喜欢穿越时光这种烂梗?因为在我们人生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想要重新做一次的选择,比如柯景腾想要重新回那个雨夜拭沈佳宜脸上的泪水跟她好好道个歉,比如柯景腾的扮演者柯震东想要在认识房祖名的那一天就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不约叔叔我们不约”……这在现实中是求而不得的,所以我们会想要在电影里看到这种可能。
  
   但同时,我们内心里其实也不希望重返过做出另外的选择会让这个人的人生一下子就变得无比的美好,因为这会让我们求而不得的痛苦成倍放大。因此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样的故事,主角穿越回修正了自己的选择,他的生活的确变好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他又马上遇到了新的问题,最后告诉我们不管怎么穿越你都需要通过当下的努力才能让生活真正变好。
  
   所以在这类型的穿越故事里,它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假设,通过这个假设先给你带来很多现实里没法体验的快乐,再通过这个假设的破产让你更有积极生活的动力。走出电影院,那些曾经让你抱怨现在生活的事情一点也没有改变,外语还是学不好、女生还是对你爱理不理,可是通过电影提供的想象,你不再认为这是你之前的某个不可逆的选择造成的窘境,而是全部都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改善的,它当然可能以后还是不会变得更好,只是看完电影你有了一种它一定会变好的信念。这就是电影所提供的想象性的问题解决途径。
  
   这是我觉得电影它很珍贵的地方,哪怕它是假的,但它也能给人一种力量。这也就成了《夏洛特烦恼》让我不那么舒服的一点,因为穿越回来的夏洛,他从一个至少能下定决心要通过离婚来改变自己状态的人变成了一只看起来搁置了所有问题只会吊在媳妇身上的树袋熊。当然,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人,完全可以看做一碗浓浓的鸡汤。
  
   也许这种结局处理是为了预示这个喜剧带有某种意义上的悲剧意味(比如整个故事就是夏洛对世界彻底失望沦为“巨婴”寄生苟活下的过程),只是那种激励人的力量的消失,让我在整个观影的体验里少了很重要的一环。当然这至多是构成“我”喜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因素,它取决于“我”的价值判断,而不能代表电影本身的优劣。
  
   但这个结尾的处理,与影片的表达和“屌丝文化”的高度模糊化这一特点相结合,产生了令我有些害怕的主题解读。
  
   什么是影片表达和“屌丝文化”的高度模糊化?
  
   就比如,怎么理解功成名就的夏洛身上的焦虑不安?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由“真实”和“虚假”引出的“中年危机”的延伸。夏洛发他的才华是假的,是从别人那里偷过来的,而被他窃取才华的人只要有机会还是会发出本来应该发出的光;而通过虚假的才华吸引过来的爱情也是假的,所谓的出轨偷情也不过是再回到了最初的真实的模样。在这个完全虚假的世界里,夏洛指认不出真实的自己,所以也才会有后面他拼命想要挽回马冬梅,因为他突然发现所有真实的他都在和马冬梅相处的记忆里,只有在马冬梅那里他才有可能成为夏洛他自己,而不是一个虚假的亚洲歌王夏洛。
  
   这是我所理解的故事逻辑。在这样的逻辑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在前半段的观影过程中产生的观影期待,比如继续延续那种非常强的讽刺意味,比如从“中年危机”延伸到“自我认知”的讨论,比如再进一步讨论“爱情”“家庭”这样的现代社会的世俗神话是如何确立出“我”这个主体……这些问题不那么新鲜,在大部分“中年危机”,或者像《重返二十岁》这类“中年人的老年危机”的故事里,其实都可以看到,但像《夏洛特烦恼》里用一个有具体指向意味的讽刺来反映这个主题,也仍然具有新意,这也是我认为主创们很用心的地方。
  
   只是我没有想到,在的评论里,夏洛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和盛行的“屌丝文化”重合了,也就是说夏洛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屌丝们”眼中的“富人的焦虑”:他发现他周围的人只是觊觎他的钱,他发现成功人士的生活没有他先前想象得那么美好。而最终“白富美”、“高富帅”双双患上艾滋的结局也仿佛标志着“屌丝”再一次于道德审判中获胜。
  
   我完全能理解,当编者极尽笔墨讽刺、抨击“绿茶婊”这类植根“屌丝文化”的形象的时候,实际上影片的叙事与“屌丝文化”的界限就模糊了。或者说,当他本身选择用“段子电影”的形式来表达,它就无法和“屌丝文化”区分开来了。影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解读,也必须承当这样的解读对这个故事造成的一切影响与抨击:影片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染上“屌丝文化”的色彩,哪怕这不是电影主创们想要的。
  
   当然,我并不觉得“屌丝文化”有什么不好,只是我觉得“屌丝文化”遇到了一个缺乏激励的结局处理,就使得这碗鸡汤带了浓浓的阿Q味儿。因为“屌丝文化”的介入,使得“珍惜现在”这一种言说的对象,从一般人,被置换成了“屌丝”这一特定群体。说白了,它让电影看起来像是在告诉你这么一件事儿,你虽然是“屌丝”,但你不是loser,其实你可以什么也不用做,因为美好就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在我接触到的“屌丝文化”里,虽然“屌丝们”多少会对这个群体有一些隐隐的自得,但在公开层面来看“屌丝”从来不是一种被认可的、积极的状态,而只有“屌丝逆袭”才是值得称赞值得被津津乐道的。可现在一部“屌丝没有逆袭”的故事得到广泛的认可似乎在揭示着一个事实,我们越来越不相信奋斗、努力、或者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质变,而花更多精力更多关注我们怎么用一种比较舒服的方式在现状里生活下。这让我稍微有些害怕。
  
   但话又说回来,这可能就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
  
作者Pres.IX

《夏洛特烦恼》一碗带着浓浓阿Q味儿的鸡汤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夏洛特烦恼》一碗带着浓浓阿Q味儿的鸡汤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夏,鸡汤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