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心迷宫》一具尸体引发的荒诞剧

影视台词 > 影评 > :《心迷宫》一具尸体引发的荒诞剧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心迷宫》一具尸体引发的荒诞剧的正文:

说起《心迷宫》,媒体通常都会贴上“独立电影”、“文艺片”、“小成本制作”等标签,对此我并不赞同:电影之间唯一的区别只是喜不喜欢,仅此而已。对于《心迷宫》,我的一句话评价就是,这是一部讲好了一个好故事的电影,我很喜欢。
姑且不论故事好坏,《心迷宫》首先讲好了一个故事,这是最值得赞赏的。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观众看电影就是看故事,其次才是情感的需求以及其他。遗憾的是,很多国产片忽视了这一点,故事都没有讲好就妄谈主题、母题、意义、价值……
《心迷宫》的视角始终聚焦在那具神秘的尸体上,叙事紧紧围绕“死者是谁?怎么死的?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展开。这三个问题就像三把钩子,观影过程中死死“勾”住观众,不到影片结束绝不放开。
本片的一大乐趣在于观影过程,另一大乐趣则在于观影结束后的回味。观影过程重在了解事情经过、拼凑事件真相,观影结束的回味则重在思考前因后果并感叹如迷宫般复杂的人性。
影片将一宗悬案制作成拼图,将它们分开、打乱,然后引导观众复原这个拼图,还原真相。《心迷宫》在悬疑推理方面的表现值得称赞,事件能互相映照、自圆其说,经得起反复推敲,这些跟剧本的严谨打磨是分不开的。另外,影片中的伏笔很多,有时候是一个物件,例如父亲的勋章,有时候是一句话,例如宗耀母亲为儿子求得观音等等,看电影越是仔细,你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多。对于观众智商的尊重也是我喜欢本片的一大理由。
片中那具神秘的尸体一开始被认为是陈自力,后来被认为是黄欢,再后来又被认为是白虎,每一次假设都采用不同人称的视角来还原犯罪真相:先是肖宗耀的视角,其次是王宝山、大壮、肖卫国的视角,在所有视角的叙事线索连接、交叉并碰撞的过程中,故事达到了高潮,真相也浮出了水面。作为观众,看到如此精细的故事真是大呼过瘾!
神秘尸体的突然出现,就好比是试金石,将小乡村里的众生灵魂试了个遍。忠诚与背叛,欲望和情感,亲情与爱情,誓言和谎言……它们翻涌在影片中的角色心里,也翻涌在观众的心里。见众生,见自己,别有一番乐趣。意义不在于告知,不在于宣讲,而在于观众在观看故事本身后获得的感悟。这方面《心迷宫》做得尤其好,加一分。
除了严谨的剧本,影片的另一大特色是精巧的叙事结构。某些时候,我在《心迷宫》中看到了昆汀《低俗小说》以及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爱情是狗娘》的影子,前者是打乱叙事的时间线索,后者则是多线程叙事。《心迷宫》将这二者巧妙地糅杂在了一起,使得精彩的故事愈发精彩,值得称赞,再加一分。
有评论说本片没有电影感,我想反问什么是电影感,如果要追求像MV一样的纯美画面那还不如看摄影比赛的照片算了。还有人说片中演员没什么演技,应该启用大明星,对此我嗤之以鼻。姑且不论本片严重受制于成本,根本请不起任何明星,就算真的请大明星来演农民真的好吗?还记得《失孤》中的刘德华吗?还记得《决战刹马镇》中的林志玲吗?各种违和,各种出戏,真的好吗?我觉得剧中的演员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角色该有的精气神,不用苛责,挺好的。
说了这么多好话,也说几句不好的。估计是资金问题,打光、场面调度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如果人物在片中能说方言的话,这片子还能再加分!
作为华语独立制片,《心迷宫》讲了一个好故事,也认真地讲好了故事,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作者彭建军

《心迷宫》一具尸体引发的荒诞剧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心迷宫》一具尸体引发的荒诞剧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心,诞剧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