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立春》一场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现实的交缠

影视台词 > 影评 > :《立春》一场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现实的交缠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立春》一场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现实的交缠的正文:

《立春》里王彩铃有句台词我印象深刻“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但是春天整个儿过了,什么都没有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这段台词真的很好,让人有种若有所得却又怅然若失的心情。生活确实如此,时间匆匆流逝,来不及对任何人作出承诺。
但王彩铃觉得是生活辜负了她。本片作为一部单视角单线叙事电影,王彩铃即是本片唯一的线索。她有那样一副好嗓子,能打动听众,可是却生的样貌丑陋,又局限于小城市中当一名教师,时常摆出一副清高姿态,并放话“中央歌剧院正调我呢”,然而事实是她甚至不能在那里得到一个勤杂工的价值。
在塑造王彩铃这一人物形象时,导演运用了大量的中景和近景的镜头来呈现王彩铃的丑和胖,加上自欺欺人的台词和对白,将其塑造成一个自负清高的大龄假文艺女青年。在颜色的选择上,王彩铃被大量的灰色黑色棕色等单调乏味的色彩包裹着烘托着,不仅如此,导演还安排了一个住在隔壁的“小张老师”,用其活泼的个性,亮丽的色彩,来与王彩铃形成对比。
推动电影发展的一大线索是王彩铃对梦想的追求,那么她究竟是不是真的那样有才华呢?从片中王彩铃应召被拒绝,自顾自的唱起歌来时,却被工作人员打断并说“其实你年就来过,我知道你的水平”就可以看出,王彩铃确实是没有才华的,她说“我不想过庸俗的生活,我不打算在这里发生爱情。”她不甘与庸庸碌碌之辈混为一谈,她自认为是“千里马”却遇不到发现她的“伯乐”,但其实是,她跟本就不具备“千里马”的才能。
说到这里必须引出另一个人物:黄四宝。炼钢厂工人,自学油画,几次报考美术学院接连失败,他和王彩铃一样,自认为是被这个小城市的沙土所掩盖的金子。但他实际比王彩铃更加龌龊,单就艺术成就来说,王彩铃或许还说得过,可他连边儿都沾不到,不然也不会连续几年连初试都过不了。到影片结尾,他从深圳回来后做起来坑骗钱财的败坏事儿,彻底忘记了当初疲软的梦想,他不但沦为平庸的凡人,甚至是比凡人更不堪的人。在片中的所有人物里,黄四宝的特写镜头最多,导演把为数不多的几个特写全部安排在黄四宝身上,前后比照,表现出他的变化,以及他不变的堕落。
除了王彩铃和黄四宝,这个小城里还有第三位“孤独的艺术家”:跳芭蕾舞的胡老师。和王彩铃以及黄四宝相比,胡老师可以说纯粹的多,他才是这部电影中唯一真正的艺术。他跳舞只为自己快乐,他不像王彩铃,他不渴望可以跳到北京,跳到俄罗斯,他只为自己跳舞。这个镜头时长累计不超过二十分钟的人物,导演则实际花了大功夫。片中胡老师当众非礼女学生后,独自走到灯光中,跳了一支芭蕾舞,顾长卫将光与影,明与暗的对比运用和构造发挥到了极致,拍了一段整部电影中最美的镜头。后来王彩铃监狱探视胡老师,他说他很快乐,因为在这里他也可以大胆的舞蹈,他舞动,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纯粹的快乐。这一点倒是令我想起《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此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一股“不疯魔不成活”的劲头。程蝶衣活在戏文里,胡老师死在舞蹈中。
三位孤独的艺术家,引起并完成了这段充满理想主义者悲情的故事,而作为理想主义者最后的一线生机,光头女孩的出现承载着王彩铃的梦想和希望,但是最后却再一次被现实主义的名利炮火轰了个粉碎。
影片导演顾长卫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师,将一部文艺片拍的如此好看,片中大量的运用镜子来增强空间感,并运用大量的对比明显的色调和场景来展示。高调的街道,低调的走廊,高调的操场,低调的站台。同样的,片中室内室外的对比也是如此。利用镜子使二人对话的景别和运动更灵活,对话双方位置也更多变,人物关系也在其中得到体现。
影片的结尾“仅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铃”几个字令人感到可悲,关于理想究竟该如何定义?又该如何鉴别一个人的才华高下?生命的好坏又要如何界说?至此,我不禁再度想起开头的那段台词。
春天又来了,而理想正在庸碌中凋亡,满园春色,似是为祭奠这场理想主义者的夭亡。
作者刘尾生

《立春》一场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现实的交缠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立春》一场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现实的交缠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立,交缠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