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海街日记》是枝裕和的“家族的形式”

影视台词 > 影评 > :《海街日记》是枝裕和的“家族的形式”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海街日记》是枝裕和的“家族的形式”的正文:

终于把北影节没看上的《海街日记》看了一遍。从《无人知晓》到《步履不停》,从《如父如子》到《海街日记》,某种意义上,正如“大家”上一位评论者所说的,都是关于“弃子”的故事。《无人知晓》自不必说,本来就是一个被抛弃的故事;而《步履不停》中阿部宽饰演的次子,无论在他大哥生前还是生后,都是一个被忽略的孩子,可视为一个“弃子”;《如父如子》中的儿子,则是因为血缘问题一度被抛弃;到了《海街日记》,最小的妹妹铃父母双亡,固然是个“弃子”,而其他三姐妹更是被父母抛弃的存在。通过这些“弃子”的故事,是枝裕和似乎一直在探讨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家族的形式”。
我一直认为,是枝裕和是小津安二郎精神上的继承者。在小津的经典名作《东京物语》里,是战后日本传统家族形式的崩坏景象。过那个三代同堂的家族终将不复存在。但“家族”到底是什么?存在其他的家族形式吗?在我看来,是枝裕和的一系列电影,都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无论是被抛弃的孤儿、再婚的夫妻、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还是同父异母相依为命的四姐妹,都是可能的“家族的形式”。而组成这些家族的,是超越血缘的一些更深层的东西,也是日本人最喜欢谈的,所谓“羁绊”。
虽然是枝裕和一向的电影风格都是平凡之中见真章,平实的拍摄手法和把情感蕴含在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中是他很明显的个人印记,但《海街日记》依然算是他几部剧情长片中戏剧冲突最少的一部。就在镰仓这个宁静的海边小城里,时间平静地流逝着,我们看着电影中的四姐妹走过春夏秋冬,而她们的羁绊也在慢慢建立。一起吃沙丁鱼盖饭、一起做梅子酒、一起穿着和服玩烟火、一起面对困惑与选择。而其中最具象征色彩的一幕,无疑是大姐和小妹一起喝梅子酒的那个场景。小妹铃自然地呼唤着“姐姐”,熟练地倒着梅子酒,两姐妹喝完之后,在老房子刻痕累累的柱子上留下新的印迹。对于这个家族来说,梅子酒象征着某种家族的传承,所以大姐将梅子酒送给母亲,意味着某种和解。小妹一起喝酒,也意味着真正的融入。而那个刻满身高记忆的柱子,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更是家庭记忆的寄托。当小妹在那之中留下自己的身高印记时候,也正是她成为家族一员的刻印(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真是鼻子狠狠酸了一把,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在那一刻,小妹一直在心中困扰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了答案。“我待在这里真的可以吗?”“当然可以。”所谓的家人,不就是理所应当如此回答的存在吗?
另外一个对于这部电影可能的解读,就是这也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电影以葬礼开始,以葬礼结束;大姐在其中的职业是临终关怀病房的护士;电影最后四姐妹在谈论的,则是死前的牵绊。但这里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怀念与豁然。对于日本人这种的生死观,我一直深表敬意。
最后,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点猜想。《海街日记》的原作是吉田秋生一部不太有名的漫画,是什么吸引了是枝裕和将其搬上银幕呢?我不禁猜想,如果《无人知晓》中的孩子们能够顺利活到成人,是不是就是另一部《海街日记》呢?而被姐姐们收养的铃,更仿佛是那个在《无人知晓》里无预兆地死,然后被默默埋葬的小妹的复生。这很有可能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联想,但是相比起初出道时那个深藏锐利与残酷的《无人知晓》,《海街日记》显得那么的柔软与温情,对于是枝裕和来说,这部电影是他对自己那个“残酷青春”的告别也说不定。
P.S:虽然电影里的绫濑遥笑容很温柔,长泽雅美在开场里一闪而过的小蛮腰超诱人,广濑丝丝更是青春无敌,但最让我感到亲切的,却是扮演婶婆的那位老演员树木希林。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总有她的身影,《如父如子》里是福山雅治的岳母,《步履不停》中则是痛失爱子的母亲,看到她,就不由得想起她在那部电影里哼的曲子“歩いても~歩いても~”。希望她和是枝裕和电影的缘分,也会一直步履不停地走下吧。
作者woodhead

《海街日记》是枝裕和的“家族的形式”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海街日记》是枝裕和的“家族的形式”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海,式”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