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女王》影评: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寓言

影视台词 > 影评 > :《女王》影评: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寓言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女王》影评: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寓言的正文:

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举国悲痛欲绝,但是英国王室人员却对此采取了逃避疏离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激怒了很多英国民众。民众反王室的情绪相当高涨,紧急形势让王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但是,英王伊丽沙白(海伦?米伦Helen Mirren 饰)并没有出来稳定民心,而是携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宫。托尼?布莱尔(麦克?辛 Michael Sheen 饰)此时刚出任首相,面对此刻棘手的情势,必须尽快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措施,让王室摆脱信任危机,女王重新修好与国民的关系,而自己也在当中树立权威。
影评:
《女王》构筑出一个内敛又不乏温情的影像世界,影片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当代电影追求动感画面、爆炸以及特殊效果的“奇观化”倾向,让观众或多或少摆脱对画面和影像的沉迷,而着眼于变幻莫测的情节本身。创作者将一触即发的戏剧性置于有关戴安娜之死的历史背景中,采用直接电影材料、新闻、戏剧性人物表演等综合起来的合成式创作,十分取巧地勾勒出关于英国王室的敏感话题。影片在语境上明显指向当代英国社会变迁以及对其中某些现象的批判,通过布莱尔当选,戴妃之死,直至到最后女王与民众之间的和解做结,将代表英国社会的王室、内阁以及民众统合起来,折射出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国民心态的变迁。情感代替理智,传统屈服于潮流,个人情感在大众传媒挟持之下,迅速变成代表民意的洪流,甚至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在视听面上,创作者把富满英伦风味的视觉造型和煽情效果明显的弦乐和钢琴曲伴奏,糅入一个以通俗剧为内核的剧本当中,从而带出浓烈的本土化倾向。通过揣度王室日常生活状态,构建起一幅另类的英国当代风俗画。电影本身也并非如传统欧洲文艺片那般具备缜密的分析性,而是注重心灵与情感的激发,通过人物,特别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海伦·米伦)言行举止的变迁,引导观众陷入沉思。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场面分割成一个个细节突出的平面,构筑起一个平和却不失幽默的影像世界,成功缓解了叙事结构所造成的紧张与冲突,同时消解了观众对绝对事实和准确性的期待,而沉迷于线性的故事发展过程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王》的成功得益于创作者高明的人物塑造和海伦·米伦的传神演绎,女王沉着内敛、高贵自尊的气质令人着迷,她所代表的正是英国社会固有的传统和规则。于她而言,政治不是一场嬉笑怒骂的表演和作秀,也不是闹哄哄的群体狂欢,而是庄严肃穆的责任,是上帝授予的神圣使命。即使面对大众压力,不得不接受布莱尔所谓的“危机公关”方案,我们依旧看不到丝毫的狼狈与黯淡,女王高贵优雅的神情举止让人敬仰不已。事实证明,所谓废除君主立宪制的调查只不过是一个突发奇想的闹剧,这点在女王出现于公众面前的场面可以得到佐证。一路上一个个由衷的致礼以及那束美丽的鲜花,足以证明女王的存在价值。她是英国从古老流传至现代优良传统的象征,是狂乱的、无节制的民主社会里值得宝贵的理智与尊严。由此看来,所谓的布莱尔(迈克尔·辛)保护了君主立宪只不过是无稽之谈。事实上,他不得不如此。这位一开始意气风发,决意将英国推向“现代化”的民选工党首相,从觐见女王那一刻开始,就折服于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之下,这种不动声色的尊贵、处变不惊的优雅,正是那个古老国度最贴切、最神圣的象征。
作为国家象征的女王,却不得不压抑本身天性,忍受不被理解的孤独。创作者刻意安排女王与麋鹿邂逅的场面,造成一种顾影自怜的忧郁感。对于女王而言,鹿是她天性的象征,而麋鹿被枪杀正是天性被压制甚至泯灭的意象,也是君主立宪制面对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彷徨。这正是影片前面引用莎士比亚名言的真正寓意:“戴王冠之头难安枕席。”布莱尔深知,戴安娜事件让民众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人们需亟需寻找一个发泄对象,而静寂的王室无疑便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当愤怒过后,理性回归之时,女王依旧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戴安娜之死,事实上成了现代化过程中背负民众改革希望的布莱尔和代表传统与法则的女王之间一个难能可贵的润滑剂,在角逐与沟通过程中,双方终究达成妥协和谅解。于是,便有了女王与首相漫步白金汉宫草坪的温馨场面。对影片的创作者而言,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面前,所有人都不是强而有力的操控者,大众传媒所造就的“民意”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屈服。从这点看来,戴安娜的悲剧正是在于她的率性而为,所谓的“王室牺牲品”论调事实上带有“大多数人”的偏见,作为国家象征的王室,有责任也有义务节制本身的言行来维护国家形象,而这一点,正是戴安娜所无法忍受的。她的死,从一个反面印证了妥协的必然性,那是一个酸楚中隐含失落的过程。在史蒂芬·弗里尔斯眼中,民主与自由的并非无节制的炒作和无限度的狂欢,高贵与尊严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价值核心。
当然,《女王》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导演致力于各个细节场景构建,某些情节显露出突兀的雕琢痕迹,譬如女王邂逅麋鹿的镜头、女王在厨房里接电话的场面,都不无矫情之嫌。另外,影片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也并不是十分完美,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某种凌乱的拼凑感。在人物角色塑造上,导演的大部分关注点落在女王和首相身上,将二者刻画得细致入微,但却忽略了其他角色的辅助性作用,让配角们完全脸谱化,削弱了影片的表现力和真情实感。不过,总体上看来,《女王》的瑕疵被掩盖于海伦·米伦的出色表演之下,导演主要采用中、近景镜头来描绘人物活动,从而直指人物内心,由此造就跌宕起伏的剧情,并以之牵引着观众情绪,在这点上,其他的缺点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女王》影评: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寓言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女王》影评: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寓言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女,寓言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