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转山》观后感:青春的回声

影视台词 > 影评 > :《转山》观后感:青春的回声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转山》观后感:青春的回声的正文:


  不要等到哪天在对方的葬礼上说,当时有就好了。
  ——电影《转山》
  
   活在当下,总会纠缠于一个困境:形而上的精神守望受困于形而下的社会跃进,物质在侵袭与蔓延。我们和自己狭路相逢的时候,总有空茫之感在心头,于是,开始躲避心灵的犀利眼神,选择把自己藏在一个牢固的黑洞里。
   要摆脱此种困境,那我们就要拿出应有的孤独和勇敢,挣脱物质的羁绊,潇洒转身,再次找回自己原有的心灵与青春,而改编自同名畅销书的电影《转山》恰恰就是这一命题的深刻注解。
   电影讲述了一个台湾青年张书豪为了完成哥哥未了的心愿,孤身一人,历经各种艰险,从云南丽江骑车到西藏拉萨的故事。有人这样评论这部电影:“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此话一语概括出本片的宏旨:梦想和不屈的青春。
   主人公张书豪本来是一个生活安逸的大学生,并没什么特别的人生追求,骑车历险与他的生活完全没任何交集,他只是在单调的物质世界里扮演着一个叫张书豪的青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意外世的哥哥的一件遗物:一本封面上写着“骑行者日志”的普通笔记本。在这本笔记本上,他了解到了哥哥有一个未完成的愿望:骑车西藏的拉萨。哥哥一直是他的精神偶像,因此,张书豪不顾各种反对,义无反顾地来到祖国大陆,挑战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长度近2000公里的高原路线。
   想象一下,一个只有24岁的年轻人,能完成如此艰险的路程,依靠的会是什么信念呢?名?利?……非也,名利只会亵渎张书豪的执着与虔诚。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路程的前半部分,张书豪心中是怀着对死哥哥未竟心愿的一种负责和坚持的信念,这种信念让他勇敢,让他无惧无畏走下。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最让人动容:他拨通了他死哥哥的电话,对着话筒哭诉……这细节刚好戳中了人的泪点。不可忽视的是,同行的骑行者李晓川也给予他非常必要的鼓励和帮助,这些因素使他顺利完成前半部分路程,他的性格也从内向转化外放,从寡言变多话,创造出另一个新的自我。
   其实,张书豪所要面临的剩下路程,更凶险,更艰难。夜路差点坠崖,身受重伤;在怒江被藏獒追逐,命悬一线;在然乌食物中毒,九死一生……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他的心中此刻有了一种更矢志不移的信念,确切地说,是信仰,一种呼唤心灵,追求梦想,点燃青春,不言放弃的信仰。
   这种信仰伴随着旅途在逐渐坚定加深,特别是他在通麦遇到一对修行的母女,目睹了神秘而虔诚的宗教活动仪式:转山。
   转山,要步行甚至磕头,围着某座山,转圈。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据说朝圣者来到神山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朝圣母女无瑕而纯洁的“转山”,深深地感染了张书豪,他逐渐使自己从物质横流的现实囹圄中解脱出来,顿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青春的力量。
   本片有一个最能引人共鸣的镜头,那就是张书豪在登上海拔高度5020米川藏线最高点的时候,不禁流出最酣畅淋漓最男人的眼泪,实现了自我的灵魂净化和升华,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上,张书豪也完成了一次心灵和青春的“转山”。有评论说: 在《转山》里我们看到的是干净的一种坚持和最真的人性。所言甚是。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每个人的心目当中,何尝没有一座山呢?……这座山,便是是我们的青春。无论我们年轻与否,无论生活贫富贵贱,无论遭遇多少爱恨纠缠……只要我们还充满希望,只要我们还在一直坚持,只要我们还有“转山”的坦诚……我们终会听到属于心灵,属于青春的回声。
  

转山

导演: 杜家毅
主演: 张书豪 / 李晓川 / 李桃 / 钮承泽
类型: 剧情, 冒险
地区: 中国大陆, 台湾
片长: 90分钟

《转山》观后感:青春的回声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转山》观后感:青春的回声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转,回声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