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我们曾经是战士》观后感,战争中没有赢家

影视台词 > 影评 > :《我们曾经是战士》观后感,战争中没有赢家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我们曾经是战士》观后感,战争中没有赢家的正文:



  本片改编自前美军中将哈罗德·G·摩尔和战地记者约瑟夫·L·加罗威所着的畅销书《我们曾经是战士,而且年轻》(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如果书名叫《我们曾经是战士......曾经年轻》,也许更顺耳。
   美国人非常擅长把血淋淋的战争片拍成具有温馨浪漫情怀的影片,文艺色彩浓厚,“但是,这部电影还是继承了美国战争电影的通病,就是把失败的战争以胜利的姿态展现给观众。”
   影片中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这个镜头——越军眼镜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安上刺刀冲向摩尔!这部影片跟以往美军的影片相比多了很多敌方的镜头,不是一扫而过的镜头,而是,特写!影片用的一段很详细的镜头记录了越军眼镜临死前的每个动作,躲藏,安刺刀,深呼吸,祈祷,冲出来,越来越近,被摩尔击毙。
  摩尔的战前动员演讲很不错,联系前后,这篇演讲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因为摩尔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家长式的长官,所以他才会说出那样的话——你把你儿子交我手上了,我就一定帮你带好他,我会身先士卒,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就算万一发生意外,我也一定会带他的尸体回来见你。这更像是一种对家长的承诺而不是对士兵的鼓舞,它让影片充满着一种悲壮气氛而不是战争没打响之前群情激昂的气氛,难道摩尔听说过“哀兵必胜”?联想《巴顿将军》那段着名的演讲,那叫一个粗鲁直率!可是也绝对能激起士兵战斗的欲望,能让士兵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投入战争,嗯,这种战前动员是我认可的类型。
   这是一个很神话的战役,395人面对一个师,号称4000人,一对十,竟然还胜了!而且当时是深入敌区,就有点像打乱套了,敌我胶着在一起,脚偏一点就能踩到对方,近视眼都可以数清对方的眉毛,就像玩打地鼠游戏一样,敌人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直觉会救命的!半夜小士兵嗅到了越军靠近的味道,一个照明弹下,果然,早已进入射程之内了;清晨,看不见越军也听不到越军,感觉就是不对,朝所有可疑物品开枪,果然是越军。在此情况下就有点我觉得不对的地方了,比方说,旁边人被爆头,溅一脸血的士兵竟然有点发傻,好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士兵吗?后来援军到的时候就有点切西瓜的味道了,美军走路都有点大摇大摆,趾高气扬的架势,飞机一来,一切搞定啊!哇哈哈,我不厚道地想起了《黑鹰坠落》。不过,最直白地是,美国飞机投弹炸美军,嗯,这点会让很多崇拜美军的人心碎的吧?影片中已经给你解释了,报告地点的人说错了。
  战争影片,血淋淋的镜头比较多,有一个士兵脸着火了然后卫生员给他割脸的镜头吓到我了,还有那个要抬走伤员才发现腿已经被炸烂的镜头,如果有一天我也失双腿,还要不要活着?我只能肯定地说如果我脑死亡的话,希望我的家人不要为我治疗,让我死吧,大家都轻松一点。我们在很多电影中都看到带着钢盔还是被一枪爆头,那,为什么还带着?还有,你即使挡在前面也无法阻挡子弹对爱人的伤害,你,为什么还是会冲过?有的镜头非常简单却让你伤感,就是那个收到阵亡通知书时手上的婚戒。那群军属,无比坚韧美丽的女子。
  “断箭”!影片中提到的名词,百度说“美国的一级核事故的代号,“断箭”指不会产生引发核战争危险的、与核武器或核部件相关的事故,包括丢失。 ”影片中没提及核啊?这点不懂。
   影片快结尾的部分有点新意,以往的美国电影都是号召为国而战,而在这部影片里却说出了实情——参加战争,只是服从国家命令。在战场上,他们不是为国而战,不是为国旗而战,而是为了彼此奋战。 哇哈哈哈,我就不评价了。美国人总喜欢把自己塑造的特别无辜,好像不是自己主动参战的一样,好像自己当世界警察是很无奈的一样,好像对自己一批批地送国民死不知情一样。还有越军司令的话,战争中没有哪个是赢家,死亡人数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对于一部由成熟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里面肯定有很多文字让编剧导演大挠其头,明明很好的东西就是不知道怎样用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旁白,台词,或者影片歌曲。作为一部记录越战的小说,肯定有非常多的对于战争的思考和感悟,我原本也打算记录一些台词,写一些我自己的道听途说或者自己的想法,可是,想来想还是放弃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是吗?

《我们曾经是战士》观后感,战争中没有赢家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我们曾经是战士》观后感,战争中没有赢家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我,赢家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