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重返大海》观后感:一切都因那本杂志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重返大海》观后感:一切都因那本杂志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重返大海》观后感:一切都因那本杂志的正文:

  以下转自资深动漫记者inside
  无暇看长评,就来看短评吧!

  纽约唐人街的餐厅,原来从热带鱼水缸中捞鱼做菜,不怕被投诉么?
  
  影片除了卡尔文、小宝两个主人公造型不太讨巧以外,其他形象设计都有点欧洲范儿,或许不是大众口味。
  
  影片分镜设计、镜头运用都趋于纯属,属国内少见。
  
  笑点不多,观影时孩子们基本上没有笑过。
  
  中间部分情节缺乏波澜,有些平淡。
  
  海报上三维角色的感觉要比实际影片二维的感觉好很多,看了海报再看正片会有落差。
  这部作品或许将被很多观众拿来与皮克斯经典动画《海底总动员》相比较。为什么不呢?

  同样是鱼的主人公,同样是一只小字辈的鱼阴错阳差被人类捕获并放到了家里的水族馆中,同样拥有无论如何都要回到大海的强烈愿望,同样在水族馆里结识了一群性格各异的新朋友,甚至在水族馆里同样都有一个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头领……
  
  不同的是,《海底总动员》是双线发展的,它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父子深情;而《重返大海》则一方面要刻画小男孩和父亲的关系,一方面要描写小男孩与主人公——一只名叫卡尔文的飞鱼的友情,还要腾出手来把卡尔文塑造成为经历挫折并最终成功的勇敢的英雄。任务何其繁重啊!
  
  毫无疑问,影片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每当父亲要儿子学习厨师技巧时,小男孩脸上的那种愁容,与当他回到自己的独立空间,翻看自己的私密笔记本,进入属于自己的大自然的时候,脸上所显露出的那种喜悦形成的鲜明对比。它告诉我们人的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是靠父母教条,还是靠自主选择?影片中,厨师父亲千百次地建议、讯问、斥责——哪怕都是充满善意的,都不及一本《自然地理》杂志来得对孩子的影响大。如果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因为父亲是个身处在纽约唐人街的华人这个身份而更加代表了中国的话,那么《自然地理》杂志作为美国的一个媒体,似乎就更代表了西方。最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在孩子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中国式思维让位于西方式思维,这是影片的一个隐含主题。
  
  当影片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小男孩和卡尔文的故事的时候,我其实一直有个疑问:卡尔文的父亲,那个飞鱼国王,丢了孩子,丢了那颗象征族群最高地位的紫色珍珠,难道它就一点不担心,没有一点行动么?言外之意是,既然影片要刻画父子关系以及孩子成长的烦恼,厨师父子和飞鱼父子其实恰好是两对可以互相参照和比对的组合。当影片解决了厨师父亲因强加于孩子身上某种热望而让孩子倍感压力与困惑这一问题的时候,如果在鱼的世界中,飞鱼国王也能解决好它与儿子之间的这种纯粹说教关系的话,那么整个故事将多么的相得益彰啊!
  
  说完了父子深情线,我们再来看看卡尔文的英雄线。它经历了对自己的不信任、对朋友的不信任等多个困惑,在千钧一发之机,想出办法,并成功带领水族馆中的其他鱼虾们完成了终极难题,的确已经具备了成为英雄的资质,情节也相当饱满了。但我个人还是想吹毛求疵地谈一点,对于卡尔文来说,重返大海只是英雄磨练的一个难题,却不是终极难题。终极难题应该是影片中反复说过的许愿石或者巴巴多斯海域。如果最终卡尔文的“毕业”典礼能在许愿石进行,或者它真的来到了自己梦想到达的巴巴多斯,那么它的英雄之名才算真的确立了。不然,如果主人公最终没有达到,那么在影片里反复提及许愿石和巴巴多斯干什么呢?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卡尔文与小男孩的友情线。无论是他们之间感情的建立,还是发生了嫌隙,还是与小偷展开的那一场管道追踪大戏,抑或是最后千钧一发的营救,影片在这条线上花费的笔墨都可谓最多。然而超越小男孩与其父亲关系融解的那种深刻的感动却并没有发生。原因有二:一是小男孩的造型实在是太悲催了,既不帅,也不萌,实在难以让观众把感情投射到他的身上;二是他们之间发生关系止于例行公事地推动剧情,深度的爱并没有构筑得非常可信,他们之间隐隐有一把环保的大旗在高高飘扬,使得其友情比卡尔文与同是鱼类的本之间的友情要显得做作很多。关于人与动物的友情应该如何刻画的问题,请参考皮克斯另一部经典作品《美食总动员》吧。
  
  这部影片在一些小细节上处理得不错。比如对紫色珍珠的描写:一方面它是飞鱼王国的神圣之物,另一方面它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又成为一个普通的道具,换句话说,正是珍珠从圣物向道具进行了退位,才产生了卡尔文从普通的飞鱼向英雄的晋位。再比如,影片对人物表情的刻画有迪士尼的风范,片首两位宿敌厨师打嘴仗的时候,他们孩子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自信状态,跃然于其表情之上,非常传神生动。此外,在小男孩的房间里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贴在墙上的一幅字“民以食为先”(更普遍的说法应是“民以食为天”),可以想象这是寄托了父亲怎样期待的一幅字,或许还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幅字,但它的背后却是另外五个大字“子以父为先”,后来当小男孩决定要送卡尔文大海的时候,他把这幅字摘掉了。为什么要摘掉这幅字,意义不言自明了吧。
  
  本片的音乐是国产动画中的极品,从字幕中了解到它有外国创作的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了。中间有段悠扬的旋律,配合剧情时快时慢,听得我差点拍案叫绝起来!

《重返大海》观后感:一切都因那本杂志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重返大海》观后感:一切都因那本杂志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重,杂志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