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剧情解读

影视台词 > 影评 >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剧情解读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剧情解读的正文:

这次因为是星爷的电影《西游降魔篇》直接蹦电影院而去,看完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回家立马先写了歌西游降魔篇观后感,说些题外话先:活在我们这样快餐的时代的确有些悲哀,一部电影好不好先去豆瓣、天涯或者微博上看看评论在决定要不要看,如果看到多数人觉得不好看就不看了。看完别人的评论以后就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一部电影这非常不好!我也常常受各种观点的左右,然后再决定去不去看这部电影!其实一部电影好不好,跟别人评论没有丝毫关系,只要你觉得看得值了,那就是好的,至于别人从各种角度的解读,只是别人的观点而已,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看电影的指路牌。
  
   总体来说电影非常有层次感,《西游降魔篇》延续了《功夫》里面武功越低越先出手,本领越低的人表面上越嚣张的思想。由用一个导演执导的基本每部电影都能找到导演的精神特质和结构设置。妖怪出场的顺序依次是沙僧、猪刚烈、悟空,妖力越高的,越要等到最后出场!而且描述人性善恶的理念也延续了星爷《功夫》里的理念,这个世界之所以还值得我们热爱,是因为有些人守着自己内心的善良没有动摇,没有变成换人。虽然星爷从功夫之后加大了对特技效果的追求,喜剧的效果明显减弱,但是大场面更加烘托出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妖怪的野性难驯,让人对善和恶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影一开始就是水怪杀人,而水怪就是沙僧。他一出场就凶残杀人,很直接,属于最低级的恶,这样的恶大家还是可以看不出的,很多人都会防备,所以电影里沙僧开始还能杀成年人,因为大家没有防备,一旦防备他只能杀小孩了。就像杀人犯一旦贴上了杀了的标签,再想作恶就难了。只能等待法力高强的人来消灭,也最容易被消灭。
  
   而猪刚烈(八戒)就伪装了一把,把人肉变成猪肉,把死人变成活人营造美好的气氛,杀人于无形,让对方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死了还把人烤着给别人吃,这就更加的恶毒。而且他这样很难被凡人看破,只有法力高强的人才能识破,因为很难被人发现他行凶,所以他杀人的人应该比沙僧多十倍或者百倍,所以他的危害最大。妖力也要比沙僧强很多。
  
   而悟空就更加恶了,因为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妖怪,他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可爱,被惩罚的时候又显得可怜。你完全不可能把这样一个有人性的猴归为极恶的对象,显然最大的恶就算是法力高强的人也看不透。电影里的悟空形象丑陋、个头矮小,气质非常的差。他阴险邪恶、暴戾狡诈、野性难驯、杀人如麻、完全是一个活脱脱的禽兽,没有一点人性。这是星爷对悟空独到的解读,也是他对人性之恶的理解。
  
   一起看电影的朋友说西游降魔篇是一部毁童年的电影,因为孙悟空在我们心中一直是正义英勇、惩恶扬善、扫荡群魔,是无敌英雄的化身。他敢于打破制度、权力、社会阶层等种种枷锁,是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超级英雄,精神领袖。但是这部电影显然颠覆了悟空的形象,他阴险邪恶、暴戾狡诈、野性难驯、杀人如麻、完全是一个活脱脱的禽兽,没有一点人性。
  
   相反唐僧那个磨磨唧唧、软弱无能、胆小怕死、善恶不分,经常做错事的形象也得到了颠覆。影片里饰演唐僧的文章根本没有什么驱魔能力,却敢于直面最邪恶的妖怪,试图用心内的善来感化妖怪,而且他无数次的拒绝了段小姐的爱,这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西游记里有无数的美女试图和他成亲。因为在人世间有很多的痛苦,并不是男女之爱能更化解的,唐僧为了完成心中的大爱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小爱,也许他也曾爱过,他内心受到无比的煎熬和拷问,我为什么不能爱?但是一想到众生皆苦,他为了追求心中的大爱,所以义无反顾的开始西行,也许他也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但是他确实有一种信念想要为芸芸众生做点事情。泰戈尔曾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自己的歌。据说真实的唐僧西游中,陪同他西去的人害怕道路的坎坷,路途上的狼虫虎豹,所以趁他睡觉之时准备把唐僧杀掉,拿了行李再走,这些人根本就不想着要去西行,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懂得了唐僧的伟大。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关心别人的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守住自己内心的善良不去害人就很不错了。而正是有唐僧这样的人存在,他不被人理解,他被人辱骂痛打,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就像在《大话西游》的片尾曲《一生所爱》里唱的:“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每每听到这首歌都有一种悲凉但又荡气回肠的感觉。脑海里浮现:前方的道路艰辛,但我仍执着向前,我今世前缘,都散落在滚滚红尘之间,我注定一路向西,去追求心中的大道,把爱恨遗留在尘世之中。只不过大话西游里是悟空,而这次是唐僧而已,星爷有他自己的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显然最开始的时候唐僧并没有得道,他的师傅告诉他就是差一点点,那一点点就是他并没有经历失去最爱之后的痛苦,他没有对这个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的体验,直到他看到悟空可以那么邪恶,舒淇饰演的段小姐可以为了自己而死,他体会到了世上最大的痛苦,然后才有更大的力量去爱别人,而不是仇恨这个世界。
  电影里最初的儿歌三百首为什么会变成最后的大日如来真经,其实人性本善,在被社会慢慢伤害之后善良的人才变得邪恶,因为被别人剧烈的伤害才会更加剧烈的残害别人。电影里的沙僧和八戒其实都是可怜之人,他们都被别人伤害致死,怨气不消才化为魔来伤害别人,人们种下恶因就必须食恶果。善良其实并没有力量,只能是被伤害的对象,但是被剧烈的伤害之后依然坚持坚持善的人才是伟大的,所以儿歌三百首变成大日如来真经是唐僧经过极度痛苦的历练之后坚持善念的结果,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我们都是被别人伤害之后才去伤害别人,而不是被伤害后去用善感化伤害你的人。
  
   西游降魔篇剧情确实有一点点恐怖,但真的还好!如果实在承受不了里面的恐怖剧情可以选择性不看。但是从现场很多女性的声音中可以判断,感觉她们虽然确实有点小震惊,但没有听到尖叫的。小孩也没吓哭,相反有些所谓恐怖镜头他却笑得很happy,笑得大家有想把他乱棍打出的冲动!这小孩看到怪物居然不惊反笑,难道是变异了?但是我觉得这恐怖是必须的,不恐怖不足以体现人性之恶,比如吃人,把人烤着吃,比如悟空咬死人。
  
   只能说《西游降魔篇》没有《大话西游》那样对爱情有那么深的解读。但是大家看到没有题目叫降魔篇,而并没有告诉你叫《西游爱情篇》,所以电影讲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善恶,穿插了一段爱情,如果你非要同《大话》那么经典的爱情片相比较的话,那么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剧情解读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剧情解读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西,解读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