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小时代》 快餐文化下的盛宴,大众屌丝的集体意淫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小时代》 快餐文化下的盛宴,大众屌丝的集体意淫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小时代》 快餐文化下的盛宴,大众屌丝的集体意淫的正文:

  昨天花了100多元大洋电影院看了热映的《小时代》,抱着一种必然失血肉疼的决心,带着智商的优越感,发现看完觉得:值了。转过来说说细节,很早先就听说90后的粉丝很多,但是昨天电影院中和我一样是半蜀黍阿姨级别的不少,特别我旁边的某姐姐还在看完之后激动的叫好,久久不能离,这可能是众多公知所谓文化人所不能理解之事
  
  而我和以往看完好片大呼过瘾的盛赞不同,这个电影的确还是给了我很多思考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郭小四当然也不会忘了致敬这句大家都拽上显得有文化的句子,我想说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必然,其实她(抱歉,真的用她比较好)的成功就是迎合了时代,就像快餐的诞生,垃圾食品的风行,尽管人们都说KFC用的是问题鸡,M家的东西吃了会影响健康,但是没有人能阻止M家和K家店内滚滚的人流。这就好像酸溜溜的文人,除了如莫言一般极少的幸运儿,更多地是一生写着带有自己一生思考的文字,却可能作品看的人都不超过几百人,连北京五环的房子都买不起,更别说染指这些面容姣好的明星,你说他们不嫉妒吗?
  
  我想说,现在两个80后的最成功作家,郭敬明和韩寒的成功也基本折射了国人的心态。先说说小四同学吧,我记得高中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没看完,不是觉得多难看,而是总觉得那种价值观对自身的冲击反倒觉得压抑。看了《小时代》其实大家也发现这个充满了她自己YY的电影处处透射着金钱、浮华,然后用一堆华丽的文字包裹着,就像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地其实空无,一个简单甚至有点烂的故事(其实故事重要吗),几个女人,可能就是小四自己的意淫,她为何总是以女性作为第一人称的东西,其实这往往透射了自己的幻想,希望自己是这个充满物欲时代一个金钱包裹下的女人,冷艳,俯视着他人。
  
  其实小四的成功的原因是必然的,她迎合了这个时代大多数普通人的需求,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是渴望金钱,渴望关注,渴望幸运,他们大多淹没在这个时代里面,阶级的固化和贫富的差距让他们看到的生活更多地是幻想,而文化、精神在生存的碾压下就显得微不足道,于是坐在影院看看一个曾经也是屌丝的小四的意淫,更像是对着A片撸一管,这可能再正常不过。电影是造梦的机器,在中国现在价值观迷失,金钱至上的社会氛围下,文人怎么能抨击这样一个电影,因为其实他打动了很多人的内心。我想文化一定是存在于一个时代的背景之下,就像20-30时年代动荡下文化的绽放,80年代后文革后伤痕文学的思考到现在言情玄幻小说的风靡,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种文化,他异化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迷茫和空虚,对于生存的无力感,这更多是普适大众的内心。我想根本不是《小时代》这个电影给予了人们错误的引导,是时代选择了郭敬明,而《小时代》只是这个意淫的高潮罢了。
  
  当然说了小四,不能不说说韩寒,韩寒的受众却与小四不同,韩寒的作品我看过,还都看完了,除了早期的写高中生活的东西。韩寒是站在公知最前线的代言,中国的公知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大多是这个时代没有大富但靠着聪明才智过上好于大多数底层人生活的中产阶级。他们同样是这个缺陷制度下少数既得利益统治下的牺牲者,但是他们与更多底层人不同,他们除了撸一管,也想参与其中,于是他们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渴望权贵的施舍和改变,但又害怕失自己现有的这些成就,因为他们毕竟在这个国家已经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既得利益者。于是韩寒出现了,他犀利、个性、不合作,仿佛就是西化思维的代言,但却聪明的游走在红线上,于是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其倡导改良的说法也得到了权贵的认可,于是他能在这个时代受到正反两方的欢迎。如果说郭小四是屌丝的代言,那么韩寒就是无数公知的意淫
  
  不管是谁,时代造就了这两个人,他们也代表着这个时代,任何时候顺应这个时代你就能够发现一切似乎都那么自然,不管他们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他们代表了中国现有文化的缩影,从底层到中产阶级。现有社会的价值观就是金钱,就是权力,就是欲望,而挣扎在各个层面的人们在各自的位置需要找到他们的慰籍,他们大部分都被这个时代所碾碎,除了意淫,又能怎样。
  
  当我看完电影从快餐店路过看到熙攘的人群,我也会进买一个汉堡一杯咖啡,坐在靠窗的单独的座位上看着人流,这时我发现我看到的这个时代的剪影才是如此的真实。

  以下是看《小时代》想到的问题,现在还没想出答案,求高人指点:
  
  1. 文化是怎样作为权力运行的?比如现在批评郭敬明,说他文章里全是Dior, Hermes, Prada这些品牌名,但如果他的文章里全是卡夫卡、海明威、普鲁斯特,那保准这帮人就开始捧郭敬明了。显然这是文化对商业在实施权力,问题是这种文化权力为何能够运行?
  
  2. "文化先进"主要怎么表现出来的?是否首先表现在某种特定的"知识"和"技术"上?而这又是因为"稀缺性"?比方说满族人虽然打仗赢了,但一看汉族人瓷器、丝绸做的那么好,自己做不了,自卑了,觉得自己特没文化,开始学习孔孟之道……但你说丝绸、瓷器有啥用呢?只按使用价值来说,陶和棉布也能替代瓷和丝绸,质量还更好。它们的所有价值好像就是纯粹的"稀缺性"本身,就是"我能你不能"。
  
  3. 《小时代》的错误是不是因为走得还不够极端?《小时代》的人物设置是从事"时尚业",这个设置很好,因为时尚是纯粹的"文化产业",时尚的成本几乎为零,其所有附加值都是文化带来的社会权力关系。说还不够极端,因为时尚或奢侈品,始终需要一个物质载体,例如衣服、鞋、表。更极端的就不需要物质载体,比如"语音"。《小时代》里的英文发音惨不忍睹,即便有位中英混血,也没说出Queen's English或Oxford English这种一听就让人想下跪的英音。Bonjour的发音就更别说了。
  
  4. 为什么一个单纯的发音,发音的内容可以没有任何意义,却能产生一个权力关系?这个非常有意思。比如《小时代》里人物如果用东北话四川话陕西话,就会很搞笑,一大堆奢侈品LOGO带来的压迫感立刻就被解构了。但如果英语全是牛津腔,法语全是巴黎腔,那观众马上就觉得自己要窒息了。在这一点上法国人最在行,巴黎人自古以来就瞧不起外省口音,怪不得法国的奢侈品产业这么发达,人家一直就是在符号界玩鄙视链的啊。

《小时代》 快餐文化下的盛宴,大众屌丝的集体意淫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小时代》 快餐文化下的盛宴,大众屌丝的集体意淫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小,意淫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