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叶问2:宗师传奇》被遗忘的大师

影视台词 > 影评 > :《叶问2:宗师传奇》被遗忘的大师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叶问2:宗师传奇》被遗忘的大师的正文:


  ——武林绝学数咏春,刚柔并济泣鬼神,寸劲突发人难躲,凤眼柳叶夺人魂。
  
  
  八、九十年代,《少林寺》火的时候,我堂哥差点离家了河南。后来亲戚朋友聊起来,他只是抿着嘴憨憨地笑。私底下却跟我唏嘘不已,说大学里的同学五湖四海的居然好多都有类似的经历,寝室里重新说起来依然热血沸腾不止。
  
  后来,他撇了铁饭碗下海,结果碰得遍体鳞伤,过年也不愿回家。这几年时来运转略有所成,却已没了早年间的锋芒,谈吐间渐渐多了一些反思,内敛许多。
  
  今年,恰是他三十岁整。而立之年,当下影视界又刮起一阵武术热潮,光影变幻间竟应了他这代人的心境。
  
  褪却早年间比较纯粹的侠肝义胆,不管是06年的《霍元甲》、还是前年的《叶问》,都透着一股子儒家中庸气息。与年少轻狂的《少林寺》抛头颅洒热血相比,毕竟多了分狂风暴雨中历练过的平静与理性。
  
  两年前的《叶问》可以说是清末许多知识分子或者说是社会精英阶层命运与心理历程的真实写照。凄婉的背影,理性的吼叫。
  
  如今,叶伟信携《叶问2》再次席卷暑期档。剧情却已经不再真实。
  
  据记载,抗日战争结束后,叶问了县府工作,一头扎进刑侦队。在刑侦队期间深得赏识,期间还侦破了赴佛山沙纺之劫等案。直到1950年58岁的叶问才在好友李民之推荐下前往香港九龙深水的大街饭店公会公开授拳。他在香港开设武馆期间也并非影片中所说受到地方势力的百般刁难。反而是得到了许多武林人士的帮助,其主要支持人便是饭店公会理事长梁相。求技者也是趋日巨增,以致叶问三迁场地于九龙利达街、李郑屋街、九龙兴业大厦。而与影片中人物价值观不同的是宗师一生教拳,从不挂牌,亦不卖招生广告,完全保留了收徒弟的选择权。
  
  可以说《叶问2》中除了故事情节的调换,其表现的东西却仍旧是《叶问》中的老调调,虚长两岁。而在这种换汤不换药间,间或我们还能看见其表现手法的退步。比如贯穿整个电影的叶问对待弟子错误行为的虚无主义让《叶问2》中其人物性格较之《叶问》中的饱满形象大打折扣。打完日本人再打英国人的桥段更是让影片下降到了《霍元甲》这种塑造超人之流的水准。民族尊严泛滥到了种族主义的范畴,矫情可见。
  
  当然,这只是一部定义为商业片的电影,漠视掉导演、制片人、投资人、相关部门乃至演员的相互作用力,纯粹的看待他它肯定是不公平的。它确是不够好的,尤其是在现有的很多框架之下,太多的努力都将徒劳无功。反过来我更愿意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表现出了应有的诚意。
  
  而甄子丹的表现恰好让我找到了这个平衡点。从开始的瘦身出演,到武术风格的变化,再到对“克制”这一人物性格的把握。尤其是在最后阶段对战拳王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甄志丹也有挫败、无助、打不赢的一面,这是与他已往的硬汉风格所不一样的,个中努力与突破不言而喻,完全可以想象到他在研究演绎人物心理与剧情承接方式上下了多么足的功夫。
  
  剧情方面虽然仍旧是老套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叶问的一段话让影片立意上得到了升华。他在战胜拳王后说此战并不是为了比较西洋拳术和中国功夫哪个更厉害,他认为人的身份地位可以不同,但人的人格并没有贵贱之分,希望大家能相互尊重。
  
   再跳出影片来看,我辈虽不才,资料也寥寥。但仍能感觉到叶问身后故事的价值。这一代人在时代的变革中成长,受过重创,才华横溢仍然问苍天而无力。但是埋起头来做实事一点不马虎,在香港的短短二十二年间,叶问不但在港澳台地区把咏春发扬光大,更将咏春种子散落到了世界每个角落,咏春门人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是一点不为过。
  
   不过在叶伟信之前,我是不知道他的,和许多被我们遗忘的大师一样。叶企孙、顾准、黄叶村…一个个本应该掷地有声的名字,现在读来却倍增沧浪之感。
  
   幸运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先人一步觉醒过来,带我们重新走进大师的世界。也许稍微迟了些,或者太迟了一些。但是我想,有些事只要有人愿意做,别人又有什么资格说什么呢!
  

《叶问2:宗师传奇》被遗忘的大师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叶问2:宗师传奇》被遗忘的大师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叶,大师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