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中国合伙人》从剧作角度分析好故事要素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中国合伙人》从剧作角度分析好故事要素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中国合伙人》从剧作角度分析好故事要素的正文:

   2013年初伴随徐铮导演的《泰囧》破10,整个这一年可谓是国产大片的大丰收之年,上半年,国内电影票房前5的影片,除了《钢铁侠3》其余4部皆是国产,《西游降魔篇》《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均过5亿。究竟是因为什么,国产片逆袭好莱坞大片,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有了自己的好故事,这些故事接地气,具有正面价值,并且是得到各阶层观众及评论界共同认可的好电影。
  
  一、商业电影写什么:时代的脉搏
   对于一部电影来讲,写什么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菲尔德在其《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有那么一句话耐人思考:伟大的电影是永恒的——他们体现和捕捉了他们被制作出来的那个时代的信息,而人类的状态在现在和那时是一样的。当你想创作一部电影:即想确保他的票房,又要其具有普世价值意义,菲尔德的这句话成为不二的法典。
   这个时代的中国是个怎么样的中国?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在生活?友情是什么?爱情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人存在的价值意义是什么?在这部叙述成冬青、孟晓骏、王阳三人创业史、梦想史的《中国合伙人》中,你能找到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
   它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时代的脉搏:人们关于金钱的梦想,移民的梦想,创业的梦想,友谊的梦想,爱情梦想,成功的梦想。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这部电影有个人励志、有哥们情感、有爱情, 60、70后看完了有共鸣,80、90后看完了有思考。在梦想与勇气以及人存在意义的大的普世价值观角度出发,足以满足各阶层观众、以及评论界的认可。
   因此,在我们创作一部电影尤其是院线电影时,观众需要什么?这是一个作为故事手艺人必须具备的敏锐直觉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当你找不到灵感之时,不妨生活这个最大的资源宝库中搜寻。抓住时代的脉搏,是成功的开始。
  
  二、三的叙事哲学:从人物到人物关系
   电影是行动中的人的艺术。人物驱使行动,行动成为事件,事件建构情节。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物的成功,基本上电影就成功了一半。
   《中国合伙人》是以新东方三为创始人为原型的电影。做此类型的电影,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照搬生活是无趣的,在生活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给观众呈现的由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所饰演的三个角色,就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从出身来讲,成东青是农民;佟大为,典型的中产阶级;邓超则具有那么一点权贵阶级的意识代表(毕竟在那个年代爷爷、父亲都出过国已经不是一般家庭了)。在现实生活中,低层、中产、上层都有了自己的人物对照。
   从性格来讲,电影开始之时成东青木讷、自卑;王阳浪漫、潇洒;孟晓骏则带着先天的优越感和目的性极强的自信。同时他们在朝着一个隐藏性格发展。在事件的发展当中,成东青变得圆滑和自信,王阳变得朴实、中庸;孟晓骏自信不在,变得内敛沉默。好的电影人物也是一个回归本真的过程,电影最后,在孟晓骏曾经打工的餐馆就餐之时,成东青的实在,孟晓骏的自信,王阳的潇洒都回来了。因此三角形的构造,在三次蜕变的过程当中,人物是十分饱满和立体的。
   三属于奇数,在构图、叙事学中,三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在电影当中成东青和孟晓骏是充满冲突的,这种冲突存在于他们的出身:底层和上层,胜利者和失败者,他们的矛盾也在他们的性格和经历的反转当中。在燕京大学的求学中,孟晓骏成为了成东青的偶像,孟晓骏在送给成东青的牛津词典中,写下了:有一天你会让我嫉妒的。新梦想的创业当中,孟晓骏依然看不起成东青,新梦想是否上市直接导致了两人明面上的冲突,在成东青吸纳新股东稀释三人股份时,冲突第一次正面爆发,紧接着的“南联盟情绪打砸新梦想”这一事件当中,成东青的行动,让潜意识中的“嫉妒”真正到了孟晓骏的表面,因此,他选择了留下,这个留下其实是认可了成东青的“头狼”身份。王阳新婚之夜,兄弟们的破裂,很在情理中,王阳虽然在电影中笔墨最少,但是这个人物设置是最出色的,从刚开始的最放荡不羁到以后的中庸,再到结婚的选择和酒后的真的累了,选择退出,使得他有了那么一点“悲剧英雄”的气氛,他充当两个正面冲突人的调停者,在这种调停当中,其选择的代价是牺牲自我,毕竟三个人在其内心性格本身,都是足够优秀、足够清高,足够担当头狼的,但是头狼只能有一个。人物的成功,不仅是需要立体的人物,更是需要有足够冲突的人物关系,并且人物关系不时的需要反转,《中国合伙人》做到了,在高潮之时,三人的和解,不仅是人物本性的赎回,更是人物关系的找回。
  
  三、人物的戏剧性需求:生活主义、理想主义、务实主义
   人物驱使行动,在个人励志这种题材之下,需要找到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合伙人》那最贴切的可能是:三人实现梦想的过程。
   那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简单,但又复杂。各个阶段的梦想不一样,各个阶段需要思考的时间也不一样。小时候的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很迅速: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成为老板...青年,是目的性最强的时刻,在《中国合伙人》中,他们的梦想就是美国。那我们步入社会之后呢?曾经笔者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当你面对社会之时,当你看清一些东西的本质之时,梦想会动摇。第一,他适合不适合你?第二,你能不能坚持?纯粹的东西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一辈子。当成东青屡次被拒,王阳因为爱情留了下来,孟晓骏在美国的不公平待遇,让他们的美国梦夭折之后,每个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有了新梦想这个培训托拉斯。
   后半部分,电影没有给出梦想的明确标示,只有孟晓骏反复的质问成东青你还有梦想吗?成东青每次都是避而不答。这是电影的一个神来之笔,如果梦想成为一个很实在的东西,比如说导演通过人物的台词说出合伙人们的梦想,那这个电影就一般化了。
   但是作为故事的创造者,导演和编剧,必须明了人物的戏剧性需求。表面看来,这种需求就是新梦想的托拉斯帝国。表面的背后,最本质的问题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它的梦想是不同的。青年人追寻美国梦,是因为美国梦,在其的视野下,以为美国在这样一个充满平等于机会的前提下,会让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电影当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看王阳的选择:因为Lucy,放弃美国梦;甘于充当三人的调停者;结婚选择了一个不漂亮没自己有思想的女人,无疑他的戏剧性需求是最现实的:生活。孟晓骏:实现了美国梦,发现美国不是自己想象的选择了离开,在“南联盟情绪打砸”中选择了留下(其实是默许了成东青头狼的地位),在新梦想没有按照自己的上市意图中选择了离开,他的戏剧性需求是:自我的体现,这种体现不是单纯的物质,更多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他是迷茫的。成东青呢,年轻时没有王阳潇洒,没有孟晓骏有资本,一直坚持着签证美国,没能实现之时在教书的环境下选择了当家教,当做家教曝光之后选择了检讨,被辞退后开启了新梦想之路,在新梦想之的创业中,无数次的接受孟晓骏的YES,关键时刻懂得说NO,他的戏剧性需求很简单:成功及巩固自己的成功,他是一个真正的当代中国成功人的写照:务实主义者,能伸能曲,懂得利益的最大化。三种人生态度是当下所有中国人的写照:生活主义(平凡主义),理想主义,务实主义。因此我们在来看待在共同的“新梦想托拉斯帝国梦”之下,三人个在其位,个谋其政。毕竟对于一个团体梦想的实现,必须有人牺牲。在具体事件之下,生活主义、理想主义、务实主义,三人就有了不同的选择,矛盾有了、冲突有了、情节也有了。
  
  四、情节与结构:找到讲述故事的好方法
   电影叙事的本质是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即情节和结构的问题。首先情节要足够吸引人,其次结构要服务于情节的表达。
   分析和创作一部影片,其一要看其情节。情节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其定义为:事件的组合。在《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中国合伙人》情节相对来讲故事很简单:揣着同样美国梦的合伙人,在美国梦破灭之后,实现新梦想托拉斯帝国的故事。在这种整体情节相对简单的故事中,更需要单纯情节的精心设计。从字面拆解来看:是否具有更好体现整体的典型性事件;在单一事件内是否能体现事情的开始、过程和结局,即细节问题;变化的过程是否使得电影具有其叙事特性的省略和延长,即节奏问题。《中国合伙人》在情节设置上大抵是成功的。做到了挑选典型性、有细节、节奏缜密的事件。如在成东青和苏梅两人的相爱上:两人遇见,深夜里两人逃到图书馆学习,苏梅的蜡烛灭了,挤到成东青的蜡烛下看书;成东青表达爱意,约苏梅到河边,苏梅自己跳入河里;两人正式确定关系成东青强吻得肺炎的苏梅,自己感染。
   有了好的情节,然后就是怎样结构情节的问题。结构首先在故事的逻辑层面有情节点的方法,用传统意义的三幕两处情节点法分析这部电影显然是不合适的。传统的情节点一可以看作三个,王阳机场送别Lucy后,烧掉写掉的诗,剪掉头发;苏梅和成东青提出分手,这个情节点延续性段落做得特别好,申奥失败的情绪延续到成东青的心情上,成东青落寞的走在大街上,前景是砸下来的电视,背景是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孟晓骏归国后,剪掉头发。这三个情节点,针对三个人美国梦的彻底破碎,预示着他们生活一个新的开始。情节点二可以划分到,婚礼散场后,三人各自分道扬镳,这个情节点针对的是一个集体的破裂。在观赏这部电影时前半部分明显比后半部分好看,原因就在于前面的结构,是对三个人的交代,对于情节的转折多;后半部分三人融为一个集体,只有一个集体的转折。
   逻辑的情节结构做好了之后,更重要的是该怎样呈现给观众看,这也是合伙人叙事最成功的地方。在时间的结构中,现在进行时EES对于新梦想的起诉的谈判时空,这个时空场景简单、时长较短,叙事空间在整个第三幕中,在第一幕和第二幕出现较少,起到了穿插剧情的作用。重点叙事的时空是三人美国梦的破灭到新梦想托拉斯帝国的实现,以闪回的面貌出现,占据主体,在第三幕与现在进行时空结合。这种结构非常类似2010年美国的一部《社交网络》 ,两者在叙事的不同之处是《中国合伙人》在剧情上用旁白串起了剧情,并且用表现的手法叙述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在闪回中有闪回。对于个人励志来讲这种时空和结构和旁白带入故事的手法,使得影片更亲近观众,观众能更加移情于故事。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合伙人》用线性叙事结构和再现式的处理方式讲述,肯定会流于一般。因此,当创作一个故事,好的情节是关键,怎样编排好的情节也不能忽视掉。
  
  五、主题讲述:中国电影“新”展望
   电影是时代的产物,通过人物的行动(情节),电影作者传递某种思想,观众体验到这种思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类型电影不要求特别复杂的主题(包含人性的复杂性),好莱坞电影的最成功之处是在他票房取得大成绩之时,实现了美国文化的霸权输出。而中国电影(尤指49年后的受苏联影响的区别于国民党统治下的电影及现在的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在以往的经验中,往往具有说教性,这种说教性则体现在由人物直接灌输道理,而不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反映某中思想和道理。
   《中国合伙人》是关于人实现梦想的励志类型电影,励志电影主题的输出是观众在观看人物的奋斗史,感悟理解自己的生活。虽然《中国合伙人》存在很多有主角直接道出的道理,但是是很合理的。这种合理其一是因为故事剧情的特殊性:教育工作者传递某种思想给受教育者;其二是其传递的教育思想有某种对照性,简言之,通过体会人物的“奋斗史”和“寻找史”,角色的哲理性话语作用是双倍甚至多被的。成东青讲的勇气,孟晓骏谈的梦想,以一贯制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角色身上我们都能得以呼应。
   《中国合伙人》和今年的中国梦在某种地方能呼应,所以他得到的瞩目目光更广泛,很多影评家在质疑其带出来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其一:为了自己的成功,根本不用在乎别人带来的伤害;其二,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窃取和占有一切方便自己的资源,如KFC中王阳口中的钻了美国大爷的空子和成东青选择废弃国企作为校舍,钻了国企的空子;其三,夸大成功与失败的对立,对失败者尽情嘲弄,新东方的教学法则就是不要成为失败者。其四,教育成为产业,有拜金主义倾向;其五,对待美国态度暧昧不清,又爱又恨,有蛊惑学生之嫌。笔者认为,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当下的某种主流思想不能刻意的规避为好或者坏;正确或错误。毕竟《中国合伙人》是一部院线商业大片,他反映了某一个时代的所思所想,价值观念,他所赋予和分享的是当下的一个社会现实:某一代人的成功史、青春史、梦想史,刻意夸大争论其意识形态的问题,本身就赋予了太多电影的包袱。而中国电影的发展最需要的是减轻身上的政治包袱。
   相信,故事人专注于自己的手艺,放下政治抱负,做为时代思想与正能量的传递者,中国的电影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结语回归到菲尔德对一部好电影的定义:伟大的电影是永恒的——他们体现和捕捉了他们被制作出来的那个时代的信息,而人类的状态在现在和那时是一样的。

《中国合伙人》从剧作角度分析好故事要素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中国合伙人》从剧作角度分析好故事要素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中,要素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