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死亡诗社》中的审美实践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死亡诗社》中的审美实践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死亡诗社》中的审美实践的正文: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正文第一句说:“美学是什么,但首先是,有没有美学?”《死亡诗社》的故事就与这样一个话题有关,而在这部好莱坞青春叙事类型片中,年轻的生命们为他们人生的第一堂审美实践课付出了沉重的学费。
  
  一、基汀老师作为艺术美和生命美的启蒙符号
  本片一开场,就不惜笔墨地用五分钟的时间展现了威尔顿学院的新生入学典礼中的严肃意味,从第一个镜头的入学壁画,到庄重繁冗的旗帜烛光礼仪,再到绵延不绝的风笛和管风琴,而校长口中的四大信念 则已经显得过于直露。可以说,这所学校无论从形式风格还是从其理念思想上都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殖民者英国所保持的一种固守的文化:严谨、成熟、高贵、优秀,个头还没长大的孩子们俨然已经步入了成人社会(接下来家长离校的一段典型的社交行为更是明显指出了这一点)。但导演在本片一开头并没有流露主观感情,镜头语言的运用尽量表现出了古典主义美学,美轮美奂的烛光、悠扬的管乐、人们高贵的举止展示了学校成熟格调的一面。但是却抛给了观众一个疑问:这样的庄严是美吗?
  紧接着新老师约翰?基汀吹着口号正式出场则立刻表现出了对这种典雅的质疑,他通过改变上课地点,讲出“seize the day”这个及时行乐的观念来进行自己的第一次美学阐释。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阐释行为,包括撕课本、念诗、站讲台等等。从电影后面来看,基汀这个人带有着存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在电影中他主要提及的诗作包括梭罗的《瓦尔登湖》,惠特曼的  朱光潜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审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情感思想上的统一,而李泽厚认为人的主体性实践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形成美。这两种主流的美的本质的理论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对于人的主观性的承认。而在本片中,威尔顿学院里尽管有着优美的景色、精致的建筑和绘画艺术,却完全无视了正值韶华青春年龄的少男们的人性的存在,学生被当做工厂按需定制的半成品,只需精心加工就可以出场送往名牌高校。基汀老师对于生命的尊重则是对学校的巨大反叛,其实他并没有对诗提出什么过人的话语,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浪漫主义诗歌这个范畴内,将浪漫主义中透露出的生命力传递给了学生。《崇高论》中提到:近代以来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主张主客体的对立,面对客体世界的复杂性,艺术家一心致力于发展主体的认识能力,正如基汀在课堂上所说的,“阅读时候,别只想到作者的见解,想想你的想法”。浪漫主义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主观冲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而李泽厚认为“想象力大概是审美的关键”,从而实现了学生们审美启蒙的第一步。至于审美对象,本片也有着很好的设定,学校里的诸多美景,缤纷的落叶,湛蓝的湖面,由于环境的压抑,学生并没有主观追求的情绪对自然美进行审美活动,而是转而沉浸在诗歌所带来的艺术美之中,因为他们在书的海洋里不受校规和传统的限制。
  
  二、死亡诗社的崇高美学
  本片的另外一条线索则是在受到基汀老师的激发后,几个学生成立了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新死亡诗社,并向基汀当年所在的老死亡诗社看齐。其宗旨是写在《五百年诗集》扉页上的梭罗《瓦尔登湖》诗句(见本文末)。影片通过蓝色的色调,飘渺神秘的雾景,诗社成员的黑色套头衫营造出了死亡诗社与学校的威严正统之美截然不同的崇高氛围,每一次的死亡诗社读诗会都是遁入暗影的旅程。
  在第一次读诗会上,本来沉闷的气氛被达顿拿出的一张性感裸女海报所打破,而海报背面则是亚伯罕姆?科利的诗作,这正是这群年轻人从普遍的性欲开始上升到诗歌的艺术美的过程。正如李泽厚在《美学四讲》所说,美感包括感官的人化和情欲的人化,《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说,“审美就是这种超生物的需要和享受……人性也就是这种生物性与超生物性的统一。”死亡诗社将正处于青春期的一群男生将对性的憧憬和对诗歌的艺术美学杂糅在了一起,这也就难怪后面还有放荡女子形象出现在读诗会上听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在这样的审美熏陶下,死亡诗社的伙伴们不仅开始学会欣赏诗歌,也实现了个人成长,纳克斯从一个怯弱的大男孩成长为一个有勇气表白的男生并且克服困难获得了爱情;陶德抛弃了父母的溺爱,将父母年年不变样的学习礼物扔出了学校;查理?达顿自作主张更名为努安达,并且将准许女子入校的建议编入校刊,成为第一个在学校惹事的人。
  死亡诗社的宗旨代表着一种崇高美,崇高意味着对极致的追求,基汀也在电影中反复强调着“极致的美”——“人不会‘非常累’,只会‘精疲力竭’,别使用‘不高兴’,而要使用‘morose’。”《崇高论》中指出,崇高是具有痛感的,是区别优美的阳刚之美,健硕之美,是黑格尔所推崇的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中“悲剧人物坚持善良的意志和性格的片面性而遭到毁灭”之美。死亡诗社的“死亡”二字其实是一种崇高诗美学的最明显的提示,崇高意味着痛感带来的快感(尽管诗社的活动看起来仅仅是沉闷的读诗),这集中体现在影片中尼尔的身上。他作为死亡诗社的核心人物,学生小群体的领导者,在电影中经历了从优秀学生到业余戏剧演员的身份角色转变的过程,而这样的转变,同时也是美的启蒙,是代表强大父权的学校和家庭所不允许的,最终迫使他走向了自杀的结果。
  尼尔在自杀前在雪天里赤身裸体,并在头顶上戴上了荆棘冠,有着很强的自我惩罚和痛苦快感的意味,并通过自戕这一行为实现了活着的时候无法实现的崇高审美活动。正如《崇高论》所说,“现代社会中的崇高着重描写了主体被客体所压倒,连生存权利最后都被剥夺了,他们固有的向往自由伸展的境界的本性也随‘生存’的消失而消失,留下的只有强大的客体环境。”令人反思的是,尼尔的自杀并没有解除死亡诗社的危机,反而导致了基汀的离校,学校回归正轨,正与“强大客体的存留与胜利”相一致,可以说是导演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的象征。
  
  三、影片综述
  本片导演彼得?威尔也是大名鼎鼎的《飞越疯人院》的导演,他擅长通过封闭的空间环境和充满象征意味的人物场景设置来表达对于自由美好的追求,《飞越疯人院》侧重于象征美国社会的疯人院对于自由人的意志压迫,《死亡诗社》采用了类似的主题,但通过诗歌、音乐、绘画和建筑的美感为影片增加了艺术审美价值。基汀老师的沉着与激情,年轻人的生命力和献身精神,死亡诗社的崇高,还有雾景和雪景画面的意境营造,都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了很强的美感,其表达的对于生命和崇高美的向往,令人动容。让我们再读一遍死亡诗社的《五百年诗集》扉页上的诗作梭罗的《瓦尔登湖》:
  我到林中,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那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么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因为,我看,大多数人还确定不了他们的生活是属于魔鬼的,还是属于上帝的呢,然而又多少有点轻率地下了判断,认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归荣耀于神,并永远从神那里得到喜悦”。(徐迟译)
  我愿用王小波的话作为结尾: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

《死亡诗社》中的审美实践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死亡诗社》中的审美实践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死,实践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