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直到世界尽头》我指向大海的方向

影视台词 > 影评 > :《直到世界尽头》我指向大海的方向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直到世界尽头》我指向大海的方向的正文:

  对于文德斯来说,旅行就是阐释他生命意义的一部分,公路与过程纠缠于他的作品之中,充满了先验性的诗意。
   《直到世界尽头》或许是文德斯野心最大的一部作品,270分钟没有一分钟是冗余的,女性的自觉意识,纠缠的欲望个体的追逐,到最后纯粹的探讨,对“记忆”的迷恋,此三个篇章完整构成了宏伟的一部“诗人科幻”的史诗剧,但却抛弃了上帝视角的而单纯表述过程,看不到转喻的存在,缺乏一种“存在”,这着实有点thingism的意味。
   简单来说,你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过程?最关键的是,什么是支持我们作为万物之灵所依靠的东西?母体的自觉,追逐的是什么,记忆抑或是本能。文德斯用过程完美阐释了过程。
   公路的秘密就在于此,不需要从开端到结束,一个从过程到过程的旅程,一次关于自己的自己,欲望已然被超我所屏蔽,那么这便是一场在“超我”的高速公路上的一次旅行,为什么?因为地球可能要毁灭了,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类导演会下降到“本我”的阴暗泥沼中期待一种受众共鸣的解脱,而另一种则会保持一种所谓的“出神”——即主动探寻影响“超我”走向的神秘介质,《直到世界尽头》显然属于后者,但能够确定的是,“自我”都在过程中被完全的抽离,表面意义的目的性变得无关紧要,这也需要由衷感谢摄影师对“过程”的塑造,在这种明显的对“经验”的感知中,人物被完全次级化,透过“记忆记录仪”这一“大他者”的媒介完整的投射于环境中;环境是否是一种对人物的一级转喻?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人物与环境的排斥和不融洽(包括环境的异化和人物的伤害),于是“记忆记录仪”便成了最关键的调解媒介,到最后,看似是一次纠缠的多视角人物旅行,其实,过程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记忆。这就是公路片的灵魂。
   不由想起了英剧《黑镜》第一季第三个故事中对记忆的探讨,与文德斯的哲思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人们是如此迷恋自己的记忆——显然在本片中记忆被美化成一颗颗彩色的像素点是有明显的经验情结的,当然对别人的记忆也不例外——由衷的感谢遗忘这项上帝赐予的礼物吧,那这部电影就不是一首前进的行进曲,回到开头的地方,它是能让你认识自己旅途的说明书,一首关于“过程”的史诗,它可以是记忆的过程,也能是人类的过程,或者是宇宙的吧。
   又想起一首老歌,崔健的,“你问我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于是我便由衷有种想拍公路片的冲动,如此强烈——以至于我觉得应该不需要剧本。(完)

《直到世界尽头》我指向大海的方向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直到世界尽头》我指向大海的方向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直,方向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