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暗恋桃花源》的结构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暗恋桃花源》的结构分析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暗恋桃花源》的结构分析的正文:


  看《暗恋桃花源》是无心插柳之举,本来打算看《蒋公的面子》,不过没搜到重大版本的,百度的相关检索中有赖声川的这部话剧,于是就点开看了。听说赖声川和他的《暗恋桃花源》是高中时候的事情,在电台里听过一次他的专访,那时候世界太小,还以为话剧这种东西早就已经濒死,有了电影和电视剧,谁还看话剧呢?不过那次听访谈甚为感动,被他艺术家的气质打动,想着以后有机会也要看一场他的话剧。
  话剧和电影不同,电影要求镜头的运动,镜头和场景得不断变换,不然观众坐在那里能憋疯,对于像《帝国大厦》这样长达四个多小时用一个角度一个镜头拍摄这个建筑物的电影,我除了说导演闲疯了,实在不能理解它的其他先锋之处。对于我这样还很老气的人来说,《日落号列车》这种在一个室内两个演员单靠表演和台词支撑起来的电影就已经让我忍不住快进了。不过话剧就不同,全靠表演,演话剧的演员必定都有好嗓门,不谈声如洪钟,至少得响亮,像杨幂那样是不行的。其次演员的演技得出彩,要抓得住观众,所以对白比神情重要得多了。英国的演员演技不错大概就得益于他们多数出身于剧场,演出莎翁名剧。
  闲话按下不表,随便谝下《暗恋桃花源》的结构,就当是自己看这部话剧学习的一些东西。
  《暗恋桃花源》能让人眼前一亮,多半都归功于结构。第一场是《暗恋》 的戏,在大时代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上海相遇相识,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对着黄浦江互诉衷肠,最后临别依依,东北青年最深情地一握,就蹉跎了半生。女孩穿着竹布罩衫,梳两个麻花辫,清纯可人,就像是从琼瑶剧里走出来的。如果故事就这么发展,那就毫无新意。突然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一个导演,喊了声咔,原来刚刚只是在排戏。这样就是一个戏中戏的套层结构。这也不算是最妙的,毕竟很多电影都有这样的套层结构,《舞台姐妹》、《法国中尉的女人》那里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套层,不过赖声川在套层里装的东西很有意思,他没有让戏外和戏中做对照,让这两条线交错进行,而是又安排了另一出叫《桃花源》的戏,两出戏乍看毫无关系,《暗恋》是现代人的感情戏,一个人弥留之际的那点罗曼蒂克的回忆,是低低的沉吟。《桃花源》是古代武陵人的三角恋,无能悲催的丈夫被妻子气得上游捕鱼送死,巧遇桃花源,在其中度过了一段逍遥岁月,这出戏是闹剧,导演极尽夸张之能事,台词也充满了性暗示。两个导演互相看不过眼,"我看了你的喜剧简直要哭,陶渊明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你就这么糟蹋这部剧”“我看了你的悲剧简直要发笑,还一朵山茶花,一朵山茶花要怎么演啊?”
  如果这样下,那这出叫《暗恋桃花源》的戏就只能是闹剧,而谈不到什么深度了,于是导演安排了两个剧组同时排戏的这出,巧的是两个剧组的台词竟然完美地合上了,一个是留恋着暗恋的对象要见一面,但那人也许不会来了。而另一个则要回找自己的妻子,桃花源里的人则挽留着不要回。在我看来,在这个高潮中,赖声川企图希望通过这出戏表达的主旨已经出来了。不了桃花源找不回逝青春的人想要回,而身在桃花源得不到感情的人也想要回,每个人都在追寻,每个人都在失望,而每个人都无法平静,唯有桃花源中的男女获得了宁静,因为他们完全满足于现状。
  如果仅仅如此,这部剧似乎已经够了。但是赖声川安排了一个神秘女子,她在等待一个叫刘子骥的人。金色假发,烈焰红唇,看上是个太妹,有趣的是说出来的台词却和民国戏一样老套,“那天下着毛毛雨,我们在南阳街吃酸辣粉......"大概无论什么年代,关于爱情的回忆总有一个相似的开头。女孩子在这个剧场等待着这个人,她关于这个人的回忆如此浓烈,仿佛昨天才发生,但是她却不记得这个人的脸,到最后她认定了管理员是她的刘子骥,可是管理员似乎并不认识她,于是偌大的舞台只剩下她捡拾着纸钱,凭吊着回忆。管理员是不是刘子骥呢?也许是,只是他早已忘记了这个人的脸,也许不是,只是女孩忘记了刘子骥的脸。就像这部剧说的“有些事情就是要忘掉。”但是如果这是个把爱情也遗忘掉的世界,那么对于桃花源这样美好纯粹的精神世界也只能是暗恋了,像武陵人那样光明正大诉说着桃花源的美好的人只会被唾弃为疯子。
   排戏的过程成为了这出话剧的线索,而那个神秘女子则是解开这出话剧的密钥,是这出话剧的灵魂,她是一个一边等待一边遗忘的人。

《暗恋桃花源》的结构分析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暗恋桃花源》的结构分析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暗,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