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大象》包罗一切却又看似平凡即是杰作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大象》包罗一切却又看似平凡即是杰作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大象》包罗一切却又看似平凡即是杰作的正文:


   青少年的时候喜欢看美国青春片,所以每次看到美型的美国少年少女题材的电影剧集都可以一口气看完,无论内容深浅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所以《大象》的封面必定是要吸引我的,自小就是封面党,不过这封面以前乍一看以为是爱情片,其实后来才知道真正吸引我的在那潜意识中的原来是和格斯范桑特同样的中性美少年情节,可以不用太美,但是一定要男女皆宜越看越美,太完美的事物似乎缺少揣摩的趣味。同时格斯范桑特也是从小热爱绘画学设计的导演,所以对于镜头无论再如何探究创新也是一定要美的,所以整部影片人物的衣服颜色,漫长行走路线中背景虚化或者颜色的搭配,都是安排好的电影的一部分。
   “效仿,模仿”是艺术家一直在做的事情,不是照搬仿制,而是学习吸收以获得更好的审美品味,就像印象派画家在浮世绘上如获珍宝般获得的艺术体验一样,新的审美品味得到了,印象派也诞生了。《大象》也是效仿了BBC很早前拍摄的电视电影《大象》,同样的名字,所以影片的名字没什么纠结的地方,就像某位艺术家挥洒泼墨兴之所至的一幅难以理解的作品,取一个《作品1号》之类的名字,没必要取追究为什么。和之前BBC拍的《大象》一样,格斯范桑特的《大象》也是效仿着使用了斯坦尼康稳定手持摄像机的跟拍,冷静先锋克制地拍摄了杀人地场景。不过真正地艺术家不是完全地模仿,而是用标记式地手法表达对前作地敬意,格斯范桑特把跟拍的平静感拉强,甚至有过于漫长无聊的感觉,这种漫长如果交给一个平凡的导演那必定只是漫长而已,格斯范桑特借鉴了游戏画面的体验,玩游戏的时候画面里3D的人物是可以长时间随意穿梭于各个场景,这就像是长镜头中不间断的人的画面--逼真,冷静,杀人。这些漫长的长镜头也使得电影更加写实。同样影片借鉴了库布里克的《闪灵》中斯坦尼康的跟拍长镜头烘托了压抑暗含危机的氛围。摄像机的运动在这部影片中被淡化,摄像机的存在感被淡化,甚至在球场的镜头时使用了长时间的固定镜头拍摄,没有刻意安排大构图,摄像机的存在感几乎没有。
   电影中的长镜头并不仅仅是铺垫现实主义的普通的高中生活,而是暗示这些马上就要面临死亡的高中生犹如幽灵般在走廊上游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速度和欲望,巨大的死亡的危机隐藏在这些步伐中,隐藏在看似平凡的美国高中校园中。每个人在行走跟拍的镜头都使用了长焦镜头让背景虚化模糊,景深变浅,只有每个个体是清晰的,所以显得更加孤独,强烈的压抑感。枪杀案的发生暗含在这个普通校园的普通的中午,所有人都没有在意的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细节原来就是因果,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不同的孤独的灵魂孕育出历史事物发展的暗流。影片中的长镜头虽然沉闷而且时间很长,但是实际上是在暗示并且倒计时人物距离死亡的时间,这些看似拖拉的时间却是他们生命剩下的几乎是仅有的时间,所以一下子感觉变得短暂起来,长镜头一下子变短了,可怕的死亡倒计时,竟然是平静如止水。这让我想起普桑的一幅很有名的《阿卡迪亚的牧羊人》,阿卡迪亚是希腊传说中的人间仙境,在这个田园诗意的地方几个牧羊人围着一个墓碑,墓碑上写着“我也在阿卡迪亚“,”我“就是死神,死神无处不在。
   这部电影没有请专业的演员,而是真实的学生用真实的姓名拍摄的,写实感再次加强,毫无做作,电影并不是按照事件真实发生顺序叙述的,电影不断地从一个人地视角切换到另一个人地视角,每个人地视角中镜头给的“分量”都差不多(时间和重要程度基本没太大区别),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意义上支配电影的主角,没有谁是更要被突出的,人人平等,生命是不停向前迈进的,不可能为了任何人停下来,时间是平等的,也不可能为谁增加。每个人的镜头都是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穿插着叙述。虽然有不断的切换,但是导演用了五个重复了的镜头来揭示了时间,看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只有15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切就都联系起来了:
  (1) Elias和John在走廊上相遇,Elias给John拍了张照片,John摆了一个姿势,Michelle从旁边跑过,随后是John出了学校门,遇到Alex和Eric,Elias和Michelle都分别了图书室。这段分别从三个人的视角出现了三次。
  (2) John和校长在办公室的对视,以校长同样的表情的镜头作为剪切点重复了两次。
  (3) Brittany,Jordan和Nicole在食堂门口遇到Nathan并且对他示好的镜头,分别从各自的视角重复了两次。
  (4) Nathan 和Carrie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是剪切点,所以办公室里的“surprise”的声音也随着他们离开办公室进入走廊这个剪切点再次出现时重复了两次(这个不太明显)。
  (5) John出校园门的时候逗狗的镜头,后来在食堂三个女生看见了并且以为那个是他的狗,出现了两次。
   影片中Alex和Eric的镜头大多数都是通过闪回的方式来叙述的,而他们制定枪杀计划的镜头则是穿插着很多闪前的镜头,除了他们到学校拿枪杀人的时候,电影中他们的镜头几乎和交代其他人的校园生活的时间不同,他们是杀人的两人。
   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生活的个体,延伸到社会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各种各样的人组成一个社会集体,每个集体中似乎都有这些代表性的个体:
  John——内心孤独的少年,酗酒的父亲,他的父亲在整部影片中都是感觉很愚钝的,反而John感觉承担地更多。
  Elias——艺术家,手腕上的勺子手环也是其艺术家的标志,从他和John相遇时的对白中也可以知道他也有家庭问题(具体是什么不知道)。
  Nathan——运动员,受女生欢迎的帅哥。
  Carrie——校花,舞会女王。
  Brittany,Jordan和Nicole——学校中的喜欢八卦的女孩。
  Michelle——自卑,害羞,学习好的人。Michelle上完体育课,因为自卑而绕过了洗澡,独自穿过篮球场,这里的镜头是宽阔的篮球场衬托了她内心的孤独。
  Benny——他开始在足球场出现过,然后后面枪杀现场他并没有逃离,而是主动想救人,因为他是黑人,很多黑人生活在治安不是很好的地方,所以并不畏惧枪支和暴力,他在这里是一个十分正面角色。
   这些个体组成了什么,组成了一个社会,社会又是什么,社会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就像欧洲猎物静物画中暗含的弱肉强食一样,整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不仅仅是可以看见的动物的隐喻(衣服上的动物野兽图案等等)上感觉到这种丛林的蛮荒,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镜头:当Alex杀人时在学校走廊带枪穿行的时候,周围的背景变得更加模糊,影子晃动,斑驳的光影如同真实丛林中的树影和动物穿梭的影子,最重要的是这时Alex听见的主观声音,可以听见水,风,鸟的声音,更加强调了这个枪杀犹如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中的残杀,弱肉强食是丛林的生存法则,Alex在杀人时的洋洋自得是对人类文明的讽刺,随后Alex进入食堂,喝着剩下的饮料,杀死了Eric,此时的Alex和之前他在食堂做杀人计划笔记时的反应完全不同,之前他满耳都是扩大话的主观的食堂中的噪音,压抑着他使他快要窒息,两个截然不同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枪的时候,Alex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有枪的时候,他俨然觉得他自己使一个胜利者,并且Alex拿枪在走廊的时候,他自言自语小声说了一句“So foul and fair a day I have not seen(我从来没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含义:‘美即丑恶丑恶即美’),导演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他让杀人的Alex说出如此文学的话,似乎想说明矛盾集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似乎说明艺术并不能带来人类道德的提升,文明的发展和道德无关,前面也看到了Alex也会钢琴,他房间里还有很多他的画作,并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混日子的人,暗示了极端可怕残暴的事情并部一定要和知识文明相对立,理性和暴力也并不一定是相反的,文明再怎么进步,屠杀和历史的重演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历史循环的暗示象征同样也在拍摄Alex在房间弹琴时的环绕镜头上,摄像机做圆形的环绕拍摄,镜头开始于正在弹钢琴的Alex,拍摄了房间里的每个角落然后镜头又回到正在弹钢琴的Alex:这种圆形代表了无限循环,每次镜头回到正在弹钢琴的Alex暗示野蛮的本性无限循环后的回归,人类历史中无论文明发展地多么进步,战争地邪恶屠杀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石器时代的人杀人还是现代地文明人杀人,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
   关于影片中出现的天空的镜头,其实是真实暗流的写照,平静”的校园生活其实并不“平静”,在Alex和Eric开枪杀人之前,天空早已给出了答案。首先电影中的季节是秋天,是一个衰败的季节。影片开始是青绿色的天空,这种青绿色是非常反常的,开始还相对比较明亮,后来逐渐天空中云层开始搅动,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暗淡,直到厚厚的黑云布满天空,感觉暴风雨要来到了,天空变暗的镜头一直是固定的,是快镜头,并且可以听见不是很清楚的年轻人的画外音,这个天空的镜头的出现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可以在影片前部分看到Michelle在球场上抬头仰望天空的镜头,她似乎看到了什么正要来临的事物,也许正是天空中要来临的暴风雨,也就是片头出现的天空,并且在Alex和Eric刚要走进学校建筑里面的时候看到地上是潮湿像是来临过暴风雨的场景,暗示暴风雨指的就是Alex和Eric,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在影片中看见真实发生的暴风雨,天空颜色也很反常,所以天空是介于真实和隐喻之间的一种存在。
   影片中天空的镜头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片头,第二次是枪杀案快要发生的前夕,第三次是片尾,Alex准备枪杀Nathan和Carrie,正念念有词然后镜头突然切出的时候,天空这时在片尾出现了,片尾的天空和片头的天空本身是呼应,同时也是暗示暴风雨来之后的结果,虽然也是天空变暗,形成厚厚的乌云,但是年轻人的画外音没有了,有的是类似乌鸦的声音和难以让人平静的杂音,隐喻了结果是动物的野蛮胜利了,理性文明的人性输了。
   最后说一下枪,导演并没有刻意批判什么,如果是说教般的电影必定是乏味的。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Alex和Eric在网上很轻松就可以合法买到枪支,正是枪支带给了Alex和Eric胜利的感觉,作为重要物品的枪的出现(购买枪),以及后来Alex和Eric在仓库打枪时制造的巨大噪音减轻了他们在学校的不存在感:他们使用武器时有了有地位,有存在感的感觉,武器带给了他们存在感,而不是在学校里的无形和弱小感,讽刺的是,送枪的人还若无其事半开玩笑地问两个本应该上学地青少年为什么没上学,但是他并不是要知道答案,他只是照例跟买枪地客户寒暄而已,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球》也更加详细描述了枪枝的影响。
   还有很多想法没说,更多的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说了。

《大象》包罗一切却又看似平凡即是杰作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大象》包罗一切却又看似平凡即是杰作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大,杰作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