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归来和陆犯焉识

影视台词 > 影评 > :归来和陆犯焉识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归来和陆犯焉识的正文:


  归来和陆犯焉识虽然是不同人的创作,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前面看的人不能自拔,后面则后继无力。归来的前半段,陆焉识逃回家,冯婉渝翘首企盼,女儿前途未卜。见而未见,一个拼死也要回家,一个奔相见却大喊“快跑”,一个为前途告密。影片一开始,一个被拆散的家庭,是聚是散,是生是死,令人揪心。这个悬念刚过,陆焉识回家,冯婉渝的怪异举止又让人揪起了心。直到冯婉渝听到钢琴声,手搭在陆焉识身上,两人就要相认却又推开。不见的时候记得深刻,相见了却不记得。分开二十年,陆焉识早已化作一个信念,一个支柱,而不是一个朝夕相伴的丈夫。到此为止,归来让人揪心,痛心,落泪。悬念就像渔网,撒下还得收回。看到这里,观众脑子里的问号要靠后半部电影来解答。陆焉识缘何被抓,两人之间为何有如此深厚感人的感情,陆焉识为何一弹钢琴对冯婉渝有如此的触动,一个家庭经过如此创伤要如何继续。结果后半部电影貌似卡壳了一般,停留在了找寻记忆和读信上。相当于这个故事就停留在了那丢失的二十年里。不管是读信还是接站,电影既没有交代两人之间的历史,也没有交代未来,只是寻找和回味。而家庭的另外一个成员,女儿丹丹,则从前半段的矛盾中心变成了酱油人物,她的感悟,她的成长,她的未来,全都没有。结尾就变成了三个毫不丰满的人物,一起停留在了丢失的二十年里,一遍一遍的回味,一遍一遍的寻找。
   作为一个想描写爱情的电影,归来既没有写一个丰满的爱情故事,也没有探讨爱情本身,反而像是为了歌颂而歌颂,为了伟大而伟大,到头来观众也不太明白歌颂得是什么。把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放在一个小空间里面拍,在感情上着手,在情节上留白,是很好的手段。但是任何手段都需要一个丰满的故事来支撑。爱情的起源是它历久弥香的原因,而归来里面完全没有交代陆焉识和冯婉渝的背景,相见,相爱,直接跳到了相守,还是最难以达到的一种相守。情节上留白确实给情感以空间,但是关键情节上留得太白则让感情缺失了载体,失了真。而对于爱情本身的讨论,归来通过把陆和冯停留在失忆和找寻,把爱情也停留在了遥遥相守的阶段,对于让人很好奇的后续,则又留白了。如果说爱情的起源支撑了遥遥的相守,那二十年的相守直接指向了重逢后回归平淡的细水长流。二十年活在想象中的人,相见以后还是不是那个自己深爱的他,两人还能不能在平淡中磨合,这些问题都没得到解答。遥远的相守,和日日相见的相守,是完全两种相守。爱情到底是劫难中那个见不着却代表美好的精神支柱,还是平淡生活中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归来里面,后半部两人即使相见,却也没走到后一种相守,因为它让其中一个人停留在了那消失的二十年,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人物在爱情故事中能起到的爱,感受,思考和选择的作用。陆和冯的故事,明明可以从好几个层面探讨爱情,却被处理成了单一平面的,为了伟大而伟大的爱情,很是可惜。
   归来这个电影,是要带着回忆看的。故事的不够丰满,是需要观众靠着自己的回忆填补的。观众哭,一小部分是哭陆和冯,一大部分是哭自己曾经破裂的家庭,自己蒙冤的亲人,自己遗失的亲情。可是一个电影,首先做到的是要把故事讲圆,一个需要脑补的故事,其缺陷就很明显了。如果年轻观众看不懂,不是忘记了历史,而是因为不自动脑补而就事论事。年轻一些的观众,即使没有亲历过历史,也是听着家里人聊历史长大的。电影对于不同年龄层受众的接受程度不同,绝不应该归咎于历史教育和商业化的电影市场,而是要从故事,从内涵,从电影的根基寻找。
   看完归来之后,我带着一脑袋的问号看了陆犯焉识。和归来一样,前半段看得揪心。陆焉识九死一生能否见到女儿的影像,他逃跑能否见到家人,一重重的悬念看得人很紧张。但是从陆焉识自首以后,故事就缺少得指向,没有了集中的悬念,所以导致后半部显得散乱。不过如果是作为祖父陆焉识的个人传记,倒也可以理解,因为人不会为了一环接一环的悬念而活着。陆犯焉识让人感觉到的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知识分子的高傲。不知道这本书有多大程度上来自于祖父陆焉识真正的经历,多大程度上来自于脑补。但是从一些细节上,对于负面的酱油角色的描写里,让人看到来自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俯视。比如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描写“恶棍“的时候,书中所说的,“他们从头到脚没有一个地方是直的,一看就直到家里多少辈子没出过一个正经人”。如此这般,还有很多。书中一边批判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出身论带来的不公,一边又在用出身论进行着赤裸裸的歧视。一个时代的悲剧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悲剧。悲剧是平均的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并不会因为谁家原本是人上人,而这个人的悲剧就多几分。整本书中透露出的,“我读过书我居然跟你们混到一块了”,和“我虽然跟你们一块,我也活得比你们清高”,处处带着特权阶级被剥夺特权的忿忿不平,而没有探讨,“不管谁特权,特权好吗”,这样摆在眼前的议题。历史的反思不应该成为新的阶级标志。就好像现在很多人说“我小时候出身不好”,来显示他家里曾经是特权阶级。
   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亲身经历历史的读者来说,我在看陆犯焉识的时候经常想到基督山恩仇记的故事。同样的蒙冤入狱十几年,跟爱人分开,一身学识。爱德华和陆焉识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特殊性。但是基督山伯爵的故事首先从故事性来说,一直紧紧围绕同一个复仇的主题和悬念,故事长而紧凑。而且故事没有在复仇成功以后完结。其最终的升华在于爱德华复仇成功后的空虚,和曾经的爱人只见无法跨越的隔阂。正是结尾的升华,让爱德华的极其带有特殊性的故事走入了人心。谁都有执念,但是执念之后还有生活,浮云之外还有远方。
   十年浩劫,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传奇和故事,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捧着小说或者看着电影泣不成声。如果归来和陆犯焉识是作为艺术作品,讲大时代里的一个人物,那么它既需要有特性,也需要有能让大家引起共鸣的共性。即使是同样一个相对特殊的人物陆焉识,用他的故事来增加传奇色彩,在故事细节的处理上,配角的塑造上,也可以把一个特权阶级眼里的世界,变成我们世界里的曾经的特权阶级。一个电影和一本书,其艺术造诣不取决于镜头,表演,或者书中的描写手段,而取决于开拍和落笔之前所选择的切入点,和作者心中的对“我要表现什么”的答案。比如艺术史上,画天使来找圣母玛利亚宣布其怀孕的画多得数不清。同一个主题的画,我们能看出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哲学思想的变迁。天使和玛利亚的穿着,站位,表情,动作,传递给我们的是当前社会强调神性或人性,封闭或开放的信息。什么故事不重要,解读才见功夫。至于用什么手段呈现,那是后话。归来和陆犯焉识,都是在手段上到位,但是在“为什么拍”,“为什么写”,上面,产生混乱,而丧失了更高的艺术高度。
   对于动荡十年的艺术呈现,如果仅限于展现夸张的情节,撕裂的是经历者的伤口,敲打的是未经历者的心。而对于苦难的思考,绝不仅仅在于伤口的产生,也在于伤口的愈合。其实对于亲历者来说,全社会一起的苦难,虽说苦,在巨大的苦难里面也可以麻木的承受。而苦难更深远的影响,其实是愈合。社会转身永远比每个人的转身要快。十年结束,社会迅速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而亲历者能否也迅速转身,适应另外一种节奏呢。童话中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被王子拯救,然后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总问,之后的生活幸福快乐吗,却没有问,十年结束就是浩劫的结束吗。社会迅速的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各行各业需要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新大学生迅速上位,那么知识断层的那些人,还未走上巅峰就面临取代。这么看来,真正的苦难不是在乡下生活几年,而是让整整一代人错失了称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机会,而一生难以拥有成就感,难以找到自我定位。这些痛,是隐隐埋藏在人心里,难以言说的。而对于他们来说,苦难的记忆混同青春的记忆,则逐渐变成了他们互相寻找认同感的通道。控诉时代的不公很容易,面对内心的失落则很难。如果艺术作品能通过个体的故事,直击到每个人心中共通的失落和难以愈合的伤口,就能够上到另一个层次上来。归来和陆犯焉识,都用失忆把诉说停留在了苦难的历史里,用陆焉识知识分子的特殊性阻止了故事最终迈入人心的步伐。

归来和陆犯焉识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归来和陆犯焉识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归来,焉识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