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南京!南京!》的所有疑问解答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南京!南京!》的所有疑问解答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南京!南京!》的所有疑问解答的正文:

  刘烨,高圆圆的戏份为什么这么少?
  
  为什么砍头的那场戏被删?
  
  为什么要采用日本人的视角?
  
  其实这三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南京!南京!》最后拍成了这个样子?
  
  最初的剧本是以高圆圆和刘烨为主线,讲诉刘烨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活着离开了南京城,并且穿插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后来剧本大变,改成日本兵角川为主人公,陆川一直对外的解释是那个年代像刘烨这样威猛高大的中国军人活着走出南京城不现实,并且南京大屠杀的严肃性不适合有感情戏出现。
  
  真实的情况很隐晦,一切还得从高圆圆拒绝拍强奸戏说起。
  
  陆川曾经在访谈中多次提到拍戏时他和高圆圆产生过矛盾。我把他几个访谈中的话整理了一下,大概是这样:陆川安排姜淑云这个角色是向张纯如致敬,戏份本来很重,本来设计高圆圆有被强奸的戏,但是高圆圆认为过于露骨,会破坏她的形象而拒绝拍这段强奸戏。这就直接导致整个故事断层了,如果这场强奸戏不拍,剧情就无法推进下。最后强奸戏这个“使命”由江一燕出演,所以才有了后来让我们十分感动的小江,当然此时剧本也改变了。
  
  陆川在《杨澜访谈录》里对此做过说明,高圆圆这场戏没有拍成,“马上就影响到后面,很多剧情的变化,你想这是个核心戏,我原来是希望姜淑云这个角色她是献给张纯如的,我希望她被打碎过,然后她再把碎片粘合起来,然后再站起来再救助别人。缺了这一块之后,那谁要被打碎呢,一定得有一个女性被打碎,当时我就想了半天,那就轮到小江被打碎了”。
  
  刘烨的戏份本来都要拍完了,跟高圆圆的爱情戏也拍了,但是整个故事的脉络这么一变,导致他的戏被删掉大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陆剑雄被砍头的场景,没有看到中国人自己救自己的场面。
  
  这个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原来的轨迹,只是导演自己没有意识到新的轨迹和原轨迹相差甚远,所以他还是按照原来的想法宣传,宣传中国人自己救自己,因为这确实是陆川最初的想法,也是他拍这个电影的目的,就是要让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南京故事,不只是悲惨还有抵抗,这个想法在他心里的影响很深远。
  
  有一次在饭桌上,高圆圆和陆川起了争执,气愤之下陆川说了一句 “这电影不是为你一个人拍的”。我想从这时候起,陆川就决定改变原来的思路。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所有演员都凑齐了,后来我就借着点酒劲把这个事情说了,我说现在的戏越拍越拧巴,圆圆就开始争辩在酒桌上,圆圆属于那种誓死扞卫真理的那种,本来我想说两句就完了,但是圆圆一反抗,我就跟机关枪似的说了四十分钟,其中最恶毒的一句话就是:这电影不是为你一个人拍的。”——陆川
  
  “我那个时候有一个想法已经开始在逐渐地成长起来,我不是说要删减哪个演员的戏,而是我突然觉得这个电影应该有几条腿,而不是说只有一条腿,只有一个刘烨一个圆圆,用一个男女的爱情生活(撑),因为我在拍不同戏的时候,突然感受到这个电影有可能有一种更广博的关注,更有情怀的关注。”——陆川
  
  陆川和高圆圆有了矛盾后,一直对高圆圆避而不见,她的戏也被放下一直没继续拍。听陆川的叙述,感觉高圆圆对陆川有点步步紧逼,围追堵截的意思,陆川在访谈里形容高圆圆看人眼神都发直,外表是天使内心是魔鬼。
  
  “圆圆,就是我觉得她到最后就是挺怪的了,我看着她有点害怕,因为她跟你一说话就急,你知道吗,就是龇牙咧嘴,就是这么善良的一个天使,就变成了一个魔女,就不太敢跟她聊天了那种,就是她特别,眼光看起来很愣的那种……‘什么时候把我最后一场戏弄出来’(此处是模仿高圆圆的声音)……有一段(时间)不得不送她回家休养,我也觉得特别内疚。”——陆川,《杨澜访谈录》。
  
  有一次在酒店,高圆圆敲开了陆川的门,陆川本来想躲但是没有躲过,高圆圆就对陆川哭诉,说“你把其他孩子都一个一个捞上船了,现在就剩我一个了,你是不是准备不管我了”,感觉她被抛弃了。那天晚上,陆川把高圆圆剩下的戏给写了出来,就是最后姜淑云被角川杀的命运。
  
  “有一度其实我到了长春(影片外景地),有一阶段,我基本上跟圆圆就失了联系,等到我们俩有联系,她回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收官的时候。而我那时候还没有想好该怎么拍她的戏。她几乎每天来找我,而我每天都躲着不见她,因为我没有想好,我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她就老敲我的门,我也躲在里面假装不在。第三天的时候,我正准备插门,继续装屋里没人的时候,她一下就把门推开就站到我面前了。我一看我愣了,然后我觉得自己很羞愧,因为我还没有想好,这场戏给她写什么。然后她就看着我,特别委屈,她说我看了别人的戏了,她说就像孩子都掉水里了,你把其他孩子都一个一个捞上船了,现在就剩我一个了,你是不是准备不管我了。我说没有,但我没想好怎么管你,然后我记得她当时哭了,特委屈,然后我一看,我就特受不了,因为我觉得我突然想起来,回忆起来,从一年以前(这段是回忆高圆圆为这部戏努力准备,并帮助陆川找资料)……那天晚上送她走了之后,我把最后一场戏写出来了。”——陆川
  
  后来的新闻里多次提到高圆圆因为演《南京!南京!》得了抑郁症,其实不是这样。她抑郁不是因为剧情本身,而是因为她和导演起了矛盾,整个拍戏的过程很不快乐。所以每当剧组在公开场合出现时,其他演员和导演之间都很和谐融洽,非常心齐,唯独高圆圆显得不合群,眉宇之间不见笑容。
  
  所以说,刘烨的戏被删,主角换成了日本人,其实跟高圆圆有着莫大的关系。只是,这种事情不好明说而已。至于陆川对外解释的原因,则是他慢慢在内心里自己想自己想,然后说服了自己,坚认日本人的视角是用对了。也可以理解为陆川的让步,毕竟用日本人的视角更能被日本人接受,因为拍这个戏他有很大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日本上映。
  
  我个人认为,用日本人做主角是一个败笔,或许唯一可以安慰的是这样在国际上有利于宣传。
  
  有些遗憾,其实,如果高圆圆能勇敢出演强奸戏,不但她的形象不会受损,这个电影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能,会更加完美。
  
  
  
  所谓的“抵抗”在哪里?
  
  这要看你怎么理解“抵抗”的含义。是只有拿起枪冲锋陷阵的叫抵抗,还是所有从心理上不屈服的人都算是抵抗?
  
  北大学生:“刘烨他们开始很英勇地抵抗,但当他们被困、被杀之后,就没有看到任何抵抗了。您觉得您表现出中国人的抵抗了吗?”
  
  确实,从表面看,战争的戏份很少,随着刘烨的戏份被删,能够被人直观看到的抵抗变得微乎其微。陆剑雄作为中国军人的代表很快牺牲,很多人也就认为抵抗结束了。但往更深层看,我认为陆川所指的抵抗是广义的抵抗,不一定是拿起刀枪的抵抗,不一定是战场上的拼命。抵抗,也可以是一种不屈服的态度,一种默默抗争的力量。
  
  从小江眼里流露的对侵略者的鄙视,到唐先生对死亡的坦然,都可谓是一种抵抗。陆剑雄的视死如归,姜淑云对同胞的保护,每一个行动,每一个眼神,都是预示着中华儿女没有低头,这,就是抵抗。
  
  陆川(回答上面的北大学生):“我最想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抵抗和牺牲精神。真刀真枪,是抵抗。小江举起手来,不是抵抗吗?面对刺刀,我老婆又怀孕了,不是抵抗嘛。姜淑云三次救中国男人,不是抵抗吗?战争的年代里,不把膝盖放直了,不跪下,就已经很牛了。”
  
  面对侵略者,我们没有奴颜卑膝,我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尊严,这就是抵抗。而为了这种尊严而付出的死亡,也是抵抗。
  
  
  
  陆川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
  
  一、他是一个有良知的导演
  
  有人说这是一部商业片,我不否认。因为当今世界,没有一部电影能跟钱脱了关系。不带有商业性质的纯电影,有吗?
  
  但若是说陆川用国难来赚钱,则是莫须有的罪名。背着《可可西里》的盛名,陆川大可以随心所欲拍一些符合当下时尚的电影,既捞金又赚名气。以南京大屠杀的敏感性,对片子的把握稍有偏差,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而谁敢碰这样的题材呢?只有那些真正背负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导演才会碰。
  
  陆川之所以拍这个电影,不为别的,就是出于一个中国导演的责任心、对历史的使命感、出于他的良知和本能,有些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历史是不可以被湮灭的,所以在他看来他不可推卸的,他该来做这个!可以说,他是在用一个人的肩膀来扛这段历史。
  
  以上算是为陆川正名。当然,关于他的一些瑕疵在后面再说。
  
  在中国,任何敢触碰这个话题的导演,都是有良知的导演,值得尊敬。请为他们鼓掌。
  
  二、陆川希望将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呈现给世界人民和日本人
  
  有人说这片子就是给中国人看的,日本人看不看不重要。完全错误!!陆川拍这个片子,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这部电影能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尤其是日本人)知道这段历史。
  
  “因为我们承诺的,就是要把这部片子拿到日本(放映)”——陆川
  
  “我拍这个电影,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把电影放到日本。如果只在中国放映,我也无法四年坚持做这样的事情。”——陆川
  
  为什么?
  
  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人并不陌生,但是在海外,却始终局限于华人的小圈子内,等同失语。
  
  日本战后有目的拍了无数部反应日本平民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电影,其中有影响力的就达二十几部,这些电影让西方人一直都同情日本,把日本定义为受害者。
  
  而相反中国人在二战遭受的迫害和苦难则被遗忘!
  
  直至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The Rape of Nanking) 一书出版,才将1937年发生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带入了世界公共记忆中。西方世界大吃一惊。在南京大屠杀过60年后,世界始知南京大屠杀!
  
  日本人不但在国内美化战争罪行,更是在国际上处处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日本人曾经在东京战犯国际法庭上声称日本侵华是兄弟之间的家务事。多么荒谬!
  
   “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没有像二战犹太集中营那样进入人类的历史里,它一直只是中国人的记忆。外部世界没有站在我们的立场同情我们,甚至是在用一种比较质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他们把这个事情变成一个个案,变成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个私仇。”——陆川
  
   “反映纳粹迫害犹太人的作品非常多,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却很少。”在国外多年的陈宪中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南京!南京!》能在中国以外的更多地方上映,将会把这段史实呈现给世界。”
  
  三、陆川想告诉国人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南京大屠杀不只是意味着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这场浩劫中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我们应该纪念而不是简单的记住,因为他们跟我们没什么不同。另外,也要让国人知道,在这场灾难中,中国人做过不屈不挠的抵抗。
  
  陆川:“为什么要拍《南京!南京!》?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支持我们走下的是,不希望大家回忆起这段历史时,只有40万的数据,而没有我们中国人的脸,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抵抗之城,不是我们编造的,而是真实的历史。我觉得一个民族很难期盼每次灾难来的时候都有救世主,我们的民族70年都是靠自己,我们民族的抵抗从来没有停息过。”
  
  陆川:“整个这个民族在被侵略的过程中间,它的抵抗,它的这种自我拯救,它的力量是很大的。他们挣扎过,可能软弱过,但在死亡的这座城市中间,他们最终都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尊严。也许很多人在半道上就死了,但是有些人是幸存下来的,至少那希望要幸存下来。”
  
  
  
  陆川是在贬低拉贝吗?
  
  请先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陆川贬低拉贝的目的何在?
  
  拉贝曾经救助过南京的百姓,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诋毁拉贝都不符合人之常理。除非有哪个导演丧失了思维能力,不然他不至于蠢到公然诋毁一个被中国人爱戴的外籍友人,让自己成为群众的公敌。
  
  陆川有必要这么做吗?
  
  陆川是谁?陆川是一个中国人,他更是一个有良知的想再现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导演。忘记历史就意味着第二次屠杀,陆川希望这段历史不要在公众记忆中消失,他所做的,本质上跟拉贝拯救数以万计的南京百姓是同一个事情。如果有一天,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随着时间而被人遗忘,这将是对南京那40万百姓的再一次屠杀!
  
  陆川想表达的是,拉贝帮助过中国人,但这不是全部。在日本侵略者的这场屠杀中,除了拉贝,还应该有别的一些人一些事。所以他没有用闪光灯聚焦拉贝。
  
  在《南京!南京!》中,陆川弱化了拉贝的作用,但弱化不代表贬损,因为电影要突出的是中国人的抵抗,就不可能面面俱到。拉贝值得肯定和敬仰,但是陆川更要表达的是这么多年一直被公众忽略的国人自己的抗争。
  
  所以,说陆川贬低拉贝是观众对陆川的误读。并且,不排除有人为了阻止中国人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而故意歪曲陆川的原意,用尽各种方法给拍南京大屠杀的导演都钉在耻辱柱上。包括后来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无论拍得多么的好,都会被人找出种种理由进行挑剔和非议。
  
  
  
  历史上到底是否存在角川这样的日军?
  
  想证明角川原型的人,拿出了魏特琳日记、战后多年有日军自杀的例子等来佐证。
  
  首先,你要知道,日本人天性悲观抑郁,日本的自杀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在于,日本连小孩也自杀。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自杀成习惯的民族,在战争结束多年后有日本兵自杀,其原因是否一定跟侵华战争经历有关无法确定,或许有其他原因也未可知。
  
  南京大屠杀期间存在良心未泯的日军吗?看过此片的幸存者纷纷表示,像角川这样有良心的日本军人,他们都没有遇到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负责人也说,翻阅了这么多年的资料,未发现南京大屠杀中有过类似角川的日军。
  
  据传,在魏特琳日记中,曾描写过日本兵释放过两个中国人的场景。这段话的真实性我暂时没法考证,因为手上没有《魏特琳日记》,而网上有很多传言恰恰是不负责任、随意捏造的。所以对此存疑,等有机会本人读过《魏特琳日记》再做结论。
  
  那么我对角川是否有原型的结论是:
  
  就算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有释放中国人的日军(大家可以想想一下这个渺小的比例);在战争中和战后自杀的日本人,也有。
  
  但是像角川这样在战时既释放了中国人,又自杀的日本人——没有。
  
  
  
  既然角川这个人物是虚构的,那么围绕角川讨论日本人的人性就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事实是,为侵华忏悔的日本老兵是极少数的,大多数日本老兵回忆起南京时更多的是类似甜蜜的回忆。几百万日军中,战后反思的也只是寥寥几个。而那点极少数的在战后才想到了反思的日本兵,二战时期几乎是丧失了人性的。
  
  或许陆川也考虑到了角川这个角色的可信度,所以特别设计了角川是一个基督徒,以和其他日军区别开来,说明在基督学校接受教育的角川和其他普通的日本人不一样。但即便是这样,也依然缺乏说服力。
  
  
  
  角川的自杀是崩溃不是忏悔
  
  根据上面的分析,角川这个人物是虚构的,现实中本不存在这样的日本人。所以本来这个问题无需再解答,但是因为网上对此的讨论很多,所以在此做个解释。
  
  关于角川自杀,有谢罪说,有忏悔说。但这些都不对。
  
  角川的自杀,跟赎罪没什么关系,跟他对中国人的愧疚亦没有关系。
  
  角川的自杀其实是精神的崩溃。
  
  有专家对电影结尾日本兵角川的自杀颇有疑惑,直问导演陆川“这是角川的忏悔吗?”。陆川回答:“角川没有忏悔,电影里也没有一个情节是表现他的忏悔,只是表现了一个日本兵在战争中崩溃的过程。”
  
  施暴者首先泯灭了人性,将自己变成野兽,作为侵略者的日本人玩火自焚,这样的死跟良心发现没什么关系。就如同练邪功的人走火入魔,痛苦煎熬,最终只有自取灭亡。
  
  如果说有谁是用死亡来完成自我救赎,那个人不是角川,而是唐先生。他在有机会跟着拉贝离开南京的时候,毅然决定将生的机会留给一个国民党军官。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唐先生人性的觉醒,也可以说是他对先前所作所为的一种赎罪。他在经历了内心的许多挣扎之后慷慨赴死,也完成了他的自我蜕变。
  
  正如陆川所说:“我(“我”指代唐先生)留下来不是为了救他(国民党军人),而是为了救自己。”
  
  角川的死是一种象征,日本人作为侵略者,看似威风无比,但未必上天就让他们安宁,一个罪恶者双手沾满了别人的鲜血,他怎么可能得到太平和安宁?对于角川来说,我干的事残忍到连我自己都受不了了,我不行了,所以我自杀了。但是中国人却还在忍受着,坚强的活着!这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对比,只是很少人看出这种对比。角川最后为什么要说那句“活着比死更艰难吧”?所有人都没有解读出这句话的真意——实则是感叹中国人坚韧的生命力!面对周遭无法忍受的环境时,选择死亡是一个很好的逃避,而只有选择生存的人才是有信念、有勇气的人。而日本人做不到,中国人却做到了。
  
  角川的自杀还有另一种寓意——预示着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必将覆灭的结局。而活下来的小豆子却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飘向中国每一个角落。
  
  
  
  关于片中一些不合情理的地方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一个现象,本片有争议的地方,也恰恰是陆川虚构的,在历史上没有原型的。可见陆川导演有时候过于天马行空。
  
  比如角川的角色没有原型,再比如日军入城的舞蹈,这些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再比如安全区打麻将,这被某些观众引申为中国人麻木,但实际上,这是陆川虚构的场景,当时拉贝的住所收留了600多个中国难民,并没有空闲余地来打麻将。在拍摄的时候,范伟以及其他演员都对此处提出过质疑。但是陆川有他固执的地方,听不进劝告。他认为这个场景很有必要,就像他坚持认为角川是合理的。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陆川的想象力太过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完全按自己的那一套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以致毁掉剧情:
  
  当被问到为什么一直要投陆川的时候,覃宏(和陆川合作过的制片人)马上接话说:“后边儿就不投了。” 谈起《王的盛宴》的失利,覃宏认为《王的盛宴》毁在导演没按剧本拍,“原剧本里虞姬是绝对女一号,后来怎么样大家也看到了。”
  
  
  
  我只想给那些围绕这些不合理情节夸夸其谈显摆自己多高深的人提个醒——
  
  既然角川是虚构的,日本人的人性从何谈起?
  
  既然打麻将是虚构的,你所谓的国人麻木又从何谈起?
  
  
  
  日军的入城舞蹈是想说明什么?
  
  这一段被网友议论的情节,又是陆川天马行空的产物,竟然是他做梦梦到的。
  
  虽然这一段舞蹈并不存在,但我还是来解读一下这段舞蹈想表达的思,还大家一个真实明白。
  
  一、异族文化在中国的废墟上舞蹈,这种精神占领的本质是么?
  
  关于前半句“异族文化在中国的废墟上舞蹈”,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一些人从这段舞蹈谈到日本人的整齐划一,团结一心,就未免可笑,也多少暴露了你的汉奸本质。(我不愿意轻易用汉奸二字形容人,但有些人的确是,所以我不得不。)你的低劣的汉奸本质还拿这段舞蹈为例,大谈中国文化如何处处不如日本。
  
  陆川说,这场舞蹈,是一个极端暴力的东西,在我们的废墟上,他们的舞蹈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占领。
  
  注意,陆川是说异族文化在中国的废墟上舞蹈,但是陆川可没说这个异族文化就比中国文化优秀。
  
   “这场舞蹈实际上我觉得是一个战争中的侵略的一方对被侵略一方的精神或者文化上的一场屠杀,它是用一种精神控制的方式屠杀着战争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一个零部件,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战争机器。那么这架机器其实同时也在被侵略者的、被占领者的废墟上,对他们(被侵略者)进行的精神和文化的一场屠杀。”——陆川
  
  精神和文化屠杀,什么意思?这是在说明日本侵略中国的本质——不是占领中国的土地,掠夺中国的财富这么简单,他们更要毁掉中国的的文化、中国人的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将中华民族亡国灭种,让中国人失掉自己的文化血脉,找不到自己的根。
  
  这才是异族文化在中国废墟舞蹈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某些人衍生出来的日本文化比中国文化优秀,谈到文化,日本人很会包装自己,处处以保留中国文化而自居。但是现实的日本看看,一个一心想要脱亚入欧(日本人自认为是西方人)、全盘西化的国家,还谈何保留东方文化?
  
  早期的日本照抄中国文字,学来汉字的偏旁部首,所以日文看上都有如虫蚁、断肢残臂,现在西风盛行,日本又在日语中大量引用英语外来语,这是一个连文字都不会自己创造的国家,谈何文化?
  
  日本所谓的保留中国文化只是徒有其表,中国文化的内涵,仁义、道德、慈悲、善良、宽恕,敢问日本人学来哪一样了?
  
  正如美国巨富约翰.D.洛克菲勒所说:“日本人除了复制别国科技外一事无成,它何曾独立为世界文明作过贡献,充其量只是个工匠型的二流民族而已”。
  
  真正优秀的文化是像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华夏文明远播四海,万朝来贺,而不是像日本那样用武力胁迫使人屈服接受。
  
  二、日军入城舞蹈与当今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是一脉相承的。
  
  《南京!南京!》里的这场入城仪式和当今日本政界、军界、民众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何其相似,它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行为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上的表现。
  
  七十多年前,日本人彻彻底底地失掉了人性。直到今天,他们的后辈没有做出真诚的忏悔,而是继续着类似当年战争的行为。
  
  看看现在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所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不应该放松警惕。
  
  三、“战争机器”是什么意思?
  
  陆川喜欢把战争比喻成机器,网友也喜欢引用陆川的这句话。战争一旦发动,就像机器一样开动起来。什么意思?
  
  机器,它之所以能运转是因为它全身有各种各样的零件,它运转的时候全身的每一个零件都在运转,如果有哪个零件损坏,停工,那么这个机器是发动不起来的。所以说日本侵华的战争,是一个全民性的侵略战争。战争发动,所有日本人都参与,都跟着动。如果没有日本百姓的支持,光凭几个军国主义头子是不可能发动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战争的。没有日本的全民参战,这架战争机器是无法启动的。
  
  
  
  小豆子和被放的士兵最后为什么要笑?
  
  看过《黑鹰坠落》的人都知道,美军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遭受了严重损失,死伤众多,经历了着名的“摩加迪沙长跑”,当他们成功地逃离了那里,安全回到营地之后,几个士兵露出了笑容。那么,人们是否应该质疑这种笑容?
  
  小豆子和顺子的笑也是这种笑。我们可以理解为劫后余生的笑,死里逃生的笑。这笑里包含着一种对生的渴望,这是生命的本能。它既不意味着开心,也不意味着任何情绪。它只是一种释放,是每个人生命里最原始的东西。这种感觉大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在此情此景中有笑,是合理的。
  
  
  
  日本人怎么看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关于日军侵华的电影拍了不少,很多人看到日本演员来参演,便会说:看,日本人也有正视历史的。但是要知道,此历史非彼历史。
  
  “我觉得角川他们这一票日本演员,对参与(拍摄)这个事,他们心里的这种接受度,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他是接受这个事实,基本事实,但他有所保留。”陆川 《杨澜访谈录》
  
  包括与姜文合作的日本演员,“《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中有几位日本演员,他们以前看过我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很想和我合作,报酬都好商量。但是看了剧本以后,他们有抵触情绪,拍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发生辩论。这批30岁左右的日本演员代表着日本的中坚力量,通过这部电影,我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一些比较极端的想法。”姜文。
  
  也就是说,即使是被我们认为最开明的、敢拍这类电影的日本人,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的接受也是有疑虑的,也不是像我们想的全盘接受这个事实,更不用说普通的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态度了。
  
  所以有些国人总是一厢情愿,说日本人也有承认这个历史的。恐怕,绝大部分承认这个历史的日本人,所承认的也并非是中国人眼里的真实的历史,而是被修改过的历史。
  
  
  
  最后,我想说五点:
  
  一、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影评?
  
  因为在中国的网上,总有一些人,如我上面所说,可以把他们称之为汉奸(绝不冤枉),他们写了很多影评来误导中国人,诱导中国人对片中一些情节做出错误的理解。不光是这部电影,包括《金陵十三钗》和其他一些电影。另有高叫着“撕开伤口撒盐”等种种言论,想尽一切方法阻止国人拍摄和观看这类揭露日军暴行的影片。
  
  二、如何评价陆川?
  
  关于《南京!南京!》,这是一部诚意之作,我丝毫不怀疑陆川的诚心。但是限于导演的经验和能力,导致片中出现了与历史不符的情节和人物,看完以后对该片产生质疑是很正常的,因为角川确实不合情理、不合历史。用一句玩笑话来说就是角川的做法有点像“干好事未遂”,导演安排这个人物过于牵强。
  
  但是也不必对陆川过多苛责与谩骂。正所谓他想办一件好事,最后却没办好。
  
  不管怎样,《南京!南京!》唤起了中国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南京!南京!》也站走到了世界,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所以,这个电影有它的意义和贡献。
  
  三、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真正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所有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都是片面化的,并且中国导演都爱犯一个通病,在屠杀里为日本人找人性。
  
  《栖霞寺1937》只集中在一个寺庙,几个和尚;《南京1937》又来给中国人安排一个日本妻子;《金陵十三钗》集中在教堂和几个妓女、学生;《五月八月》是战争中的孩子,而且是从侧面拍的战争,但是我反而认为这部电影比较客观。本来《南京!南京!》应该成为最接近历史的一部,可惜,陆川临时变阵,导致整个电影最根基的部分出了严重错误。
  
  依然用姜文的话来评价为日本人找人性的做法:“我很反对那些伪人道主义的作品,就是非要体现出日本人也是爹生父母养的不可——要清楚,他们是日本的爹、日本的娘养的……在对中国的这场战争中,日本人丧失了人性。我不希望大家误认为,我以另一个角度拍抗战就抹杀这些,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的。看以往有些作品在这个方面混淆了,我很不舒服。因为他们往往在替日本人谢罪。这种作品的毒害是很可怕的。”
  
  中国应该有很多的,像陆川、张艺谋这样有责任心的导演,来拍摄这个题材的电影,完成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四、如何看待日军侵华
  
  到现在为止,似乎所有人都把日军侵华当做一场战争来看。可是我告诉你,这不是一场战争,这是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的灭绝。并且,这样的灭绝行动不会停止、还会发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谁说和平年代没有硝烟?谁敢保证战争不会再次发生?
  
  五、如何看待日本人?
  
  这里我就给大家推荐两篇文章,写的很好,看了之后你就明白了。

《南京!南京!》的所有疑问解答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南京!南京!》的所有疑问解答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南,解答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