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催眠大师》唯有自我救赎

影视台词 > 影评 > :《催眠大师》唯有自我救赎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催眠大师》唯有自我救赎的正文:


   从《人在囧途》开始,徐峥的电影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家的视角,他的演技日益精纯,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大部分电影,如果要谈及我的感受,无疑情节才是最大的情绪制造者。
  
   以前听说某个姑娘她妈对于她以后择偶的要求,第一点就是小伙子不能来自于单亲家庭。我听此,深以为然,而且庆幸自己至今都处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尽管偶有不睦,但我也心满意足。我赞同姑娘妈妈的想法,是因为我也觉得童年或者年少时候的某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当然是指一些消极的经历——会在这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一些微妙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对人格造成重大影响的往往是一些特定的事件或者时间节点。
   也许我们会在慢慢成熟过程中,对过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一点成人化的解释以图来稀释这些关键事件的影响,例如自己持家后的艰辛不易让自己理解小时候父亲总是酗酒打妈妈砸东西这些行为。但是可怕的是,对于很多对自己人格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我们已经无法记清甚至全然遗忘了。
  
   今天看到一个天秤姑娘在朋友圈里说自己是一个敏感的人,其实很有感触。尽管自己一直以和善逗比形象出现,为人处事也不乏圆润自信,不过性格中的诸多缺陷,也是自己能够感受到的。所以有人特别痛恨自己性格缺陷却又自己无法改变的话,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性格问题倒还好说,但是人生经历中更多的一些突发遭遇,对于承受能力哪怕就差一点点的人来说,就能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而且这种阴影不是以缓慢的性格塑造为结果,而是以另外一种激烈的思维冲撞的形式一直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这种冲撞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使人产生了更可怕的行为结果,比如这个电影里的自我残害。
  
   也许心理学不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而诞生的,但是心理学从诞生那天起,就可以被我们用来解决心理问题,而其中,催眠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手段。
   尽管这部电影和《盗梦空间》在表达的主题上截然不同。然而,在构思上的伟大程度,我认为《催眠大师》一点都不输于前者。催眠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很多人对催眠都想跃跃欲试,但这个电影已经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禁区——催眠与被催眠。
  
   自古医者不能自医,如果一个心理治疗师自己出了心理问题,那谁能帮他?
   徐峥作为一个催眠师,熟知催眠的每一个流程细节,他试图向其他催眠师求助但是根本无法进入情境,他还试图对着自己催眠的录像让自己被催眠修复,无论什么途径都无济于事,直到一个以心理病人形象出现的催眠师来到他的咨询室。在一个团队的策划下,徐峥终于一步一步进入别人的催眠过程,在这次催眠里,被他压抑着的一切记忆终于慢慢浮出水面。
  
   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次催眠是成功的,但在我看来,这次催眠只是让他把那部分记忆拿出来而已,只是一种疏导,真正要想完全恢复,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
  
   “没有人能原谅你,除了你自己”。
  
   想要逃出这个牢笼,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我救赎。我不知道每天有多少人活在胆战心惊之中,比如担心自己无意中得罪领导而害怕被穿小鞋,比如没有给朋友给予足够的帮助而担忧被非议,比如没有完成亲近的人对自己的期望而害怕见到那失望的眼神,不一而足。
   对于未来的生活,我们能肯定的是自己会一直犯错,但是我们不确定的是自己是不是一直都能被原谅。
   有时候,就算我们被告诉得到了原谅,我们也会把这句话听成对我们过错误的提醒。事实就是这样,人如果一直为以前犯的某个错误而耿耿于怀的话,结果就是两种——一种就是活在日复一日的自怨自艾之中,最终活得一潭死水;另外一种则是发发狠,默默承受压力通过各种努力让别人原谅自己而最终实现自己原谅自己。
  
   本片是以发散的结尾收场的,没有说徐峥最终有没有走出这个阴霾,但是我衷心希望他能够结束画地为牢最终能够实现自己救赎。而且作为一个志于天下大同的人,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救赎。

《催眠大师》唯有自我救赎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催眠大师》唯有自我救赎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催,救赎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