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罗生门》善与恶的边缘

影视台词 > 影评 > :《罗生门》善与恶的边缘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罗生门》善与恶的边缘的正文:


   有的人在名画面前可以站立几个小时而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有的人却只顾着和名画合影以便向朋友炫耀到此一游后便匆匆离。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多说也无用。 这只是写在前面的话,和影评什么关系的哈,大家心里明白就好。(没看过电影的千万不要看下面的内容!!千万不要看!!)
  
   黑泽明的电影总是给我最深切的震撼。罗生门,所有人都在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而讲述着谎言。由于已经观过次部电影全貌,所以自然可以对罗生门讲述的故事做一个大概的梳理。
   行脚僧人未犯下任何丑事,并且不愿相信在公堂上看到的一切。“这比地震、火灾、海啸,都可怕的多”,“人!到底还能不能信任了?”。流浪汉相对于其他四人反而是最豁达,最敢于承认自己的自私自利而不加掩饰的人。余下四人都在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而说着利己的谎言。
   强盗(多襄丸)说,自己本不想杀掉武士而只想搞他的女人,但强暴女人之后女人挑唆二人决斗,于是自己割断了武士的绳子并与之大战二十三回合将其杀死,无比地光明磊落,但事后女人却不见踪迹。
   女人(武士的妻子)说,自己被羞辱后无比羞愧,伏地痛哭,而强盗却夹带着丈夫的长刀逃之夭夭。自己抱住丈夫祈求他的安慰,但丈夫却对自己投以鄙视的目光,顿时,娇小柔弱的自己因为无法承受丈夫的无情而晕倒。醒来后丈夫居然已经死于自己的短刀之下,自己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也是毫不知情。
   死后的武士借女巫来说出当时的情况则是这样。强盗问询自己的妻子是否随他离开,妻子心甘情愿地答应后却要求强盗杀死自己。强盗出于愤怒将女人踩在脚下,并询问自己如何处置。此时的自己已经宽宏大度的对强盗产生了宽恕之心。自己松绑后望向短刀上泛出的阵阵寒光,寻死之心大起,便自行了断。但他补充道有人拔走了身上的短刀。
   但这三人的口供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而作的谎话。考虑到三人都是案件的当事者,所以见到案发现场的樵夫所说的情况实则可信度最高。樵夫所说为,强盗恳请女人随他离,女人无奈之下解开丈夫的绳子暗示二人决斗。武士认为女人受到玷污,便不愿为之战斗,假仁假义地斥责了女人并将其抛给了强盗。强盗此时也是假惺惺地说起了女人贪生怕死的坏话并欲一走了之。愤怒的女人终于爆发,她痛骂两人作为男人却胆小如鼠,令人羞愧。两人出于被女人道出心中所想无奈地进行决斗,而决斗过程中两人也是畏畏缩缩不敢奋力迎敌。最终强盗杀死武士,女人出尔反尔,逃离现场,强盗则是悻悻地离开。至此樵夫的证词结束,由于这三人的种种行为均与樵夫本人没有任何关系,即无法说明樵夫本人是否犯下什么丑陋的行为,所以关于这三人的叙述中,当属樵夫的这段最为可信。但从后述剧情中可以知道樵夫偷窃了女人的短刀。所以事情的全貌就以樵夫所作的叙述再加上其偷刀的事迹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比真是的情况与这三个当事人的证词我们可以看出武士假仁假义、胆小如鼠,面对玷污自己女人的强盗不敢应战、畏畏缩缩。女人虽为受害者,但却挑唆两人决斗,间接地导致丈夫的死亡,并出尔反尔,逃离了强盗。而强盗也是敢做不敢当,在听过武士的话后却要抛弃自己本想要带走的女人,在决斗中也显得胆小怯懦。所以武士在供词中丑化女人,美化自己和强盗,并凸显自己的重情重义,自行了断。女人在供词中凸显自己的较弱无力,丑化丈夫和强盗。强盗并未在证词中刻意丑化旁人反而美化武士,这样才能凸显自己的光明磊落和骁勇善战。
   至此,我们对影片的大致脉络已经梳理完毕,但罗生门并不是一部悬疑推理电影。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得发出和行脚僧类似的疑问“天呐!这人,还能不能信任了?!”。反观对人自身的洞察相对最为深入的流浪汉这样说“我看人呐,对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就忘得干干净净,而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谎言倒是记得很清楚呢!这样让人心里踏实嘛”。这无疑是对人性的一次血淋淋的剖析,残忍地把事实摆在你面前,让你大喊着“不!我不相信!”的同时却又对它深信不疑!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我们不得不接受它。但是,黑泽明在最后给予了我们一丝希望。那个婴儿,婴儿的啼哭唤回了樵夫的善。
  “我家有六个孩子,再多一个也就是那样的苦了”
  “对不起,我错怪你的好心眼了”
  “没事,我连自己的心眼实什么样子也没摸透啊”
  行脚僧人释然了,看到这里的我也释然了。
   至于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我更愿从人性本善作为思考的出发点,不仅是因为这让我感到心安,也是因为人性本恶无法解释樵夫的善举。人性虽善,但善与人要生存而必须采用的斗争手段相遇就产生了善与恶的矛盾。为生存而必需的自利行为有时会与人性深处利他的所谓的善的本性相冲突,而人对于素未谋面的人总会有着不可不怀疑的警觉,这种天然的警觉是通过自古不断的生存斗争而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遗传下来的本性。所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善与恶的矛盾是必然的。在人性的数轴上,正无穷大一端标记着至善,负无穷大一端标记着至恶,至善至恶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存在着一个处于至善至恶之间的临界。在临界的右端,即靠近善的一端的事情会导致人做出善举,在临界的左端即靠近恶的一端的事情会使人做出恶的事情。就好比偷窃刀子并未越过樵夫的临界,所以樵夫就会做偷窃刀子的事情;婴儿的啼哭越过了樵夫的临界所以樵夫就会做抚养弃婴的善举。在临界向恶的方向存在着一段因人而异的距离,在临界和这段距离内的恶事是人们不愿承认的自己的恶,所以当提起这段距离内的事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的用谎言来掩盖。所以这段人们不愿承认的距离就代表这自利的谎言,而这谎言的作用无非是使别人相信自己的临界更趋向于恶,即自己为善的可能性比真实的情况要更大。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力使自己的临界尽可能地向恶移动,但不是用谎言的方式,也许这才是黑泽明想向我们展示的罗生门。
  
   其实我觉得这个并不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影评,充其量只能算是罗生门带来的一点启发吧

《罗生门》善与恶的边缘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罗生门》善与恶的边缘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罗,边缘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