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科伦拜校园事件》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科伦拜校园事件》观后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科伦拜校园事件》观后感的正文:

   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
  1999年4月20日,两名青少年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的伦拜中学,枪杀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接着自杀身亡。案件轰动全美,三年后,由迈克尔摩尔执导的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上映。
  真实比一切力量更强大,当它作为描述世界的真实影像出现在本身生活这个在世界里的人们面前时,承载的功能是传递,是思想,也是铭记。迈克尔摩尔自觉的担负起这个责任,他选择做些什么,不让发生过的事白白被流走和遗忘。这也是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立影像,之所以带给观众思考和关注的特殊价值。
  影片以一组并列镜头开始,美国公民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各司其职,有规律的生活着。就连这个国家第无数次对其他国家的轰炸,也如此有规律的进行。犀利的开头决定了电影整体的格调:建立在客观真实上的主观倾向,怀疑论,和随处都能嗅到的讽刺味道。
  紧接着,迈尔克摩尔以头戴鸭舌帽,身穿休闲装的典型造型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的首要任务,是对引发这场罪恶的武器做一个获取途径的实验和证明。手持摄像的跟踪拍摄,记录下他得到枪械的一整套简易途径:只要提供无需任何证明的简易个人信息,你就可以在美国得到一把属于自己的枪支。他拿着新得到的武器走出银行时,背景音乐胜利而喜悦。美国公民普遍认为拥有枪械是对自己和家人的有效保护。他采访当年轰动一时的制造炸弹惨案经历人,对方的语气中有一种对政府明显的不信任和危机感。“我用我的笔,因为他有时候比剑更有威力,但人们总是应该有一把剑来借用,以防笔失灵的时候。”他走访大型武器生产工厂,步步为营的提出制造导弹和利用导演酿成悲剧的矛盾性设问。他用多种方式,解释事物不可避免之原因。
  导演迈克尔摩尔,担任了这部电影中的多重身份:整体的建构者,购买枪支的亲历者,叙述常识的讲述者,对站在任何一边、任何一个角度人物的采访者,以及体验者和探究者。
  
  是什么造成武器导致的伤害频发?
  一连串历史画面的混剪,让我们见识了导演真正的艺术功底。画面上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用武力对付别国以及支持暴力侵略,导致对巴拿马、伊拉克、苏丹等地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这段画面,以9.11事件轰炸双子塔的画面结束。他重视同类素材并列剪辑的力量,因为当洪水来临时,没有一滴水会认为这其中有也有它的过失。表面上看这与发生在科伦拜中学的惨案毫无联系,前者是一个国家的军事侵略,后者是社会秩序失衡的后果。但迈尔克.摩尔不这么看,他把这些看似无所关联的事放在一起,让观众思考其中的必然联系,甚至叫政府为之尴尬。一个用武力和导弹对付别国的国家,最终也收到了武器的回馈。
  另外,这也是对美国持械自由原因的一个侧面解读,人们之所以携带武器,是因为恐惧被害。人们之所以恐惧被害,是因为他们的国家,曾用这样的方式伤害过别人。政府会把杀戮的成绩刻在飞机上以示纪念,当他们以战争为夺取胜利的手段,以战争的胜利为荣誉时,可曾想过自己的公民,早就长久笼罩在这样的恐惧中得不到释放.。从而不断的刷新着本国的谋杀案数量。
  与这段画面有对照的,是电影中那段介绍美国历史的动画。这在科伦拜的电影中堪称神来之笔。公民的恐惧感不仅来自于美国侵略别国的天性,还来自于历史上种族主义带来的冲突。这种冲突时至今日还未消弭,媒体官方通过信息筛选把对黑人的不利传递到公民的耳朵和眼睛里。存在着绝对的自由吗?即使是在时时宣称自由的美国。
  
  他走上街头,向人们调查惨案接连发生的可能原因。摇滚,电影,游戏,电视,毒品...公众最终把责任推倒一个摇滚歌手的身上。讽刺而荒谬。迈克尔为自己和社会出了一道证明题,而后抽丝剥茧,逐渐推翻每一条论证。仍旧把思考的权利保留给观众。他用夸张的数字,激昂的音乐,喜剧的表达方式,对每一个看不清面孔的脸含蓄有力的责问,你们说的这些东西,别的国家难道就没有吗。
  电影涉及到了是自纪录片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作者预设立场的正确与否,如果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测创作作品,那么影片是否还算是一个合格的艺术品。任何人都能察觉出来导演对持有枪械的怀疑态度,这样,真的是一个导演应该在作品中表露出来的吗。
  这样的问题,我也迟迟得不到答案。但我喜欢电影里那种不藏不掩,又很难找出绝对主观言论的感觉。他清楚纪录片导演的职责,利用影像间的排列组合,音乐和画面结合的戏剧性基调,解说词的贴切形容,建构了一个只属于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风格。他并没有公开在电影的任何一个镜头里大张旗鼓的说:“我反对公民自由持有枪支。”或者“这是不对的。”之类的导向性言论。而是用他的摄影机,给所有人制造使其反思的空间。他也没有一开始就像个规规矩矩的纪录片一样先用大量时间讲述这个片名中涉及到的惨案,电影放到一半,他开始回顾过。观众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才能保持对现实的警惕和思考。
  没有人扮演任何人,甚至没有场景再现。镜头穿过案发现场,从大门到教室,沉重的摇晃着。广播里惊恐的声音和哭腔是除监控外最真实的记录。当现场一片狼藉和混乱时,画面定格,音乐停止。迈克尔.摩尔强制观众从杀戮中清醒过来。下一个镜头,却是支持枪支的集会。赫斯顿作为枪支协会的主席,在科伦拜校园事件发生后的十天,出现在这座城市。义正言辞的,支持每个公民都享有拥有枪支的自由,如此讽刺。
  科伦拜事件发生后,学校对预防工作做了相应的动作。因为染发,折手枪而被退学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科学的危机策略,硬生生嵌在了这个以强大和自由着称的民族里。终止和有效控制暴力事件发生的唯一办法,难道仅仅是限制学生们的自由,严格规定他们的着装,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利吗。你不从根源上发现问题,问题就自根源跑出来找你。
  如果说有一件事情比生命的消亡更悲剧的话,那就是这种消亡的无意义。
  所以当后来的六岁儿童枪击案发生后,你可以明显看到迈克尔的愤怒。他努力保持着礼貌,反问当又一次案件发生后继续进行支持枪支演说的赫斯顿:“你不觉得应该对那个孩子道歉吗?”
   他决定别的国家寻找答案。在同时有着不安全因素(摇滚、电影、游戏、电视)的加拿大,超市里随时能买到弹药,却人人夜不闭户,因为他们不时刻心存恐惧,在这个事事讲求和平的国家 ,公民除了拥有人权,还拥有钱买不到的安全感。
  一个民族的恐惧根源,来自于这个民族的天性。所以当美国沉浸在好战的快感中时,民众慌了。他们迫不及待的,追求从武器中得到保护。保护意识一层层上升,被动反抗就有可能转化成主动攻击。
  
  电影用三分之二分析问题,用剩余的部分解决问题。科伦拜惨案中生产弹药的公司在迈克尔吸引的媒体施压后承诺不再继续生产弹药,赫斯顿最终没有对死者道歉。
  迈克尔把又一次枪击案中的受害人照片,轻轻靠在赫斯顿别墅里的石柱旁。
  低着头,离开了。
   照片上的小女孩,露着她无比灿烂的笑容。/

《科伦拜校园事件》观后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科伦拜校园事件》观后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科,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