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天才的爱情,世俗的关系

影视台词 > 影评 >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天才的爱情,世俗的关系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天才的爱情,世俗的关系的正文: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简直是给了女性主义崇尚者们一记当头棒喝。被众多女性当做先驱与标杆的波伏娃却被另一个男人影响了一生。而当萨特除存在主义学者的外衣,就好像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用“偶然的爱情”这个蹩脚的概念就束缚了波伏娃的一生。不知导演这样塑造是出于对萨特的鄙视还是对女性主义的嘲讽,将波伏娃置于影片的焦点之下,让她总是带着一种惶恐的表情,用混乱的时间线串起了她的情感生活。
  
  电影描述的是波伏娃近乎一生的感情经历,和她与萨特之间那些被人揣测良久的往事。对于这对历史上伟大的情人和永远的伙伴,影片用近乎残酷的手段,将他们打回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过是一个风流的男人和一个被他捆绑了一生的怨妇。
  关于这种“哲学家的爱情模式”,在当今社会似乎也并不罕见。在Facebook的个人情感状况设置中,有一栏选项是“开放式的交往关系”,于是抱着一丝好奇,我翻遍了几百个好友,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人公开了这个选项。或许因为这本来就是个难以令双方达成一致的条款。反观《花神》中波伏娃与萨特的“爱情”,也许就是这种“开放式交往关系”的前身。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波伏娃怜惜又仇视一切被男人压榨和奴役的女性,她自然也藐视婚姻与生育的价值,因此她接受萨特关于爱情的选择,爱对方,同时又不剥夺对方爱别人的权力。这听起来似乎非常合情合理,也似乎比那些以结婚生子为前提而建立的关系要纯粹的多。萨特与波伏娃的关系以爱情为基础,却不需要以忠诚为前提,更不会以结婚为目的。这似乎是世上所有花心男人的乌托邦。于是两个人别扭一生的关系就这么开始了。说他们别扭是因为无论萨特还是波伏娃,都没有能在这种开放式的交往中克服对彼此的占有欲。萨特是风流的,但这不代表他不想占有,相反,他为能完全占有波伏娃的心而感到骄傲。在影片的最后,面对起身离开的奥尔格林,萨特表现得像一个吃醋的年轻男孩,急切的希望在情敌面前证明波伏娃对自己的一片深情。他说“过来,海狸,听摄影师的”,语气中满是自信和骄傲。如果说萨特对波伏娃的心态是占有,那么反过来,波伏娃的心中则充斥着女人所特有的嫉妒。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以波伏娃为首的女性主义者强烈反对世俗将女性定义为“第二性”,他们呼吁女人不应为身体所禁锢,无论结婚,生育,工作,都应遵循自已的意志。因此,在电影的一开头,波伏娃便以与世俗决裂的态度来表达了她不为男人和家庭奴役的信心。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高度解放的个体,她接受了萨特的爱情模式,但始终无法克服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嫉妒。萨特与波伏娃是相爱的,但却希望用一种新的爱情模式证明或者诠释更多的东西,他们不断挑战着彼此和自己,最终收获的却是落寞与无奈。
  
  电影海报中,萨特有着作为当代学术界焦点的神采飞扬,而波伏娃眉头紧蹙,手臂被萨特宽松地环绕着,却又无法逃脱。这就好像他们的关系,即使有着女性主义者的坚定和固执,波伏娃最终还是不自觉地被萨特的理念所定制和禁锢。在《告别仪式》(Adieux: A Farewell to Sartre)中,她说“他的死将我们分开,我的死也不会使我们重聚”,却又在死后跟萨特这个永远的羁绊长眠在了一起。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天才的爱情,世俗的关系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天才的爱情,世俗的关系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花,关系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