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消失的爱人》重口味心灵鸡汤

影视台词 > 影评 > :《消失的爱人》重口味心灵鸡汤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消失的爱人》重口味心灵鸡汤的正文:

  “敲碎头颅,妻子,问题。。。。。。”跳过一段似幽默似悬疑的心灵独白,打印上片名《消失的爱人》,电影起始于一组游离的碎片场景,动中的节奏,静中的布局,就像男女主人公生活面目的血与肉,在静谧的清晨呈现出仍在酣睡的未知状。随后进入时间秩序中,差五分七点,十点半,男主人公尼克进入近景近镜头里,他远眺,仿佛对屏幕外的看客有话要讲,遵循小说中他的口述模式,电影故事里的一场阴谋在他的世界炸开锅。
  
  尼克的妻子艾米失踪了。这样的结果提前登场,我不安分的想象力细胞开始出来活动。是死?是活?为什么会失踪?尼克与艾米有怎样的恩恩怨怨?是尼克杀的?艾米设计了尼克?总有人会死的,死的那个人是谁?结果怎样?问题实在太多,拖着问题的行李,脑子里的思绪一边战斗着一边行进。可是,如果读过小说,这些问题便不再是问题。抛下疑虑,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由大卫芬奇营造的视听体验环节。
  
  《消失的爱人》不同于一般的悬疑故事,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要娓娓道来,是必须借助蒙太奇手段,来赋予整个故事必须拥有的神秘、自由、悬疑、有序的特征的。时间点、寻宝游戏、日记这三条叙事线索交错同行,把一个故事讲出了多棱镜的奇异效果。观者不停地凭借看到的一面镜,推测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人物的定论也在反复摇摆。
  
  我在想,如果摆脱小说里隐约点缀出的有关艾米的精神分析线索,不理会艾米的成长背景,把尼克强调的有关“被父母塑造出完美神奇的艾米”的论断抹掉,无视艾米半真半假抱怨出的完美是谎言,粗鄙是真相。剧中所有问题的症结便是金童玉女婚后柴米油盐综合症。纸婚、棉婚看来还在保质期内,五年后,婚姻生活来了个大颠覆,像塞在冰箱里的过期食品,包装完好,里面却在发霉腐烂。若改正七年之痒就更能引起东方观众的共振了。然后做个总结,“都怪尼克”,叫他不忠实于婚姻,叫他吃软饭,叫他理亏还玩冷暴力,叫他拥有美国式凤凰男情结。。。。。。接招吧,血的教训,好好长长记性。
  
  事实上,电影真要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个方向立意,大卫芬奇自己都会尖叫发狂,《消失的爱人》更倾向于《革命之路》上的人性探索,他比萨姆.门德斯冷静细腻,他除了喜欢炫丽中甩上浓重的晦暗色之外,更喜欢看到疯狂扫荡出的“破坏力”。而《杀戮》那种生活之水的沉淀绝不是他的菜。他始终要走“精神解析”的玄学之路。
  
  电影在推进中,用艾米端庄与粗俗的造型变化透露了一个秘密,艾米拥有偏执双面的反社会型人格。而尼克也不例外,他的双面表现为隐性,以被动、怯懦、冲动、善变、急躁等等负面性情隐藏着另外的渴望刺激与疯狂的面目。显然,艾米与尼克是天生的一对,就像邦妮与克莱德。
  
  你看,艾米研究性格学还给杂志写稿出测试,她学以致用,三个男朋友,到她手里没一个是幸运的,几乎把她“挚爱”的尼克研究的体无完肤了。尼克也不逊,他在男性杂志里教男人怎样成为更好的男人,自己是要吃“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小灶的,父亲送养老院,自己霸占了老宅,搞师生恋还是最低级的有妇之夫摧残小萝莉。艾米与尼克真是棋逢对手,对不住男主角的是,这次让他发扬风格占了下风。
  
  是谁说过“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里的各种野兽?”总之复杂难说尽的,而且越说越晦涩,还要借助心理百科大辞典。所以,有画面感,有想象空间,谈起来轻松愉快的还是如何搞定夫妻关系这一话题。只是到了《消失的爱人》这里,话题生猛了。它熬了一碗重口味的“心灵鸡汤”,碗里映照出云蒸霞蔚,碗口外还郁蒸出浓浓的血腥气。
  
  村上龙的小说素以蛊惑人心的邪魅之形盘踞于读者的精神花园,他的文字就像蛇信子,会悄无声息地吞噬掉飞旋在他周围的试图探索神秘世界的生灵。他的“黄玉戒子”救赎不了《堕落东京》,引起的哗然反响却是凶猛的,那些埋头于地下世界的SM爱好者仿佛找到了抬头迎战的“艺术土壤”。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绝不是越狱体裁的鼻祖,却有足够的资本做代言。它的影响力从一纸幕布的光影世界侵略进硬生生的现实社会。(电影www.diudou.com)在世界各地,总有一些身陷囹圄的亡命之徒,他们把“肖申克的救赎”临摹在脑门上,在凿壁挖洞的实际操练中,视抢回自由把墨西哥小渔村变成自由乐土的安迪为他们的信仰,彻底混淆了虚与实的模样。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系列就更不用说了,从最初受到黑手党的阻挠,到顺利完成电影,除了真实再现,它具象的黑帮哲学已经成为黑道弟兄们自我标榜的依据。
  
  电影《消失的爱人》,或许也会拽着吉莉安弗琳的畅销小说的纤绳,把一种看似“行之有效”的婚姻警示录做成海报贴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幕布上。对围城内的女人,特别是那些遭遇不幸婚姻的女人,就像“求生小册子”一样有实用性。婚姻内,男人出轨,那么他在贪恋刺激的同时,要小心天罗地网的设计了,偷欢是需要成本与代价的。说不准,哪个角落里的某位悍妇被《消失的爱人》点拨,正在按图索骥寻找她与婚姻的出路。
  
  当然,背叛婚姻玩火自焚的戏剧故事里,有《致命吸引力》那样被情妇玩弄于鼓掌所留下的心有余悸,也有《消失的爱人》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进化版“正室复仇记”。然而,《消失的爱人》显然是更具有威慑力的。这样的“复仇”版本有了升级后的新程序,修补了漏洞,战斗力自然是值得期待的。
  
  除了爱,用婚姻搭建悲剧的牢笼,能让观者有实实在在的换位感受,表面化的所谓“不幸的已婚女人”她的所有的疯狂也就更具有说服力了。婚姻是个蜗牛背上的壳,要修复漏风漏雨的壳,就是要修复扭曲停滞的“爱”,所以小三小四不是打击的重点,当初的新郎新娘后来的负心汉与碎心人,他们才是决斗的主角。
  
  公众人物的身份设定,使两个人之间的较量轻而易举地触动了信息时代敏感的神经末梢,男女主人公在角力,社会必然在旁围观,在推波助澜,在影响世局。整部电影3个小时,一直都在挖一个致人于死地的坑,电影一改传统的叙事焦点,不问缘由不寻结果,只专注于“挖坑”这一计划,对“挖坑”这一过程做了细致周密的部署,对“挖坑”这一动作也做了具体到如何操作的指导。这些作为《消失的爱人》的精髓,注入进大卫芬奇的电影里,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的。
  
  处女座的大卫芬奇,若性格上真有星座学所谓的完美化与强迫性,在我看来,这些特点反映于大卫芬奇的电影作品,虽没有鲜明统一的风格概念,他不偏执于悬念,也不偏好色彩性格学,不苛求一味的宏大华丽,也不仰仗蒙太奇手法,但他的选材的确是有他所理解的统一高度的,他的电影画面有一种能感知的“质感”,那是独属于大卫芬奇的。
  
  他镜头里的颓废,绝不是毒品针管马桶,而是附身金属、哥特、朋克文化的艺术气息,绕过蹂躏肉体的反社会的墙,走向反人类墨守成规的精神世界。再说他镜头里的犯罪,一定是把故事里的犯罪这件事搞成艺术博览会中的某个特色展厅状,零散的、细碎的、精致的犯罪线索组合成一个个值得把玩的艺术品,贴着大卫芬奇的标签。
  
  再说大卫芬奇眼里的演员,或许没人告诉他,但在选演员角色方面他绝对有双慧眼,这也得益于他不俗的鉴赏力,挖掘出演员自身的表演潜力,“调教”出优异的演技,这方面他是有超越同行的超能力的。早前的不提,就拿《消失的爱人》中男主角本.阿弗莱克来说,之前的金酸梅奖也不算太冤他,《逃离德黑兰》算是交了份及格的卷子,但也要归功于“大胡子妆”。而《消失的爱人》简直是他的“重生”涅盘,让他有此番收成的幕后推手就是大卫芬奇。另外,罗莎曼德.派克给了我太多惊喜,画面里的她,就像是被大卫芬奇点燃的一支燃烧着的烛火,摇曳着,释放着灵动的光。

《消失的爱人》重口味心灵鸡汤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消失的爱人》重口味心灵鸡汤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消,鸡汤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