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浪潮》影评:法西斯主义有多远?

影视台词 > 影评 > :《浪潮》影评:法西斯主义有多远?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浪潮》影评:法西斯主义有多远?的正文:


   电影《浪潮》讲述了一位精通无政府主义的政治老师阴差阳错被安排教授为期五天的独裁政治课,但是他发现学生们根本不了解什么叫独裁,于是他决定在课堂上模拟独裁社会。他要求学生们端坐、发言之前必须举手、必须称呼他为“文戈尔先生”、穿统一制服,以及让他们感受整齐划一的步伐。学生一开始很抗拒,但很快很亢奋,对这门课和文戈尔也渐渐喜欢起来,他们拥文戈尔为领袖,称自己的团体为“浪潮”。接下来几天里,学生们自发制作了网页,制作了浪潮的标志,发明了问候手势。一夜之间,他们将浪潮的标志贴满大街小巷,引发城市骚乱??他们有了集体意识,团结一致,很快吸纳了大量新成员,对文戈尔言听计从。但是渐渐的,他们开始排斥非“浪潮”成员,并与其他团体产生冲突,甚至威胁其他反对浪潮的同学,最终在游泳比赛中引发了一场大骚乱。与此同时,文戈尔沉醉于独裁者的地位无法自拔,与其妻子的关系恶化,妻子离他而,此时他才幡然悔悟,决心解散“浪潮”。他将所有学生召集在礼堂,先模仿希特勒鼓动学生,宣称要来一场“席卷德国的革命”,他对德国政治的批评令学生们激动不已,他甚至叫学生将一个不同意见者押到台上,他说可以将其吊死或者绞死,就像独裁政府那样。所有人都沉默了。然后他问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刚刚做了什么。文戈尔对学生晓以大义,指出“浪潮”就是法西斯,是一场闹剧,并宣布解散“浪潮”,然而此时他已经无法控制局势,一名他的狂热崇拜学生突然掏出一把手枪,击伤了另一名学生,并且威胁要枪杀文戈尔,除非他不解散浪潮。文戈尔问他:我死了谁来领导浪潮?这一句话使得该学生最终崩溃,吞枪自尽。文戈尔难辞其咎,锒铛入狱。
  
   《浪潮》作为一部现代政治寓言片,六年以来并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一是这部德国电影在德国国内并不受欢迎,虽然他们把08年的德国电影最佳剧情片的称号给了它。原因影片开头也有展现,当文戈尔先生问他的学生什么是独裁的时候,一名学生说第三帝国,其他学生纷纷要求换个话题,表示上一代的事情不应该再由他们来承担后果,而东德人和西德人之间也彼此埋怨着。德国的年轻一代已经厌烦了背负历史带给他们的罪恶感。世界习惯以一种“历史重演了一次,也许还会有第二次”的目光看他们,这种目光无疑是沉重的。我记得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世界杯期间经常有狂热的球迷呼喊自己国家的名字,有时在主场全场高唱国歌,但是一旦德国人这么做了,就会使在场的别的国家的观众沉默。德国青年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国家自省基础上的,德国青年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承受的更多。但是不得不承认,德国人是善于自省的,他们的批评讽刺起自己来毫不吝啬,天朝要是有其一半的谦虚,也不至于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二是这部讲法西斯主义复辟的电影容易让德国之外的观众有一种“事不关己”之感。无论何地,提起“法西斯”,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希特勒,接着便是纳粹德国。然而法西斯究竟是什么,希特勒又能代表多少的法西斯,却鲜有人深究。最值得深思的是,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中学的真实故事,而并非德国。如果号称世界民主典范的美国离法西斯也就仅有五天的距离,那么我们这些从小接受独裁式教育的天朝子民只会离的更近。
  
   三是由于《浪潮》选择青年学生作为主体,导演希望表达的法西斯主义很容易与角色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混为一谈。电影《白丝带》也选取了一些孩子来探究法西斯主义为什么能在德国生根发芽,最终像物种入侵一样席卷欧洲。不同的是《白丝带》将背景定在二战前夕,敏感的时间下一切隐喻昭然若揭,假若《白丝带》发生在21世纪,恐怕要琢磨良久才能想到法西斯主义的隐喻。同样的,当二战的硝烟模糊在世人的记忆里,当新一代的青年张扬的个性被普适价值观渐渐宽容后,极端政治思想与年轻人的标新立异之间界限渐渐被打破,纳粹崇拜在一些群体里被认为是很酷的事情,当然年轻人同样认为抽烟、飞车、吸毒、流浪、离家出走等等都是很酷的事情,但当他们成熟之后,这些事情便自然而然不会做了,但是政治主张却不同,它只会使人思考的更深入。
  
   影片里统一制服统一徽章统一坐姿站姿,发言之前必须举手的情节想必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而满大街贴徽章,整齐的喊口号,强调团结与集体,强调组织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种事情更不用说。影片里出现“浪潮”组织对非其成员的排斥与轻视、与其他团体的冲突,以及团体成员与非团体成员间关系的迅速恶化,都仅仅是温和的暗示,毕竟“浪潮”从成立到解散也仅仅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是威胁、利诱、监视、排斥、纵火以及最后的杀人都有体现。一个班的学生用五天就可以将学校搞得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倘若事态继续发展,“浪潮”的规模继续扩大,发展成社会团体之后,可以想见,一场席卷整个城市的浪潮就会到来:个体借团体的主张发泄,最终不同政见者一定是要被打倒的,先是争辩,然后发展成对立,最后是暴力处理;政府一旦干涉,事态只会更加严重,针对政府的袭击很快会上升成一场全国性革命??熟悉吗?红卫兵不是这样的吗?中国特色的法西斯主义离现在也不过四十几年的时间。
  
   影片里少数没被洗脑的两人之中一个是极具历史责任感的女孩儿,一开始就对实验十分警惕;另一个是学生领袖,属于永远处在众人围绕的中心位置的女孩儿。她的设定极好的诠释了“平等”这个概念。她的美貌与才能天生就会让人觉得不平等,如果众人平等,她就必须做出牺牲,没受到重视是她离开“浪潮”的原因。这就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什么是平等?人的才能、天赋、外貌生而不等,一旦一视同仁反而是一种不平等。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道,平等有两种方法,一是拉高低水平的,二是拉低高水平的,前一种难一些,所以天朝大多采取了后一种,让跑得快的等跑的慢的,最后大家一起越来越慢。无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是不是不死,你得承认人家轻易不会因为要达成团体的目标就随随便便牺牲个人的利益。
  
   文戈尔先生的实验一开始是想证明法西斯主义仍然是有群众基础的,甚至可能是隐藏在人性之中的,结果没想到事态超出了他的控制,甚至连他自己——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拥护者——也沉醉于作为独裁者的荣耀之中不能自拔。如果说法西斯主义仍是有群众基础的,即使是在民主美国也一样,那么我们怎么就敢断言,文革不会再次发生呢?而今对于文化领域的控制已经到了默认不需要大众自己判断是非善恶的地步,广电总局自然会判别一切资本主义的毒草,那么离下一步全民拥护广电决议的时刻还有多远?也许你有时听到“早该好好整风”或者“风气都是文人带坏的”,我想也不是太远吧。
  
   为什么习惯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公民会那么轻易的放弃自由?这个问题被很多人研究过,研究发现人们在强权之下倾向于服从。但是仅仅通过这个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学生们狂热与其展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每个人都在维护团体,每个人都觉察到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觉得被平等的对待了。那些缺少关爱的孩子甚至感受到了温暖??他们都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孩子,热情洋溢,如你如我,却作恶而不自知。多少人问过,为什么纳粹德国优秀的军人与知识分子,都声称他们对大屠杀毫不知情。然而一火车一火车的犹太人被拉走的时候,他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们只是不问那个问题:这些犹太人被拉往哪里?
  
   如果民主国家尚且离法西斯只有五天的距离,那么我等从小接受奴性教育的天朝贱民,大概只差谁来振臂一呼了吧。《浪潮》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回答,单靠统一服装和口号就能发展法西斯的话,我朝早就统治世界千八百回了。像“浪潮”这样的组织为什么会划向极端与偏执,是否存在易感群体,是否能够摆脱“法独裁一定邪恶”的宿命,都需要认真研究。至于中国,大概首先要做的是先承认自己独裁吧。

《浪潮》影评:法西斯主义有多远?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浪潮》影评:法西斯主义有多远?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浪,远?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