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迷墙》的深层解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迷墙》的深层解析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迷墙》的深层解析的正文:


  超现实主义的影像,丰富的象征,深邃细腻的心理内涵,鲜明的质疑和批判精神──艾伦.帕克的音乐电影The Wall(迷墙)曾经在东西方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作为一部前卫风格的电影,电影史对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似乎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中文将它翻译成《迷墙》是非常恰切的,因为它的确让很多观众感觉迷惘困惑。尤其对于不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特性的人们来说,它确实象是由无数怪诞之墙组合而成的一座意象迷宫。
  或许是我太偏爱它了。我觉得无论怎么赞美这部作品都不过分。
  
  
  《迷墙》是一部伟大的天才的杰作!
  《迷墙》是悲诉二十世纪的一部史诗!
  《迷墙》是质疑人性、现代文明制度的宏大哀歌!
   .2.
  墙是什么?
  墙是一种护卫,也是一种隔绝、疏离、冷漠、压抑的象征。
  当我们需要墙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一种不安全的境况中,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这种不安全感、这种对沟通的渴望、对陌生的猜疑、对异己的恐惧、对危险的担忧、对童真的追忆、对质朴坦诚的人际关系的向往,构成了《迷墙》的主要情感内容。
  对于墙的复杂情感,或许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象德国人那样感受深切。
  作为对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惩罚,战后的德国被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一道长长的柏林墙,恰如东西方之间的那道看不见的铁幕,成为二十世纪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一个统一的国家被分裂成两部分,一个民族被迫生活在两种社会制度下,他们时时刻刻感受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困扰。柏林墙,也就是德国人的迷墙。
  但柏林墙不仅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和痛苦,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同样是一种耻辱和痛苦。
  隔绝已经是一种悲哀了,而比这更可怕更可悲的是,那道墙不仅仅意味着隔绝,同时还意味着对立、意味着墙里和墙外时刻涌动着的敌意、猜忌、冲突。
  柏林墙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墙,隔绝的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耻辱标记。
  当我们需要墙的时候,意味着悲剧已经开始上演。
  因为墙把我们和别人分开。分开的原因是邻居或陌生人对我们来说都意味着一种危险。
  
  最初,墙仅仅是出于一种自然功能的需要,就是遮风挡雨的房屋需要一种结构支撑,我们需要把寒风和雨雪挡在外面,需要把热量保留在我们周围,而且也需要把野兽挡在外面。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墙,更多地具有了一种社会功能。
  墙,意味着一种私密性,也意味着一种私有观念和制度,意味着你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
  理想的人类社会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惜,随着社会的发展,墙却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当我们不得不如此时,这个文明和社会就不是真正地文明、真正地健康、真正地美好。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名剧《门关户闭》中有一句非常着名的台词: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这正是《迷墙》的痛苦和控诉!
   .3.
  要理解《迷墙》,首先必须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刚刚结束不久,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随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华约和以英美为代表的北约间的冷战开始;然后是50年代的朝鲜战争;然后是60年代的越南战争;然后是冷战危机加剧,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人类头上至少三十年之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青春社会变成了“垮掉的一代”。
  影片中,pink.Floyd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典型的“垮掉的一代”。
  很多人不理解,惨烈的战争结束后,西方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革命时代,也就是所谓的电子时代,怎么好好的日子不过,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竟然自甘堕落,偏偏要当“垮掉的一代”?
  因为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战争时期出生的。惨烈的战争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刺耳的空袭警报、轰炸机的恐怖嘶鸣、惊慌奔跑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冷枪、无处不在的间谍、亲友们的死亡……。虽然你可能是生活在后方,但是,当这些事情如影随形地发生在你身边时,当天空中不断有炸弹倾斜下来时,前方和后方已经没有了实质性的分别。而这些残酷的现实,对稚嫩的儿童心灵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供给的匮乏、亲情的缺失、死亡的威胁、生活的动荡不安,这些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成年人的影响,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可能让他们形成一种心理模式,也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所强调的“神经症的情结”。一旦形成这样的情结,就好象心灵上压着一座冰山,生活将会变为寒冷的岁月……
  影片中的摇滚歌星平克,就始终被战争造成的心灵创伤所困扰。
  所以,影片的第一首歌,从叙述战争开始──
  “那是凄凉的1944年的黎明时刻,深秋的寒意,带来了撤退的命令。在敌军坦克的包围之下,指挥官必须不计牺牲地保住桥梁!……”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梦魇。
  我们辛苦地进化,勤奋地学习知识,拚命地发展科技,可是我们却无法消除战争!一旦战争爆发,所有的科技手段和成果都被动员起来投入战争中,结果好象是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够更多更快地相互屠杀!
  文明能够让我们消除战争吗?
  事实是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总是最先被用于军备竞赛中!
  那么,文明的意义是什么呢?!
  谁也不知道新的更具毁灭性的世界大战(核战争)何时爆发,谁也不知道冷战(东西方之间的仇恨、猜忌和冲突)何时结束,谁也不知道人类文明将向哪个方向发展与转变。
  人类为什么相互屠杀?!
  人类能否停止相互屠杀?!
  哲人的回答似乎毫无意义,因为最伟大的哲思也阻止不了军备竞赛和人类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每个人都害怕被别人杀死,所以每个人都拚命磨刀霍霍。
  “妈妈,他们会送我上前线吗?妈妈,我会死吗?”
  少年平克的忧惧,其实也是整个人类的忧惧。
  繁荣的表象可能会掩盖很多东西,可能让我们遗忘很多东西,但是,一旦战争的幽灵显现,文明的脆弱和可疑立刻就凸现出来。
  遗憾的是,战争的幽灵始终在这个星球上四处飘荡!
  而在平克们的青年时代,战争的威胁更为直接和紧迫!
   .4.
  艾伦.帕克的才华,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战争的关注上。他对这个问题有更为细腻的更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并且极其富有心理学的深度。
  首先,他从少年平克的角度,表现了战争的后遗症。
  如果艾伦.帕克仅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惨烈场面、表现了炮火中城市化为废墟、表现了阵地上血肉横飞的画面,那么我们至少在这里还看不出他堪称大师的才华。因为这些都是常规内容,是直接的浮表的,谁表现战争恐怕都不能没有这些内容。
  艾伦.帕克从少年平克渴望父爱的角度来写。
  男孩子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至青春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个很重要的心理发育特征,那就是他需要一个“父亲”的榜样作为自己男性成长的参照。此时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位称职的父亲的在场。但是小平克的父亲早已战死沙场。当他来到旋转木马前,看见别的孩子有父亲陪伴、能被父亲抱上木马快乐游戏时,他的孤独感缺憾感油然而生。他请求那个男人把他抱上,他又希望牵着那个男人的手一起走。但是他被拒绝了,而且显然是被那个男人不耐烦地拒绝了:“找你妈妈!”
  没有人关心小平克的心理感受和需求。
  小平克此时最需要的是一位慈祥的充满权威力量的父亲。
  
  接下来的镜头是荡秋千。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推着,秋千荡得很高,他们快乐地嬉笑着。小平克自己坐上秋千,但是身后没人推他。他试图自己荡起来,结果是徒劳的。小平克落寞而忧伤地望向那些快乐的小朋友──这一时刻,这样的场景会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对一个幼稚的少年来说,这样的场景具有某种仪式的意义:小朋友们都有父亲,而他没有。这种缺憾会让他心生自卑;小朋友们组成了快乐的游戏阵容,而他被“排斥”在外,他成了快乐阵容的异己者。不能融进同龄人的阵容,对少儿的心理发育通常都具有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这常常是问题少年的问题根源。
  但是,显然没有人在乎他的问题。
  其实小平克的问题早就有了:当他还躺在婴儿车中时,他的母亲躺在草坪的靠椅上昏昏睡。通常,母亲都会把婴儿车放在身旁,但是画面中的婴儿车和母亲的靠椅距离却相当远。这个空间距离很容易被观众忽略,因为婴儿车和母亲出现在同一画面中,而灿烂的阳光和翠绿的草坪更不会让人们联想到危险。但是接下来的镜头意味深长:一只洁白的鸽子在草坪上悠闲地梳理着羽毛,而一只阴险的黑猫悄悄靠近了鸽子。幸运的是这只鸽子是个成年的鸽子,它及时发现了危险的逼近,腾然飞起。不了解心理学的观众通常对这一组镜头都会产生困惑:鸽子、黑猫和婴儿有什么关系吗?这些镜头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这些镜头想要表达的就是危险随时随地存在!
  对鸽子来说,猫就是一种危险。
  对鸽子来说,灿烂的阳光和翠绿的草坪并不意味着安全的天堂。
  那么,对婴儿车中的这个稚嫩的小生命来说,危险又是什么呢?
  饥饿的老鼠是不是一种危险?藏在草丛中的蛇是不是一种危险?
  就算没有这些危险,母亲抚爱呵护的缺失就是最大的危险!
  当他在婴儿车中大声啼哭时,艾伦.帕克让我们看到的是母亲酣睡如故。
  现代心理学对婴儿心理的研究有一个相当重要的进展,那就是确信婴儿其实具有相当丰富的心理活动,他们的啼哭和发声都有一定的信息含义:尿湿了不舒服,渴了,饿了,冷了,热了,听不见母亲的声音,感受不到母亲的抚爱,……当他们用啼哭传达出这些信息时,他们同时也在期待一种及时的回馈反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婴幼儿得不到父母充分的抚爱,他们就可能罹患一种所谓的“皮肤饥渴症”。这对他们的心理发育,通常具有长久的重大的负面影响。
  就在婴儿的啼哭声中,那只洁白的鸽子在导演娴熟的技法中,变为动画中的鸽子,而它接着就在阴霾密布的天空中被巨大的黑鹰抓为鲜血淋漓的碎片!
  这是成年平克的内心幻觉。
  这种幻觉不仅来源于现实的威胁,也来源于平克的内心深处。
  显然,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平克同龄人都有这样的恐惧感,个体心理的异常不但有共性原因,个人经验的原因往往更为重要。对婴幼儿来说,爱的缺乏就是威胁的存在。甚至这对成人世界来说也同样如此。成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往往是对威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根源也是爱的缺乏。
  从终极意义上说,战争的根源就是爱的缺乏。
  耶稣基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
  如果人们真能彼此相爱,战争当然也就不会爆发了。
  正是在这个终极意义上,艾伦.帕克将看似并无关联的婴儿和战争做了对比表达,引导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哲理思考。
  这和艾伦.帕克在《鸟人》等作品中对战争问题的探讨是一脉相承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迷墙》对战争根源的思考,比《鸟人》或其它同期同题作品更为深刻。
  影片中的巨大黑鹰是一种含义深远的象征,它并不仅仅代表一般的暴力。如果你见过美国的国徽,或者是纳粹帝国的国徽,你也许立刻就能明白,狰狞的黑鹰是一种国家图腾的象征。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以鹰或老虎等猛禽猛兽作为国家图腾或部落图腾时,则其向外界所传达的信息其实就是:这个猛禽猛兽是我们的守护神,也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我们将从它那里获得战斗的力量,我们将象它那样撕裂对手!
  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暴力信息!
  这种图腾作为一种原始意象,其实就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暴力种子。
  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是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暴力冲突的妥协结果。而且,国家存在的本身,不但意味着暴力的历史,也意味着暴力对峙的现状,还预示着暴力冲突的未来。
  所以王尔德说:爱国主义就是一种罪恶。
  艾伦.帕克显然担心一般观众看不懂这一点,所以他接着让那只巨大的狰狞的黑鹰幻化为无数的飞机(请记住:飞机大规模服务于人类,就是应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地轰炸和空战),飞机接着幻化为漫天的十字架,接着是一面醒目的米字旗(英国国旗,很多基督教国家也用十字架作为国旗的徽标,而十字架不仅象征神圣的宗教,它还是暴力和死亡的象征),然后是米字旗崩解成一个鲜红的十字架,十字架上鲜血滴淌!
  国家和战争的关系昭然若揭!
  对于敏感的喜好哲思的心灵来说,战争把我们导入荒诞的悖论之中:耶稣基督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要彼此相爱,现代文明也倡扬平等博爱,可是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暴力冲突却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共同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民族,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彼此残酷屠杀!
  如果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理念是一种虚幻吗?
  如果耶稣的教诲没错,现代文明的理念没错,那么战争意味着什么?
  谁能给我们一个可信的答案?!
  至少,没有人给影片中的平克一个可信的答案。
  于是,平克就在早期的心理创伤和现实的生存威胁中,痛苦地沉沦……
   .5.
  《迷墙》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性爱:接吻,男女床上裸戏,那两朵相互试探、挑逗、交合、吞噬的花朵,群体乱交……
  在这部影片中,艾伦.帕克对性与爱的表现显示了大师级的才华:直白与隐晦、粗鄙与细腻、狂乱与冷漠、渴望与怀疑,被他用娴熟的几乎不着痕迹的对比手法呈现出来。
  通常,美国电影(尤其是性解放运动后之后)对性爱的表现都很直白、肤浅甚至弱智──郎才女貌的爱情改变了一切,或者,巨大的冲突在男女主人公上床之后霍然而解。甚至在经典影片中,比如《一夜风流》也是如此。格里尔在他的名着《性与命运》中说:“性器官是任何文化的基础部分。”美国人对这句格言做了最简单浅白的理解──性是戏剧冲突的根源,性器官也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也难怪,美国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唯一昭彰于世的哲学家还是一个倡扬实用主义的二流哲学家。
  但是在这部影片中,艾伦.帕克对性爱的表现所达到的深度,远非一般美国导演可与之相提并论。
  首先,艾伦.帕克忠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性解放运动。所以你会在影片中看见狂放的摩登女郎,她们滥饮狂舞,毫无顾忌地当众脱光了衣服,当众做爱。性解放运动的文化学根源是美国人肤浅地曲解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患通常是压抑欲望造成的,他那句关于梦的格言风行世界:“梦是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但是,弗洛伊德说压抑欲望会产生心理疾患,他并没有说满足欲望就可以治愈心理疾患。要解决心理疾患,需要一个相当复杂和漫长的治疗过程。然而这不符合美国人的性格。美国人崇奉实用主义哲学。他们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了简单的推论:既然心理疾患是压抑欲望造成的,那么满足欲望不就可以治愈这种心理疾患吗?于是他们打着精神分析学说的旗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狂放的性解放运动。一时间人们在各种场合公开谈论性爱,毫无羞耻与节制地公开表达性的欲望,直到创造出最具有美国特色的“天体运动”(很多男女在公开场合群交乱交)。 (电影www.diudou.com)
  可惜,美国人解放了性,却并没有真正解放自己的心灵,更没有因此而解决困扰他们的社会问题。
  相反,性解放给美国人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为对欲望的即时即兴满足,既不是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解放心灵、解决社会问题的充分有效途径。
  因为当性欲可以即时即兴满足时,性就真的成了一个纯粹的生理问题,充其量是一个短暂的肤浅的快乐而已。性解放是想以简单的生理手段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结果是它以短暂的肤浅的快乐遮蔽了真正的心理问题。
  因为两性关系真正的长远的深刻的价值是心灵关系。
  当这种心灵关系缺失或脆弱时,性爱之后你所面临的就是无边的空虚。
  而空虚是对心灵最深重的惩罚!
  所以,影片中的平克和妻子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当平克因为心理问题而陷入痛苦之中时(他对外部世界的冷漠根源于内心的痛苦),他漂亮的妻子袅袅婷婷而来。她显然不知道他心灵的痛苦,或者根本不理解他为什么痛苦,甚至对他的冷漠视若无睹。她来到他的床前,直接开始脱衣服、摘乳罩。她的动作表达了一种直接而浅白的信息:我要和你做爱,我需要性的满足。
  在平克的心目中,也就是在艾伦.帕克的性文化辞典中,女性=欲壑难填=恐怖。他富有创意地用两只花朵来表达这种意念:花朵是植物的性器官,分为雄蕊和雌蕊。当平克的妻子开始脱衣服时,两只动画的花朵开始了试探、调情和交合。严格来说,用这样的画面来表现性交已经不是象征了,因为它表达得实在是过于直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组动画镜头又是一个象征,因为作者用它们表达了一种对女性的恐惧、深深的恐惧──
  交合之后,雌花吞噬了雄花。
  
  但是,这种恐惧和自然界中雌螳螂 、雌蜘蛛在交合过程中吃掉雄性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人类的性交过程中,女性并不会吃掉男性。
  但是,如果你对人类的性文化历史有较为丰富的了解,那么你就会知道,这种恐惧的历史是多么漫长、程度又是多么深刻!
  西方中世纪对女巫的疯狂迫害,不仅是一种愚昧的宗教狂热所致,更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和个体生命体验在内。
  对性解放时代的美国男性来说,情况更为严重。
  因为女性开始“无耻地”要求性的满足。
  男人很容易得到性的满足,但女人不是。
  要女人得到性的满足,男人需要坚挺足够长的时间。
  而这是大多数男人办不到的。
  在过,女人不敢公然要求性欲的满足,这受到所谓文明的严厉限制。
  但是,在性解放时代、女权主义高涨的时代,要求得到性的满足是女人天赋的权力。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出版过很多“性爱指导手册”,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让女人获得性高潮,男人至少要坚挺10分钟以上”。可是至少半数的美国男人很难坚挺10分钟以上,这当然让大丈夫们不免沮丧。当时出现过这样搞笑的情景:美国男女做爱时盯着时钟,男人挺不到10分钟,那是男人的失败;10分钟之内女人达不到性高潮,那是女人的失败。美国人把性爱数字化,确实够先进的了--------只不过这种先进其实恰恰是一种超级弱智。
  问题在于上帝。上帝先造了男人,他当时显然没有考虑到满足女性性欲的问题。
  坚挺的时间不但困扰着男人,男人还有不应期。
  因此,当女人对性欲没有满足而表现失望时,这对男人无疑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心理刺激──男人无法避免自卑。
  当男人和解放了的女人在床上交战时,很少有男人不败下阵来。
  而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生理问题。
  大多数男人在性高潮之后都会感觉疲倦,这往往会被很多男人理解成自身生命力的部分消失或暂时消失。而当身旁的女人意犹未足时,男人的紧张感和无能感不言而喻。
  男人需要一种文化解释来使自己获得解脱。
  .5.
  大多数男人在性高潮之后都会感觉疲倦,这往往会被很多男人理解成自身生命力的部分消失或暂时消失。而当身旁的女人意犹未足时,男人的紧张感和无能感不言而喻。
  男人需要一种文化解释来使自己获得解脱。
  于是,在男人对性的文化解释中,女人就成了欲壑难填的妖魔。
  于是,观众看见一个女人的剪影出现在墙壁上,她走向蜷缩在角落的平克。平克的反应是异常惊恐,他拚命想逃脱,而那个女人的剪影变成了妖艳而贪婪的花朵,那就是一个雌性生殖器,她夸张的吞噬动作表现了性的贪婪……
  
  男人的生命来源于女性(母亲),也消失于女性(性对象)。他的所有欢乐和痛苦皆因女性而起。于是,在世界各民族的古典神话中,命运之神都是女性,死亡之神也是女性。
  在这一点上,艾伦.帕克既符合了传统,也落入了窠臼。
  但是,假如仅仅局限于此,艾伦.帕克至少在这个问题上还不算大师。
  艾伦.帕克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假如没有心灵的交融,没有深刻的情感关系,没有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那么性是什么?
  于是观众看见了这样的场景:在一大群男女混乱狂欢时,平克躲在自己的空间中,一直冷漠地旁观着。突然,一个天使般年轻漂亮的姑娘出现了,她显然引起了平克的注意。平克走出房间──请注意平克这时穿的是中国式的长袍。这是有寓意的。在那个时代,尤其在十八世纪的文化表述中,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信奉儒家学说,主张节制性欲,是道德高尚的典范。这当然是一种误解──可惜,当这个有着天使般外貌的姑娘来到他面前时,平克失望地发现她并不是自己梦想中的那种淑女。平克返回房间,继续孤独而冷漠地坐下来。这个与其说是天真不如说是无知的漂亮姑娘开始和平克搭讪,她一如平克的妻子,对他的心灵痛苦一无所知。平克沉默(不如说是冷漠)。她的所言所为完全符合她的性格和身份,而这恰恰是平克所不需要的。
  当这个姑娘开始抚慰平克时(以性感的方式舔他的手指),她的动作说明她是个妓女。平克突然爆发。他以极其狂躁的方式砸毁所能砸毁的一切!姑娘惊恐尖叫躲藏,平克暴怒打砸──
  很多观众不理解平克何以如此狂躁暴怒。
  惊诧不但源于无知和迟钝,还因为我们心灵境界的卑猥。
  有这么漂亮的美女投怀送抱,你不顺水推舟成其好事,竟然狂暴如疯?!
  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问题是需要我们逆向思维──有漂亮的美女投怀送抱,平克为什么狂暴?
  答案是平克极度失望!
  这个有天使般外貌的美女竟然只是个平庸的妓女!
  平克需要的是一位真正的天使,一位引导他走出心灵困境的导师!
  可是这个姑娘,不过是他幻觉中的那朵恐怖的雌花!
  平克砸毁窗户,冲上阳台,朝外面的世界狂喊──!
  他的手抓在破碎的玻璃上,他的手在滴血!
  其实,破碎的是他的心,滴血的是他的梦!
  
  艾伦.帕克用这些镜头,否定了那个时代盛行的性解放运动,他还用平克的狂喊,喊出了一个永恒的悲剧话题──上帝!我梦想的爱侣在哪里?!
  这声疯狂而悲怆的呼喊,真正要问的是: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6.
  影片中最经典最富有才华的镜头是丧失了面目的大群孩子,以整齐划一的机械步伐,在教师的指挥下,沿着工业流水线,列队走向压榨机。当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掉进压榨机之后,变成了出口挤出来的肉泥……
  
   (《迷墙》中被现代教育弄得本性迷失、面目全非的孩子们)
  这是对当时的教育体制和思想所提出的最直接最严重的抗议!
  对当代教育诅咒性的抗议,是《迷墙》的另一个重大主题。
  当孤独的小平克走进光线阴暗的家中,从抽屉底部翻出父亲的遗物时,我们看到的是父亲的军帽和一匣子弹。小平克戴上父亲的军帽,这个动作不但表现了那个特定年龄阶段男孩子对父亲的模仿(模仿起源于想通过模仿获得对象的权威和力量,模仿是一种原始巫术的下意识遗存,在本质上等同于图腾崇拜),也表现了他心中缺失的父爱。单亲家庭几乎总是问题少年最主要的问题根源,小平克恰恰如此。他和两个小伙伴,带着子弹来到铁路上。当列车呼啸而来时,小平克正在努力要把一颗子弹放到铁轨上──对精神分析学派来说,也许子弹是一个值得做更深入分析的象征物。刀枪既然是男性生殖器的通用象征,那么子弹象征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有意思的是,小平克现在没有枪,因而子弹也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子弹属于成年男性世界,是一种具有破坏性(也就是权威性)的力量。小平克要把子弹放到铁轨上,这不仅是一种危险的顽皮行为,也象征他步入青春时的懵懂的性意识。从古到今,青春期几乎总是意味着对社会的叛逆和对权威的挑战,而这和性生理、性心理又是密切相关的。
   电影评论:《迷墙》的深层解析 - 台下龙套 - 梦幻舞台
  请注意小平克放置子弹的地点,那是一座隧道前。艾伦.帕克选择这个地点也是富有意味的,因为隧道类的通透型容器通常都是女性的象征。这一组镜头不但表现了小平克在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因为父亲影响的缺失,使他的性心理发育体现为一种异常,也让我们看到了艾伦.帕克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深刻了解和细腻的观察力、生动的表现力。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镜头,那么小平克们就变成了一种扁平的符号化的形象,缺乏生动的自然的个性生命。在火车呼啸而来、即将撞上小平克的最后时刻,小平克及时跳开了,而列车压上了子弹,爆炸的火花随着车轮飞溅。小平克躲进隧道,在黑暗中惊恐地看着列车呼啸着穿过隧道。在这里,这个镜头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含义。穿过隧道的列车不但象征着性的含义,它同时也象征着成人世界的力量和权威对青春少年的恐吓。对于生活在成人主宰的世界里的少年来说,性通常都是一个禁忌的话题。而禁忌总是与恐吓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想强调的,就是列车象征着社会制度。列车永远沿着轨道行驶,而且通常要按照严格的时刻表运行。这无疑代表着社会制度。
  在青年平克的回忆中,小平克躲进了隧道。
  而隧道中的小平克,却在幻觉中看见了满列车的孩子。
  孩子们没有自己的面目,他们都被罩上了面具。
  这象征着制度对个性的压抑和剥夺。
  孩子们在禁锢他们的列车上,向外伸出求救的双手。
  这个镜头,富有特别强烈的震撼效果!
  艾伦.帕克以娴熟流畅的手法,将镜头切换到了课堂。
  小平克稚嫩的诗作,被那个面目可憎的男教师当众嘲笑!
  小平克不仅受到了嘲笑,还遭到了体罚。
  想一想吧,这对一个少年的心灵世界意味着什么!
  诗歌总是激情和灵性的象征。但是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少年的诗情遭到了冷酷的嘲讽与禁止,代之的是他被迫学习的实用的枯燥的数学。
  实用主义的教育通常都是僵化保守的,它的目的不是启迪孩子们的心智、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扬他们诗情和创造力,而是禁锢个性、压抑诗情、把学生规范为驯化的有利于统治的庸才。
  所以,激扬的摇滚乐在这里,就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呐喊:老师,请你们远离孩子!
  战争对孩子们心灵的伤害显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而更可怕的是,学校的教育进一步对孩子们的心灵进行了摧残!
  平克的悲剧,于焉铸成!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禁锢的青春,终于开始了狂烈的爆发。学生们砸毁教室,推倒牢狱般的钢铁大门,呐喊着走上街头……
  震撼西方社会的60年代的青春革命开始了。
  
  值得社会学家们探讨的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完全不同的东方和西方,却同时开始了青春革命。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红卫兵运动,是被独裁者和政治阴谋家们刻意蛊惑煽动起来的,学生运动只是他们利用的一种政治手段。而在西方,学生运动主要是一种自发的反体制运动。前者的最大特征是对独裁者的绝对服从,以及在独裁者允许下的普遍暴力,而后者却是自发地以暴力破坏来反抗社会体制,其最本质的特征却是对未来的迷惘。
  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影片中的平克,竟然从迷惘、痛苦和绝望的反抗者,遽变为一个新的法西斯独裁者。
  而这一点,正是这部影片最为深刻的题旨所在。
   .7.
  《迷墙》是托名为“平克”的西方艺术青年的心路历程,是他的心灵悲欢沉浮的传记,也可以当做一个狂躁型抑郁症患者的病例。
  平克经历了反体制的学生运动,经历了一度风靡西方的性解放运动,结果他发现暴力、性爱狂欢、酗酒、音乐甚至毒品等等都不能给他的心灵带来解脱。他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影片其实是从他罹患抑郁症(或者说抑郁症终于发作为临床症状)、自我封闭后开始,他长久地把自己关闭在公寓里,日夜对着无聊的电视发呆。当那个打扫卫生的老女仆要打开他的房门时,挂在门上的锁链发出的震响给平克的心理造成了一种幻觉,震动的门和锁链幻如当年学生们推倒学校大门的情景重新浮现,过的生活经历和现时的心灵幻觉交错扭结,狂潮般涌现到他的眼前……
  
   (孤独和迷惘,是《迷墙》的情绪主题)
  如果影片仅仅表现战争带给他的心灵创伤、教育带给他的精神摧残、暴力反抗带给他的迷惘、空虚的性爱带给他的失望,那么,尽管影片的镜头很考究,很多画面富有创造性的才华,但它仍然不能称为旷世的经典。
  艾伦.帕克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更在于他的深刻。
  他最杰出的才华,或者说最深刻的思想,在于“平克”绝望自杀后,送医院抢救过程中的幻觉。
  濒死的平克,其最后的生命本能开始发挥作用,求生的自然本性凸显出潜伏在他心灵深处的另外一种邪恶的意志,这使他变成了榔头党的领袖。榔头交叉成十字,仿佛纳粹党的徽标,而他在群众集会上癫狂的演说,简直就是当年希特勒的绝妙翻版。
  
   (请注意人物统一的黑色制服,这是意味深长的象征)
  群众被他煽动起来。
  群众自觉自愿地屈服于榔头党的旗帜和徽标之下,如醉如痴。
  古今中外,被蛊惑起来的群众一定是愚民,而被组织起来的愚民也一定会成为暴民!
  这些群众丧失了个性,幻变为无数的榔头。
  无数的榔头排列成整齐的队伍,以震人心魄的力量向前、向前、向前……
  
  而这正是让很多观众迷惘困惑之处:悲观厌世的艺术家,怎么突然变成了暴虐的榔头党的领袖?
  其实,从可怜的穷人变为贪婪的资本家、从悲观厌世的愤怒青年变为热衷于权力的政客,这样的例子几乎不胜枚举。看看希特勒的传奇故事吧!这个曾经在维也纳穷愁潦倒的艺术青年(希特勒算是个画家,至少他青年时期曾经热衷于绘画),一度对现实也很悲观绝望。彼时的艺术青年希特勒,徘徊在维也纳的寒冬里,完全看不到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希望。于是,他参加了德国军队,成了一个据说很英勇的下等兵,并且在战争中负伤。一战失败后,德国遭受了英法等国的联合绞杀,承担着令人窒息的战争赔偿,国内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混乱,物价飞涨到恐怖的程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希特勒转而投身政治,他的偏执和疯狂竟然感染了德国民众,纳粹党迅速崛起。把这段历史、尤其是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的疯狂演说和平克当上榔头党领袖的行为进行比较,你就会看到平克简直就是希特勒的绝妙翻版,而榔头党实质上就是纳粹党。
  悲观和绝望可能导致自杀,也很容易导致残酷地虐杀别人。
  普通的民众很容易成为暴政的牺牲品,也很容易被暴政利用,成为虐杀无辜的豺狼。
  所以,你会看到,在榔头党的集会上,平克的一句话,立刻就在群众中煽动起仇恨和暴力,他们狂暴地殴打一个人。没人在乎这个人有没有罪,司法程序当然也荡然无存。施暴者可能跟这个人素不相识,但是,只要有领袖的号召就足够了!对领袖的愚忠,是一切社会性灾难的一个重要根源。
  群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众通常处于信息接收和处理的低端,因为社会位阶的低下,他们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相对很少,其处理信息的智慧和能力也相对较低,这势必导致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迷惘和对动荡的恐惧。又因为他们长期处于相对贫困(经济贫困和政治贫困)的境地,他们对于改变社会地位的渴望自然十分强烈,这就使他们很容易被煽动起来。直白点儿说,愚昧、恐惧和贪婪,永远是大众给阴谋家准备的丰厚礼品。
  没有民众的愚昧,就不会有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代。
  没有民众的愚昧,就不会有纳粹帝国的崛起和令人发指的暴行。
  没有民众的愚昧,当然也不会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从个人问题到社会问题,从信仰崩溃到群氓运动,艾伦.帕克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忧患和哲思的高度。
  特别值得我们钦佩的是艾伦.帕克的结构才华。真实的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位着名的摇滚歌星,艾伦.帕克巧妙地利用了他的身份和经历,将他的演唱会和榔头党的政治性集会合为一体,观众看到的既是着名摇滚歌星的演唱会,也是他所扮演的角色的戏剧演出,更是对独裁政客和政治运动的隐喻。正因为这种多重意义的叠加,使有些观众对人物身份产生了认知混乱,困惑于他们看到的究竟是一位歌星的演出,还是一个新希特勒的崛起。
  就社会心理学而言,其本质是一样的。
  大众(尤其追星族)对歌星的推崇和痴迷,他们在演唱会上的行为特征,跟他们在政治集会上的反应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艾伦.帕克显然对这种现象有着敏锐的感触和深刻的思考。
   .8.
  千算万算,只是墙上的红砖一块!
  这样悲怆的主题吟咏,不断地在《迷墙》中出现。
  这是对制度压抑个性的控诉。
  但是,当青年们愤然而起,开始了所谓的革命之后,情况又如何呢?
  社会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了吗?
  我们的灵魂得救了吗?
  我们的心灵解脱了吗?
  相反,这种无政府主义的狂暴革命,很容易被阴谋家利用,转而产生纳粹式的极权专制!
  艾伦.帕克用他的忧思,闪耀出一位电影大师卓而不群的光芒!
  影片结尾,孩子们在类似废墟的楼宇间开始了天真的玩耍。可惜,孩子们玩的还是战争的游戏!
  艾伦.帕克的深刻和才华,让人不寒而栗!
  影片中如泣如诉的歌咏,仿佛是人类永恒的悲咒!
  你在墙里还是在墙外?!
  我们能拆除那一道道隔绝、冷漠和猜忌的藩篱吗?!

《迷墙》的深层解析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迷墙》的深层解析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迷,解析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